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文章是齐国有名的文士,才思敏捷,足帜多谋。两年前投入伯嚭门下,担任门客,凭借出色的才干得到了伯嚭的赏赐,被视为心腹,出入间都带在身旁,想不到竟是文种布在暗处的一着棋子,而且还是其长子。

文种道:“外面有什么最新的情况?吴伐越以不可挽回?”

文章恭敬地道:“此事以暂时拖延。”

文种奇道:“伯嚭竟有如此本事,让夫差改变主意。”

文章摇头道:“并非如此,夫差停止伐越,皆因,齐国进犯鲁国,孔子为保鲁国让门下弟子端木赐来吴求援。昨日黄昏,端木赐来到伯嚭府邸,送以重金,让伯嚭美言。在端木赐巧言之下,夫差改变了主意,决定征齐。”

文种心头掠过伍子胥那暴跳如雷的面容,微微一笑道:“天助我大越,如果我所料不差,此刻端木赐应该在出使越国的路上。”

文章敬佩道:“正如父亲所料,端木赐正前往出使越国的路上,打算劝说越王一同出战齐国。”

“好!”文种大叫了一声道:“你立刻修书与范蠡,让他劝说越王出兵助吴。兵无须带多,三千足以,带必须是精锐之师。还有,你想办法让伯嚭劝说吴王,让姬凌云陪同出征,并且亲自领一支军队。”

文章一愕道:“姬凌云乃我越国劲敌,范上大夫都数次栽于他手,在让他立上功勋,岂不危险?”

文种含笑看着他。颇有考较他智力的味道。

文章皱眉想了想,“呵!”一声道:“我明白了,当今太子友勤奋,但天资不足。而姬凌云却天资聪颖,做了多件为吴国争光的大事。其本人也深得夫差喜爱,如果在让姬凌云插手军权,太子友难保不会产生不安的感觉。”

文种点头道:“很好,你能想到这里以是不错。”

文章忧心道:“可是当前情况还不利于我国,夫差已经答应姬凌云,只要破齐后,就由他伐越。而父亲将罪名揽在身上,此刻夫差无心过问,但此战过后,父亲必死无疑。”

“无妨!”文种淡然道:“吴国没有立即伐越,想必是你以先一步将吴越边境的桥梁拆毁,替我圆谎。大王有霸主之才,定会将所有责任推卸老夫身上,而伍子胥自不会相信,为了找到证据,因此他绝对不会让夫差杀我。”

文种这么一说,文章更加担心,道:“父亲的借口只是随口捏造,以伍子胥的才干加以时日必能发现疑点。那时,应该如何是好?”

文种那憨厚的面庞突然闪现出别样的光辉,自信从容,对文章道:“所以我们要同吴国赌上一把,胜负乃五五之局。”

文种将自己的计划完完全全告诉了文章。

文章走后,文种负手而立,轻声道:“胜败,就再次一举。”

那夜,文种与范蠡商议如何打破僵局。

范蠡看着手中的秘函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姬凌云果真不凡。你、我还是低估了他。此人说出此话,必是罕见之霸王之才,不可不除。否则越国将亡之他手。”

文种酩了口酒,淡笑道:“我到不这么认为,姬凌云心机不深,他越是出色,对我越国来说反而越有利。”

范蠡揣摩道:“你是说王位之争?”

文种道:“正是,那次在吴王宫里,我发现太子友很羡慕姬凌云。”文种闻了闻杯中的酒香,“羡慕这东西好比这酒,越酿越香,味道也就越重。姬凌云越是出众,太子友就越是羡慕,而羡慕的背后是嫉妒。嫉妒是很可怕的东西,无论是谁拥有他,都能令那人干出一般人无法干出的事情。”

范蠡沉声道:“那依少禽(文种字)的意思应该从太子友身上下手?”

“不!”文种微笑道:“不是太子友,是伯嚭。伯嚭嫉妒心很重,而伍子胥又跟姬凌云走的很近,且姬凌云心机不深,讨厌伯嚭这类小人,因而常常找其麻烦。只要将伯嚭推向太子友,那么以伯嚭的性格一定会百般针对姬凌云同伍子胥。同时亦能激发太子友对姬凌云的嫉妒之心。只要时机把握得当,必可让吴国大乱。”

范蠡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做?”

文种望向远方,道:“我准备让章儿投奔伯嚭,由他影响伯嚭,而我则在暗中操纵。”

范蠡大赞,“妙,果然是妙。”

文种并未因范蠡的称赞而感到满足,问道:“少伯,你有什么想法。”

范蠡摇了摇头,“我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不过西施我不打算放弃。此女不但有貌,而且有才。除她之外,我相信无一人能够完全迷惑住夫差。要想破吴,必先除伍子胥,伯嚭不是伍子胥的对手,但我相信西施能够制服伍子胥。”

文种认同的点了点头,道:“我和西施谈过,此女有颗七窍玲珑之心,确实不凡。不如,这样,我们分头而行。你对付姬凌云,我针对太子友。你计成则用你计,你计不成则用我法。”

“好!”范蠡大笑道:“为了越国的将来,你我一同出手。”

眼前一暗,文种看着昏暗的牢房,叹道:“你我还是小瞧了姬凌云,如今也只有誓死一搏了。”

第三部 乱之始

第十四章 征齐

伐齐以定,谁也无法再改夫差的决定。

姬凌云也只有认命下来,不过他并不担心,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场战役。吴鲁联兵十万对战强齐十万。

伍子胥因惹恼了夫差,被夫差留在了姑苏,未能出征。

但没有伍子胥的吴国,依旧凭借夫差那出色的才能一举侵吞了强齐十万甲兵,打了一极其出色的围歼战。

这次围歼战被喻为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也是此战役,将吴国的声望推向了历史的颠峰。

总的来说,此战对吴国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也是想到这里,姬凌云才不坚持他的想法任夫差先行伐齐,反正越国只是一小国,等破齐后再灭也不晚。

只是伍子胥那边就有些麻烦,那老家伙的才干只在范蠡、文种之上,绝不在他们之下,可是伍子胥实在太不会做人,太过耿直,一点也不知道变通,这点就比不了机变的范蠡或狡猾的文种。

其实夫差对伍子胥的信任是无以复加,在夫差即位以来,从来没有对功高至伟的伍子胥作出任何不信任的举动,令他手中的权力只赠不减。

后来,西施的出现,让夫差做了许多错事。

伍子胥多次让夫差难堪,甚至还当面骂夫差昏君,骂西施妖妇,这才引起了夫差的愤怒,被伯嚭乘机告倒。

姬凌云怕伍子胥在盛怒之下又干出什么令夫差下不了台的事情,一出了吴王宫就到了相国府。

好在伍子胥并只是暂时的气愤,并没有如何。

姬凌云同他聊了几句,就告辞回府。

三日后,吴王夫差召集群臣商议出兵征齐一事。

最后商议如下,吴国起兵八万,战车千乘,共分上、中、下、右四军。

上军统帅吴大夫胥门巢、下军统帅无王子姑曹、右军统帅姬凌云,中军由夫差亲自指挥。出征时,太子友监国,伍子胥处理军政大事,伯嚭辅之。

姬凌云听后呆立半响大叫:“父王,孩儿还未上过战场,初次上阵便领军两万,我怕……”

“怕什么!”夫差傲然道:“你父王十五岁就开始率领征战,我夫差的儿子,那能上不得战场?”

姬凌云汗颜,暗自嘀咕,说得好象是你的儿子就一定会打仗一样。

不过姬凌云也没有反对,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不成,不就是带兵吗,有什么难的?

话是如此,但姬凌云很快就尝到了苦果。

布阵、安营、扎寨等琐事他是一窍不通,一些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幸亏伍子胥早已料到这点,调了一名心腹大将来协助,告诉他行军常识,不然可就糗大了。

大军北上,声势浩大,吴军经过鲁国曲阜,沿汶水自西而东,

路过的城塞均无法抵挡吴军攻势。

因吴军强大,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保卫齐都临淄,齐国上将军国书留下守博城、赢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牟子国城中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

不一日,大军到达齐国博城。

夫差传令让姬凌云所率的右军攻城。

经过多日的学习,姬凌云已经初步掌握了指挥之道。

博城有守军五千,姬凌云并未依照夫差的命令强攻,而是在城外驻扎一直等到达了深夜。

当夜,姬凌云让一万两千士卒分为四队,多立火把分别攻打博城南门,北门、西门、东门,四面合击。

守军不知来犯之敌究竟多少,只好分兵而守。

半时辰后,博城西门露出兵少之态。

姬凌云立刻下令掉回西门两千士卒,仅与一千攻城,随后率余下八千士卒由施猛带队突袭西门。

西门本就兵少,这一突袭顿时城门失守,随即大军入城控制了四门。

姬凌云只用一夜时间,就轻易就拿下了博城,且只有千人受伤,百人阵亡。

此战绩让胥门巢、王子姑曹等大将都为之脸红。

夫差更是大势称赞,“王儿有当年父王之风!”

姬凌云听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嘀咕道:“真会向自己的脸上贴金!”他用的是孙膑攻打成皋所用的树上开花之计,纵是孙武也未必一时间想的出来,更何况是夫差?

两日后,大军再次抵达赢城。

夫差让王子姑曹攻打赢城,姑曹费时六日,强行破城。

吴军驻入赢城,打破了国书所留下的防线。

同时,齐国也因吴国的进犯,作出了对应的措施。齐简公姜壬大为惊慌,任上将军国书为全军统帅,再次由都城调拨五万大军至齐长城外,助国书对抗来犯之吴兵。此时,齐国的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

夫差得到消息后在第一时间就召集了所有将领,同时还包括了同行的越国大将诸稽郢和鲁国大将州仇。

夫差看了一眼众人,笑道:“我国大军攻入齐地,勇不可挡,才不到十日,便攻下齐国要塞博赢二城,值得庆贺。不过,诸位且不可过于大意。齐国国力强盛,并不逊色我大吴,现齐简公以让上将军国书率十万大军与我军决战,诸位有何高见?”

胥门巢率先说道:“齐国历来强大,麾下数城均为罕见之坚城,今对方与齐长城待命,强攻与我军不利。属下之见,应该与敌人在原野上一决胜负。”

夫差点头赞许道:“胥大夫说的不错,敌我实力相当,必须诱对方出战。”

姬凌云笑道:“这并不难,之所以对方死守牟子国城、齐长城皆因怕我国攻打齐都临淄,只要我军分兵骚扰齐国其他诸城,对方定会出长城与我军一战。”

第三部 乱之始

第十五章 设伏

齐长城内。

国书看着手中的战报为难的皱起了眉头。

十日前,吴国上军胥门巢沿齐长城向西扫荡连克小城寨三座,同日吴下军王子姑曹沿齐长城向东荡连克小城寨四座。

五日前,吴国右军姬凌云分兵十路,不停的骚扰齐长城外的齐国大小城镇。

依照国书的原先的想法是觉得吴国势大,正面交锋,很难取胜,因此,借助坚固的齐长城来阻击吴国。

如此好处有三:一、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守军占据一定优势。二、对方长途远伐,人多势众,消耗不起。三、对方深入腹地,若不能取得辉煌战果,士气定会低下,让己方有机可趁。

可是吴军的举动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对方并不急于决战,而是四处袭扰,在这样僵持下去,齐长城外的所有城镇都将面临毁灭性的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