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是什么东西?我心中很是迟疑,若说文理倒也通顺,但是读来并不是琅琅上口,严格地说起来,韵律上面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给我看这么一首诗,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怎么样?有什么说法吗?”杨老爹在一旁关切地问道。
    “有一点儿意思。”我点了点头回答道,眼睛却不离那字纸半刻。
    看了看信笺,只是普通的信笺,在页角上面加了自己的小团花铭记而已,应该玩不出什么花样儿来,信笺上面除了字也没有其他的图画或是文饰,那么唯一有可能隐藏秘密的就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了。
    “文字游戏?”我有些不确定地猜测道。
    古代人没有什么消遣,所以文士们除了把酒对歌之外,也喜欢做一些文字游戏,比如猜哑谜,炮制一些诗谜出来给亲朋好友来娱乐一下,什么增字减字,藏头露尾的都是有的,其中的技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很是钦佩他们如何能想出那么多的花样儿来。可是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听这口气倒象是妻子写给丈夫一样啊!她一个郡主怎么会贸然写出这样的诗局来呢?”我在心里面慢慢地推敲着,“莫非这是一首夫妻相和的诗?”我的心里面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却如同雾里看花一般不确定。
    “回文诗!”我突然想了起来,这可是北宋时期文人们喜欢的一种格调啊!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流行起来?
    有了这个大方向的指引,再看这诗就不是一头雾水了。
    顺着最后一个字开始倒着往回看,果然又是另外一首诗。由于诗是题在一张纸上,分成了数行,因此若是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迷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妙啊!”看完之后,我不禁拍案叫绝。
    原诗看上去是一位妻子思念丈夫时所作的,而颠倒过来之后却变成了丈夫思念妻子,更难得的是语句虽然颠倒,意思却很明朗,丝毫不会带给人阅读上的障碍,一正一反,起了变化,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了。我忍不住在心里面对这位准未婚妻的水准又看高了一线,她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呢?我有些迷惘起来。
    当然回信还是得尽快写出来,否则会显得我们思维迟钝的。
    将原诗的顺序颠倒过来,行中带草地写了一首回复的诗,然后将它放入原先的锦囊之中封好。我思索了一下,又从自己的收藏里面取了一只青玉镂空的小小古琴来,装入一只匣中,命家丁一并送回秦王府,转交给娉婷郡主。
    过不多时,就从秦王府传来了消息,杨老爹乐呵呵地跑到我的房间来,很是高兴地在我脑袋了抚摩了一番,令我以为他突然产生了什么不良嗜好,追问之下,方才痛快地告诉我说,娉婷郡主已经答应两家结亲了,秦王建议在殿试之后就行文定之礼。
    “这么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我犹自有些尚在梦中的感觉,忍不住问道。
    “当然。”杨老爹很高兴,非常爽快地回答道,“既然皇上和秦王那里一力促成,而郡主又已经首肯,自然已经没有什么阻碍,只要你顺利过了殿试那一关,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做新郎啦!不过,可别怪老爹我没有提醒你,要是殿试砸了,估计你也没有脸面再提什么联姻的事情吧?”
    “那是自然地。”我讪讪地答道,心中却很是不以为然。
    我会过不了殿试那一关么?我心中暗自笑道,这就同猪会上树一样可笑。
    “六哥——”七郎从外面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正要喊什么的时候,发现老爹也在,张得大开的嘴立刻紧紧地闭了起来,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老爹很不高兴地瞪着七郎,面色不悦地质问道,“怎么了?你那是什么表情?好象见到我就跟见到鬼私的?有你这么忤逆的儿子么?你急匆匆地跑进来,不是就为了傻站在这里发愣吧?”
    七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言不由衷地说道,“哪儿能呢?老爹你可是我心中的偶像!我是见您跟六哥好象在商量正事儿,没有敢轻易打扰罢了!完全没有其他的非分想法!老爹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哼!不知所谓!”杨老爹甩了甩袖子,转身出去了。
    “呼——”七郎望着杨老爹远去的背影,拍着胸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兴奋地对我说道,“六哥,你那两个好朋友说要请你去天香楼吃一顿呢!我们是去还是不去呢?”
    “天香楼?”我反问道,“就是那号称‘一入天香楼,神仙也要留’的京师第一食府吗?”
    “正是!”七郎狠狠地点了点头,眼中尽是饥火。
    “既然是他们良心发现,执意要请我们,我们自然不能拂了他们的一片美意呀!”我笑眯眯地答道,“不过老七你最好先去摸摸清楚,天香楼都有那些拿手的好菜,我们既然好不容易去上一回,自然是不能没有点准备的。他们两个在我们的地头儿上白吃白住了这么些日子,总也该有点儿出血的觉悟吧?”
    七郎听了,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能竖起双手的大拇指表示敬意,因为他实在找不出什么恰当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第五卷 名动京师 第十四章 殿试风波
     更新时间:2009…6…29 21:28:05 本章字数:5435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天香楼在京师的名声是响当当的。当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正午的用饭时分,食客们颇多,放眼望去,已经没有什么富余的位子了。
    “糟糕!”我有些惋惜地叹道,“看来今天是来晚了!”
    郑途依然是一袭白衣,精神焕发地走在最前面,一边笑语道,“请哥哥吃饭,难道还要同这些俗客们挤在一起?小弟早就订好了楼上的位子,凭高远望,自是别有一番味道,哥哥楼上且请!”
    “嗨——”石胖子紧紧地跟在后面,一面大发牢骚道,“搞什么名堂?吃饭就吃饭呗!为啥弄得如此紧张,好似除了天香楼,这汴梁城中就没有饭店了不成?”
    “呵呵——”我听了之后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同七郎一起上了楼。
    因为是提前预定了位子,因此上面早有小厮招呼着,忙着上茶送点心,不多时酒菜就陆续地端了上来。两杯水酒下了肚,由于天寒地冻而有些不佳的心情也逐渐暖和起来。
    “这两天叨扰杨兄了,小弟先敬兄长一杯!”郑途举起酒杯来说道。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我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以杯底示人。
    石胖子接着也同我干了一杯,然后不住地为众人介绍天香楼的招牌菜,“大家先尝尝,这天香楼上的鲤鱼可是京师一绝!隆冬时节还能吃上如此美味,可不是等闲之人能够享受到的,若非郑兄提前使了银子,特意嘱咐厨房留心,恐怕我们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那可是要多谢郑贤弟了!美味当前,愚兄我可是食指大动喽!”我笑着答道。
    “请,请,千万不要跟小弟我客气啊——”郑途笑呵呵地说道。
    众人纷纷动箸去夹那鲤鱼,果然是肉味鲜美,不同于一般的做法,咀嚼之间,似乎有些药材的味道混在其中,但却不是太明显,咽了下去,腹中隐约之间有些暖洋洋的感觉,我立刻知道这肯定是厨子在里面加了料,难得的是竟然觉不出是什么东西,真是功夫啊!
    大家吃了一口后都叫绝妙,交口称赞不已,两条大鲤鱼很快就剩下副骨架子。
    真是眼花耳热后,意气素睨生,楼上的温度立刻升高了许多,我吩咐小厮将窗子打开,清冷的空气立刻冲了进来,众人的耳目稍微清醒了一些,却听得从旁边的屏风对面传来一阵笑闹的声音。
    “李兄,小弟先敬你一杯,预祝你独占鳌头,荣登状元!”
    “哈哈——多承梁兄美意,小弟我不过就是落个手快,若是论起文笔来,与梁兄相比可是差得太多了!”一个得意洋洋的声音回答道。
    “哪里哪里,李兄才思敏捷,华章天成,咱们北地的士子们有哪个不知?此番得中状元,那可是众望所归呀!到时候加官进爵,可不要忘了小弟们哦——”立刻人许多人大拍马屁,谄媚之辞不绝于耳,令人恶心不已。
    “怎么?难道状元已经定了吗?”七郎有些诧异地问道。
    一时间,我们三个人的脸上都有些错愕,相互看了看,表情各有不同。
    虽然在礼部考试中名列前十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一甲中的人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若是皇帝看你不顺眼那也不行,可是像对面那人如此自信地将状元当成囊中之物的人也未免有些太张狂了!
    “哪里来的狂生,竟然如此嚣张!待我出去看看!”石胖子将酒杯往桌子上面一拍,就要去一看究竟。
    “算了——不必去看了!”郑途一把将石胖子拉住,脸上一副不屑地说道,“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而已,成不了气候的,若是这样的人也能当状元,我们兄弟几个该作什么?”
    “郑贤弟可知道外面的是些什么人?好似非常笃定的样子呀!”我忍不住问道。
    因为我观察到郑途此人似乎在文坛中交游颇广,估计他是认得外面那几个人的,于是就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感觉之间,这殿试中莫非也能存些猫匿不成?
    “杨兄有所不知!”郑途解释道,“那人是河间士子李庶几,出了名的快手,据说成文之速,无人堪与匹敌,故此信心颇足,出此狂言,也不足为怪了!”
    “写得快又如何?难道谁先交卷子就是第一不成?”七郎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呵呵——”郑途与石胖子都笑了起来。
    “难道我说错话了么?”七郎傻傻地问道。
    郑途看了石胖子一眼,接着为我们解释道,“这话要细说起来,可也有些年头儿了!自太祖建隆元年起,科举考试不断,且多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算一算差不多也有三十年啦,共产生了二十二位状元。杨砺、宋准、王嗣宗、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灏、陈尧叟这些人可都是我朝文臣中颇有名望的人物,他们都是因为抢先交卷而成了状元小说整理发布于ωωω.ㄧбk.cn。而其中的杨砺、王嗣宗、苏易简、陈尧叟后来还成了颇有政绩的掌权人物,你说这手快手慢能一样吗?”
    “竟有这等事!”我的心里不由得有些震惊,忍不住反问道,“若是交卷的那人文思敏捷,文章做得如行云流水般惬意倒也罢了,若是他的文理不通,草率成文,难道也要点为状元不成?这对其他的士子岂非不公平吗?”
    “哪里有绝对的公平!”石胖子抢着回答道,“科举虽是以文章取士,却也要看上面的意思,有道是秋风真正好,送我过江东嘛!上意如此,士子们自然争相仿逐!”
    我摇了摇头,心中大叹世事竟然如此不堪,先前对于这场考试的一点儿好感顿时也淡了许多。
    对面那些人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