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太子军还太嫩,骤然惊变,心慌意乱的他们根本就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实力。太子军势头很猛,但是就战场上的战果而言,他们真的还很欠说服力。

——勇猛的战士只有在艰难的战场才可以磨砺出,校场上的精锐,绝不是沙场的精锐。

……

在伏兵杀出的第一时刻裴仑的心猛的一颤,浑身上下被一种冰冷刺骨的寒意所包围。他不知道前面山岭重到底埋伏下了多少敌军,也看不见敌军的具体布置,但他明白这一战自己败了。而唯独可以说幸运的是,就是宋军没有一口吞下自己整支大军。

“停止前进,停止前进……”裴仑大吼的叫喊着。他必须立刻整顿中军和后军,然后进援前军。

但是在中军与后军没有整顿完毕之前,他绝不会派兵再进菱角湖。

因为裴仑很清楚,这种天气,在这样的地形中埋伏,就是战神重生也没办法力挽狂澜。

大量的太子军士兵从前面狼狈的往回奔逃,裴仑不立刻进援前军,就是因为怕被惊慌失措的自己人给冲乱了阵势。

但裴仑也绝不愿意前军就这么白白牺牲了。他唤过身边的高手,要他们进去传令,各营将领不得后退,而要策马上前领着亲兵滚雪球一样一点点的收拢自己的部下,然后反击宋军。

但很可惜的是,裴仑前军已经完全掉进了祝彪设下的这个口袋中,想从两头钻出去,或是破开口袋,那是不可能的!

祝彪把埋伏做的十分完美、漂亮。

不但两头封堵的都是骁勇可靠的宋军精锐,更有一千弓手专门在山丘之上,用一波*箭雨从头到尾的洗礼着太子军前部。

在朝阳的映照下,位于晨雾上方的一千步弓手可以清晰辨认出宋军与太子军的身影,而身在薄雾中的太子军抬头往弓箭来方望去,则只能看见薄薄的雾气将阳光乱散射成的耀眼光幕,根本无法辨认宋军的具体位置。

再出色的将领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靠自己的本事,照顾着眼前的一小片人,而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成百上千的太子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来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从而被冲下的宋军和上头的弓兵一片片屠杀。

没有队形,没有编制,混乱万分的太子军将士,上到军将下到士兵只能各自为战,结果就像是一只只无头苍蝇般左冲右突,却完全失去了作为军队的团体作战能力。

这一战应该不算是战斗,而是一种有轻微抵抗的屠杀。裴仑前部两面被围,一面临湖,围三缺一之下,除了后退,太子军上下根本无处一处躲身、藏身的地方。

当薄雾散去后,战斗已经结束,前部两万太子军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场上尸首狼籍,一片地狱般的景象。

两万太子军留下了一万两三千具尸首,湖面上也有上千具尸首在水中沉浮着,鲜血染红了湖中的清水。只有五六千人逃脱了生天,他们或是后退逃出一名,或是入水辛苦挣扎着。只是在箭雨飞落下,水中能活着熬过这一劫的人很少很少。

宋军的损伤不超过两千军,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断后时遭受的。

整个伏击战前后只大半个时辰,当太子军整顿完毕,整体压进的时候,祝彪已经带着得胜的宋军乘坐来时的马车,远去只见扬尘了。

高明县。

从太阳发出第一道光芒的时候,一种紧张的气氛就在城池上空升腾。

所有人都在观察着四门外的宋军军营,那高耸的一架架云梯车让高明满城军民都敢压抑的慌。

半晌午,日上三竿。

县尉挠头的问县令道:“大人,这怎么回事?怎么宋逆的军队还不见动静啊?”昨晚上县令分析的挺有道理的,怎么没中呢?

县令额头渗出了一片汗水,问话的是只有县尉一人,可等着听他回答的却是周边所有的将士。那一双双目光注视着,他压力山大。

“昨晚一夜都忙碌不休,宋逆们该是累了,累了。他们现在是养精蓄锐。将士们啊,大家不能松懈,艰苦困难的时候就要到了……”

但是一直到晌午,太阳升到了头顶。宋营里还是不见任何的动静!

永兴郡郡城,同时也是开州的州治所在。

小二十万晋军将整个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人站在城头上四面张望,到处都是紫色的海洋。

永兴城头,阳光烤晒着城墙上的每一寸地方。天马上就要入夏了,早晨、晚上都还能感受到丝丝的冷意,中午却已经有点‘热’了。

城头上更是如此。在太阳照射下的地方,每一块城砖都被晒的发烫发热。但是,面对已经到来的强大的敌军,城内紧张的备战必须时刻不停的进行着。

一队队精壮大汉赤肩袒膊,箭矢、滚木、石块,一捆捆,一根根,一块块,一刻不停的向城墙上搬运,被阳光晒干的衣服上,汗水凝结成的一缕缕雪白的盐花清晰可见。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与一路大胜杀到城下的晋军相比,永兴城内的宋军只有五万少许。而这已经是北面战场,两路十余万宋军残剩下的主力了。

姬康牙龈都要的出血。晋王侮辱了他,昨日成百上千封劝降信被射进了城内,姬康感觉自己像是在大街上,被晋王把浑身衣服都被扒光,尊严彻底的被践踏。他狂怒的下令‘待罪之身’的张楠全力备战,征召满城的丁壮入编,他要让永兴城变成一颗坚硬不可摧的石子,磕掉晋王那一口大牙。

“你们,快点,把铁锅抬到那边去!”文中岳的喊声凝重而有力,他正指挥一队士兵搬运铁锅。

第六百一十四章 决战高明:战书

宋军北线大败。

临河路军,张楠偷袭不成,大败而输,近乎被晋军团团包了饺子。出师的两万军十剩一二的逃回,但是张楠和副将文中岳都完好无损。承平年景登上高位的武将,或许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可除非是真正的有大背景除外,其余的人,至少在武功上是出色的。张楠与文中岳就是如此,战场上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带领残兵逃出生天。

不过随着临水‘防线’,暂且把那称作防线吧,就被晋军多处强渡突破。张楠就又败了一阵,残军逃回永兴城的时候,最初八万人的总兵力只剩下了三万人不到。但他还是幸运的呢,宋军在北线的另一路军,七万人军力,只逃回了一万零丁,主将也陨落在阵中。

眼下,宋王在永兴城以北半个开州地盘里,只有永兴城的五万兵,其他地方都是完全不成气候的零碎散兵,根本没有指望了。

战事打到现在,就是宋王本身也失望至极。根本想不到北线大军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一直处于劣势中的南线战场都还在坚持的嘛。那北汉‘请’来的战将,更是传出了好几封捷报!

一切都完了。宋王这时只想着用坚固的永兴城来给晋军一个难忘的教训。一丝生机所系的南线军,可能打败裴仑的二十万大军,进而救援永兴吗?

宋王心底有个十分明确地答案——不可能。

……

张楠、文中岳还在城头忙碌指挥调度着。铁锅是用来煮沸水、煮金汁用的,是城头上准备来的诸多防守工具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宋军会在四面城墙之上,每隔五个垛口就砌上一个锅台。

虽然金汁、沸水都立刻死不了人,可烫一下也足够受得。任你再是勇猛,只要不是钢浇铁铸,一瓢滚水泊中,一样皮开肉绽的下去休息。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用来煮油的,火油没有后,就要靠这了。热油比起冷油更容易燃烧嘛,一瓢泼下去,再接上一根火矢,是对付敌方攻城器械的主要手段。比只靠火矢来的强太多了。

垒石、滚木,永兴城中自然也不会缺少这个。

有那么多的空房等着他们‘拆迁’,礌石、滚木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永兴城内之所以多出了这么多的‘危房违建’,那还不是因为满城的军民里头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宋王信心严重不足啊。尤其是商家官宦者,数目绝对不少。

他们早在晋军围城之前就逃出了永兴城了,这是极其明显的打姬康的脸啊。Boss一怒,一声令下——‘扒’!

所以,现在的永兴城头是每一个垛口下,都有累着一堆堆的滚木垒石摆放,城墙下更是被堆了一丈多高。

除了城头的准备外,张楠还在城墙跟脚处埋放了一缸缸清水,隔五丈远就立下一个。不是为了给将士们解渴,也不是为了防火,而是为了防备晋军掘土挖地道。

水是物质世界中最轻柔的东西,一旦下面有人做活,震荡肯定能让水缸里扬起涟漪的波纹。

再加上铁钩、卿筒、狼牙拍等等,杂七杂八的,反正是能想得到的张楠是都做了出来。

文中岳是一个黑脸将军,虽然他名字很文气,但如今在太阳底下增添的暴晒,已经是黑里透红了。

作为张楠的手下的大将之一,他是永兴城西城主将。

高明城北,十里郊外。

望着拦在路前的一队太子军快骑,刘卓面色不变,没有丝毫惧怕的神色在波动,“我乃宋军军使,此来特请见你军主将。”

宋军的旗号这队哨骑早就晓得的,不提所打旗号,单是随行刘卓而来的一百精兵所穿的战袍就清楚地很了。虽然主体已然是紫色的,却外绣黄边。

哨骑头目见刘卓摆出了这副的架势,自然是不敢怠慢,一边让行,一边遣人快马回报高明。

“军使?”

足足比预计时间晚了半日,菱角湖之战的第二天中午才率军抵达高明的裴仑一愣。这时候宋军派军使干什么?但这人他却不能不见,风度不能差了,他代表的是朝廷。让亲随去通知手下几个主要将领和参军,裴仑带着一肚子疑惑转回了后室更换正衣。

侍卫武服换做了文装,还别说,峨冠博带,姿容淡雅,刘卓还真有那个范儿。

刘卓能说善道,虽然在军略上造诣不堪,但下战书的任务,完成它是绰绰有余的!

祝彪要下一道战书给裴仑,约定时间地点,争取一战定输赢。

菱角湖赢下的那漂亮一战,当然极大地提升了宋军己身的士气和凝聚力。但是,祝彪明白,自己与太子军间的实力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如果没有战书,双方兵来将往,声东击西,搞鬼弄巧的,祝彪真没信心能看住太子军。可是有了战书的约束,正面一战,靠着先前鼓舞起的士气,祝彪倒是更多一份把握。且最重要的是,时间的快速。

反正一句话,现在祝彪自我认为,横野正面一战的胜率是打过运筹帷幄,仅仅算计的。他有更大的把握,再接再厉,把菱角湖一战升起的这股虚火,变成真正的胜利光芒。

所以,战书就一定是要下的。祝彪看着自己军中,想要寻出一个能言善辩口舌伶俐刁毒的人出来,下战书的同时也顺带着拨缭一下裴仑,那还真是不容易。数来数去,唯独刘卓最是适合。

“阁下何人?来我军中有何事?”冷眼打量着堂下的文士,裴仑眼光闪了闪,功夫不错嘛。嘴上寒声问道,面色冷若冰霜。

“在下刘卓,此次前来不为他事,仅为下战书而来。”刘卓从袖口处掏出一封表书。旁边自然有裴仑的亲随接过,再递呈给裴仑。

“战书?”裴仑眼中闪过不可思议的惊奇。

祝彪真的以为菱角湖一战就是己军的真实表现吗?还是经过了那一战后就一点都不把己军看在眼里了?

裴仑回援的八万多兵马,虽然先后真损了两阵,可还是有六万人之众的,连同高明县城内的宋军都要接近七万人了。

祝彪现在竟然大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