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忆似水年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都去,或者想法让他也应邀前往,同时希望自己的焦躁不安能在她的怀中得以平静下来。总算到了叫马车的时刻。维尔迪兰夫人对斯万说:
  “再见了,希望不久就能再看到您,”一面试图用亲切的目光和假惺惺的微笑来避免他注意到她不象往常那样说:“明儿个复都见,后天上我家。”
  维尔迪兰夫妇让福什维尔登上他们的车,斯万的车停在他们的车后面,他在等着让奥黛特上去。
  “奥黛特,我们送您回家,”维尔迪兰夫人说,“福什维尔先生旁边还有个位置呢。”
  “好的,夫人,”奥黛特答道。
  “怎么?我一直以为是由我送您回家的,”斯万高声叫道,也顾不得挑选委婉的词语了,因为这时车门已经打开,他早已等得不耐烦,决不能就这样单独回家。
  “可维尔迪兰夫人要我……”
  “得了,您就独自回去吧,我们让您送她的次数够多的了,”维尔迪兰夫人说。
  “我可有要紧的事跟德·克雷西夫人说呢。”
  “您给她写信好了。”
  “再见,”奥黛特向他伸出手来说。
  他想微笑,可脸色实在难看。
  “你看见没有?斯万现在居然对咱们这么不讲客气,”当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维尔迪兰夫人对她丈夫说。“咱们送奥黛特回家,看样子他简直恨不得把我一口吞下去似的。实在是太不礼貌了!他干脆把咱们说成是开幽会馆的得了!我真不明白,奥黛特怎么能受得了他那种态度。他那副神气完全是等于说:‘你就是我的人’。我要把我的想法告诉奥黛特,我希望她能明白我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她又怒气冲天地找补了一句:“哼!这畜生!”她不自觉地(也许也是出之于为自己辩解的需要)用了一头垂死的无辜牲口在最后挣扎时激起宰杀它的农民用的话语,就象弗朗索瓦丝当年在贡布雷宰那只硬不肯咽气的母鸡时那样。
  当维尔迪兰夫人的马车走了,斯万那辆向前挪动时,他的车夫瞧着他问他是不是病了,或者发生了什么祸事。
  斯万把他打发回去,他宁可走一走,就徒步回到布洛尼林园。他高声自言自语,那语调就跟他一个时期以来历数维尔迪兰家那个小核心的妙处和这对夫妇的宽宏大量时一样,多少有些做作。奥黛特的言语、微笑和吻,他从前觉得是如此甜蜜,现在如果以别人为对象的话,他就会觉得是何等可憎,同样,维尔迪兰家的客厅,他刚才还觉得是如此有意思,它散发着对艺术的真正爱好,甚至是一种精神贵族气派的风味,现在则因奥黛特去相见,去自由地相爱的已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人了,所以也就向他暴露出它的可笑、愚蠢、无耻了。
  他带着厌恶的心情在脑子里设想他们明天在夏都举行的晚会。“首先是挑了夏都这么个地方!那是刚打了烊的绸布商光顾的地方!那些人满身都是市侩气,简直不象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是拉比什①剧本中的人物!”
  
  ①拉比什(1815—1888):法国剧作家,一生写有一百七十三部喜剧。
  去参加的人多半有戈达尔夫妇,可能还有布里肖。“这些小人物搅和在一起,也真够滑稽的,他们要是明天不在夏都聚会,简直觉得自己就要完蛋了!”老天哪!还有那位画家,那位爱拉皮条的画家,他会邀请福什维尔跟奥黛特一起去参观他的画室的。斯万想象奥黛特会穿上对郊游来说是过分时髦的服装,“她这个人就是庸俗,这可怜虫实在是太傻了!!!”
  他仿佛听到维尔迪兰夫人饭后开的玩笑,不管这些玩笑以哪一个讨厌家伙为目标,在过去总是能逗他乐的,因为他看到奥黛特为之发笑,跟他一起笑,她的笑声简直跟他自己的笑声融为一体。现在他感到人们会以他作为笑料来引奥黛特发笑。“这是何等令人厌恶的欢快!”他说,嘴撅得简直叫他感觉到脖子上紧张的肌肉都蹭到衬衣领子了。“怎么?一个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竟能从这么令人恶心的笑话中找到笑料?任何一个鼻子稍为灵一点的人都会皱起眉头躲避这样的熏天臭气的。一个人怎么能不懂得,当她居然耻笑一个曾经正大光明地向她伸出手来的同类时,她就堕落到了万劫不复的泥坑?这简直是不可思议!那些家伙是在九泉之下叽叽喳喳,口吐无耻谰言,而我是在九天之上,维尔迪兰那婆娘拿我开的玩笑是溅不到我身上来的!”他昂首挺胸,高声喊道。“上帝可以作证,我是诚心诚意地想把奥黛特从那腐恶的泥坑里拉出来,把她带到高贵些、纯洁些的环境中去的。但是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我的忍耐也已经到头了,”他说,仿佛要把奥黛特从这挖苦人嘲讽人的环境中解救出来的这个使命产生已经为时已久,而并不是仅仅几分钟以前的事情似的,仿佛他赋予自己以这样一个使命,并不是在他认为那些挖苦嘲讽的话可能以他为对象,而且旨在把奥黛特从他身边拉走那个时刻才开始似的。
  他看到钢琴家准备演奏《月光奏鸣曲》,看到维尔迪兰夫人害怕贝多芬的音乐可能刺激她的神经时装出的那副嘴脸。
  “笨蛋!骗人精!”他高声叫道,“这还叫什么热爱艺术!”她会在奥黛特面前巧妙地说福什维尔的好话(就跟她从前时常说他的好话一样),然后对她说:“您在您身边给福什维尔先生腾点地方好吗?”“在黑暗中!这拉纤人!这皮条客!”“拉皮条的”——他也把那种催一对男女默默地坐下,一起遐想,相对而视,拉起手来的音乐叫做“拉皮条的”。他觉得柏拉图、博叙埃①以及法国的老式教育对待各种艺术的严峻态度不无道理。
  
  ①博叙埃(1627—1704):法国作家、宣道者。
  总而言之,维尔迪兰家那种生活,原来被他称之为“真正的生活”的,现在在他心目中成了再糟也不过的生活;他们那个小核心成了最次最次的社交场所。他说:“一点儿也不错,那是社会阶梯中最低的一层,是但丁《神曲》中最低下的那个境界。毫无疑问,但丁那段令人敬畏的话就是针对维尔迪兰夫妇的!说来说去,上流社会的那些人,尽管不无可以指责的地方,却跟这一帮流氓不一样,当他们拒绝结识这一伙,不屑于玷污自己的指头去碰他们的时候,还是很明智的。圣日耳曼区的那句箴言Nolimetangere(不要摸我)①是何等富有真知灼见!”他这时早就离开了布洛尼林园的小径,差不多已经到家了,然而他还没有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还没有从言不由衷的醉狂中清醒过来,他说话时那种不真实的语调和造作的铿锵还在不时加强他的这种醉狂,他依然还在夜的沉寂中滔滔不绝地慷慨陈词:“上流社会的人们也有他们的缺点,这我比谁都看得清楚,然而他们毕竟还是有所不为的。我交往过的一个时髦女子远不是完美无缺,然而她骨子里还是有细腻的感情的,所作所为讲求正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她都不会背叛你,这就足以在她跟维尔迪兰这个泼妇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维尔迪兰!这是怎么样的姓氏②!嘿!他们简直是那一号人当中登峰造极,无与伦比的样板!谢天谢地!现在还来得及悬崖勒马,不再跟那一伙无耻之徒,那一伙粪土垃圾厮混在一起。”
  
  ①耶稣复活时,首先看见他的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即《路加福音》中原为妓女,后被耶稣感化改恶向善的马德莱娜)。耶稣对她说:“不要摸我,因为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后来用来指不强接触的人或物。
  ②维尔迪兰原文为Verdurin,与purin(粪尿)音相近。
  然而,斯万没有多久以前还认为维尔迪兰夫妇身上有的那些美德,即使他们当真具有,但如果他们不曾促成并且保护他的爱情的话,还是不足以在斯万身上激起那种为他们的宽宏大量所感动得如醉如狂的境界,同时这种境界如果是通过别人的感染而得的话,这个人也只能是奥黛特;同样,如果维尔迪兰夫妇没有邀请奥黛特跟福什维尔一起去而把他斯万撇开的话,那么他今天在这对夫妇身上发现的背德行为(即使果然如此),也不足以激起他如此狂怨,严厉指责他们“无耻”。毫无疑问,假如斯万在说话的时候避免使用对维尔迪兰这个圈子充满厌恶,对摆脱这个圈子表示欣喜之情的那些字眼,说的时候又不是那么装腔作势,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是为了表达思想的话,那么他的话语是会比他的头脑更富有远见的。当他沉溺于那番谩骂的时候,他的脑子里想的多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对象,因此他一回到家,刚把大门关上,就拍了一下脑门,吩咐把大门重新打开,这回却是以很自然的语调叫道:“我相信我已经想出了明天应邀去夏都参加晚餐会的办法了。”可是这办法并不灵,斯万并没有接到邀请。原来戈达尔大夫被召到外省去看一个重病人,已经多天没跟维尔迪兰夫妇见面,那天也没能到夏都去,晚餐会的第二天他到他们家入席时问道:“那么咱们今天晚上就见不着斯万先生了?他不是有个密友在当……”
  “我相信他是不会来了!”维尔迪兰夫人高声叫道,“上帝保佑,别让我们再见到这个又讨厌,又愚蠢,又没有教养的家伙。”
  戈达尔听了这话,既是大吃一惊,又是俯首听命,仿佛是听到了始料所不及却又明摆在面前的一个真理;他只好既激动又畏怯地把鼻子埋在菜盘里,连声说道:“噢!噢!噢!噢!噢!”中气一点点地衰竭,嗓音一声比一声低沉。从此斯万要上维尔迪兰家去,就根本没有门儿了。
  就这样,原来把斯万和奥黛特撮合在一起的这个客厅现在却成了他们约会的障碍。她再也不能象他们初恋时那样对他说:“反正明儿晚上能见面,维尔迪兰家有个晚餐会,”而是:“明儿晚上见不了面了,维尔迪兰家有个晚餐会。”要不然就是维尔迪兰夫妇要把她领到喜歌剧院去看《克莉奥佩特拉之夜》,斯万就会在奥黛特眼里看到恐慌的神色,唯恐他求她别去,而在不久以前,当这样的神色掠过他情妇的脸时,他是禁不住要赐她一吻的,现在它却只能把他激怒了。他心想:当我看到她想去听这种臭大粪似的音乐时,我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她;每日相会已六个多月,她竟还没有脱胎换骨,主动地抛弃维克多·马塞①的音乐!特别是居然还不明白,在某些晚上,一个感情比较细腻的人是应该能够应别人的要求,放弃某种乐趣的。哪怕只是从策略上考虑,她也应该说“我不去了”,因为别人是根据她的回答来评定她的心理素质,而且“一旦作出结论就永远难以改变。”他先说服自己,他只是为了能对奥黛特的精神素质作出较有利的评断,才希望她那晚陪着他而不去喜歌剧院,然后拿同样的道理来说服奥黛特,说话时跟刚才说服自己时同样的言不由衷,甚至更有过之,因为他这时还想利用她的自尊心来打动她。
  
  ①维克多·马塞(1822—1884),法国音乐家,《黄玉王后》,《克莉奥佩特拉之夜》的作者。
  “我向你发誓,”他在她临动身上剧场去的时候说,“当我请你别去的时候,如果我是一个自私的人的话,我倒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