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占据荆襄,吴候又欲取荆襄各郡,本不应行联姻之举方为上。联姻若立,刘备便可借此混赖,稳固荆襄根基,日后亦难相图。而吴候又碍于姻亲之事不便兴兵取荆襄之地。若不顾此而强兴刀兵,必若人唾骂。此为三弊。”   
听着陆逊的分析,赵雨不住的点头。只是陆逊嘴上这么说,心里面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手也不由自主地伸入怀中去抚摸那只银钗。其实凡事有利就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去掌握其中的分寸,孙权与手下的谋士们并不是废柴,相信他们都清楚该如何去把握。陆逊说出这么多的弊端,与其说是在说给别人听,到不如说是在说给自己听,为自己这种私心驱使下地选择找一些合理的借口。   
什么私心?是陆逊想起了与自己脱不开关系的陆兰之死。今时今日,陆逊依旧忘不了陆兰在送他离开夷州之前那幽怨落寞地神情,还有在得知陆兰宁   
也不愿屈从于命时地震惊。本来这件事也许会就此过是陆逊心底地一个伤痛,可是那一天在陆兰的墓前,香香在悲愤中对他喝骂出来地几句话有如一记记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他猛然发觉香香身上有着几分陆兰的影子,两个人是那么地像——一样是郡主。一样的要接受家族的命令嫁给他人,一样的悲伤,还有……可能会一样悲惨的命运。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陆逊才会在之后的一天去找陆仁,请陆仁设法阻止。而他说出来的这些话,根本就是有些失去理性了,或许该说是失去了对孙权应有的理性。不管是有着什么样聪明才智地人,哪怕他是一个冷血到极点的人,一但动了真情只怕都会如此。而陆逊还很年青……   
赵雨一直在眺望着海景。几乎动都没有动过一下。等到陆逊把话说完,赵雨轻轻一笑开口道:“师叔,不如这回你就去夷州投奔师傅吧。师傅那个谏议中郎的印绶可一直给你留着呢。”   
陆逊顿住,沉思了片刻摇头道:“不行。现在还不行。至少要等我这次出使夷州回到东吴之后再向吴候辞官……”   
赵雨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师叔你认为你走得了吗?”   
“可是我就这样一去不回,吴候那里面上不好看,只怕会直接就引来夷吴战事。多半还会殃及到陆氏一族!”   
赵雨笑道:“其实师傅他已有安排了,师叔你只管安心便是。只不过在此之前师叔你得再死上一次才行。”   
“再死一次?”   
赵雨忽然取出望远镜向远方眺望,嘴里却并没有停下来:“我们不是要救郡主吗?只是如果被吴候知道这件事是我们做地必然震怒,刘皇叔那里也说不过去。按师傅的意思。眼下我们还不宜与吴候、刘皇叔翻脸,所以这件事只能是在暗中行事,而且还要嫁祸于人。师叔你这次出使夷州。其实就是要为之后的嫁祸之计开个头罢了……哦!他们来了!哎。他们挂的是什么旗啊!?”   
远处地海面上出现了许多战船。只是在战船上悬挂的却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骷髅旗。陆逊看到这些猛然明白过来,呐呐自语道:“好计!”   
——————   
一个来月之后。   
吴候孙权昨天在吴郡码头送香香登船出嫁。今天这才刚刚在府中设下酒宴款待群臣就有水军将校赶来飞报祸事:“启禀吴候,大事不好!”   
原本热闹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孙权急问道:“有何祸事,快说!”   
将校喘了几口粗气,接着禀报道:“方才有急报送至,具言郡主地送嫁船队昨夜在江心一齐失火,多数船只直接进水沉没!”   
“什么!?那郡主那!?”   
“据水军生还的送嫁军士之言,郡主……郡主迫于火势投身于江,已寻不见踪迹……”   
孙权又惊又气之下直接就从座位上跳将下来,一把抓住将校的衣领急问道:“为何会如此!?船队纵然失火沉船,也应尚有余力救护郡主!”   
“主公明鉴!生还军士具言,至夜忽有数十小船逼近船队,口称江贼欲施劫掠……”   
“放屁!送嫁船队尽为水军精锐,寻常江贼岂敢来犯……江贼!?”   
一旁地张昭捋着胡须开了口:“主公,不是江贼。依昭之见,只怕是江北曹公探知主公与刘备地联姻之讯,收买了江湖亡命施以奸计。吴郡与寿春、合之间必竟只隔一江。若论正规水战,曹贼是不如我,但如果是江洋水贼趁夜偷袭,确实啐不及防。”   
“可恶!曹贼,孤与你势不两立!”   
正说着,门人忽然来报:“启禀吴候!秣陵太守差人送夷州来使赵雨至此!”   
孙权道:“什么?赵雨这才离开一月,怎么又来了吴郡?先请进来再说!”   
不多时赵雨被请入厅中,只是赵雨地脸色苍白,连走路都是由贴身侍女扶着的。一见到孙权,赵雨勉强施礼,礼罢后赵雨用十分虚弱地声音开了口:“赵雨无能,特来向吴候请罪……”   
孙权又吃一惊,急问道:“赵别驾具言请罪?所为何事?”   
赵雨此刻似乎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孙权赶紧赐坐,赵雨坐下之后先是喘了几口气,这才缓缓而道:“赵雨船队方出海口,忽遇海贼侵袭。激战之中,陆伯言为救赵雨……已然身故。”   
孙权大惊失色,这时有近侍走到孙权的耳边低语数句,孙权听后暴跳如雷:“江贼?海贼?一定是曹贼耍的手段!一定是曹贼!!”   
第三卷   
第五十二回 … 另行安置   
安十四年秋,夷州出使东吴的使节船队在长江入海口地方遭到“海盗”的袭击,因为赵雨“不懂”战术指挥,便请陆逊率领船队进行反击。只是近似于“商队”的使节船队在战力上无法与纯战船的“海盗”舰队相抗衡,激战中陆逊“战死”,装满了各类礼品财物的使节船队也尽数被“海盗”掳去。不幸中的万幸,在海上的激战中,陆逊眼看不敌便吩咐赵雨带着近侍与自己的那三个侍从(流箭射死了一个)乘小船先一步逃离,自己则率队断后。就在赵雨和侍从的注视之下,陆逊在大船上“身中”数箭,坠海而“死”。而“海盗”们因为意在船队中的财物,对赵雨“逃生”的小船也没有在乎什么,于是赵雨得以逃脱,在海上飘流数日后终于飘到了秣陵沿岸。不过赵雨被这件事也给一“吓”,加上又在海上饥渴了好几天,硬是给整出了一身的病来,靠岸后赵雨亮明身份在秣陵休养数日,不待“病体”康复便急着赶到吴郡去报信。   
而在吴郡这边,香香的送嫁船队在离开吴郡的当夜,在长江水路上被由数十只轻快船只组成的“江贼”船队阻截。这些“江贼”真的是“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在未曾强行登船之前就扔出了大量的“燃烧弹”到送嫁船队的船上。这些燃烧弹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油,触板即着且火势极猛。东吴水军在混乱中被这些“江贼”趁乱登上船来,杀了个人仰船翻。东吴郡主孙尚香虽然拼命抵抗。一众“江贼”自然是近不了这位武勇过人的郡主地身,可是终究因为火势太猛,香香抵受不了大火的侵袭,若是就此跳入江中又肯定会被“江贼”擒住受尽污辱,于是在众多仍在抵抗的东吴水军面前拔剑自刎(抹脖子的那种),随后便坠入江中“香消玉殒”。   
陆逊那边的事有孙权派去监视的侍从回报,而香香这边又是在那么多吴军的面前发生,接到回报之后吴候孙权几乎气得失去了理智,在众多的幕僚面前暴跳如雷:   
“江贼?海贼?是曹贼!除了曹瞒老贼。又会有谁会来坏孤之大事!”   
的确,眼下地几方势力当中,孙刘是联姻双方,当然不可能去做这种事;而陆仁那边又“本不知情”。就算是想破坏也没时间安排,况且陆仁貌似也是受害者。唯一有能力有动机去做的人,看起来还真的只有曹操一个。   
却说孙权在盛怒之下就想举兵攻打合,以张昭为首的一众谋臣自然是苦苦劝住。原因很简单。上回孙权攻打合在张辽地手上吃了大亏,眼下又正是休养生息的关键当口,实在不适合举兵。再说曹操的实力也不是开玩笑的,合真以为说打就能打下来?   
而这些消息很快也就能传到刘备与曹操那里。对这件事地看法自然会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没有人会想到这件事真正会是谁动的手脚。   
香香只不过是一个郡主,一个为孙家联姻的工具。这件事在风口上会闹得沸沸扬扬。可过后呢?这些个诸候又会有几个真正记得?   
——————   
柴桑附近陆口地一个小渔村。   
“你这丫头!人前作戏自刎也不用演得那么真吧?当时是深夜。又火光冲天的。谁会真正看得清?你到好,一剑下去用那么大的力。装血地皮囊给你划了个透穿,还真地伤到了一点皮肉。你要是再用大点劲,假死也成真死了!”   
貂婵小心地帮香香换好劲间的药,嘴里也在一个劲地埋怨。   
躺在床上的香香伸手摸了摸伤口,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这也是怕皮囊太结实,一剑不一定能划得破嘛,所以就用大了些力气。”   
貂婵伸指点了点行香香的额头:“你怎么就不想想你手中的剑是夷州剑中极品,何等的锋锐?算你和我学了那么久的剑,反应比较快,一感觉到痛就马上收了力再跳进江去。不然啊……唉,我都懒得说你了。这到可好,我们要等你的伤病好了才能动身回泉州去。”   
香香问道:“这渔村没有问题吧?这里临近柴桑,是周郎统辖的区域,我怕会被他查觉到。”   
貂婵道:“放心吧,柴桑沿江一带的小渔村多如繁星,周瑜他再精明能干也不可能个个都管到。而且这里本来就是义浩安排着传递消息的地方,左右都是陆氏心腹,你只管放心就是了。”   
香香又摸了几下伤口,向貂婵开起了玩笑:“不过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你秀姐亲自来救我,一开始我还以为会是小雨来的。”   
貂婵道:“雨丫头要在吴候那里演戏,自然是分不出身来救你。再说真要是论及这些江湖经验,雨丫头比我还差了许多。怎么说我当年离开许都之后也一个人闯荡了数年   
,做起事来要像样得多。”   
香香思索了一下问道:“秀姐姐,那一夜你带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真的是江湖亡命吗?我看他们登船拼杀干净利落,我东吴的精锐水军竟然在他们的面前有如羊遇猛虎一般不堪一击。”   
貂婵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这些人大多是早年义浩在北平一带招幕训练的雇佣军。”   
“雇、雇佣军?”   
貂婵点头道:“是的。早先义浩还未至夷州的时候,听说袁尚为了扩充实力而勾结乌桓,还放任乌桓胡骑肆意在北地劫掠百姓,气愤之余就派了赵雷与高顺去北平,用海运去的钱粮招慕部曲。因为那时的夷州海运能力还不怎么强,能够送去的钱粮相当有限,就授意赵雷、高顺可以向当地寻求保护的百姓收取少量钱粮补充用度。对外也可以说是接受雇佣免去官府地骚扰,所以就称之为雇佣军了。后来曹操讨灭袁尚,北方稍宁,义浩就找了个机会把这些雇佣军接回夷州。不过几年下来也都叫习惯了,所以就保留了雇佣军这个名号。”   
“那我在夷州也呆了那么久,好像是听人提起过,不过没怎么留心。”   
貂婵道:“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曾和关外异族生死相搏过,战力极为强悍。用义浩的话说,这些人是真正靠在刀口添血来赚钱度日的人。在夷、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