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卧沙场-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加围攻的连队虽然打得异常艰苦伤亡过大人员不整可都嗷嗷叫着往上冲,根本不管什么“围师必阙”、“穷寇勿迫”之类的兵家禁忌,咱们现在是猛追穷寇痛打落水狗。
  收缩防守在主峰的敌人约有一个连,真的成了孤立无援的穷寇,他们据险死守垂死挣扎也真玩了命了。也难怪,主峰的地势过于险要,战前敌人曾大肆吹嘘“以**军队的战斗力,得付出一个团伤亡,需要半年的时间恐怕也拿不下来。”
  我们现在就是一个步兵团在进攻主峰,正好按照这帮傻逼吹出来的设想,人数差不多,就看一个团能不能都扔在主峰下边。咱们就是来虎口拔牙,确切的说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但干死的敌人更多,咱们可等不了半年那么漫长,连半天都觉得长,我们早杀红了眼,恨不得一步冲上去,把我们神圣的战旗插上主峰,把那些负隅顽抗的躲在工事后面藏在暗火力点里倦缩在屯兵洞内的兔崽子们一个个用子弹射穿,用手榴弹炸烂,用火焰喷射器把他们活活烧死。让那帮躲在后方的喜好YY愿意做梦的敌人高层都他妈把屁眼子闭上,别在那狂吹牛逼。中**人不是好惹的,中国陆军天下闻名。
  唯一遗憾的是我们的插旗英雄林小天倒在了冲向主峰的路上,我的铁哥们儿再也看不到那面光荣的战旗在主峰飘扬。现在这活得由哥们儿亲自干了,我身边的孙猛就打着“挖敌心脏”的连旗玩命的向上冲锋,身后“大功六连”的战士和其他连队的弟兄都大喊着杀声扑向敌人。
  敌人还是没有出现慌乱的迹象,还击的枪声不断,打的异常沉着,他们已经知道难逃一死,可还是保持着极高的战术素养,算是强劲的对手,保持着军人的勇敢顽强。
  电台里不断传来营长的呼叫,他站在攻击队形的后侧手拿望远镜,恨不得亲自端起机枪往上冲,教导员站在他的旁边,标志性的棍子离手换成上了膛的冲锋枪。两个营主官都焦急万分,眼看着距离主峰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战士们成片的倒下,就是接近不了。
  “穆童,半小时之内必须解决战斗,打的时间越长,我们的伤亡就越大,就看你的了,拿出‘大功六连’的威风,我马上命令炮连以火力支援你们战斗。”营长不断的催促我们加快攻击速度,电台里传来的河南口音撕哑但绝对称得上严厉,即使不放什么“提头来见”之类的狠话,可也听得出来是真急了,那意思就是让哥们儿死也得死在主峰上面。
  不用营长的鼓动和催债式的督促,仗打到这个份上,哪还能后退半步啊,就算林小天没有牺牲,从一路穿插。高地,背沟一战,血染通路,跃过第一道堑壕,攻占主峰前侧无名高地,我已经亲眼看见上百个朝夕相处的弟兄们倒下,那时候从骨子里从血液中都蹦发着仇恨,就是首长此时下令撤下来恐怕已经不太可能,想不让玩命那可得费很大心思。我手下的弟兄们带伤的都不下火线,全部都是高喊着杀声海浪前涌一般,一波一波的扑向敌阵,用血肉之躯顶着敌人雨点一般的枪弹炮弹手榴弹向主峰前进。
  “冷静,越是关键的时刻越需要冷静。”这话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记不住是谁说的,好象是区队长,在哪个场合说的还是想不起来,好象是在我们参战实习回来做报告时说的,提醒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眼前的狂热冲昏了头脑。
  现在不管这话谁说的,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员都说过这句话,甚至没有一点实战经验的指挥员也把它当成口头阐,任何一个优秀的指挥员都会铭记这句话,包括那些即将成为优秀的或者未等优秀之前就倒下的指挥员。
  我果断的命令全连停止攻击,我要用最快的时间想出解决战斗的办法。我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但不想让弟兄们就这么白白的送命,眼看着敌人居高临下,我们的战士只要冲到主峰前侧五十米的距离肯定被打倒,连敌人的子弹从哪冒出来的都看不到,人已经被打成了血葫芦,满地是血,血流成河。
  我再次观察了一下主峰的地形,敌人的阵地和射击位置都在半山腰上,都有巨石依托和钢筋水泥浇铸,还都合理的利用地形,我们再强大的炮兵火力也很难打到,即使免强打到也消灭不了工事内的敌人。阵地前侧的坡度本来就陡,难以攀爬,敌人还把那片地域上的所有树木植被全部砍倒,扫清了射界,露出光秃的红土地。
  一看见那片红土,我的眼睛一片模糊,呛人的血腥味、焦糊味和硝烟的臭味混合着冲进鼻腔、口腔直贯五脏六腹,让人禁不住要吐出来,更是气得牙根发痒。那片土地本来被称为红土现在更红了,都是一层层的血啊,一寸厚的鲜血已经将红色的土浸染得彤红而后慢慢变成那种深褐的颜色。血迹上面是一具具横七竖八的尸体,都是我们牺牲烈士留下的,还有不少没抢运回来的重伤员都在握着枪紧攥着手榴弹拖着全是烂肉翻着白茬露着骨头冒着血泡的断腿断胳膊瞪着血红的愤怒的眼睛向前敌人的阵地上爬,子弹不断的射中他们,再也爬不动了,伤员又成了烈士。
  “**的,老子跟你们拚了。”我再次从心底暴发出这种声音。可“冷静”那两个字随即从我的脑子里同时蹦了出来,我率领着一连之众与敌激战,我心中的“不顾一切的冲上去与敌人拚命”又在跟脑海里的“冷静,再冷静”同时进行着一场激战,后者甚至比攻击主峰的战斗打得更激烈更惨重。
  我是一名参过战的连长,自己的生死安危已不足惜,关键是手下还剩不到七十来号人,而且这么把人拚光了也不能顺利完成上级的任务,死了也闭不上眼睛。我重新判断了敌情,又细致的观察了目前态势。魏如海他们步兵八连在主峰东北方向攻击的狠猛,伤亡也最大,估计全连现在剩不到三十人,因为他们在前沿就消耗了过多的兵力,又一路苦战,现在基本失去攻击能力。负责穿插的步兵三连和七连仅仅是截断了敌人退路,并没有冒险向主峰攻击,进展不大,基本都在敌主峰阵地的侧后设置阵地准备阻敌退却。步兵一营方向的攻击看似较为顺利,但也只是相对我们二营和三营来说,他们均遭到敌火力有效压制,目前也在调整部署。
  妈的,难道我们老祖宗孙子那句“高陵勿向”真的起了作用?他那可是两千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背倚洼地向高陵攻击肯定要吃亏,即使是现代战争中在没有空中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这种攻击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甚至会导致战斗乃至战役的失利。朝鲜战场上我们就依托山地有利地形取得了著名的上甘岭等重大防御战役的胜利。难道这高地真的成了上甘岭?我们没有动用空军,战场态势真的跟上甘岭差不多,难道这次我们会扮演美军的角色?可我们是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敌人也不是摧不垮打不烂的志愿军,打下主峰只是时间问题。
  具体在战术上还真得动点脑筋,围攻的态势形成,穿插分队截住敌人退路,攻上去可不是那么轻松,就那近六十度角的坡度,不用敌人开火,没有敌情顾虑的情况下,光爬就得爬一阵子。
  我望着连着苍天耸入云宵的高地主峰,心想“必须找到敌人防御的要害,必须在敌人的心脏给上致命的一刀。否则,这仗的胜负真的很难说,弄不好就会成就敌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七十九章 冒险一搏
  “穆童,穆童,你还活着吗?为什么停止攻击?为什么停止攻击?其他分队都在勇猛冲击,为什么六连要停下来?”电台里再次传来营长急促的问话,他虽然亲临战场说的却不是实情。不光是我们连,全团大部分连队都暂时停止了动作,连攻击最猛的魏如海他们连也被敌火力压制住,几分钟的时间没有展开攻击行动。
  团首长也不断的督促着各营的战斗行动,看来是一级催一级,大家都没办法,再不将主峰拿下来,夜长梦多,说不上战场形势会发生什么变化,后果实难设想。
  我们还是没有动,距离敌人阵地大约二百米处利用地形和敌人射击的死角位置隐蔽待机,全连都在等着我发出再次冲击的命令,准备以多波次交替掩护的方式接近敌人阵地。
  这么打下去不行,传统的人海战术在这种险要的山地地形根本不适用很难奏效,敌人的工事即隐蔽又抗打击,尤其是密集精确的交叉火力对攻击分队的威胁实在太大了,除了对人员的杀伤还能产生心理上的巨大震撼。
  我下定了决心,不能强攻,必须采取智取的办法。尽管思路正确,可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我甚至想过土工作业的方式,先挖单兵掩体,而后扩展成散兵坑,再由坑扩展成壕,再不断的向前扩展,一直挖到敌人阵地前侧。可那个山体尽管红土较为稀软,还是有很多石头,再说敌人不断的向外投弹,影响土工作业的进程,我们也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缺少作业工具,时间更来不及,这几十年前的土办法很快就被我否决。
  “连长,三连和七连不是已经穿插到敌人侧后了吗?在后面干肯定比我们正面强攻效果好得多啊。”问话的是一排长,刚毕业不到半年的排长就赶上了举世瞩目的大场面。
  “三连和七连只是穿插到敌人侧后,截断敌人退路,阻击敌人增援没问题,可他们在南侧地形趋缓,尽管便于冲击,但更便于敌人发扬火力,所以还是攻不上去,只能是吸引敌人火力。”
  一说到坡度较缓,突然在我脑子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受两年前参战我们防御阵地左翼那条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被敌人利用三次的冲沟启发,主峰靠东侧也有一条绝壁,如果能从此处上去,肯定能一下出现在距离敌人只有十几米的位置,那时短兵相接近战歼敌,双方机会均等,就不再有被火力压制在开阔地形上的危险了。而且占领了主峰顶部马上就可以居高临下,半山腰的敌人阵地全在火力控制范围内,那会达成空袭一般的效果。
  不过那峭壁实在太陡,几乎就是立陡立崖的悬崖,采过药的还得是年轻人,练过攀登的还得是侦察兵中的顶尖高手,估计使用抓钩等器械也很难爬上去,而且一旦弄出动静被敌人发现恐怕就得前功尽弃,累个半死爬到上面接着就会被干个全死,落下万丈深渊。那可真是鸟都飞不上去的地方,人就甭提了,即使能上去也就是一两个人,现在训练攀登也来不及,上去一两个人根本就不顶用。
  也有有利的一面,虽然不是深沟,不容易隐蔽接近,但敌人肯定对那个绝壁疏于防范,一旦能从那个方向上去,那就真正到了敌人的心脏位置,一把利刃就会插进敌人的心脏。
  我的穿插分队中还有七八个侦察兵,李玉明肯定能爬上去,孙猛也说没问题,几个侦察兵都说能爬,我们六连的几个排长和老兵也说能爬上去。当时就把哥们儿造蒙了,“妈的,这么高的峭壁,我看着都眼晕,怎么能有这么些人说能爬上去,不是跟哥们儿吹牛逼吧?‘军中无细言’,没有金钢钻不能揽磁器活,没有弯弯肚谁敢吃镛刀头?战场上敢说这话的肯定有真本事。”我心里好一阵兴奋,可平时领着这伙人训练的时候没觉得他们有此绝技呀,除了孙猛、李玉明,别人我是一个不信。
  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