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夏的战略计划。其要点是:红军3个方面军在甘肃北部会师,尔后以1个方面军保卫陕甘宁苏区,以两个方面军过黄河,占领宁夏后,红军和东北军各出一部,组成抗日联军先锋军,向绥远挺进,直接抵抗日军和伪蒙军的进攻,以此将全国抗日运动推向更高的阶段。
然而,蒋介石此时仍处心积虑于消灭红军。为了阻止红军3个方面军会合,调第1、第37、第3、第41军等部,准备协同青海马步芳部和东北军1部进攻红四方面军;令第25、第49、第51、第140师以及第3军、东北军、西北军和川军各1部,向陕甘边境南部地区推进,围堵红二方面军;令宁夏马鸿逢部向中宁以南推进,何柱国部、马鸿宾部向北推进,以夹击清水河以西的红一方面军主力。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贯彻已定的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于9月14日决定相机打击反共军。红一方面军主力于9月16日在固原以北的七营地区歼灭进犯之敌骑兵第6师两个团的大部,红1军团特别支队于18日派1个团占领了界石铺;红二方面军于进占徽县、两当后,即向宝鸡方向前进。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北上,同红一方面军会合。从9月30日起,分5个纵队,相继由岷县、漳县等地向通渭、庄浪、会宁前进。同时,红一方面军相继接应红四方面军北进。
10月9日,红军总部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同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师。红二方面军于10月4日由两当、徽县、成县、康县地区开始北移,至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之第2师会师。至此,3大主力红军终于胜利会师,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3大主力红军会师,对于开展新局面,促进全国抗日战争的实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了争取红军早日实现对日作战,中共中央根据变化的情况,于11月8日提出了新的战略计划,其主要内容是:3个方面军继续在现地作战,引诱国民党军北进宁夏。12月上旬后,红一、红二方面军组成南路军,逐次南下,占领镇原、正宁、洛川,继续向濒临黄河的韩城、宜川、延长地区发展。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组成北路军,在宁夏省灵武、盐池地区待机,在绥东抗战爆发后,即沿安边、横山进至黄河沿岸的神木、府谷地区。南北两路到达黄河沿岸,即迅速筹集船只,准备再渡黄河进入山西,寻求直接对日作战。
11月中旬,3个方面军均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
此时,国民党军第37军正准备西渡黄河,参加“追剿”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同红军有统战关系的东北军王以哲部,经过劝阻,前进缓馒;第3军进占同心城后,也停止前进;唯有胡宗南之第1军行动积极,分3路向豫旺县进攻。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敌憎及前敌总指挥部的建议,于11月14日至16日接连下达指示,着重指出:“敌既继续向我进攻,目前中心是打破敌之进攻,然后才能开展局面,才有利统一战线。否则敌以我为可欺,不但局面不能开展,与南京之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的。”'中共中央军委致来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贺龙、任弼时电,1936年11月15日。'
因此,红军主力“应即在豫旺县城以东,向山城堡速上靠近,集结全力,准备打第一仗”。19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求歼胡宗南之第1军第78师。21日,红军对进占山城堡之第78师发起攻击。当日黄昏,该师一部开始向北撤退。
红军乘机一举攻入山城堡,接着转入追击,将溃乱之敌大部压迫于山城堡西北谷中,至22日,将其大部歼灭。这一仗,红军歼来犯之敌1个多旅,给蒋介石嫡系主力胡宗南部以沉重的打击,迫使该部全线退至大水坑、萌城及其以西地区,从而停止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是中共中央军委正确决策和3大主力红军团结战斗的成果。它大振了红军的声威,对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6年夏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贯彻逼蒋抗日的方针和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领导全军战胜了国民党军30多个师的围追堵截,实现了3大主力红军会师和取得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这对挫败蒋介石的进攻,稳定陕甘宁根据地的局面,增强红军团结,发展革命力量,促进国内和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合发出“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所指出的:“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在中国与日本抗争的国际火线上,在全国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了。”“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阶段中,树立全国人民的模范,树立抗日战线的模范,争取一切国民党军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通抗日前进道路,扩大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根据地,为保卫西北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为保卫全国而战,为收复失地而战,为联合工农商学兵,为联合各党各派各界各军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而战。”'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92~93页。'
第二编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七章 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一、“一二·九”运动
1935年,以华北事变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面临着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严重危险。
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北平的爱国学生深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他们满腔怒火,首先发出抗日救亡的怒吼。中共中央北方局积极支持和领导了学生的爱国运动。1935年夏,外患猖獗,黄河又泛滥成灾,难民流离失所。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根据北方局和河北省委发动群众救灾的指示,通过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于9月间发动成立了北平大中学校水灾救济会,带领学生开展救济募捐和宣传活动,团结广大学生,以合法活动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此时,河北省委将中共北平市工委改为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并派省委特派员李常青兼任书记,他与彭涛、周小舟等人,积极领导发动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水灾救济会的基础上,于11月18日成立了领导学生爱国运动的统一组织北平大中学生联合会,彭涛任党团书记。
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代表大会,决定联合北平各大中学校进行请愿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和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12月6日,在学联的发动下,平津15个大中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呼吁政府动员抵抗日本的侵略。经过深入发动,北平学联决定于12月9日发动全市学生进行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日本侵略的大请愿。
12月9日,被长期压抑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奔向新华门,向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愤怒的学生振膏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5省自治!”“打倒汉好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这呼声划破了笼罩在古城上空的乌云,喊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请愿群众代表向国民党政府提出6项要求:
(1)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
(2)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
(3)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4)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
(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
(6)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当天,学生的游行队伍经西单时,遇到国民党军警的阻拦和野蛮镇压,100余人受伤,30余人被捕,但爱国学生并没有因此而被吓倒,国民党当局的镇压反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坚强斗志。第2天,北平学联决定各校学生举行总罢课,积极酝酿和准备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日救亡怒潮,席卷了整个北平城。
12月14日报载,国民党政府在日本的压力下,打算于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共北平党组织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
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从四面八方涌向天桥,在天桥举行了3万多人的市民大会。大会通过了组织民众,共同抗敌,誓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等决议案。会后举行数万人的示威游行,国民党政府再次调动军警镇压,被大刀砍伤、刺伤及被棍棒打伤的有400多人,被捕30余人。
北平爱国学生“一二·九”、“一二·一六”示威游行,立即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热潮。天津爱国学生12月18日举行示威游行,19日起实行罢课。上海爱国学生和文化、教育各界以及广大工人、群众,于12月24日举行全市示威游行。南京、杭州、武汉、广州、开封、济南、太原等城市,爱国学生纷纷举行示威游行、请愿和罢课,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
“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世界各地,海外侨胞深感振奋,立即向国内各校学生组织发出电函,赞扬学生的革命精神,誓为学生的后盾。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发生的,共产党给学生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于1939年12月9日在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4周年大会上的讲演中指出:“毫无疑义。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
首先是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给了青年学生一个明确的政治方针;
其次是红军到了陕北,配合了北方的救亡运动;
再次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
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青年学生好比是一二·九运动的柴火,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用火一点。点火的人是谁呢?就是共产党。”'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039年12月9日。'
毛泽东还指出:一二·九运动,“轰动了全国。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所以,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1939年12月9日。'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在“一二·九”、“一二·一六”示威游行后,学生运动面临“向何处去”这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通过共青团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同胞宣言》,号召青年学生“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唤起他们救国的觉悟,推动他们建立救国的组织。进一步建立各地各界救亡大会和全国救亡大会,实行全民抗日救国大联合,和实行全国各界同胞武装扩日的共同战斗!”'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5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