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自己没有钱,主家给一个银簪子,等有了钱想用好的再换,可这个对她们两个来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护手油和一些平时保养用的小玩意,还有一些装饰房间用的手工艺品。
  当秋桔又给两个提出来一些文房四宝的时候,两个人眨着眼睛问“是不是提错了,这东西应该给家主和小公子用的吧?”
  “没错,老爷和小公子用的比咱们用的好,咱们用中等的,都是从别处收来的,便宜,还是上次在水云间做广告的时候留下的,一直没用了。看样子你们不识字了,以后你们要学,在院子里面做事儿,至少得认识字,能写出字,并且会记账才可以。
  张家庄子内院,以后可能会送出去做事情,什么都不会的话,怎么可能放你们出去?除了学这些,还要学别的,放心,有时间学的,尤其是守夜的时候。
  院子中的活平时不多,有了时间就要抓紧学了,院子中专门请了一个夫子教我们,有不明白的问夫子,如果夫子也答不上来就去问管家、老爷和夫人。
  如果管家、老爷和夫人也同样答不上来,就说明你们问的问题是别的方面,可以去问小公子和小娘子,基本上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秋桔给大枣和小枣讲着,两个人越听越惊讶,越听越欣喜,她们许多次做梦都梦到自己可以学识字,等醒来却是依旧的生活,现在两个人就觉得自己是做梦,梦多了也梦怕了。
  “走啦,别站在这里呆,你们先休息,我也回去睡一会儿。中午起来就要做事情了,过年轮换着休息,昨天晚上提前睡觉的人,现在就得起来做事情了。”
  秋桔能够理解两个人在时的表现,没有多少人家能够让丫鬟学这些的,用不上,除非是一些小娘子的贴身丫鬟,张王两家可是所有的人都得学,想不学都不行。
  大枣和小枣两个人茫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等秋桔告诉她们千万不能现在就出去做事儿离开后,两个人坐在暖和的炕上,互相看着,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但心中明白,能找到这样的主家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以后必须要好好做事儿。
  ******
  过完了除夕就是十五了,这些日子当中,鞭炮的声音就没有停过,两个庄子的小娃子,每三天可以到杂货铺领五百响的鞭炮玩,谁让庄子就做这个的呢,不缺这点东西,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新年是所有大人的愿望。
  正月十五的时候,依旧是三个庄子商量好了一起过。结果等十三那天,葛家庄子的葛迎喜找了过来,也要加入,这下就变成了四个庄子的人在一起。
  葛迎喜也没办法,压力太大了,张王李三家庄子除夕晚上的时候那一场聚会,让葛家庄子的庄户羡慕的不得了,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在一起说这个事儿。
  葛迎喜知道了以后,感叹人家三家的财大气粗的时候,也不得不想办法也弄上一次,正好有个十五。这下又得花不少钱,见三个庄子又要在一起了,他就找过来商量,这样能省一些。
  在得到了三家的应允之后,葛迎喜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庄子上的,马上就让内院的人到外面去广告,现在他也会用这个词了,告诉庄户,正月十五的灯笼由主家出,一家一盏,至于新衣服就不用了,过年的时候给了,总不能穿十五天就变旧吧。
  还有鞭炮,和灯笼一样,张家成本价给的葛迎喜,葛迎喜也没忘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张家家主一句一同照亮星空带来的效果,他也让人扎火把,去年八月十五的时候天上有月亮。
  按照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情形来看,今天的十五是晴天,能够看见星星,应该是个不错的好天气。
  忙完了这一切,葛迎喜才松了口气,坐在门口,望着小桥那边,嘟囔道:“我被你们害苦了。”
  再看看自己庄子上那些个欢喜的笑容,又嘀咕着“不过拿出去的看着多,其实赚的更多。”
  这一个十五,不知道什么尚书的老者自然又带着家人参加了,他现在对张家庄子这边最为满意,除外溜达的时候,看到的人,都是那种脸上带着喜的模样,大家高兴,他看着也跟着高兴。
  “炕儿,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民心。张王两家做的事情就是收民心,别的人家不敢像他们这样做,但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你心中想着百姓,百姓心中就想着你。”
  老者看到了如此的庄户的时候,对着身边的儿子说道。
  炕儿点点头“爹,孩儿知道了,孩儿以后也一定做个好官,不贪一文钱,整天想着百姓。”
  “错了,我不让你做这样的官,看到程县令了么?做他那样的官就行了,不会缺钱,还能得到好的名声,治下的百姓也过的好。”
  老者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了,又岂能不知道哪一种官最吃香,贾县令就是没有想明白,比程县令差远了,只要他稳稳当当做事儿,让三水县更进一步的,钱财不会少的,政绩也有了,何苦呢。
  “爹,程县令也不过是弄了个政绩,他们贪啊。”炕儿不解地问道。
  老者笑着说道:“他没贪百姓的钱,贪的是张家庄子的钱,你知道他进京都干什么了吗?又是挨个拜访上官,又是组织诗会,每次都传扬张忠的诗,还到各个大酒楼宴请别人,你以为他有那么多的钱?”
  “啊?那么多钱?孩儿懂了,是张家给他的钱。”炕儿这下清楚了,只要和地方上的一些富贵人家扯上关系,帮着他们做点小事情,然后把当地的百姓的生活改善了,那这个官就是好官。
  老者用张家庄子的民心来教导儿子,夜晚也就慢慢的来临了,当天黑的时候,四个庄子上成片的火把被点燃,无数盏的灯笼被人挑着,向小桥那个地方汇聚而去,从水云间的楼上看着,十分壮观。
  “走了,爷爷,我们也下去。”老者的孙女看到那么多的灯笼和火把,拉着爷爷往外走,其他的家人在后跟随。
  张小宝这次也有活动,不是那种熬一晚上的了,弄出灯谜来让大家猜,猜中的有奖,如此一来,张王两家庄子的人占便宜,他们毕竟念书的人多,而且时间也长一些,除非出现奇迹,不然就是他们拿大头。
  老者也跟着猜了几个,给孙女赢了灯笼和小玩具,就不再继续猜,让别人玩去,凭他的本事猜这个并不难的灯谜,那是欺负人,这灯谜就是给庄户们准备的。
  一番热闹之后,众人又散去,怀中欣喜和对明天的期待把灯笼挂在自己家的房檐下面。
  张父这个时候也准备动身了,要去州中考试,考好了,直接参加春闱。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城依旧显威风'

  离开了家,张小宝和至鹃本来想要随行,被张于氏瓒社协中,只好作罢。
  张王氏本来给张父准备了石榴和另一个丫鬟带着,照顾下生活,结果张父自己拒绝了,挑了几个伶俐的男仆带去。
  张小宝把二牛和虎子也给派了出去,一个负责办点小事。一个保护,四辆车,十四个人,加上张父是十九个人。
  看着人不多,队伍也不大,可却带了三十匹马换乘,四辆车中只有一辆是张父坐的,剩下的三辆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张父自己准备的简单,只有文房四宝,张王氏给准备了一些换洗的衣服和等携带方便吃的东西。
  剩下的全是张小宝和王鹃张罗的,现在天还凉,那也给车中拉上冰,里面镇着鹿肉、牛肉等不容易保存的东西。还专门从水云间调了一个厨子。接着就是青菜,现在依旧没有青菜。甚至走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
  除了黄瓜稍微占点地方,其他的可以罗一起,菜不是摘下来带的,是连着根和泥土一起,一辆车中专门装着黄瓜秧子,挑好的秧子挖的,车的外面还包裹上一些防寒的东西。
  张小宝告诉跟着的人,每天都要拿出来晒一晒,晒的时候记得点火盆。别给冻死了,还有小苗,等到京城估计一直吃到,那就要装些炭。
  这些还不算,专门的医生跟队,张小宝和王鹃教了医生几种按摩缓解疲劳的方法。还有一些个药物,锅碗瓢盆也不缺,带着的粮食全是那种可以当种子用的,一个个颗粒饱满,蒸出来的饭就香啧啧的。
  李询在张父出行的时候拿出了几封信,让他到了州中就把信依名投出去,前后张小宝已经砸进去四万多两的银子了,就为了乡贡第一名的名额,加上和李询的合作关系,还有张家庄子献出冬天种青菜的方法,以及给州里的那个祥瑞。
  张父自己本身的水平也不差,整个州,张小宝用钱开路,所有的酒楼和客栈当中,都有张父写的诗,京城和周围的地方也基本上渗透进去了,京城是程县令帮的忙,别的州只能用钱。
  张父赶了半个月的路,终于是来到了州中。原本准备按照李殉说的去投帖子,结果李殉的父亲直接给找了过去,摆了一个宴,那些个本应该投帖子的人也去了。
  这下省事儿了,皇帝的兄弟没和张父说太多的话,只是问了问庄子上的事情,又问问李绚在那边如何便起身告退。府中自然有其他人陪同。
  别看这短短的一段时间的闲聊,张父的身份一下子就一样了,州中几千个要考乡贡的人已经和第一无缘,不管考试的时候哪个人判卷,张父都是第一,张小宝那钱已经给到位了。凡是可能管这个事情的人,就给钱。
  除了钱还送木耳、银耳。家中有孩子的,把小公鸡染上色,加上其他的玩具。一批批的送。
  这个考试考三科,连考了三天,张父一一答完,就开始在州中的自家酒楼里面休息,等带着放榜,州中这个,地方张家只有这一个酒楼,张小宝提前给买下来的,理由就是,睡别人家哪有睡自己家舒服?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其他着急的人都到那边等着看了,张父则是坐在正好面对放榜地方的酒楼屋子当中,窗户那地方有人在负责看,只要是榜第一,那字就是最大的,从这里可以看到。
  张父坐在桌子旁边,看着面前的几个菜,还有二牛给倒上的酒,又望望那下面人挤人的情形,心中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这一切全是张宝给安排的,一路行来,哪像别的赶考的人那么艰难,根本就是享福呢。
  有了儿子的安排,自己不用操心,所有的东西都打点好了,自己只要安心的考试就行。
  “老爷,您喝酒。咱们不急,老爷一定是第一,就走到了京城老爷要劳累一些,咱们提前过去,老爷要参加不少的诗会和酒会小的这边都记着呢。”
  二牛把菜往张父的面前送了送,从怀中掏出来一个小本,翻开看,里面记载着各个步骤,大概会遇到什么人。应该怎么应对,什么地方适合开酒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应该吃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酒,穿什么样的衣服,小本上都记了。
  张父看着那个儿子和儿媳妇总结出来的东西写成的本,知道,这只是一部分。二牛负责这些,到了京城那边依旧有人接应负责另外的部分。
  想着儿子、儿媳妇在家中等着,还有巧儿和父母,张父定了定神,不再去想这次是否能够得第一的事情,他决定了,就算不是第一也要进京去考。考一个进士出来。
  随着那边的锣响,手上拿着榜的人就走了出来。等待着看成绩的学子们呼啦一下向前围去,衙役如临大敌,不时地喊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