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华奎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胖子,虽然不是太胖,但也能看得出其奢华的生活,这些藩王分封之后,一生之能待在城内,最远只能到城墙上瞭望一番,直到南明时期才结束这样的状况,一个个到处乱跑。
    赵岩与朱华奎及宋一鹤寒暄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入席上座。
    “此番将军西进剿贼,一举荡灭闯贼高迎祥,实在是可喜可贺,不仅大将军的功绩上多了一笔,天下百姓也得以安生。”朱华奎对赵岩举杯说道:“本王敬将军一杯。”
    “然也,大将军兵锋一至,湖广之贼必然闻风丧胆,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本官代湖广百姓也敬大将军一杯。”宋一鹤也举杯言道。
    “楚王殿下,军门大人抬举了,我等食君俸禄,剿贼实乃分内之事。”赵岩笑着举起酒杯,与二人一起一饮而尽。
    两边的官员纷纷叫好,将气氛烘托了上去。
    不过就在这时,赵岩放下酒杯后,突然‘哎’的长叹了口气,楚王朱华奎好奇问道:“将军何故长叹?”
    “不瞒殿下,此番我来湖广,恐时日不多,不能为湖广百姓剿贼矣。”赵岩说着连连叹气。
    “敢问将军,为何?”宋一鹤问道,众人皆目光炯炯的看着赵岩,屏息聆听。
    赵岩又叹了口气,起身对在场官员说道:“众位同僚,我赵岩来东来剿贼,一路所为想必诸位皆知矣六月中旬,吾灭高迎祥,后广发布告招抚流贼,是为刚柔并济,以免生灵之涂炭。城外闯塌天所部,于六月十六已送信前来,愿受抚已。然洪承畴这无能之辈竟将二十万知返之百姓围于山中。吾闻之,即遣四千骑兵过江与其解释。然其拒不撤围,反调九千兵马将我山东骑兵围困,不得已,我山东军即展开反击,将洪承畴部下贺人龙、曹变蛟二部冲溃,方才将二十万百姓接出山中,此番洪承畴必然于圣上面前颠倒是非,圣上恐遭小人蒙蔽矣。”
    赵岩话语一停,下面顿时轰的一声,众人皆是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楚王朱华奎愕然了半响,对赵岩问道:“那闯塌天可是真心受抚?”
    “此事无需担忧,闯塌天所部二十余万人,皆以卸下兵甲,本官于辽东大败建虏,收复失地实多,辽东之地少有天灾,再则土地膏腴,山东又有耕牛、农具及口粮支撑,受抚流民尽可安置,必不复反。”赵岩回答道。
    “洪享九竟如此行事,真乃杀降如瘾,丧心病狂也。”楚王朱华奎愤然道,宋一鹤思索片刻后说道:“那洪享九定是想于大将军抢功,实在不顾大局,小肚鸡肠,嫉贤妒能。”
    朱华奎和宋一鹤这一表态,在场的大小官员纷纷开始细数洪承畴之罪状,之前《大明日报》抨击洪承畴无能,已经将洪承畴的名声弄得很臭了,朱华奎和宋一鹤看了《大明日报》后,早已对洪承畴将流贼放入湖广心存不满,此番义正词严的站在了赵岩的一边。
    “湖广若无将军震慑,那洪承畴岂能剿灭流贼,将军只需一心剿贼,朝廷之事无需担忧,本王稍后即上书一封,向圣上禀明真相。”朱华奎哪里舍得赵岩离开湖广,赵岩在流贼中素有赵杀星之威名,此番又生擒高迎祥,灭其部,更是令流贼闻风丧胆,只要他一日在湖广,流贼就不敢进犯武昌,绝对是超级保镖。
    “我等愿于楚王一同上书。”宋一鹤这时也说道,其余官员纷纷附和。
    “即殿下与诸位同僚愿上书辨明真相,我赵岩定当不负众望,一月内平定湖广。”赵岩放出再次豪言。
    “好,大将军真乃我大明之虎将也,本王再敬将军一杯。”楚王朱华奎闻之大悦,再次向赵岩敬酒。
    ……
    酒宴结束后,赵岩刚回到军营,楚王朱华奎就让人送来了三万两白银犒军。
    武昌是为长江流域的一线城市,其城内较为繁华,而明朝的藩王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封到大城市的藩王,大多都较为正常,而那些分封到小城市的藩王,则人格扭曲,穷奢极欲一毛不拔。
    楚王朱华奎则为剿贼出过钱粮,同时位于黄河流域的开封周王恭枵也曾初饷犒军,是明末仅有的两个出过钱的藩王。
    要说最有抱负的藩王,则是唐王朱聿键,按照原来的历史,朱聿键九年时征召3000士兵北上勤王,结果被崇祯贬为庶民,成为罪宗被囚居于凤阳,南明时建立他在福建称帝,一心想要恢复大明江山,可惜手托非人,郑芝龙把他给卖了。
    不过此时朱聿键却按照原来的历史成为起兵勤王,全因满清刚进关内,就被赵岩在昌平歼灭,消息传到河南时,已经成了捷报。
    赵岩将银两收了下来,心情十分顺畅,此番赴宴,目标已经达成。不过武昌城内的湖广各大员及楚王朱华奎他们上书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能让崇祯知道真相,但赵岩为何要怕他崇祯?
    他自然是为了彻底扳倒洪承畴这老王八。
    所以必须营造舆论,不一会赵岩叫来记者,让人将此事件刊登到《大明日报》上。
    既然洪承畴这老王八要在朝堂上阴他,赵岩自是不怕,谁怕谁啊还是乌龟怕铁锤。
    赵岩便要让洪承畴彻底胜败名列,看洪承畴还敢到处坏他好事。
    ————
    今天五千字到。
    小菜第一次这么稳定的每天更新五千字,呵呵来点月票吧
    '  '
第一百三十八章:骚扰东京湾
    第一百三十八章:骚扰东京湾
    自《大明日报》报道了赵岩生擒高迎祥之战,在大明各省卖到脱销,各省刊印处日夜印刷,竟依旧如此。
    凡事认识点文字的,纷纷抢购《大明日报》,导致报纸刚印出就卖个精光。
    最为强悍的闯王高迎祥,一直是各路官军十分头疼的存在,长年都是疲态重重,赵岩一出马,仅月余时间便解决了,赵岩的声望一时间再次暴涨,同时也证明洪承畴的无能。
    洪承畴的奏章刚发出两天,楚王朱华奎和宋一鹤及湖广各道员的奏章一大叠,用赵岩的私人驿站火速送往京师。
    由于崇祯为了节省开支,所以把驿站都给裁撤了,以至于洪承畴的奏章上报速度非常慢,而赵岩的私人驿站,有400里、600里,及800加急三种传递规格,和以前的驿站相仿,不过管理上更为精密。
    赵岩这次就是800里加急的方式将奏章送出,只用将近三日,就将一叠奏章送到了京师,而洪承畴的奏章,还在路上呢
    那些奏章刚送到,对洪承畴如飞雪般的弹劾,在六月二十六这天在朝中出现,那些山东党派的官员纷纷上疏(上一章这个词打成上书,是小菜疏忽了)弹劾洪承畴。
    湖广官员罗列洪承畴五大罪,一:嗜杀降民如命。二:以邻为壑,纵贼出陕。三:督师无能,官兵掠于地方。四:嫉贤妒能,不顾大局。五:剿贼期限已过,无所作为。
    朝中山东党派官员则罗列出了十大罪,凡是行为上的不端都罗列了进去,有些甚至是捕风捉影之作。
    崇祯被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从湖广官员及楚王楚王朱华奎的奏章中,崇祯将情况大致了解了一番。
    赵岩生擒高迎祥之后,又招抚了闯塌天,但洪承畴不让其受抚,将其部围于山中,赵岩派兵前往解释,洪承畴反派兵围攻,最终引发双方冲突,最后洪承畴败北。
    就这个情况来说,崇祯并不怀疑真实性。首先有朱华奎和湖广巡抚宋一鹤作证,其次赵岩的山东军之纪律他是清楚的。
    去年赵岩出兵勤王,四万大军在京师所过与民无犯。这次出兵,《大明日报》上也是天天报道战况,大军过处的地方官上奏时也未反应劫掠与民的事件。
    没过两天,洪承畴的奏章也到了,洪承畴在奏章中上报的过程与楚王朱华奎和湖广官员所报过程的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崇祯并不相信。
    只是对于洪承畴,崇祯虽然有些恼怒其不顾大局,但同时心情也是复杂的,因为洪承畴与赵岩二人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崇祯已经开始对赵岩产生忌惮,因此,凡事反对赵岩的官员,他都有意提拔一番,以免赵岩未来发展出太多羽翼。
    同时中原剿贼的进展也颇为顺利,先是赵岩干掉了高迎祥一部,还将高迎祥生俘,并已将高迎祥押送来京。
    之后赵岩又招抚了闯塌天,湖广境内最大的三股流贼已经灭了两股,只剩下一个张献忠还在流窜。
    因此,崇祯并不想对洪承畴进行处罚,反正没弄出什么乱子,就此揭过便是。
    本着这个想法,崇祯翌日上朝时,对此事的反应乏乏,山东党派的文官穷追猛打,这可把崇祯给惹恼了,直接将两个山东派官员革职还乡,用这种强悍的手段,将朝中的议论压制了下去。
    然而让崇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六月二十八日这天,大明日报的专题版面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声讨洪承畴之罪书》的文章。
    其中洋洋洒洒五六千余字,之中出现了湖广官员及楚王朱华奎的部分上疏内容,就洪承畴指示官兵攻击山东骑兵之行为给与枪林弹雨般的攻击,指责其在闯塌天已就抚之余,却调集十余万官军围堵,严重损耗兵力,若将这些官军派去围堵八大王张献忠,张献忠也不会在湖广肆虐。
    最后还号召全国的士子乡绅,站出来声讨洪承畴。
    大明日报的这篇文章一出,大明各地哗然一片,世人皆对洪承畴的抢功行为所不耻,在《大明日报》的不断轰炸下,洪承畴的名声再次变臭,而且这次相比原先,还要臭得更上一层楼。
    洪承畴的无能和无耻,已经彻底激怒了全国的中上阶级,他们身为利益享有者,对于动摇他们利益特权的流贼可谓是恨不得剿之而后快。
    赵岩乱战连胜,可谓是名声大震,而洪承畴,无能无耻,自然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这两人爆发了矛盾,世人自然就站在赵岩的立场上,对洪承畴进行强烈的批判。
    一时间,各地乡绅、士子,甚至是官员,纷纷起草万民书,向崇祯请愿革除洪承畴的官职。
    民怨之滔滔,将崇祯弄得更加手忙脚乱。
    这边对赵岩的封赏还不知道如何确定,那边各地又纷纷送来万民书,要求罢免洪承畴,就连京师的官员,也纷纷重提此事,已经不仅局限于山东党派之官员。
    “为何各地会如此激愤?”崇祯纳闷的想,杨嗣昌很快给出了答案,一切皆是《大明日报》所引发的。
    “圣上,《大明日报》日日发行,天下士子、乡绅日日观之,其若任其自流,不加以掌控,极易为小人散播谣言所用。”杨嗣昌对崇祯说道,“臣连日读之,其报连日对赵岩报道之,其名望已是蒸蒸日上,陛下不可不防。”
    崇祯幡然为之点醒,回顾之下不由骇然。
    赵岩的大明在这些时日时常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其后果……
    之前崇祯还未认识到报纸的强大影响力,可是各地上万民书以求罢免洪承畴,却让崇祯醒悟到了报纸的恐怖之处。
    “杨爱卿以为,当如何是好?”崇祯问道。
    “此报乃是赵岩所创,可让其将经营交由朝廷,若不从,命各省查禁之。”杨嗣昌说道,杨嗣昌这么一说,让崇祯想起了之前杨嗣昌的建议,可谓是故技重施,只是之前,他们已经得到了纺织机械的情况下,再加上怕刺激到赵岩的神经,所以只好权衡作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