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福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兄?你怎么来了?”反正是在自己的家里,朱由骢就没那么讲礼貌了。

“你先到门外候宣!”崇祯把带来的人支开后才笑道:“为兄的就知道你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主,这不是赶在下朝后来给你送军师了?”

“军师?皇兄您该不会是说刚才那个吧?”已经站到门外的那个年轻人看上去一脸正气,就知道肯定不是自己要的那种满肚坏水的家伙,要让他当军师那还不知道又得用多少时间去慢慢调教呢,朱由骢现在可真没那工夫了。

“当然不是,这可是为兄的第一次给你派人,怎么也要找个让你不能拒绝的吧!”这次崇祯还比较靠谱,没让朱由骢的满腔热情遭遇千年寒冰。

“俺不能拒绝的人?”这个时代稍微有点名声又具有叛逆精神的文臣都被朱由骢给拐到了麾下,就连那个才十一岁的张煌言也处于最严密的监控中,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皇兄想忽悠人呢!不管你把谁给挖出来俺都(文*冇*人-冇…书-屋-W-Γ-S-H-U)敢拒绝,大不了半道上再找人给绑回来呗。

“若为兄所知不差的话,这次能把思受那个挑起党争的主意演变成对付所有朝臣还为他们准备好一把刀子的计划,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的吧?”崇祯没少听人说自己这个弟弟很会耍赖皮,要是不能让他当场点头认可,还真别想让那人顺利上位。

“没有,哪来的什么高人?”朱由骢这次也不算是睁眼说瞎话,高人不高人的他不知道,但美人肯定是有一个的。因为正是他那大老婆张嫣想出了这个需要皇帝去完成布局,用以对付整个士人阶层的连环计!

崇祯仿佛真能未卜先知似的没有选择跟朱由骢争辩,反而笑道:“为兄的还知道你这次出关不止是要消灭鞑子,更是要踏出我大明扩张的第一步!”

“没错!”对于这点朱由骢真不打算否认,现在三十万大军已经开始向山海关一线集结,这段时间里疯狂生产出来的军火也运抵前线足够所有部队使用半年的。而根据辽东传回来的情报,鞑子根本不配享受这么高规格的待遇,就他们那点家当还不够二十万新军折腾的。那剩的十万人呢,总不可能跑去打酱油呐喊助威吧?

“承认就好!”崇祯拿出一张辽东形式图摊在桌上,端着茶杯坐到旁边笑道:“你先看看这个,然后为兄的再继续说!”

“这是谁写的?”地图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军事部署,但让朱由骢惊出一身冷汗的却是右下角那条江旁边注明了扩张陷阱几个字!三十万大军出山海关而陕西新军又回到了甘洲五卫,如果被人看出这是要收拾完鞑子后就拿大明夙敌鞑靼部开刀,那没什么希奇的。偏偏这人能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把这个尚处于谋划期还没向任何人提及的部署给摆到了明面上。

“你就别管是谁写的了,为兄的只想问你,对还是不对?”崇祯很得意,当他第一次从那人口中得知扩张计划有可能是从那里开始时,反应比朱由骢现在的大多了。

“对!”东北半岛的棒子与华夏恩怨纠葛上千年,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还比较听话,甚至在明亡后都一直沿用崇祯年号,简直象对亲爹一样恭顺。但这些家伙实在太窝囊,整天还吼得比谁都厉害,打扮得跟个宇宙霸主似的却屡屡被倭寇侵略,每次被欺负了就会跑来求救。而要当这群家伙的老大,还真是不太容易。仅在万历年间为了帮他们赶走那个叫丰臣秀吉的倭寇,就打了数年,结果是打退了倭人后大明自己损失也不小,致使满州野猪皮做大!另一个时空的鞑子就更别提了,为了给他们当爹结果是自己反倒被收拾得割地求存,差点就让倭寇成了华夏土地的主人。

而且棒子也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无害的,盛唐时期那个叫新罗的棒子国在得到救赎后不但不感恩,反而挑起民变让大唐把占领的高句丽地盘又让了出来还把安东总督府给搬到辽东。最让朱由骢愤怒的是,这些狂妄自大的家伙在后世分成两派,北边的有事没事就跳出来吼一吼闹一闹给整点坑爹的麻烦事;而南边的更是自以为找了个干爹就可以忘了亲爹,不是争祖宗就是明火执仗地抢地盘。

民工时代的朱由骢是无奈的是地位底下的,是不能对包括棒子在内的洋大爷有任何怨言的,否则抢着给人家当灰孙子的就会跳出来……但现在么那可就不同了,他是福王世子、是肥手一挥千万人头落地的大明镇国将军。棒子不就想要咱的祖宗吗?得,你们也别折腾,留着力气等回归后干活去,这样过上个几百年咱祖宗也就是你们的了!再说了让别人看门,哪有自己把房子扩大点修个围墙架上大炮的好?

“若那人没猜错的话,你到现在都还没找到正大光明的行事借口吧?”崇祯的步步紧逼让朱由骢感觉自己好像是被人给扒光了挂在城头展览。

“嗯!”朱由骢连反驳的兴趣都没有了,他现在只想迫切地知道那人是谁,居然比家人还了解自己。

“要是为兄的把这人给找到了,并且他也能替你解决这个麻烦,你打算怎么重用他?”

“臣弟即刻拜他为军师,言听计从!”为了实现抱负别说是拜个军师了,就算是认个兄长对朱由骢都不是问题,当然要是想当别的那就肯定不行!

看来朱由骢的名声的确不是太好,连当皇帝的崇祯都不敢轻易相信。只见他从怀里又拿出一纸文书道:“这是为兄替你写的军令,你签完字就把人给你!”

“成!”虽然有上当的感觉,但朱由骢还是在那张空出对方姓名的军令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盖上大印。

崇祯乐呵呵地填上另一个名字道:“嘿嘿,事成了!朕就说么,骢弟是很会为大局着想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 绝色军师

“还来!”看到军令上被任命的那人名字,朱由骢愤怒了!不愿意给人就直说,俺自个去绑就行了,你当皇帝的怎么能用这一招来折腾俺?

崇祯把军令揣进怀里,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道:“君子一诺千金,你身为大明的镇国将军更不能朝令夕改,不然还怎么能服众?”

“少说这些大道理,你到底还是不还?”君子?子曰君子无所争;子又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还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跟着曰……反正《论语》里用来形容谦谦君子的那些话,大都套不到朱由骢的身上!他乱改军令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要不然那个倒霉的熊兆珵怎么会顶替鹿善继在陕西呆了这么久?当然这也并非就说小胖子不是君子,子不还曾曰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吗?这不,有人已经在挽袖捞衣准备跟皇帝大打出手!

“影卫!影卫!护驾!护驾!”崇祯可是皇帝哦,身边怎么会没人保护?一通大呼小叫后,朱由骢的小房间里立刻多出来几个人,也不知道他们刚才是藏在哪里的。

“闪开!”愤怒的朱由骢显然是忘了自己给这些人的命令。

“请将军息怒!”今天当班的影卫也够倒霉的,一个是亲手训练出他们的将军,而另一个是他们要用生命守护的皇帝。面对这种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窘况,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挨揍,然后完成任务。

躲在人墙背后,崇祯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振振有辞地道:“小胖子,为兄的就说你定力不够嘛!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说什么说?有你这样当兄长的吗?”朱由骢没法冷静,因为刚才任命的人居然是张嫣!

“为兄的只是让宝珠姐替你出谋划策,制定大的行动方针!又没说要让她跟你一起去辽东!”崇祯还是有点良心的,他真没打算把张嫣给送到前线去,而且他也知道张嫣比南居益更不适合沙场做战。

“不去辽东?那你任命俺老婆当辽东经略?”朱由骢当然有理由生气,别看辽东经略这个职位挺高,权利都超过了总督,但在明末可是谁当谁倒霉的!前几任的熊廷弼传首九边,被赶鸭子上架的袁应泰自缢而死,运气稍好点的孙承宗被气得辞职不干,而那个袁崇焕要不是这次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更会被千刀万剐。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为兄的不让宝珠姐去当这个辽东经略,她又有什么理由坐镇山海关为你调配物资出谋划策?”崇祯也挺委屈的,如果不是要收拾儒家他也不至于厚着个脸皮把南居益给调回去。大明人才济济更不是找不出比张嫣优秀的人,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去哪里找这么个既忠心又肯毫无怨言替朱由骢背着良心出主意的来?这次他可是冒着被人给骂成筛子的危险才想到这么一招,结果自己的弟弟就首先不领情。

“夫君,你可是认为妾身的能力不足以担当此任?”张嫣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胡闹,她不在乎用什么名义帮助朱由骢,但很介意自己丈夫心中的看法。

“当然不是……”对于张嫣的能力朱由骢是相当认可的,要不然他这几年做事不会那么轻松,更不会想到利用党争而借韩家收拾整个士林。如果是大事所需,他不反对让自己老婆在背后帮着出点主意,甚至可以用武力支持她站到朝堂上与人直接交锋。

“那你发什么火?让宝珠姐先说说她的看法,然后再跟为兄的吵不行啊?”见有人帮腔自己又处在最严格的保护下,崇祯壮着个胆子继续挑战朱由骢。

“不行!你刚才也说了要名正言顺,今天必须先把俺老婆的任命解除!”朱由骢也是铁了心,坚决不让张嫣有机会去面对血腥的战场。

“诶,不就是个官职么!你只要不反对,为兄的就亲自下旨任命宝珠姐为都督同知,这总行了吧?”虽说影卫是随时贴身保护的,但那小胖子整人的花招可不少,只要他肯用张嫣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崇祯也决定举妥协。

“好啊,好啊!姐姐当了大官,我也要为朝廷效力!”一直在旁边看戏的凝梦高兴地拍着手跳了出来,她才不管皇帝这种做法会引起多大的反应呢。要是张嫣能顺利地当上二品大员,早就对野史小说里那些女钦差羡慕不已的她还能不趁机过过瘾?

“不行!”这次朱由骢和张嫣很有默契地同时出声喝止,只不过一个警告小仙女别胡闹,另一个是对着皇帝说的而已。

“皇上,您这样做不但不能让妾身帮到我家夫君,还会因为树敌过多而影响到对付朝臣的计划!”再也不能让那两个大男孩继续胡闹下去了,张嫣可是知道那些士人的脑袋有多顽固。自古有言女子无才便是德,人家是绝对不会容忍在秦良玉以外再出一个女官员的。皇帝这么做了只会把他们都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皇上要臣妾去打理军需事务根本不必如此麻烦,您只需要一则圣旨要求此次出征将领把家眷都安排到山海关,同时任命德昌郡王镇守即可!”张嫣解释道:“如此一来既让天下人都明白此战我军将士不灭鞑子誓不还的决心;还可以打消朝臣们的部分戒心,让他们误认为因韩家的事您心中已经有了芥蒂……”

“但其它的事呢?你不去辽东,怎么给骢弟出谋划策让他在消灭鞑子的时候顺利开展下一步计划?”说调配军需那只是一个最小的借口而已,就朱由骢那支大军的实力谁敢克扣他们的物资,不怕全家被拆啊?崇祯最关心的是收复辽东后继续扩张,但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就发动战争,那周边属国很可能集体背叛,就太得不偿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