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万大军在晋州休整了一下后,留下两万人交代给四郎和五郎驻守,我带了一万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山西南边的风陵渡,大军驻扎在此,封锁了黄河渡口,以拒叛军。
    楚王的军队正在汜水关下与朝廷的大军混战,在击败了原守军之后,吕端紧急在京师之中征集新兵,又向各地发出了勤王令,很多没有投靠楚王的勋贵子弟,为了家族的利益,都加入了对抗楚王的队伍,其中我的那两位把兄弟,许久都没有消息的郑途与石胖子,也从江南带着人马赶到了汜水关前,与楚王相持。辍哭是否真心地对抗楚王我不知道,但是石胖子却是一心想要教哗嚏王为祖父报仇的,石守信在洛阳之战中与城共亡,已经被朝廷追认为忠烈王,此时的石胖子经过在江南的一番历练以后,早已经不是当年之吴下阿蒙,与郑途一起带着官军,硬是将楚王的大军阻挡在汜水关前,再难东进一步!
    楚王的大军向东受阻之后,就有一支人马北渡黄河,企图进入山西境内,结果被我的人马给堵了回去,中间起了些冲突,那带兵的将领对我不敬,被我的手下给拿了下来,直接枭首示众,然后又盛在木匣当中原封送了回去。说是以儆效尤。
    楚王地部将见状大怒,纷纷自请带兵入晋,结果却被军士阴明雨给拦了下来。
    不到两日后。楚王的使节就来到了风陵渡口,求见于我。
    “阴先生,怎么又是你啊?”我很意外地发现来者居然是楚王的头号军师阴明雨。不觉有些意外。
    在我看来。他似乎应该留在楚王身边,起到地用处要更大一些,突然来到这里作使节确实有些浪费了。
    阴明雨苦笑了一下后说道,“王爷在这里大发神威,在下岂敢不来?”
    “此话就有些见外了,我们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我笑着将阴明雨迎进了内室。
    阴明雨尚未坐定。就抢着说道,“今次王爷的手下,杀了我军的大将,楚王手下众将群情激奋。我家主公唯恐按捺不住他们地情绪,影响了两家地交情,特意命我前来朝拜王爷,顺便说些事情。”
    我摇了摇头,毫不掩饰地说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很清楚,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们,黄河以南随便你家王爷怎么搞,可是这山西地地盘儿,我是早就预定下来了!”
    “王爷还真霸道!”阴明雨苦笑着说道,“这些事情楚王都不计较,只是楚王有个问题,想要王爷亲口回答,不知可否?”
    “说来听听倒也无妨!”我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阴明雨认真地说道,“如今我家楚王已经得到了大理与吐蕃的支持,以蜀中为基地,占据湖广,兼并江浙,中原以南,尽入我手!一旦攻下汜水关,则京师就是囊中之物!到时候三皇子的大军势必会不顾一切地南下,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我家王爷想要问一下,平西王您是愿意支持我家王爷入住京师,还是希望三皇子继续糟蹋先帝的基业?”
    “呵呵——”我笑着摇了摇头,好家伙,原来是逼着我表态来了,难怪对手下被杀的事情一点儿都不放在心上,我想了想后故作严肃地反问道,“那本王就作壁上观如何?呵呵——”
    “王爷又在说笑。”阴明雨很不乐意地对我说道,“我家王爷以诚相待,奈何平西王爷您为什么不能说句心里话呢?难道让您在我家王爷与三皇子之间做一个决定就如此令您为难不成?”
    “山西!”我将头抬了起来,非常认真地说道,“我只要山西!”
    “一言为定!我代楚王答应王爷,山西永远是平西王爷的属地!”阴明雨将牙一咬,一口答应下来。
    阴明雨在得到了我地保证之后,很快就赶回去了,他得到一个我不支持真宗的承诺,而我则得到了整个山西的控制权,虽然现在这个控制权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我的手里。
    萧绰与真宗地谈判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王钦若虽然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却也颇有些能耐,与契丹人唇枪舌剑地争执了几天之后,又得到了真宗的许诺,除了不可以出卖领土,别的什么都可以谈,只要契丹人撤出河北,一年之内不许插手中原事务,大宋就答应每年送给契丹人岁币三十万。
    萧绰在狠狠地压榨了真宗一笔后,终于答应了宋真宗提出的媾和要求,双方的代表在檀州城外的大泽上正式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因为这个盟书是在檀州大泽上签署的,因此后人也将这个大事件称之为“檀渊之盟”。
    盟书中规定,大宋与辽国正式结为兄弟之邦!辽帝耶律隆绪称宋真宗为兄,宋帝尊辽太后为叔母,宋每年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国,双方罢战撤兵,仍以白沟河为界,派使者定期互访。
    在商量赔偿问题的时候,大宋的众臣们坚决不同意赔款,这使得谈判几乎弄僵,后来王钦若没有办法,只好想出这么一个岁币的名目来,声明这不是赔款,而是大宋皇帝送给辽太后作为梳妆钱的,这样才勉强地通过了。
    在数目上的变化也很大,起初萧太后要求银一百万,寇准听了坚决不同意,真宗也担心岁币给太多了,自己没有钱去平叛,便要求王钦若压价,王钦若只得软硬兼施的给辽国的使者谈了三天,终于将数目敲定在总数三十万上。算是给了真宗与众大臣们一个交待。
    尽管如此,王钦若地名声也臭了,谁让他将自己置身事中?这签署停战协定的赔款方代表,命中注定是要作为替罪羊被国人唾骂一万年的,王钦若算是赶上了!
    就在联盟地议定书就将签署的时候,宋辽之间又发生了一件险些影响到双边关系的大事!
    辽军地统帅萧挞览。在双方停战期间独自骑马去宋营控制区查看地形。结果被守卫地士兵给发现了。一阵乱箭射了过去,萧挺览避之不及,身中数支流矢,返回军中不到半日就一命呜呼,成为这次宋辽大会战中唯一横死地高级将领。
    事情发生之后,辽军震怒。萧挺览在辽军之中威信极高,三军将士对其非常爱戴,如今萧挞览居然死在了宋人的箭下,辽军几乎倾巢出动。欲为统帅报仇雪恨,幸亏太后萧绰与楚王韩德让极力阻止,才没有酿成大乱!真宗闻听此事,虽然心中暗自庆幸辽军又失去了一位天才将领,却也担心此事会影响到即将签署的宋辽互不侵犯协定,因此在关于赔偿的语气上就软了一些,多给了辽国一些财帛,用来消灾。
    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宋辽双方终于签署了这份意义深远的檀渊之盟军事与政治双边协定,从此大宋的国际地位降低下来,成为向契丹人每年纳贡地弱国。
    而消除了北方威胁的宋真宗,此时也开始了夺取河洛的准备工作,十二月初八,真宗亲自率领大军二十万,在枢密使曹彬的陪同下,带着寇准、王钦若等大臣,由檀州出发,一路向京师行来。
    天门大阵中没有被攻破地其余七门,也由于萧太后的撤离失去了作用,多年以后,当我故地重游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当时布阵时留下的痕迹。
    此时的楚王,已经拥兵四十万,战将无数,更兼并了江南水师,洛水之上,到处可以见到楚王的水师在活动,俨然已经有了同真宗分庭抗礼的实力。
    而我借着防备楚王北上的名义,已经将山西南部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在风陵渡停留的这段时间里,我又见到了两个分别很久的人,郑途与石胖子。
    “你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非常惊奇地望着这两个最近名声鹊起的世家子弟,有些拿不准他们的来意。
    按道理说,他们两个人在汜水关保卫战中风头很盛,将楚王的大军硬生生地拖在关前,不得前进一步,知道朝廷的大军返回,这可是非常显赫的功勋,再加上他们的家世都不错,自己又都在江南有过地方官的精力,承上辈的恩荫,更容易混出个名堂来。
    原来按照我的想法,这次真宗回来,起码也得给他们两个安排个按察使或者观察使之类的官衔儿,加以重用,又怎么会轻易地放任他们离开前线呢?
    “一言难尽啊——”石胖子的脸上满是沧桑,郑途的表情也是非常地苦涩。
    我连忙追问究竟,过了很久才搞清楚了状况,原来这两位不得重用,确实跟我这个把兄弟大有关系的。
    真宗回到京师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往汜水关增兵,并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高琼并领诸军节度,在汜水关前拉开阵势,决心要与楚王以较高下。
    李继隆等人乃是真宗在开封府衙时重用过的人手,此时水涨船高,成了一方大员,自然是心高气傲不可一世,闻听汜水关前有两个世家子弟联手抗住了楚王叛军的数度攻击,便有些不太服气,用心以察之下,便知道了这两个人与我的关系,并将此事上报给真宗知晓。
    真宗此时却对我进占山西南部非常不痛快,再加上先前的河北战场上的不告而别,更是怨气纷纷,因此一听到郑途与石胖子二人都是我的把兄弟的时候,心里面就有些不太舒服,鉴于两人的功绩,倒也不敢做的太过分了,便寻了一个由头儿,将两个人给赶回了老家,赏了一个闲散的官职,挂了起来。
    这两个人原本从军就是为了出将入相的,此时既然得不到真宗的重用,自然心中满是怨言,闻得我近在咫尺,便悄悄地跑了出来,想要到我这个春风得意的年轻王爷这里来,发一发牢骚,倒一倒苦水。
    听了这些事情的经过后,我呵呵一笑道,“我当时什么事情,不过是受了点委屈罢了!想当初我在江南做官,事事办的如意,不也是被先帝给招回了京师,做了一段儿时间的冷板凳么?你们两个坏就坏在跟我走的太近了,如今皇帝对我心存芥蒂,又怎么敢放心用你们?若是你们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面,闭门不出,说不定皇帝还会考虑重新启用你们,可是你们现在居然跑到我这里来诉苦?天啊!我看你们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啊?不会吧——”两个人互相看了看,同时苦笑起来。
    第十八卷 河东攻略 第一章 重归故里
     更新时间:2009…7…3 17:40:49 本章字数:5337
    郑途与石崇义,这两个人虽然是世家子弟,却没有沾染上多少不良习气,或许也跟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有关系,关西郑家自从郑恩死后,已经有些一蹶不振了,尤其是太祖皇帝死后,太宗对他的旧人并没有照拂多少,甚至在骨子里面还有一些个排斥,而石崇义的祖父石守信,更是当年拥兵据地的大节度使,虽然后来杯酒释兵权做了富家翁,朝廷对于这些人还是不太放心的。
    尽管两人的天资聪慧,又在汜水关之战中大显身手,连吕端等人都赞不绝口,可是真宗一旦掌握大局之后,立刻将两人闲置,由此可见皇帝对于世家的顾忌心理,至于同我相交甚厚云云,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既然你们现在闲着无事,不如帮我做事如何?”我忽然突发奇想地说道。
    “哦?”两个人都是一愣,不知道我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我心中的想法却已经成熟起来,便对两个人将方案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如今真宗似乎对我有些不满,但是也绝对不敢得罪我这个实力雄厚的诸平西王,毕竟西北大军在河北战场上破解天门阵时的表现他是非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