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卷珠帘-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秀儿不再跟他争,走到外面找了一个穿蓝衣的医士说:“关少爷也摔伤了,麻烦您去帮他看看吧。”

听说上司的少爷伤了,那人忙跑到里面,秀儿则走到秦玉楼那边。秦玉楼见了她,着急地问:“你的腿伤得严重不?明天还能不能下乡?”

“能,师傅放心,只是擦伤。”她把当时的情形简单说了一遍,然后看着那位病殃殃的柳儿姑娘问:“请问姑娘你是什么病?怎么不早点治呢?”年纪轻轻的,居然拖到形容枯槁了才来太医院,也太不爱惜自己了。

柳儿勉强笑道:“我其实没病,就是身子虚,无药可医的。”秦玉楼忍不住斥责:“胡说,什么叫无药可医?你才多大,就这么糟蹋自己!想想你娘,你妹妹,你爹不在了,你家又没儿子,你是大姐姐,你要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

柳儿眼神飘忽地看着门外说:“妹妹已经长大了,娘也接受了现实,不想像前几年那样了,她们现在没有我也行。”

“你要气死我对不对?再说这样的话,我也不管你了,也不再管你娘跟你妹妹,免得看了闹

“求您一直照看她们吧,你每次带些外面的小玩意儿进来,我妹妹都好开心。她们已经够可怜了,在这里像坐牢似的,你要再不来,她们更没盼头了。”

秦玉楼趁机要保证:“那你必须答应我,你给我好好治病,不能再这样把自己往死里糟蹋。”

柳儿轻轻点了点头。这时十一那边已经处理完了,走过来说:“秦老板,要不你们先到那边屋里坐一会儿吧,我爹可能还得一会儿才能回来。”

一行人走到关苇航的休息室里坐了下来,十一把柳儿打量了几眼道:“秦老板,柳儿姑娘病得不轻,原来一直没请太医看过么?”宫里的人,不管太监宫女,虽然是下人,病了一般还是会请太医诊治的,不可能任其病死。

“那也要她自己肯跟人说啊”,秦玉楼直叹气:“她每天不吭不哈的,瘦成这样还照样抢着重活累活干,那些管事头儿看她能做事,又不要求什么,自然由她去了。”

“就算别人不关心,可身体是你自己的,难道柳儿姑娘也不在乎吗?”秀儿在一边劝着。

十一也附和道:“就是啊,刚听秦老板说,你还有娘,还有妹妹在这里,就算不为自己,你也要为她们着想,她们看你这样子,心里如何过意得去?呃,姑娘……”

十一的劝说变成了惊愕,因为,一直不言不语的柳儿竟然流下了两行清泪。

第三折(第十七场) 遗孤(一)

看见柳儿的泪,秦玉楼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只是叹息着低喊了一声:“柳儿”,就再也没话说了。似乎,连劝说都是多余的,因为根本解决不了人家的问题。

十一和秀儿也不再追问柳儿为何不早点治病。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位柳儿姑娘,分明就是心病,长期郁结,以至如此。若她在宫外,还可以跟她谈谈,趁机解劝解劝,可人家是宫里人,他们是民间老百姓,就像天上地下不可相通一样。他们等会就要出宫了,以后再想见到她都难,就别说劝了。

又坐了一会儿,一个小吏过来喊他们去吃饭。到这时,秀儿才发现肚子已经饿得瘪瘪的了,午饭时间早就过了吧。十一邀请秦玉楼和柳儿,他们先推辞了一下,最后还是一起去了。

到了饭厅,才发现关苇航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饭桌上等他们呢,就是菊香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一直没见影。据听差处的人说,看到他往御膳房的方向去了,那小子,倒是会钻,但愿不要闯出什么乱子来才好。

十一向父亲问起太后的病情,关苇航顿了顿筷子说:“先吃饭,我等会再跟你说。”

其他的御医也只顾着劝菜吃饭,秀儿看了看情势,似乎他们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太后的病有什么蹊跷吗吃完饭回到休息室,十一忍不住好奇再次打探,关苇航这才说:“其实太后她老人家根本没什么大病,就是跟皇上闹别扭,每天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当吃饭的时候又偷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肠胃顶不住,就拉肚子。这下好啦,真折腾了。”

秀儿惊讶不已。她有没有听错?这是那个含辛茹苦养出了几个伟大地儿子,以远见卓识闻名海内外的庄圣太后吗?

十一显然也有同样的疑问,有点不置信地说:“太后怎么跟小孩子一样闹脾气呀。”

关苇航笑道:“老小老小,一样地,不管年轻时候怎么英明。老了就跟孩子一样了。”

坐在一旁的秦玉楼话里有话地说:“岂止老小,有地人不老不小,还不是这样?跟别人怄气,跟自己怄气,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了,还不知道醒悟。”

十一和秀儿一起看向柳儿,柳儿扯了扯嘴角,尴尬地笑了笑。

就连关苇航也听出了弦外之音。仔细打量了一下柳儿的脸色说:“姑娘的病,确实是肝气郁结所至,如果不自己开解。药石也枉然,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

关苇航都这样说了。大伙儿的脸色凝重起来。秦玉楼不甘心地问:“大人,柳儿的病真地没办法了吗?”

关苇航道:“有没有办法。关键还要看她自己。我等会给她开些疏肝解郁的药,再配上几剂补药,可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她现在这样,补药也不能多吃,最好是食疗。还有平时一定要主意调节,别我一边补,她一边继续糟蹋自己,那样吃再多药也没用。”见柳儿一径低着头,关苇航问她:“柳儿,你晚上一般睡几个时辰?”

“呃……”,柳儿竟然答不上来。

关苇航盯着她的眼睛说:“你根本不睡对不对?看你眼睛下的黑眼圈,比乌鸦还黑。”

柳儿嗫嚅道:“也没有完全不睡,我都是做女红,做到实在困不过了,就歪下去睡一会。”

关苇航紧追着问:“那一天有没有睡两、三个时辰。”

柳儿小声回答:“应该有吧,都是半夜睡,天亮醒。”

关苇航用责备的口吻道:“你一个姑娘家,身子本就单薄,睡那么一会儿怎么够?以后一定要休息好,把身体养好了,女红你想做多少都行。还有每餐要尽量多吃点,别说我没警告你,你再不补充营养就真的来不及了,你的身体已经虚到了什么地步,你自己心里肯定有数。等会我先开些滋补的药给你带回去,慢慢熬着喝,过段时间我再去看你。柳儿起身道了一个万福:“多谢大人。”秦玉楼也说了几句感激的话。

秀儿地眼睛却落在了窗外的一个人身上,手指着说:“十一,那不是菊香吗?”主子差点出事,他小子可逍遥得很。

十一正要出去找他的小跟班问罪,关苇航站起来说:“我过去交代一下,完了就跟你们一起回去吧,今天应该没什么事了。”

关苇航要回去,正好他们父子同车,那秀儿就只有一个选择了,于是对秦玉楼说:“师傅,让我搭个便车吧,十一跟他爹回去,我跟你一起回去得了。”这会儿也不早了,东西还没收拾呢,今日就不回家了。还好那天在关府出堂会时已经随爹娘回去过,也跟他们说明了下乡地情况,算是道别了。

十一似乎有点不愿意,看了秀儿好几眼。不过,稍微一想也知道,秀儿的提议是合理地,秀儿和师傅要回戏班,他和他爹要回关家,两边分明不同路,秀儿不可能再跟他坐同一辆车了。

跟秦玉楼一起上了车,刚关上车门,秀儿就忍不住问:“师傅,那个柳儿,到底是什么人啊。”

“你管好你自己地事就行了,别包打听。”

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秀儿只好暂时闭嘴,摸了摸自己地鼻头,无聊地啃指甲。

又过了一会儿,到底好奇心占了上风,终究还是打破沉默,缠着秦玉楼问:“师傅跟柳儿是亲戚吗?”

要不是秦玉楼至少比柳儿大了二十岁,秀儿就会怀疑他们是那种关系。瞧师傅今天那着急的样子,柳儿对自己的身体倒不怎么上心,他比柳儿上心多了。

秦玉楼沉默良久,直到马车驶出了宫门,这才很严肃地开口道:“其实事到如今,也不怕人知道了。咱们大宋已经灭国,蒙古人早就一统江山,天下大事底定,说什么都不过是渔樵闲话。”

秀儿听得一愣一愣的,被突然变身贤人的师傅给整糊涂了。以前的高邻,自称“孔夫子第七十三贤人”的王秀才不就是这个调调?开口天下闭口百姓,忧国忧民得经常茶饭不思。

她不过问了一下柳儿的身份嘛,怎么师傅就扯到这么大的题目上来了。

秦玉楼见她一脸疑惑,眉毛都快打结了,总算开恩不再对徒儿进行精神折磨了,直接告诉她:“柳儿姓文,是文天祥文大人的女儿。”

“天那,文大人的妻女,被元人充做宫奴了?”秀儿惊问。

原本,她还以为她们早就在国破家亡之际随文大人一起去了的,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想不到她们不仅活着,还在当奴才侍候那些杀害她们的丈夫和父亲的仇人。

秀儿叹息不已:“难怪柳儿会变成这个样子的”,这个角色换了她演,也会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耻辱吧。

第三折(第十八场) 遗孤(二)

秀儿本来只以为柳儿是为了自己的处境,自己的命运而自弃,秦玉楼却告诉她:“她变成这样,其实还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她做过的错事。”

“什么错事?”

秦玉楼语气沉重地说:“想必你也听人说起过,文大人最初是被蒙古人活捉的。蒙古人敬他是个英雄,又是个难得的人才,允文允武,一心只想收买他。许以高官厚爵,不果。最后,打出亲情牌,让他的亲生女儿柳儿给他写了一封信,虽然没明说,但隐隐有劝降之意。据说文大人读信痛哭,骂自己是个混蛋,对不起妻女,不是好丈夫,也不是好父亲。但他最后还是没有投降,从容引颈就死。”

秀儿听明白了,就因为这样,“所以柳儿恨自己没守住气节,收了敌人的好处,做了敌人的帮凶,让父亲蒙羞?”

而且到最后,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没保住父亲,反让他临终之前多增加了一些痛苦,典型地枉做小人。

秦玉楼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她并没有收什么好处。蒙古人拿她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威胁她,她一个弱女子,能有什么办法,她只不过想保全娘亲和妹妹不受侮辱,她有多大的错?可叹那些自诩为仁人志士的人,到现在还不肯原谅她,骂她是走狗,汉奸,甚至把她的亲妹妹倩儿也洗脑了,现在她亲妹妹也不理她。”

“可怜的柳儿”,秀儿深深叹惋,“外人还算了,为什么她自己的亲妹妹也这样不体谅她?”

“她妹妹还小,一腔热情。被那些所谓的仁人志士一挑拨,就跟他们同仇敌忾了。”

这点秀儿就不解了:“宫禁这么森严,那些人是怎么进来的。又哪里找得到机会给她妹妹洗脑呢?”

秦玉楼又不言语了,半晌才字斟句酌地说:“这话我跟你说了。你不要外传。其实汉人中反元地势力一直都在活动,他们还扶植了一个地下皇帝,这些人外面有,宫里也有。尤其是当初跟文大人一起的,还有好些大宋官员的妻女也没入元宫为奴。这批人只怕都有好几百。别看是宫奴,她们在宫里照样拉帮结伙,打压所谓地走狗,汉奸。”

这就是汉人的一大特色了,哪怕在阎王殿里,也要拉帮派,搞内讧地,不整点事出来斗斗就不爽。

不过这会儿秀儿心里想的是别的,她试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