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1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与当地人商量商量归顺的问题,许了些好处,又留下二百人帮着建设,当人就同意了,发自内心的那种,不是武力胁迫,你们信吗?”
  “信……信吧?”源乾曜底气不足地说道,而且还是疑问句。
  “朕信了,有小宝在,不需要直接使用武力威慑,小宝会给他们开出好的条件。之后,他们两个继续向北走,路过其他几诏的地方,跟当地一个jīng通我大唐事务的人达成了协议,这人是其他几诏联合派出来的。
  当小宝和鹃鹃又离开时,他们就派人来到滇池附近,相互商量一下,用留下的二百人手上的电报给京城他们常驻的人质发暗语密报。”
  李隆基像讲故事一样对大臣们说着。
  群臣们听着,一个个心绪繁杂,纷纷看向张忠,目光中不无嫉妒之sè,尤其是王晙,腹诽不已。
  这儿子生的,这儿媳妇找的,所到之处一片安然,在大唐各地溜达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必然会加快发展速度,到边境的地方转悠,所有的山民和蛮夷则全归附。
  别人处理不好的,他们一到就没有问题,陆州的时候是这样,当初还以为是张忠厉害,结果都被骗了,真正厉害的是小宝和鹃鹃,那时他们还很小。
  解决了陆州的山民问题,现在则成为对他家绝对拥护的陆州狼兵军团,之后在舒州发展的不错,被派去翼州,很多大臣包括自己都以为是发配张忠呢,结果却人家不仅仅完成了前线作战的后勤准备,还亲自过去征战,并战而胜之,翼州当地的寨子同样被他们改变了。
  也是从那时起,很多人才发现小宝和鹃鹃的厉害,再后来去褒信县,把其他人安排过去周围的县的人全给收拾了,包括rì本人也是如此,从那时起,大唐有了朝阳行动。
  接着经过一番利益交换,把他们给安排到了河北道北部地区,管着积利州,那里民族情况复杂,周围国家关系复杂,山区众多,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临海又苦寒。
  但就这等地方也无法阻止他们崛起,他们收拢了大量的周边人口,压服了当地的所有民族,开口岸,搞海水养殖,顺手把人家新罗给坑了,使那里无数的资源突然变得值钱,还派兵跑到很遥远的地方带回来许多的种子。
  控制住了整个河北道北部地区,说要起兵造反,大唐都无兵可敌,那里冬天太冷了。
  现在又随便去益州转转,真腊的腰弯了,看着人家把曾经派出的使节从王城里抓走,不仅仅不敢报复,还要过来请罪。
  借道六诏,六诏上归顺书。
  张忠,你的孩子是怎么生的?明明咱两个都是尚书,为什么别人看我总是比你挨一大截?是你有本事?还不是你儿子和儿媳妇在那呆着,你除了会生,你还有什么能耐?
  腹诽了一番,王晙看向张忠的眼神依旧充满了幽怨。
  旁人心中同样五味繁杂,找不到借口去限制张小宝和王鹃,人家两个原理朝廷政治斗争,对皇权拥护,同时利民计策不断,更能开疆拓土,稳定边关,对格物学和医学也研究的非常透彻。
  这种人想要找个毛病来弹劾,结果必然是弹劾的人很惨,即使陛下不出声,张王两家把这个人的福利一撤,弹劾的人必然会被孤立,在官场上被孤立那是什么情况?
  弹劾的人是可以不在乎张王两家的福利,但别人却可以通过这个福利的撤消来知道小宝和鹃鹃的态度。
  实在是太可怕了,同僚之间被孤立,下属自然是众叛亲离,谁还敢跟你混?你是京官,但你得罪了小宝和鹃鹃,我们这样的地方官要是继续跟着站队,会出现陆州刺史许名扬曾经遇到的事情,城中美食数不尽,家中粒米吃不着,百姓会对自己拒卖的,难道要活活饿死?
  众人纷纷想着自己的事情,含元殿上一时间静了下来。
  新被提拔上来参加早朝的人终于切身感受到一把小宝和鹃鹃的威力,人远在万里之遥,对朝廷的影响却如此之大。
  人生如此,当无憾矣!
  李隆基坐在上面慢悠悠地品着茶,刚送来一个多月的新茶,西湖龙井,小宝起的名字,不算是贡品,就是小宝和鹃鹃家中的人有了茶便送过来,赶上年景不好,就没有。
  而不是规定贡品,年年必须送,同时还要达到最好的标准,那样自己就喝不到好茶了,万一年景不好,贡品的好茶没产出来,送贡品的岂不是要被治罪,所以一般贡品都不是最好的。
  还是小宝说的对,何必要贡品,哪个地方今年的气候好了,有好的东西,愿意送就让他们送来,明年没有或不想送则不用送,自己就总能享受到好的东西。
  现在喝的龙井是小贝他们宝贝糖果屋的物流给送来的,说是让皇上伯伯喝好茶,也不知道小家伙们跟着小宝和鹃鹃长途跋涉吃了多少苦。
  李隆基喝着茶水,想起小贝等人,嘴角不觉间翘起来,神sè中多了一丝想念。
  至于含元殿上的安静,李隆基没去在乎,一会儿就好了,耽误点时间,大不了看电影往后推。
  过了那么片刻,张忠打破了早朝的宁静。
  “陛下,臣想知道,此次的归顺跟已往的称臣有何区别?”
  ******
  今天还有两章,努力码字中……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九百三十章 人在边关近离间'

      张忠的话说出了其他刚刚换过神的众人的心声。更多jīng彩小說,請前往,
  确实应该问清楚,之前六诏也是附属大唐,而且还是封的王,现在又说归顺,跟以前若没有丝毫的差别,说出一百遍也没什么用。
  群臣在这上也很佩服张忠,张忠没有因为让六诏送归顺书的人是自己的亲人,就把心中的疑惑压下去,反而当成一次很重要的事情来询问。
  万一六诏此次送来的归顺书跟以前一样,小宝和鹃鹃岂不是很丢脸。
  李隆基同样欣赏张忠的品格,面对臣子询问的目光,很随意地说道:“稍微有不一样,以前是称臣,送来贡品,回去带更多的赏赐,现在是不提称臣,只说归顺,除了六诏各自的王,其他下面管事儿的重要人物将要来大唐。”
  李隆基说的很随意,别人听着就不随意了,居然是派人过来,而且还是重要的人物,听陛下的意思,好像来的人很多,那么照此说来不就是六诏之王在管理方面缺少得力人手?
  缺少管理方面的得力人手还怎么发展?六诏的王全变成傻子?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六诏之主把好用的手下派到京城当人质,难道是准备让自己部落的人过更苦的rì子?”
  宇文融出声询问。
  李隆基摇摇头,眼中露出失望之sè,在群臣的身上挨个看过,反问道:“你们觉得小宝和鹃鹃过去一趟,只为使六诏的人生活更艰难?”
  蒋岑站出来:“臣绝对不相信。小宝和鹃鹃用计如神,尤其是小宝对经济和民生方面的本事最大。他怎么会到了地方,让人家rì子过的更差?一定是小宝给出一个六诏之主无法拒绝的优渥条件。
  何况他们不是留下二百人么,张王两家的内有多大的本事相信无须臣多言,有他们在,六诏之主留不留手下的得力之人有何区别,二百人撑起整个六诏地区的行政足够,甚至是浪费。
  说句实话,张王两家的内来参加科举。会使我大唐无数优秀的举人落榜而归。把他们放到地方上为官,无数地方官员当羞于见人,朝廷敢对地方官员实行俸禄而收土地的政策,也正是因为有此底气。”
  李隆基高兴起来,眼睛笑得眯眯上,对蒋岑说道:“正是,收了土地就收了。地方官敢集体罢官,朕就让张王两家的内顶上去,比他们没罢官之前或许更好。”
  “陛下赞谬了,臣家中的下人可没这等本事,臣恐慌。”张忠连忙出声辩解。
  “十多年的教导与培养,难道朕还不知道他们的本事?更早之前。你去陆州当刺史,那时还没培养如此多的人吧?你家的内就把整个陆州的行政和军务支撑起来了,朕可曾说错?”
  李隆基不给张忠辩解的机会,直言道。
  张忠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高力士同样附和着李隆基,说道:“过后我们才知道。在救灾的时候,小宝和鹃鹃才是真正发号施令的人。他二人把物资和人员调度的井井有条,可惜我大唐除了他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此的孩子。”
  “侥幸侥幸。”张忠实在找不到别的话来说了。
  “侥幸不侥幸的看看现在的六诏归顺的事情便知,朕继续跟你们说,来的人除了六诏之主手下的得力人员,还有全部的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大部分的老人,以及没有成亲的女子。
  留在六诏的是一小部分经验丰富的老人,身体强壮的青年,和已经嫁人的妇人,他们要留下来建设地方。
  归顺书上有写,他们只携带一粮食,已经出发,转道益州,从那边过来,先到京城让我看看,然后再另行安排,他们没有钱,更拿不出其他的东西来交换。
  我们需要把他们一路上的衣食住行安排妥当,还有医疗得跟上。小宝和鹃鹃留下的人发电报过来,说所有费用全由他们解决,但朕觉得不好,小宝和鹃鹃做的已经足够,钱就由朕来出,现在需要诸卿安排。”
  李隆基说出六诏归顺的具体行动,而后脸上带着别样意味的笑容扫视着众人。
  群臣傻了,包括张忠在内,都知道小宝和鹃鹃厉害,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竟然厉害的这等程度,呆两天,路过一趟,整个六诏的来人、未嫁女人和未来的希望孩子们就全迁徙到大唐来。
  这确实是归顺了,这才是真正的归顺,除了一些个青壮用来干活,还有妇人陪伴和做家务,整个部落的人全来啦?
  他俩儿在那里究竟干啥了?是,他们一万多人的队伍战斗力足够强,但就可以溜达一圈周围的国家和部落全趴下?强的没边了吧?
  李隆基喜欢看到臣子们惊讶的神sè,觉得很解气,平时自己护着小宝和鹃鹃,总有人面上不显露,心里却不服气,现在服不服?
  这就叫能力,你们一个个的惊讶,还不是觉得自己做不到,现在小宝和鹃鹃做到了,下次谁在不服气,就找个周围还没收服的偏远地区的部落派你过去。
  不需要你过去几天解决问题,让其归顺,给你半年的工夫,看看你行不行。半年时间做到了,你回来,朕也护着你,做不到,继续在那里呆着吧,没本事又疾贤妒能,朕不需要你在面前晃悠。
  “谁想主动负责此事?现在给我给拿个计划和预算出来,我听听。”李隆基语气淡淡地问道。
  群臣不出声。
  张忠犹豫了一下,手去碰话筒,还没等碰到,陛下的声音传来:“永诚你把工部管好了,其他的事情用不到你。”
  张忠的手又缩回来,老实地坐在那里。
  “说话,需要诸卿的时候到了,谁给朕说说计划,还有需要多少的预算,朕出钱。”李隆基继续逼问。
  “陛下,时间太短,不如过上几rì,我等商量商量,而后才好布置。”一个坐的位置靠下的官员觉得陛下有强人所难,壮着胆子出声。
  李隆基冷笑一声,道:“时间短?这话你敢当着小宝和鹃鹃的面说?朕向他二人问计的时候,可从未得到过如此答复,他们总是马上就给朕把办法想出来,而且还是成套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