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月之潮-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警察有轮休之日,却没有星期天。不过,查阅百科全书被归诸于用功之列,也非坏事。在文化设施极少、人口只有九千两百人的下闭伊町,藏书数量达一万册的图书室已足可傲视其他町市。

高馆知道,这里的书架上只有一册似是于五年前刊行、而由某人捐赠的《新日本分县地图、地名综览》。

这本四公斤多重的大块头书,警局没有,市民活动中心也没有。书上除了有都道府县的大地图外,也详细记载各市町村名、邮递区号、收件投递邮局名称,而且还搜集有各地机关团体的地址,要调查东京至岩手的国道沿线的警察局地址,没有比它更方便了。

高馆进入图书室,对职员说了声要查阅资料后,迳自走向书架,拿到书后,在长木桌前坐下,开始迅速抄录需要的地址。

关东地方在都内有上野、藏前、千住、西新井等六个警察局,埼玉、茨城、群马、栃木四县则总共有二十五个警察局,福岛县七个,宫城县九个,进入岩手县后,在国道四号、二八三号、二八四号、四十五号公路沿线合计为九个,数目约略如他所想像的,总共五十六个警察局。

接下来利用地图来对照地址,全部调查完全约费了将近两小时,到最后,又想及后脑部的钝痛,心情非常不愉快。但,他的个性一向是开始做了就不会半途而废!

晚上十点过后,高馆回到家,发现手边正好有三十个左右的褐色旧信封,马上从关东地方部分开始写上地址,收件人则写各警察局的刑事课。

——接到这份问卷调查,大概不会有人认为是出自我私人意志的调查吧!高馆又沉吟良久。利用书信查询,除非有特别紧急之事,否则当然会以书信答覆,但,没有写明调查犯罪事件的这份问卷,到底能够回收多少百分比呢?各警察局的人员都很忙,很可能不予理睬。

——如果自己接到这样的查询……

高馆蹙眉。若是自己,会答覆吗?应该不会刻意的花费时间调查,再做答覆吧!很可能只是打电话至相关的派出所随便询问一下就答覆。

不,如果是自己的话……他摇摇头。至少不会置之不理吧!因为是〇x问卷式,应该会填上答案寄出,毕竟,虽然只是琐碎的问题,有时候也会成为解决重大事件的关键!

而在考虑将近六十封的问卷会回收几封时,高馆仍对千叶副探长有所顾忌。一旦同样的信多封寄至警局,上司必定会注意到,届时,不只是心中不快,搞不好自己又会挨一顿训。

当然,这种查询利用电话是最方便了,只是,私人进行时,所花的费用未免太多了。

手边的信封已用完,高馆不得已走向妻子身边,上床。而脑海中仍在想:看样子回信非寄回自己家不可!

——这封信上的内容皆为事实,我真的相信这是某种杀人事件……

这时,妻的手伸过来,默默揉按高馆的颈筋,这是充分体会丈夫身心劳累之动作。

但,没多久,他推开妻子之手。

背向妻子,他仍沉思不已——回信用的信封上除了地址外,应该写上“下闭伊警局宿舍”字样。

在入睡前,高馆热烘烘的脑海深处仍有着一丝自信,认为这项委托调查问卷行动,不管回函多少,总应该会有回应才是。

第三章  在白蟹海边

1

闹钟响着。高馆自没有梦的沉睡中醒来,坐起身一看,已是下午四点过五分。高馆打算今天一定要前往白蟹调查,所以值班后的这天一早,他就上床。已经星期五了,时序也进入七月……

家里没有人,枕畔有静江准备的水壶和面包。

他迅速穿上衣服,依紧急行动时的要领,做了约五下伏地挺身后,跨上玄关前的自行车,骑向大街南边的自行车行。他昨天已事先向老板借妥小型机车。

“要去白蟹,最好是把油箱加满后,再带一桶预备汽油,否则回不来就麻烦了。”

热心的六十多岁老板递给高馆一个空塑胶桶。

“电瓶已经很旧了,小心不要耗电过度。”

高馆深深颔首,骑着机车往北走回,至常去的加油站加油。一看,并非加油站老板,而是老板娘,忍不住问:“昨天问过你先生,他说不知道,但,也许你知道也不一定……四月二十日,你见过一对孪生兄弟经这条路前往白蟹吗?还有一位女性同车……”

从昨天起,趁执行勤务余暇,高馆开始在下闭伊警局辖区内的加油站查访,他觉得只拘泥于东京或福岛等外地,也许反而出现盲点!所以他在查访时采用的方法是询问同一家族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有时候,这样做能获得不同的情报。

“不知道呢!昨天,老伴也问过我,但是那么久以前的事我早就忘光了。”对方回答。“还有,关于车子方面,我也没特别注意,尤其是星期天,年轻男女驾驶四轮驱动车路过的实在太多了。”

接下来,高馆在抵达白蟹村之前,只要见到路旁有杂货店或香烟摊,一定会下车问同样之事,但却未能有任何收获。

出了町外,车辆和行人都非常少,行车速度当然会加快,要想看清楚车上的人并不容易,想想,没有收获也是理所当然。

先至白蟹村村办公室之后,再前往派出所。八重樫外出巡逻,只有年迈的母亲在派出所

“开车前来白蟹,除了从下闭伊方面以外,还有别的路吗?”高馆问。不管是下屋敷兄弟或船渡,只要有熟悉当地地理环境的女性带路,很有可能走捷径进入白蟹海边。

但,高馆马上自问:为何要先认定有熟悉地理环境的女性带路呢?下屋敷兄弟车上的女性,或许只是寻常搭便车之人也未可知!如果是单独一位年轻女性,又是能够停车的地点,任何男人都会很乐意让她搭便车的。

“我不知道。”八重樫的母亲用不含任何表情的小眼睛凝视高馆,说:“我生在这里,对这附近的道路很熟,却只知道从国道能开车进白蟹的道路只有一条。”

她说明这是因为位于国道四十五号公路南侧的屏风山之故。屏风山不高,甚至可称之为山丘,但却如屏风般整块耸峙,遮挡住将近七公里远,因此道路必须迂回绕至下闭伊町才能过来。

“所以,很久以前听我阿母讲过,敌人攻不进这里来,是很安全的土地。但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

高馆看看表,已快至下午六点了。现在前去白蟹海边再回来,怎么快也要到深夜,最好是长话短说。

“关于上次发现死者之事……”他提出自己的问题。“死者们驾驶的车上,没有女人坐在一起吗?”

“女人?”她的小眼睛又凝视着高馆。“八重樫先生回来后请问问他。或许村里有谁见到也未可知。”

这时候,高馆完全没说这大半是自己的推测。虽然他在内心咀嚼着自己过分自我又主观太强,仍旧毫不犹豫的说出。

他再次看表,然后启动机车引擎。

第三次走这条路,感觉上出乎意料的近。当白蟹岬的天色刚黑时,高馆已来到前些日的现场。

及川在那以后又持续来此打捞数日,却始终无法发现诚记的尸体,只好暂时先回东京。

在开始打捞搜寻的第三天,及川就推辞掉县警局的帮忙,以自费方式打捞。表面上,他的借口是不敢再继续麻烦警方人员,事实上一定是希望自己雇用之人能依自己的命令行动。

住在和白蟹村交界的邻町外之渔夫石太郎不太情愿的接手这项工作。他是下闭伊土生土长人氏,曾经任职于八户的拖救打捞公司,对岬角海边的地理环境很了解,是最适合此项工作的人选。

但是,他虽然连日在流沙中搜寻,不知何故,仍未能打捞上车子和尸体。结果,及川只好回东京了。

高馆心想,自己是为了利用别的方法弥补及川的遗憾,此刻才会再回到这里。

一看,此刻似是满潮时分,那条带状的岩棚完全看不见。由于月亮躲在云层里,附近一带的海面都沉淀在淡墨色的黑暗深处。

右手边向南可见到的狭长海岬轮廓,此际已变成岛,如泼墨画般融在四周的黑暗海面上,只不过其上端仿佛抹上似有若无的蔷薇黄色彩,予人一种梦幻感。

下了机车,踩着岩块走向海边,听到潮水中时而有轻微的哗啦啦水声,大概是鱼儿跃水吧!

高馆自长裤口袋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型手电筒照向水面,忽然情不自禁轻呼出声。

满潮后已完全沉入海底的岩棚上,有整群长约二十公分至五十公分的鱼,苔色的背部似发出磷光的悠游,虽然被手电筒的灯光照射,也毫不害怕,在水底的平坦岩棚上,呈纺锤状的群体,前进方向和速度都毫无改变。

流沙所在的位置稍深且暗,游至该处的鱼似乎是依序消失。

对于只认识溪鱼的高馆而言,那是令他几乎窒息的华丽和鲜艳!他觉得那群鱼离自己很近,几乎是伸手即可抓到,而忍不住伸手向水面,弯腰。

但,紧接的瞬间,他打了一个冷颤,上身往后缩。心想,如果不小心滑落在有流沙的那边,结果会如何呢?可能一瞬之间即被吸入沙底,不留一个泡影吧!

“那群鱼搞不好就是等待这个!”他忽然出声说。“只要有生物掉入流沙中死亡,它们的食物就增加了。”

他继续借手电筒的灯光在附近走着。

如果能够,他今夜想去如枪刃般的岬角部分看看,顺便见识一下听说祭典时非常热闹的神社。可是,正值满潮时无路可走,也是无可奈何。

既然这样,何不去渔港所在的海边呢?就在他即将走回机车停放处时,忽然停下脚步。

仿佛听见人声。从哪里传来的呢?是岩石背后?抑或海面上?

他凝神静听,怀疑自己错觉,迈开步伐。

不过,立刻又觉得并非错觉。他蹲在停放机车的岩块上,边仔细听边环视四周。这时见到在海岬如枪刃般的基部附近有微弱光线。没过多久,光影逐渐扩大,不久,岸边浮现几条人影。

人影手上拿着火把,时而向右,时而向左祭拜,是三个女人和四个男人。

男人似皆穿白色短裤,上身只系白色腹兜。女人则似穿及膝的白色无袖短衣。人影头顶上的火把黑烟和朱金色火焰缓缓晃动,既妖眩又美丽。

他们的声音不是谈话,好像是在唱诵什么,也似乎是在唱歌。节拍很缓慢,声音虽低却很清晰,是明朗的旋律,在这妖眩的夜晚气氛中,令人产生不可思议感。

就在此时,云层离开高挂天际的圆月四周,附近地面洒满苍白的月光。高馆这时才注意到今天是十五夜!

月光下的男女动作更如幻影般美丽了。

不久,高馆更见到着魔般的情景,因为他们由女人开始,依序穿着衣服走进昏暗的海中。不是游泳,而是让海水浸至胸口,一步一步朝这边走过来。三个女人皆右手高举火把,在潮水中排成一行前进,男人们跟在后面。

难道那一带的海沟潮水并没有流动?还是缓慢得几近没有流动?

没见到波纹。他们恰似走在昏暗的湖水中!

很明显,他们是走在熟知的带状岩棚上。

火把燃烧的火焰在黑色潮水上更华丽了,而被朱金色火焰照射的人们,简直像是没有下半身、自水面上浮起来的奇妙铜像!

人们缓缓接近高馆——都是年轻男女。

高馆直到这时才发现他们每个人头上都绑着宽幅的白布条,上面插着银色的小亮片。看那反射的光辉,似是金属制成,才会使每个人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