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史-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弩中整。三月,破樊城外郭,斩首二千级,擒裨将十六人。谍知文焕将遣张贵出城求援,乃分部战舰,缚草如牛状,傍汉水,绵亘参错,众莫测所用。九月,贵果夜出,乘轮船,顺流下走,军士觇知之,傍岸爇草牛如昼,整与阿术麾战舰,转战五十里,擒贵于柜门关,余众尽杀之。十一月,诏统水军四万户。宋荆湖制置李庭芝以金印牙符授整汉军都元帅、卢龙军节度使,封燕郡王,为书,使永宁僧持送整所,期以间整。永宁令得之,驿以闻于朝,敕张易、姚枢杂问。适整至自军,言宋怒臣画策攻襄阳,故设此以杀臣,臣实不知。诏令整复书谓:“整受命以来,惟知督厉戎兵,举垂亡孤城耳。宋若果以生灵为念,当重遣信使,请命朝廷,顾为此小数,何益于事!”时围襄阳已五年,整计樊、襄脣齿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人以栅蔽城,斩木列置江中,贯以铁索。整言于丞相伯颜,令善水者断木沉索,督战舰趋城下,以回回砲击之,而焚其栅。十年正月,遂破樊城,屠之。遣唐永坚入襄阳,谕吕文焕,乃以城降。上功,赐整田宅、金币、良马。
  整入朝,奏曰:“襄阳破,则临安摇矣。若将所练水军,乘胜长驱,长江必皆非宋所有。”遂改行淮西枢密院事,驻正阳,夹淮而城,南逼江,断其东西冲。十一年,升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左丞。宋夏贵悉水军来攻,破之于大人洲。十二年正月,诏整别将兵出淮南。整锐欲渡江,首将止之,不果行。丞相伯颜入鄂,捷至,整失声曰:“首帅止我,顾使我成功后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其夕,愤惋而卒,年六十三。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武敏。
  子垣,尝从父战败昝万寿于通泉;埏,管军万户;均,榷茶提举;垓,都元帅。孙九人,克仁,知房州。
 
  
  




       
宋濂》元史》列传第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李忽兰吉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用汪德臣言,承制命忽兰吉佩银符,为管军千户、都总领,佐汪惟正立利州。乙卯正月,将兵三万取合江大获山。宋刘都统率众谋焚利州、沙市,次青山,忽兰吉以伏兵取之,俘获甚众。都元帅阿答忽以闻,升本帅府经历,兼军民都弹压。丙辰,宪宗更赐金符,仍命为千户、都总领。戊午,忽兰吉以兵先趋剑门觇伺,宋兵运粮于长宁,追至运曲坝,夺之,俘将校五人而还。
  宪宗南征,忽兰吉掌桥道馈饷之事,有功,赐玺书。从攻苦竹隘山寨,先登,斩守将杨立,获都统张寔,招降长宁、清居、大获山、运山、龙州等寨。十一月,大获山守臣杨大渊纳款,已而逃归,宪宗怒,将屠其城,众不知所为。德臣谕忽兰吉曰:“大渊之去,事颇难测,亟追之!”乃单骑至城下。门未闭,大呼入城曰:“皇帝使我来抚汝军民。”一卒引入,甲士环立。忽兰吉下马,执大渊手,谓之曰:“上方宣论赐赏,不待而来,何也?”大渊曰:“诚不知国朝礼体,且久出,恐城寨有他变,是以亟归,非敢有异谋也。”遂与偕来,一军皆喜。忽兰吉入奏,宪宗曰:“杨安抚反乎?”对曰:“无也。”宪宗曰:“汝何以知之?”对曰:“军马整肃,防内乱也;城门不闭,无他心也;一闻臣言,即抚绥军民,从臣以出,以是知之。”宪宗曰:“汝不惧乎?”对曰:“臣恐上劳圣虑,下苦诸军,又为一郡生灵命脉所寄,故不知其惧。”宪宗悦,赐蒲萄酒。大渊遂以故官侍郎、都元帅听命,而民得生全。
  宪宗命忽兰吉与怯里马哥领战船二百艘掠钓鱼山,夺其粮船四百艘。宪宗次钓鱼山,忽兰吉作浮梁,以通往来。己未,与怯里马哥、扎胡打、鲁都赤、阔阔术领蒙古、汉军二千五百略重庆。六月,总帅汪德臣没于军,命忽兰吉以其军殿后。宋兵水陆昼夜接战,皆败之。部军皆青居人,赏赉独厚,遂与蒲察都元帅守青居,治城壁,储刍粮,招纳降附。宗王穆哥承制命忽兰吉佩金符,为巩昌元帅。
  中统元年,德臣子惟正袭总帅,至青居。五月,忽兰吉等赴上都。时浑都海据六盘山以叛,世祖遣忽兰吉亟还,与汪良臣发所统二十四州兵追袭之。十月,从宗王哈必赤等次合纳忽石温之地,力战,杀浑都海等于阵,余党悉平。二年六月,以功授巩昌后元帅,赐金币、鞍马、弓矢。九月,火都叛于西蕃点西岭,汪惟正帅师袭之,至怯里马之地,火都以五百人遁入西蕃。诏宗王只必铁木兒,以答剌海、察吉里、速木赤将蒙古军二千,忽兰吉将总帅军一千,追袭火都于西蕃。十月,擒之。四年,首将答剌海言忽兰吉功高,诏赐虎符。忽兰吉不受,问其故,对曰:“臣闻国制,将万军者佩虎符,若汪氏将万军,已佩之,臣何可复佩。”帝是其言,命于总帅汪惟正下充巩昌路元帅,所属官悉听节制。六月,答机叛于西蕃,帝命好里燕纳,与惟正追之松州,忽兰吉以千骑先往,执答机。
  至元元年,入觐,命与同佥总帅汪良臣还蜀,守青居。是时,国兵犹与宋兵相持于钓鱼山。三年,宋兵陷大梁平山寨。平章赛典赤令忽兰吉领兵千余骑掠其境,先以七百人觇之,闻寨中拥老幼西去,追击之,斩首三百级,得马二百八十,都元帅钦察等家属百余口先为宋兵所得,亦夺还之。四年,以本职充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处蒙古汉军都元帅参议。六年,赐虎符,授昭勇大将军、夔东路招讨使,以军三千,立章广平山寨,置屯田,出兵以绝大梁平山两道。
  十年正月,成都失利,帝遣人问所以失之之故及今措置之方,忽兰吉附奏曰:“初立成都,惟建子城,军民止于外城,别无城壁。宋军乘虚来攻,失于不备,军官皆年少不经事之人,以此失利。西川地旷人稀,宜修置城寨,以备不虞;选任材智,广畜军储,最为急务。今蒙古、汉军多非正身,半以驱奴代,宜严禁之。所谓修筑城寨、练习军马、措画屯田、规运粮饷、创造舟楫、完善军器,六者不可缺一;又当任贤远谗,信赏必罚,修内治外,战胜攻取,选用良将,随机应变,则边陲无虞矣。”六月,将兵赴成都,与察不花同权省事。十一月,复还守章广平山寨,前后七年,每战辄胜。
  十三年,引兵略重庆,复取简州。十四年,承制授延安路管军招讨使。十五年,秃鲁叛于六盘山,忽兰吉以延安路军,会别速台、赵炳及总帅府兵于六盘,败秃鲁于武川,俘其孥,还,承制授京兆延安凤翔三路管军都尉,兼屯田守卫事。十月,改同知利州宣抚使,夔东招讨如故。入觐,赐虎符,授四川北道宣慰使。忽兰吉请以先受巩昌元帅之职及虎符与其弟庭望。二十年,改四川南道宣慰使。
  二十一年,奉旨与参政曲里吉思、佥省巴八、左丞汪惟正分兵进取五溪洞蛮。时思、播以南,施、黔、鼎、澧、辰、沅之界,蛮獠叛服不常,往往劫掠边民,乃诏四川行省讨之。曲里吉思、惟正一军出黔中,巴八一军出思、播,都元帅脱察一军出澧州,忽兰吉一军自夔门会合。十一月,诸将凿山开道,绵亘千里,诸蛮设伏险隘,木弩竹矢,伺间窃发,亡命迎敌者,皆尽杀之。遣谕诸蛮酋长率众来降,独散毛洞潭顺走避岩谷,力屈始降。
  二十三年,入觐,以老病,乞归田里。帝悯之,得还巩昌。二十六年,行省列奏忽兰吉之功,请用范殿帅故事,商议本省军事。二十七年,拜资善大夫,遥授陕西等处行尚书省左丞,商议军事,食左丞之禄。元贞二年,入觐,授资德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议本省公事,卒。泰定元年,谥襄敏。
  ○李庭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徙寿光。至元六年,以材武选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击之,斩其裨将王玘、元胜。河南行省承制授庭益都新军千户。宋襄阳守将吕文焕以万五千人来攻万山堡,万户张弘范方与接战,庭单骑横枪入阵,杀二人,枪折,倒持回击一人坠马,庭亦被二创,复夺后军枪,裹创力战,败之。八年春,真除益都军千户,赐号拔都兒。与宋兵战襄阳城下,追奔逐北,直抵城门,流矢中左股而止。九年春,攻樊城外郛,砲伤额及左右手,夺其土城,遂进攻襄阳东堡,砲伤右肩,焚其楼,破一字城。文焕麾下有胖山王总管者,骁将也,庭设伏诱擒之,以功授金符。十年春,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砲,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樊城破,襄阳降,以功授金虎符,为管军总管。
  十一年九月,从伯颜发襄阳,次郢州。郢在汉水东,宋人复于汉水西筑新郢,以遏我军。黄家湾有溪通藤湖,至汉水数里,宋兵亦筑堡设守备焉。庭与刘国杰先登,拔之,遂荡舟而进,攻沙洋、新城。砲伤左胁,破其外堡,复中砲,坠城下,矢贯于胸,气垂绝,伯颜命剖水牛腹纳其中,良久乃苏。以功加明威将军,授益都新军万户。师次汉口,宋将夏贵锁战舰,横截江面,军不得进,乃用庭及马福等计,由沙芜口入江。武矶堡四面皆水,庭决其水而攻之,大军渡江,武矶堡亦破。遂从阿术转战至鄂州,顺流而东。十二年春,与宋将孙虎臣战丁家洲,夺船二十余,宋军溃,以功加宣威将军。宋兵断真州江路,庭焚其船二百余,击斩其护岸军。闻夏贵欲由太湖援临安,亟出兵逆战裕溪口,败之。诸军攻常州,庭鏖战,夺北门而入。
  十三年春,至临安,宋主降,伯颜命庭等护其内城,收集符印珍宝,仍令庭与唐兀台等防护宋主赴燕。世祖嘉其劳,大宴,命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赐金百锭,金、珠衣各一袭,仍谕之曰:“刘整在时,不曾令坐于此,为汝有功,故加以殊礼,汝子孙宜谨志之勿忘。”继有旨:“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兒立功,要在西北上也。今有违我太祖成宪者,汝其往征之。”乃别降大虎符,加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仍命其次子大椿袭万户职。庭至哈剌和林、晃兀兒之地,越岭北,与撒里蛮诸军大战,败之。移军河西,击走叛臣霍虎,追至大碛而还。诸王昔里吉、脱脱木兒反,庭袭击,生获之,启皇子只必帖木兒赐之死。复引兵会诸王纳里忽,渡塔迷兒河,击走其余党兀斤末台、要术忽兒等,河西悉平。
  十四年,入朝,世祖劳之,赐以益都居第、单河官庄、钞万五千贯及弓矢诸物,拜福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改福建道宣慰使。召赴阙,备宿卫。十七年,拜骠骑卫上将军、中书左丞,东征日本。十八年,军次竹岛,遇风,船尽坏,庭抱坏船板,漂流抵岸,下收余众,由高丽还京师。士卒存者十一二。继以父殁,归益都,召拜中书左丞、司农卿,不赴。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驿召至上都,统诸卫汉军,从帝亲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