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求生记-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道:“若真是那样,我也无话可说。至不济,我会舍掉官职寻一地隐居去。”   
郭嘉道:“隐居?你真认为你能走得掉?你知不知道现在的许昌城中对你是如何评价的?”   
陆仁心里喀噔一跳,急问道:“怎么说的?”   
郭嘉一字一句的道:“军中陆义浩,三月成城廓,五月粮丰足,两年境内丰!”   
陆仁道:“怎么有人这么说我?还两年境内丰!?”   
郭嘉道:“有错吗?你去建镇不过三月,还是秋冬之季,就只取一半粮草,另一半自给自足。听说镇子也基本成型,春后发展起来是极快的事,以你的能力,今年粮米丰收是肯定的事。现在流传出去,各镇诸候都把你当作财神粮使,前一阵子我拿住个细作,就是袁绍派来招纳你的人。”   
陆仁无奈的摇摇头,自己在镇中这些事,居然可以传到袁绍那里去。   
郭嘉道:“主公现在与袁绍不过是貌合神离,两军对阵是早晚的事。前一阵子袁绍派人来许,言语之间甚是傲慢无礼。主公东方未定,不愿此时和袁绍结怨,将大将军一职让于袁绍,自己改任大司马,暂时把事情压了下来。再晚些时日,袁绍解决公孙瓒之后,就会是两家对敌之时。义浩,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啊!”   
陆仁叹道:“这算不算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算了,不去想他!今朝有酒念朝醉,他日再理他日愁!老郭,干一杯!”   
杯中酒一饮而尽,陆仁见四下无人,开玩笑道:“老郭,也许哪我会去投袁绍,到时就和你对敌了哦!”   
郭嘉望望周围,眼中精光闪烁:“义浩,如果是别人也许我会注意。但你,我却知道你绝对不会去投袁绍,因为我了解你!”   
——————   
新年正月,许昌在一片欢乐声中过去。元宵过后,陆仁辞别曹操返回无名镇,与李典开始作春耕的准备工作。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春耕、建房诸事将陆仁忙得团团转,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四月初夏。   
三千人的营房已经建好,陆仁与李典的宅院也同时建成。李典的家人就在营中,第一时间搬进宅院中,而陆仁也派人去许昌接来婉儿。当时陆仁的意思是仆从若不愿来,可以发给粮米让他们另寻出路,不过因为陆仁和婉儿对仆从们一向很好,仆从们都愿意来镇中。这下陆仁的府中可热闹了,婉儿见了陆诚等八个孩子,加上和他们差不多的身世,对他们特别好。陆仁也正好把孩子们交给婉儿,并让婉儿教他们读书认字,自己则专心扑在小镇的诸事上。   
农田方面,陆仁把自己在夏候惇那里制出的改良龙骨水车直接让工匠们做出来,而肥料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收集。另外因为没有耕牛,陆仁就索性让铁匠们给马匹钉上马掌,用马来耕田的效率也很高。其余诸事在安排好专门负责农田管理的人员之后就不用再多去过问。   
镇中这边开春就已经有不少流民到来,按当初定下的计划,派给农田与种子,并建出一些房舍来。军士工匠也有不少从许昌带来家人定居的。陆仁定下规定,所有房舍要与军营的宿舍一样,尽可能的不抢耕地,对这一点到有些人不满意。不过在试住之后也就作罢,方便是摆在面前的。再说陆仁也说了,想盖别的房子可以,要自己买地交钱粮,若房舍质量不如营房宿舍就免谈!这些砖石营房强出一般的泥房太多,买地建房对流民来说不实际,住营房宿舍还舒服些,而且还是“分期付款”。这下到是苦了陆仁挑出来的县吏,“拆房大队”基本上没开过工,擂木放在新建起的县衙里都长出了蘑菇!   
时间转到六月,陆仁骑着马在县中各处巡视。田间的粟、稻都近收割,镇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摊小店,慢慢的在繁荣起来;营中休假的军士或下棋或打球,还有一些好学的士卒在陆仁新建的营中学堂中向陆仁安排的识字的将校学认字。处处都呈现一片宁静详和,心中很是欣慰。   
“陆仁陆县长何在?我是许昌城中信使!”   
沿石路而来的一骑打破了这宁静,陆仁见来人甚急,心中泛起一丝不好的感觉,令人叫住那骑。   
“大人可是陆仁陆县长?”   
陆仁道:“我正是陆仁。许昌有信来?”   
“大人,许昌城中荀侍中病重,不能理事。主公特命我来召你回许昌,暂代荀侍中理尚书府事!”   
“什么?荀公病重,召我回许昌暂代尚书府事!?”   
陆仁慌了……   
第一卷   
第二十三回 … 治病救政   
荀彧重病,曹操急召陆仁回许昌,却不知陆仁在心里把曹操骂了个透:“老曹你有没有搞错啊?荀彧病了,郭嘉、荀攸、程昱、刘晔、董昭,随便拉一个出来政治都在八十以上,干嘛非揪着我不放?见不得我在无名镇过几天安稳日子是怎么的?”   
只是再骂也没有用,人曹操是你大老板,紧急调令下来敢不听就准备死得难看。无奈之下,陆仁只好找来李典,将镇中诸事交给他处理,自己次日一早就带着陆诚赶往许昌。   
陆仁心中奇怪:“不对啊!我看书的时候,从来没看到过有关荀彧在这个时候就重病的记录,而且还到了‘不能理事’的程度,看这架势肯定病得不轻。难道说是我这个现代人传染了什么现代病给他……我呸呸呸!我体能是差点,可是身体绝对建康,有个P病!还是赶到许昌再看看吧。”   
百余里地,骑马不过两个时辰。赶到许昌,陆仁急忙先去丞相府找曹操报到,却被告知曹操去荀彧府中探病,又马不停蹄的前往荀彧府。   
赶到荀彧府,门人引入卧房,曹操正在和荀彧谈事。陆仁进房,曹操如释重负一般,也不管那么多就直接拉起他的手道:“义浩你赶回来了就好!文若病重,不能理事,眼下诸事要劳你费心了!”   
陆仁吓一跳,曹操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临阵托孤,荀彧的病真的很严重?赶紧客套几句就走到荀彧床前,探望荀彧的病情。   
荀彧此时躺在床上,眼睛上绑着一条布带,脸色看过去有些发白:“义浩,你回来就好!我现在身体有疡,府中诸事就交给你,好好辅佐主公啊!”   
陆仁道:“荀公身染何症?为何还要以布束眼?”   
荀彧道:“我也不清楚。旬日前双目有些痒痛,当时也并未在意,不想几日后就变得红肿刺痛,流泪不止。现在双眼睁都睁不开,痒痛之下心烦意乱,无心理事,故请主公将你急召而回,代我理事。”   
“哎?双眼红肿,流泪不止?”   
陆仁心里有个猜想,但还不敢确认,便向荀彧道:“荀公,可否取下眼罩,让我看看你的双眼?”   
荀彧道:“不可不可,我双眼红肿,如血眼一般,这般妖异样貌只怕会吓着义浩。”   
“我去你的!要说恐怖,就一双血眼能恐怖得到哪里去?我看过的恐怖片可多了去了!”   
陆仁心里暗笑,但还是执意要看看荀彧的双眼。荀彧无奈,只好摘下眼罩,勉强睁开双眼让陆仁看了一下。看过之后,陆仁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荀彧得的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病,而是红眼病。   
不过虽然知道是红眼病,陆仁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治。他原来也得过,医生给他开了点消炎眼药水,几天后就没事了,但是在汉代哪来的眼药水?陆仁努力的回忆着医生当时给他的建议,总算想起来一些,让荀彧不要再绑眼罩,多用干净的温开水洗去眼睛上的泪块。另外就是他想找医生,看看有什么清热消炎的药,也许能挤出药汁来代替眼药水。   
曹操问道:“义浩,你懂医石之术?”   
陆仁道:“我不懂。不过荀公此病陆仁早年也曾患过,虽然痒痛难熬,却不会有性命之忧。只要勤加洗静双眼,过些时日便会自愈。”   
曹操道:“可有什么药方能早日治愈?”   
陆仁心想:“有,你去开几瓶眼药水来就行!不过这年代没有。中医药我根本就不懂,也找不出什么药方来,要不我学成龙的《我是谁》里那样,找个椰子来给荀彧打点滴……等等,点滴一般是生理盐水,要不我让荀彧用精盐水试试?希望不要出什么副作用就好。”   
打定主意,陆仁就大胆的让荀彧每天用精盐开水洗三次眼睛。另外,陆仁知道这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睫膜炎传染性很强,就吩咐服侍荀彧的仆从们一定要在服侍过荀彧之后用开水洗净双手,避免传染。   
处理好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陆仁陪着曹操走出荀府。曹操上车前又向陆仁问道:“义浩,文若的眼疾,真的不会有什么大碍吗?”   
陆仁道:“主公请放宽心,只要荀彧按义浩方才所说的做,一月之内定当复原。”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曹操道:“即如此,孤也就宽心了。这一个月,义浩你就辛苦一下,代理好尚书府诸事,待文若康复之后你再回镇中不迟。”   
陆仁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公,荀公虽病,但主公帐下郭嘉、荀攸、程昱、刘晔、董昭,皆世间才俊,尚书府交付众人打理当万无一失,为何偏要将我召来?”   
曹操意味深长的看了陆仁一眼道:“其一,你曾历任主薄、尚书仆射,久为文若之副,对府中诸事远比他们了然于胸;其二嘛……你明日去了尚书府就明白了。”   
曹操车驾离去,陆仁站在那里直发呆:“说我比他们那几号人了解一些尚书府事我承认,可是论及能力,任何一个人都能把我比下去……我明天到了尚书府就明白?我明白啥啊我!希望这些人不是在搞内斗就好!”   
第一卷   
第二十四回 … 再遇粮荒   
许昌城中的陆府,是曹操赏赐给陆仁的,算起来属陆仁的私有产业。陆仁将婉儿接去无名镇后,曾留下五个仆从看护宅院,到也没有荒废下来。此刻陆仁正坐在府中,一脸苦笑的招呼着他的老友郭嘉。   
郭嘉也是一脸的苦笑,他收到陆仁回到许昌的消息后就急忙赶来。只是现在曹营两大出了名的浪子,见了面居然谁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就这样面对着面苦笑,气氛就十分的搞笑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陆仁揉揉笑得有些僵硬的脸,开口道:“老郭,我这才刚回来一下子,你就闻风跑来。也不说给我接风洗尘,请我喝酒吃饭,就摆着这么一张比哭还难看的笑脸,什么意思嘛!”   
郭嘉道:“请你喝酒吃饭?你小子现在可比我有钱的多,要请也是该你请。你知不知道,现在可是青黄不接的节骨眼,可是新粮还没收上来,主公的钱粮就基本上要空了。”   
陆仁大惊失色:“什么?怎么会这样?”   
郭嘉道:“怎么不会这样?你以为主公留下的钱粮很多?去年去接小皇帝,主公在洛阳屯兵半年有余,那时钱粮消耗就去掉不少,你当初在濮阳帮主公留下的那点家底就用得差不多了,那时你还是主薄,这些事我相信你心里有数。后来主公带着皇帝迁都许昌,整修宫殿、城廓,大军的驻扎,哪样不要大笔的钱粮?”   
陆仁道:“可是去年主公境内收上的钱粮也不会少啊!我辞去尚书仆射一职时算过,怎么样也能撑到今的秋收的。现在离秋收只差两月不到,钱粮就空了,怎么回事?”   
郭嘉道:“千算万算,你少算了几件事。   
“第一,皇室的开支,还有那些汉庭官员的俸禄。这些人P用没有,光拿俸禄不做事,每天在朝堂上胡说几句,到放俸时一个比一个准时,俸禄还全是从主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