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董卓大传-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无辜的百姓免于战祸,尽快结束这乱世烽火,早日还天下安宁太平。
    当哭喊声完全消失后,康鹏才睁开眼睛,回首悄悄擦去已经夺眶而出的泪水,才又回首叫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抵抗我正义王师的下场,你们将来还有谁敢和米贼勾搭,本相不会在乎再杀多少人的!”
    旷野中鸦雀无声,城固百姓听出眼前这个魔王有就此饶过他们的意思,那还敢出声打扰魔王的好心情,就连被吓哭的小孩子都被母亲紧紧捂住嘴,不让他们哭出声来。
    康鹏又叫道:“有过者必罚!当然,对本相有功者也要必赏。”康鹏朝贾诩摆摆头,贾诩立即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大声念道:“念到名字的人出来,太师要重赏你们,杨柒,王沙,康动……”
    被念到名单的人虽然对魔王要重赏他们的话将信将疑——自己对董卓军并没有立什么功劳啊?可还是乖乖的跪到前面,生怕惹魔王不高兴,那可能的好事就要变成真正的坏事了。好不容易等贾诩把昨天晚上康鹏抓阄抓出的名单念完,康鹏所站的高台之前已经跪下二十多人,大都是些城固的小地主和破落士族,原来在张鲁治下都是混得不怎么如意,这些人也是康鹏要重点拉拢的对象。也有几个原来就混得风生水起,如今又运气好被康鹏抓阄抓出的地主士林。
    康鹏换上一副笑脸——虽然还是那么恐怖,夸奖道:“你们很好,能主动给本相的大军通风报信,本相攻城时又里应外合帮助本相顺利攻破城池,本相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康鹏在台上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台下的士林和地主却满头雾水,自己什么时候帮董卓军干过这些事?但这些人也还算有眼色,没有人不识趣的承认自己没有立过功劳。
    康鹏胡说八道了一通,最后清清嗓子,“你们很好,每人赏良田五百亩,金币千枚,刚才那些被本相处死的那些给米贼助纣为虐的罪犯家人,也赏给你们作奴仆了。还有,再赏赐给你们每家祥瑞神种千斤!”
    康鹏的话音刚落,城固的百姓中顿时大哗,这赏赐也未免太重了,台下的跪着那些幸运儿更是眼睛都在往外面发着光,连连朝康鹏磕头,更有几个胖嘟嘟的土财主直接激动得跳起来大喊,“太师万岁!太师万岁!”
    康鹏一挥手,早有一队士兵抬着赏赐的金币放到那些幸运儿面前,当众打开,黄澄澄的金子在阳光下映得人的眼睛都花了,引得人群又是一阵喧哗。康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要的就是这效果,大棒加蜜枣,恩威兼施,这样董卓军今后的战斗才没有人敢于全力抵抗,也会有更多的人主动投靠自己,打倒了前一批既得利集团,就要扶持新的一批既得利集团,那新的这批既得利集团为了保住利益,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自己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才能维持。何况这些赏赐都是康鹏慷他人之慨,他刚才杀的那些地主士林手中掌握的土地钱粮可远不止这个数,赏出这些不过九牛一毛,还有那些良种,康鹏本就打算在新占领的地区推广,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在那些幸运儿的千恩万谢声中,康鹏又冲着剩下那些汉中军俘虏叫道:“你们也不错,本相大军破城之时,你们没有顽抗到底,主动弃暗投明,也算难得,今天就饶你们一命,希望你们今后不要再给米贼助纣为虐,否则本相定不轻饶!”康鹏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你们中间,愿意参加本相大军的,同西凉军一样待遇,立功就有重赏,退伍后分给五亩良田;不愿参加的,每人分给两亩土地,回家务农去吧。”康鹏又耍了一个滑头,他可没说给不愿参加自己军队的俘虏分什么土地,至于他们将要分得良田还是荒地,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董太师万岁!”俘虏中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句,接着是杂七杂八的大喊,“董太师万岁!”“董太师万岁!”,最后变成两万多死里逃生的俘虏齐声大喊,就连城固的百姓也开始跟着大喊,这些俘虏中有不少都是城固本地人,他们的亲人看到他们能平安回家,还小有赏赐,也不在乎浪费一些口水了。
    开始那半大青年边跟着喊边捅捅他的父亲,“父亲,那个碗还在吗?快拿出来,我们家要赏赐大概有戏。”他的父亲这才如初梦醒,忙手忙脚乱的掏出那个青花瓷碗,正要喊话,却见一员俊美的白袍小将靠近那个既恐怖又大方的魔王太师说了什么,那白袍小将的相貌特别,佼好远胜女子,所以这青年的父亲一眼认出——就是昨天接他酒的那位。
    那青年的父亲心速突然加快,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果然,那位又恐怖又大方的太师在台上大叫道:“昨天,我大军进城之时,有一名百姓主动向我军将领敬酒,他敬酒时拿的是一个青花瓷碗,他今天来了吗?出来,本相也要重赏他!”
    “太师,小人在。”那青年的父亲举着那个青花瓷碗,一溜小跑挤出人群,跑到高台面前跪倒,象捧命根子一样双手高举那个青花瓷碗,哆嗦道:“太师,昨天就是小人第一个给王师献酒。”他边喊心中边琢磨,这个恐怖的太师能给自己什么赏赐?要是能给十亩田就好了,那自己就不用给伍老爷家当佃农了,不,不用给其他老爷当佃农,伍老爷刚才已经被太师活埋了。
    康鹏很满意他的表现,点头道:“看你模样,你家应该是户佃农,你给谁家做佃户啊?他家里有多少田地啊?”
    那青年的父亲老实答道:“回禀太师,小人是城固首富伍老爷家做佃户,就是刚才被太师活埋那个伍老爷,他家里有……”
    “不用说了。”康鹏打断他的话,“从现在开始,城固首富就是你了,那个什么狗屁伍老爷家里田地宅院都是你的。”康鹏顿了顿又说道:“既然你做过佃户,就知道佃户有多苦,好好对待佃农,希望你不要象那个狗屁伍老爷,被本相活埋。”
    那青年的父亲已经激动得瘫倒在地,连句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其他城固百姓则后悔得肠子都绿了,要是昨天自己手脚快些,早些给董卓军敬酒,那城固首富就是自己了。而正如康鹏所料,他对敌人重赏重罚的消息一传开,董卓军攻打的城池百姓再没有人愿意帮助守军,都准备好香案酒肉,盼着董卓军早些打进城,当地的士林地主也会主动与董卓军联系,主动帮助董卓军破城,免得董卓军秋后算帐,同时董卓军的敌人也士气动摇,主动投降的日益增多,使董卓军省去许多麻烦。当然,这是后事暂且不提。
    康鹏在城固挥舞着大棒加蜜枣的时候,他的夺取益州的主要敌人刘焉也没有闲着。此刻的阆中城外,也是人头涌动,旗帜飘扬,刘焉登台拜将,任命老将贾龙为益州军统帅,全权处理抵抗董卓军的侵略。但刘焉终究还是不放心,又任命历来与贾龙不和的张松为监军,名为协助处理军务,实际上刘焉打的什么算盘,相信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了。
    益州共有七拼八凑的军队三十三万,刘焉交给贾龙二十五万,看上去与进犯的董卓军军力相差无几,可贾龙心里非常清楚敌我双方战斗力的差距有多大,并没有集中军力与董卓军决战,而是兵分三路,一路由严颜率领,兵发阳平关,防御吕布、张绣部队,阳平关易守难攻,这一路贾龙只布置了四万部队;另一路由李严、李恢率领,兵出祁山,也是准备利用地利拖垮董卓军,这一路的部队是六万人;主力由贾龙亲自带领,以张任为先锋,取道广元,抢在葭萌关的董卓军与康鹏的主力部队会师之前夺回葭萌关,故技重施拖跨敌人。
    军队调拨完毕之后,贾龙叫来张鲁使者阎圃,径直说道:“先生,请你快马通知张天师,让他守住汉中十天,只要守住十天,救军一定到。”阎圃大喜,忙去吩咐,贾龙又拉住他,“先生,再请你转告张天师一声,如果守不住十天,那就全军撤离汉中,与我军夹攻葭萌关,但是在撤离之前,带不走的粮食,一定要全部烧毁,你我两家联军是否能取得主动,这就是关键了。”
    阎圃沉默半晌,他可没把握说服张鲁这么做,但考虑良久,阎圃还是含糊道:“小生尽力。”
    阎圃走后,贾龙又对刘焉抱拳道:“主公,我等在前方迎敌,主公在后方也请努力支援粮草军需,尤其是阴平小路,主公切不可掉以轻心。”刘焉满口答应,马上命令卓膺率军五千去守阴平,贾龙这才放心而去。
    布置完毕,益州大军即刻出发,开进的路上,张任寻机悄悄问贾龙道:“老师,葭萌关易守难攻,守将高顺、魏延也是万夫莫当的猛将,老师有信心能在十天之内攻破葭萌关?难道老师已经成竹在胸了?”
    贾龙神秘一笑,“傻孩子,你老师最有名的一战是在那里打的?昔日你的老师在葭萌关死守数月,难道老师就不留什么后手?”

      第四卷 蜀道难 第六章 危险的对手
    

    “贾龙?”康鹏拿着埋伏在阆中的暗月部队飞鸽送来的情报奇怪的问道:“这个贾龙是什么人?本相怎么没有印象?”康鹏第一次看到情报的时候还暗暗欢喜,刘焉让一个在三国演义中默默无闻的武将担任统帅,那董卓军取四川就可以轻松许多了。可当康鹏看到情报上说贾龙是张任的师傅,康鹏不免有些心惊肉跳,忙将贾诩、法正和鲁肃叫来,询问贾龙的详细情况。
    “太师,你忘记了?”贾诩奇道:“昔日朝廷五路大军征讨羌人,虽然其他四路大军尽告失败、惟独太师你得胜而归,可兵出罀阳的益州军也全军而退,没遭受多大损失,其中就主要是当时任益州军先锋贾龙的功劳,太师当时你不但夸他是无双国士,有勇有谋,还许以重金想把他招到麾下,可惜贾龙当时急于镇压南蛮作乱,没有答应。”
    康鹏搔搔肥头,他只继承了董老大的肉体,却丝毫没有董老大的记忆,那会知道董老大以前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康鹏含糊道:“人老了,记性就差了,他的事情也模模糊糊的,你们给本相详细说说他的情况,本相边听边回忆。”
    贾诩狐疑的打量康鹏一眼,贾诩早就有点怀疑,这几年,董老大的性格脾气改变太快,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象换了一个人一样,可贾诩只是把怀疑憋在心里,他可不愿去做这出头鸟,再加上董老大现在对他益加亲厚重用,贾诩也不愿回到以前那种与董老大那种亲而不密的关系。
    法正和鲁肃都是在康鹏附身到董老大身体上后才认识董老大,所以并不象贾诩那么狐疑,曾经在益州呆过一段时间的法正答道:“贾龙,字谦德,益州犍为人,官居校尉,任犍为太守,是川中第一大将,曾经参与征讨羌人、南蛮和黄巾的战斗,擅于防御战及出奇兵取胜,屡立战功,手下还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号称无当飞军,这支军队由南蛮少数民族及川人组成,爬山涉水,如履平地,个个武艺超群,上阵能以一当十,勇猛无比,而且对贾龙忠心耿耿,刘焉虽然对功高震主的贾龙早就欲除之而后快,可都惧怕杀掉贾龙后无法对付这支军队,所以一直不敢下手。我军如果与这支军队交锋,可一定得小心。”
    “贾龙虽然年过古稀,已经七十有一,可是就如古之廉颇,老当益壮。”贾诩补充道:“这是一个危险的对手,千万不能欺他年老,要小心对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