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施猛大张着嘴巴,呈现出一副呆滞的神态,回神后,大叫一声,“好家伙,果然厉害,难怪大王如此信心十足。伙计们,随我冲上前去。”

象兵以撞开了敌营,冲乱了敌军,剩下来的就要看他们大显神威了。

施猛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

象兵在前,骑兵在后。

象兵冲乱敌阵,骑兵来回杀敌。相互之间,配合的天衣无缝。

敌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那森熊百骑与施猛万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

一夜之间,吴国依仗象兵之勇,骑兵之力,一口气连破九寨,大胜而归。

第十三部 一统天下 第二十三章 熊熊烈火
同一时日,在这没有月亮、星星的夜晚里。

马陵山完完全全的笼罩在了这夜色之中,好似那洪荒异兽静静耸立在大地上。四周很静,静的令人心底发寒。除了能够听到风的嘶喊以外,别无任何动静。

此刻,姬凌云的眼中一片黑暗,完全看不到马陵道下的景象。为了不让对方有任何机会发现自己的迹象,姬凌云早已下令全军上下人人口含树枝,不得发出半点声响,更别说是点燃火把了。

“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云飞扬皱起了眉头,压低着声音说道:“会不会不来了!”

“也许来了,我们还不知道哩!”任清璇低声回了一句,后又道:“你认为他们会光明正大的冲进来吗。这里可是山区,他们来的人数最多不过五万,关键的时候往山里一逃,他们如何寻找的到。”

云飞扬明白过来,不在言语。

姬凌云目光一直看着山道,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瞬间。正如任清璇所说的一样,三晋联军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敌,也不是为了打败隐藏在山坳里的吴兵。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来,要不将自己生擒,要不将自己杀死,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挽回局面。

因此,他们绝对不能让山坳里的吴兵有任何准备的时间,唯一的方法就是趁着夜色,不举火把,摸黑行军。行至关键之地,然后在一举杀出,让吴国没有任何准备的机会,好擒住自己或者杀死自己。

等了不知多长时间,目光所及之处突然有火光闪现。紧接着一阵混乱,火把四起。

姬凌云长笑一声。“起鼓,点火,放火,射箭。”

鼓声登时响起,四周杀声也阵阵传开,火把点点,无数的油罐,木材。火把朝山下丢去。箭羽漫天射下,

此地本是平地,喊杀声鼓声由山上直冲而下,在山道上来回震荡,似乎漫山遍野均有兵马一般。

与此同时,现在正直秋日,山道附近干草茂盛,经火一烧,立刻成片燃起,沿岸的野林长草纷纷起火燃烧。敌人以为前后受敌,立时乱了起来,尤以前军为甚。

不一刻,山下已成修罗沙场,惨叫声成片传来。那冲鼻的焦糊味,就连在山顶上的姬凌云也能够闻得到。

火势越烧越大。短短半个时辰里,整个马陵山道都被烈焰围绕。山下的敌兵烧得互相拥抱,五万大军除后军一万免予危难外,其他的皆困死于马陵山道中。

姬凌云心中也有些不忍。但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亲自纵兵追杀,一杆长枪有若傲龙出海。挑剌挥打,所到处敌人纷纷倒地。

山道难走,所以这队军乃清一色步兵,想要追上并不困难,再度杀敌三千。

蹄声轰鸣,数千敌骑瞬间杀至。

姬凌云眼利,瞥见领头地正是老对手赵毋恤。哈哈笑道:“毋恤兄别来无恙乎?”

赵毋恤、姬凌云再一次于战场上相逢。

赵毋恤见姬凌云安然无恙。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奄奄一息,心中大恨。怒极笑道:“久闻姬凌云布局只能,天下无双。此刻,我赵毋恤才算真真领教。这一战,我输的心服口服。告辞!”

赵毋恤回马就走,姬凌云也不追赶。

双方具有劣势,姬凌云忌惮赵毋恤兵多,而赵毋恤谁忌惮姬凌云大胜气盛,也不知他究竟有多少兵马。谁也没有在这时候冒然动手。

回到了马陵山,大火还在不停的蔓延。

姬凌云下令隔绝火种,制止火势蔓延,直到次日正午时分,大火才渐渐熄灭。

再度命人打扫战场,四万大军能活下来者不过寥寥十余人而已,其中有一部分人神智失常,胡言乱语。

姬凌云叹了口气,道:“今日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这十余人起不了多大作用,给些银钱将他们放了吧。”“是!”下人领命而去。

姬凌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但这一计就害死了四万人的性命,心底别有一番难受。

公孙圣、任清璇等将均有不忍,一致请姬凌云离开。

姬凌云点了点头,正准备传令离去。

云飞扬大步走了过来,高声道:“大王,战场上还有一人,看他的穿着打扮,可能是一条大鱼。属下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昏迷多时,被许多士兵压在了身体之下,身上有多处烧伤,但性命无忧。”

姬凌云让云飞扬将他带了上来。

两个士卒抬着一个面如熏碳地人来到了姬凌云的面前,来人很是眼熟。他从卫兵身上拿过水壶,洗去那人脸上的烟尘,露出了一张沉稳清秀的脸庞,竟是魏国上将军吴辰。

姬凌云大笑了起来,“果然是一条大鱼,来人,将他好生照料,不可让他死了。”

这吴辰是吴起的叔父,有他在手哪怕这小兵神不乖乖的就范?

这一把大火烧的三晋联盟军损失惨重,赵毋恤不敢久呆,撤回了济阴邑。

回到了济阴邑,赵毋恤却发觉连环九寨已破,呆立半响,感慨道:“姬凌云的布局鬼神难测,难怪天下豪杰无不败于他手。”

九寨已破,吴国又善于围城战术,济阴邑以无法久呆,收拾细软,当日就弃离了济阴邑,北渡黄河,撤回黄河北岸。在黄河北岸,修筑起了防御工事,意图借助黄河天险来抵御吴国的大军。

第十三部 一统天下 第二十四章 吴起的自白
火,四周全是火。

汹汹的烈火越少越大,烟尘弥漫了整个山道。

耳中全是士兵那痛苦,凄惨的哀号声。他们相互践踏,相互挤推,在死亡的面前,人的意志是那么的脆弱。

“上将军,撤吧。”一个亲卫兵面色很苍白,焦急的来回走着。

“撤,前无路,后无门,往哪里撤?”上将军苦笑了一笑,眼中竟是痛苦的神色,那一声声的惨叫好似那刀子一般,一下一下的刮着他的心窝,令他痛断肝肠。

眼看大火即将把上将军掩盖,亲卫兵将上将军扑到在地,将他压在了身下。一个、两个、三个,十余名亲卫兵用身体将上将军压的严严实实,几乎不留一丝的缝隙。

火,一点一点的将他们吞噬,但他们谁也没有动,任由火在他们身上烧着……

“不要……”吴辰大叫了一声,猛地惊醒,坐立了起来,身上全是被吓出的冷汗,他发现自己的心跳好快,梦到了那残酷的一面。

依稀记得自己当时奉命前去擒拿姬凌云,由于赵国兵将多骑兵,步卒不如魏国。因此,这任务就落到了魏军的手中。同时,乐羊精通骑战,唯有自己能够当此重任。

在行军的时候,为了不让躲藏在山坳中吴国的兵将察觉,己方的士卒个个偃旗息鼓,连火把也不点摸黑行军。

一直抵达了马陵山道。马陵山道两岸绝壁,地形险要。根据可靠的消息,姬凌云与他的吴国军队就是隐藏在这山道尽头的山坳里驻扎,以供姬凌云安心养伤。只要出了山道,自己便有七成的把握将姬凌云生擒。

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前方地士卒突然来报说在出口处有许多树干阻挡住了道路。自己不得已点燃火把看个究竟,却见上百株大树将这出口处围堵的严严实实,其中一棵的树干上还刻有“三晋大军葬于此处”的字样。

待自己幡然醒悟之时,耳中就传来了震天的鼓响,紧接着是烈焰、落石、滚木、箭羽等等催命地器械从顶上落下。

随着火势蔓延。余下一切有如梦境中的一样。

“叔父,你醒了,你终于醒了。”正当吴辰神智渐渐恢复的时候,耳中突然传来了吴起惊喜的呼喊声。

“起儿?”吴辰蓦然发现吴起正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我没死?这……是哪儿?”

吴起一阵犹豫,最终道:“这里是吴国军营。”

吴辰叹了口气,虽说在醒来发觉自己没有死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这种心里准备,但听得此言还是忍不住摇头一叹。随即道:“对了,你怎么在这儿,当初叔父还以为你已经死了呢,害我难过好一阵子。”

吴起想起往事。后悔不堪道:“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当初起儿目空一切,不将天下人看在眼内,对于部下不去用心沟通。又过于求成,造成内部动荡,平白失去了有效的战机,反而成了阶下之囚。”

吴辰惊奇的看这吴起。那一战的事情,他已经听逃回来的士卒说了。当初他反对吴起领兵正是因为吴起天纵奇才又自视甚高,加上年少狂妄,不精通为人处事之道,没有任何军中威信,却又过于求成,让之领军容易出乱。本来。吴辰有心改掉吴起这些怀毛病。但想尽办法皆不奏效。此刻,听他陈恳认错。心中又惊又喜。

吴起在军事上的天赋,天下人少有匹敌者,但这性格上的弱点却是一个致命地伤害。若能改变,相信将来他会是一个不逊色于孙武子的存在。

看了吴起一会儿,吴辰感感慨道:“这一年半来,起儿变了许多。”

吴起笑道:“人终有一变,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一人力短,而众人力长。智勇如姜尚者,若无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周公等人的帮助,他又怎能帮助武王连战连胜?有能力,却不能让部下效以死力者,此为废材。有能力,若能指挥部下如用使臂者,方为大将。”

吴辰听了沉默了会儿,问道:“这些是谁教你的?”

吴起见吴辰面色有些不对,顿时想起了自己地处境。长久以来,自己已然适应了自己的身份,心底已经接受了自己是姬凌云护卫一事。这时才晃神过来答道:“是吴王教我的。”

“你已经投靠了吴国?”吴辰的语气有些冷淡。

“没有,叔父,起儿真地没有,只是……”吴起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低耸这头道:“自从侄儿被擒以后,吴王便将我带在身旁,命我为他的护卫,跟随在他的身旁。开始侄儿不愿,但是侄儿是阶下之囚,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担任他护卫的第一天,他便让侄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教导侄儿,让侄儿明白了一个道理。”

“永远不能小看自己麾下的兵,你对他地期望有多大,他就能产生多大地力量。同时,也告诫侄儿,一个将军若连自己麾下的兵都不信任,那么这些兵又怎么能够信任自己地将军能够带领自己打胜战呢?一个没有求胜的军队,永远不能获得胜利。”

“对于吴王的教导,侄儿感同身受。若不是侄儿不信任自己麾下的兵,那些兵又怎么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引发内乱?”

“跟在吴王身旁的一年里,吴王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侄儿一清二楚。他所有的举动几乎都是在收买人心,但每一个举动都是那么自然,一点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