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嗣子-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嗽一声,李百福似乎完全没听见帘子另一端蓦然想起的杯盏磕碰声,依旧弓着腰恭恭敬敬的回话:“老爷还说,请姑太太想想刚嫁过来,还没得珠大爷的日子,事事难料,姑奶奶年纪轻,还是要姑太太多劝劝,老爷在外也放心。”

贾琏其实伤的不算多重,至少几个相熟的太医看过了都说好好养上半年就能恢复如初,一丝儿病根都不会留下。可贾琏这一回,伤的最重的可不是腰,他自己的脸面,荣国府的脸面,是都掉在了地上。就连一心想与林家修补关系的贾母,在亲眼看过还只能趴在榻上的贾琏后,都半晌没说出话来。

说什么?贾家正经要袭爵的爷们并底下的奴才亲随可是被人压着上船的,一路上跟蹲大牢似的让人押回了京,两家的情份就跟飞灰似的,什么都没剩下。

贾琏又怒又羞又恼,身上还带伤,回家后一直低烧连连,不到万不得已连一个字都不想说,一个人都不想见,王熙凤与他是结发夫妻,怎能不恨林崖入骨?

况且他们几家谋害林如海在先,还是贾家出人动的手,这会子已经失了手,以王熙凤王夫人的为人当然不会后悔,只是心中惊惧,只想找着机会彻底绝了后患而已。只不过是因为林家远在江南,她们两个后宅妇人手再长也伸不过去,才迟迟拿不出法子。即便如此,王熙凤也有意对同样跟林家有仇,又有望登天的薛宝钗好了几分,只盼着薛宝钗真能变个金凤凰,作践死林家的下贱坯子。

现在走到了这一步,她们两个最大的依仗,王子腾竟然要她们收手?虽然晓得叔父是要慢慢筹谋,只待将来,可她不愿等!

方才那声瓷器相击的声音就是王熙凤一时失手发出来的,虽说她立即就收了脸上的惊怒,王夫人就坐在她身边哪里会看不出听不见,只是她这会子也没有心情管束王熙凤,因为李百福那个杀千刀的老奴才竟然当着晚辈的面提起了她最讨厌旁人说起的当年。

凤丫头是赶上了好时候,他们王家有了兄长王子腾这棵通天的大树,进门就仗着娘家的势和她的偏帮死死压住了琏二,可她呢?她嫁进贾家的时候,正是父亲王老太爷刚下世,兄长们还都苦熬资历,贾家老国公却还健在的时候。婆婆刁难、小姑贾敏娇蛮,上头还压着个门第更高的贾琏生母先大太太,日复一日的立规矩,磨也把人磨得半死。

莫不是哥哥最近让外头的事儿烦的糊涂了,巴巴的闹出这么大阵仗就为了让人来打她的脸?

王夫人越想越气,浑然忘了刚才李百福是先刺了王熙凤的。她这几年不再管事,成日里只管挂着个菩萨样吃斋念佛,按理说是该念出点心胸宽阔的意思来的,只是也不晓得是哪里出了错,她虽然不再直接经手阴司,人却是越发的牛心左性了,要不是娘家是她和贾宝玉身后的依仗,这会子都该翻脸了。

手里的佛珠越攥越紧,王夫人默念了十多遍佛号,才用她那副悲天悯人一心向佛的口气接了话:“我与凤丫头两层亲,自然是向着她的,还请哥哥放心。”

似乎从头到尾都是王熙凤胡闹,她不过是不忍约束罢了。

李百福恭声应了个是,枯瘦的面容上一丝表情都没有。

他是跟着王子腾在外周旋的,眼界绝对不是一般奴才可比,实际上就是这些女主子们,因为两只眼睛一颗心都放在了后宅巴掌大的地方,也没有他看的深看得远。

李百福心里对自家的两位姑太太和王熙凤这个姑奶奶都不大看得上。薛家那位二姑太太就不说了,落地就比人矮一截,正经嫡长的两位嫁到了荣国府也是倒三不着两。

银子是好,可手里只有银子有什么用?一个死了顶用的大儿子,一个到现在还没儿子,女子最大的依仗还没想明白呢,却成天惦记着牡鸡司晨。荣国府里能有多少银子可以争抢?就是把另外一房挤得没了站的地儿又能捞到多少?跟他们图谋的大富贵比不过泥坯瓦片。

贪财就算了,还眼空心大,油锅里捞钱又总是处理不干净首尾,也不知道让老爷出面料理了多少事情。要不是有个袭爵的外甥确实对王家有好处,自家老爷估计早就忍不下只会窝里斗的妹妹侄女了。真是愚不可及。

但这都是主子们,李百福只能心里想想。

半晌,听着帘子后头是不会有什么话吩咐了,李百福又磕了个头:“既然姑太太、姑奶奶没什么要带的话,老奴就告退了,只是老奴年老昏聩,险些漏了老爷的话,老爷说了,他不大管后头的事,这次的药放的杂了些,还要劳烦姑太太姑奶奶整理一二。咱们这样的人家素来讲究惜福,好些药男女都用得,留着送人也好。”

说完,李百福就弓着身倒退着退了出去。

王夫人王熙凤自然要她们自己的陪房管事出去送这位李叔,姑侄两个却对坐着打了半天眉眼官司。

王子腾向来不说没用的话,王家人个个心知肚明。李百福过来这一趟,为的既不是给两位王家女儿张目,也不是劝她们暂且停手,只有最后这一段才是正事。

王夫人与王熙凤眼光不行,后宅里的事还是玩的明白的,李百福人还没退出去,她们心中就几乎同时浮出了一个名字:小蓉大奶奶秦氏。

秦氏的身世是不能说出口的秘密,是贾王两家的退路之一,她可是在院子里养了好些日子的病了。

生了不愿意请太医的病,兴许也只有让旁人帮忙治治了。

还不等秦氏的病好起来,京中侯门大族间又传出了最新的八卦:多少家求而不得的曾家大姑娘,似乎是许了姑苏林家,也就是巡盐御史林如海过继来的长子,曾二爷下江南就是去相妹夫的。

☆、第36章

荣国府上上下下男女主子们统统算上,爷们那头;大老爷贾赦每日里只管搂着姨娘丫头取乐;二老爷贾政不通俗物;琏二爷忙着躲羞,剩下的贾宝玉等人还小出不得门;女眷这边呢,贾母上了年纪不爱出门走动,大太太邢夫人人见人嫌二太太王夫人又名不正言不顺都很少见客,正经的当家奶奶王熙凤在家威风还没逞够呢;哪里还顾得上外头?

因此林家与曾家订下亲事的事儿;还是贾母接娘家侄孙女史湘云到府里玩时,史家的管事媳妇顺口一提;荣国府诸人才知道的。

当时偌大的上房里就静的鸦雀不问,史家的管事媳妇再蠢也晓得是自己说错了话,当即一缩脖子,抬出他们家太太麻溜儿走了,只留下个史湘云睁着圆圆的杏眼窝在贾母怀里,感觉着这位一向慈爱的姑祖母难得的僵硬。

史家这位管事媳妇也实在是会挑说话的点儿,正正好好连贾家带薛家,太太奶奶姑娘们一个不少,全听见了。

平时史湘云被接来玩,不过是贾母带着姑娘们与她厮见,连最与史湘云亲厚的贾宝玉都时在时不在的,可这回架不住薛宝钗也在贾家。说起来史湘云是史家正经的嫡出姑娘,侯门长女,又是史家大房唯一的骨血,身份也算贵重,恰巧又是薛家到京后第一次过来,王夫人有心为薛宝钗介绍一二贴贴金,便在给贾母请安的时候主动开口留了下来。

王夫人要留下来见史湘云,贾母自然只有高兴的。给史家的姑娘脸面,就是给史家脸面,更是给她这个老太婆做脸。一看贾母脸上的笑意慈和了许多,大太太邢夫人干脆一咬牙也没走。

这样邢王二夫人、琏二奶奶王熙凤并李纨三春都陪着贾母一起等,再加上稍后得着周瑞家的传信收拾妥当过来的薛姨妈并薛宝钗母女,可不是济济一堂?

结果姐妹之情还没续上,先听了这么个新消息。

林家大爷是什么人,那是薛家母女恨不能扒皮饮血挫骨扬灰的第一仇人,他跟京里似乎十分有名的闺秀定了亲事,薛家人是怎么都要仔细打听一番的。薛姨妈那是一刻都等不得,史家的媳妇一退下去,她就强撑着笑脸问起曾家。

可惜这会子没人顾得上理会她。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三代荣国府后宅当家人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曾家人莫不是疯了吧?

他们家大姑娘什么样的人品身份?配龙子凤孙都使得,竟然给了个心思歹毒的野小子?

贾母还稍稍好些,王夫人和王熙凤都要咬牙切齿了。

曾家在京一共两房,就是曾老太爷与其胞弟曾二老太爷。两兄弟同母所出自然亲厚非常,更兼都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之人,当年先后中了进士,传为美谈,曾二老太爷更因为相貌华美,得娶北静郡王府的郡主为妻。可惜英才遭天妒,曾二老太爷年纪轻轻就去了,只留下郡主一人抚育独子,而这位族中行七的曾七老爷也是年寿不保,让郡主白发人送黑发人,到这里,曾家二房就只剩了一位姑娘。

按照曾七老爷弥留之际与长辈们商议的,二房由大房之子承继,土地房产归嗣子所有,其余所有铺面古董等等浮财日后都由二房唯一的姑娘带走做嫁妆。

当年贾母与贾政都说要为贾珠娶个书快电子书论坛的姑娘才匹配,相中了李家旁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大女儿,王夫人就一万个看不上,觉得李瘦中官不过四品,两袖清风,还是李家偏支庶房,他的女儿既没有身份又没有嫁妆,如何配得上自己金玉一样的珠儿?几乎是眼珠子一转,王夫人就想起了曾家二房的姑娘。

虽说两房早已分家,可曾老太爷对侄子侄孙女可比对自家人都照看,又是郡主祖母教养长大的,何等的尊贵?这样要家世有家世、要嫁妆有嫁妆的闺秀,才是珠儿良配。

王夫人悄悄央了娘家嫂嫂王大太太去说,满心欢喜的等着郡主松口,却等来了当头一棒。

郡主竟然是眼皮子都没抬,一点儿借口都没找,硬邦邦一句“恐怕不合适吧”直接砸在了满脸笑容意图说媒的王大太太脸上,噎的王大太太一句话都没有了,回来自然对害她丢人的王夫人也没有好话,好大一通埋怨,话里话外说王夫人眼睛放得高了,气得王夫人一个倒仰,自此出门做客,偶然碰见曾家的太太奶奶也是一句话没有。

王熙凤那边呢,则是王子腾从西北回来后,自觉也算是飞黄腾达,有心与曾家大房结亲,却被曾老太爷婉言回绝。这本身对王熙凤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毕竟当时是想着为她兄弟王仁求个曾家女儿,与她关系不大,可架不住林崖痛殴了她男人。

曾家瞧不上荣国府也瞧不上王家,绕来绕去把女儿给了林家小子,这跟两记耳光甩在她们脸上也没甚分别。

尤其是王夫人,想想去了的贾珠、嫁回北静郡王府的曾家二房姑娘、几乎吃到嘴里的林家,心头堵得都有些喘不过气来,哪里还顾得上她妹子的那点疑问?

还是贾母人老持重,笑眯眯的把曾家的底细说与薛家母女听了。

听说是太子太傅、礼部侍郎的嫡长孙女,薛姨妈与薛宝钗的脸色都僵了一瞬,虽然立即称赞说果然是好亲事,但以他们家和林家的关系,大家也就是一笑了之。

倒是王夫人,这会子缓过劲儿来,端庄一笑:“如今义忠老王爷已经仙逝多年,要我说,若是早上几年,才真正是鲜花着锦的好婚事,怪道姑老爷没有写信来说。”

王夫人这可就是说酸话了。不过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先太子人都因为谋逆死了,曾定岳这个太子太傅可是因为教出了先太子这么个学生受了不少弹劾攻歼,算他鸿运当头才一直屹立不倒,可林家与这么户人家结亲,是福是祸还难料呢。

这一会儿她可就把自己也想跟曾家结亲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