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是鸡蛋里挑骨头,虽然骂得厉害,却是没有多少不实之词,你封报馆,人家改个名字又出了,你想抓人?那可不成,新闻自由从国父到木铁侠都是一再肯定的,约法更是规定:“人民有言论之自由”,哪怕你是总统总理,也只有上法院打官司,可打一场官司往往要历经数年,说不定还要最高法院被驳回,人家在报上已经不知骂了多少次。

要想人家不骂,很简单,花钱免财,一收钱,人家就转而找别人骂去。但凡是做过一任部长的老政务官,上任之前先要给这位仁兄送钱,免得一上任就挨骂。这次冯大总统入京不懂规矩,结果被人家将他在江苏的种种所作所为全抖了出去,这位白宫的新主人赶紧派人送银子过去。

正因为如此,熊曦敢于在饭馆公开谈论府院之间的纷争而无人理会,可是这个问题柳镜晓却不敢开口,隔墙有耳,传入外人耳中必定后患无穷,何况柳镜晓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对熊曦说道:“熊秘书,我也给你说实话吧……这样说吧,我本人算是半个鄂系出身的,我手底下这些干部,鄂系出来的也不少,可现如今却和直系站在一条线上,这事情,真难啊……”

熊曦听了柳镜晓的话,劝道:“两者之间择其善而行之,时下师长还是亲近段总理为好……”

一听这话,柳镜晓和郭俊卿都停下筷子,问道:“这是为何?”

熊曦问道:“请教师长,直系有多少师兵力?鄂系有多少师兵力?”

柳镜晓恍然大悟,他盘点了一会说道:“就是把混成旅折算起来的话,直系也不过十师的实力而已。”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直系虽然都是能征善战的部队,可是真正的实力也不过十师而已,而属于鄂系的实力,不计入混成旅在内,光“师”的番号就有十五个以上了,这还不包括一堆的混成旅、独立旅,在实力对比上绝对占优,所以他有重归鄂系的念头。

熊曦这时候又说出一段秘闻来,他说道:“我在总统府的时候,和国务院的人多有来往,加上丁秘书长和我很亲近,所以听人说,总理一直有武力南征,一统全国的打算……”

这是人所皆知的秘密了,从木铁侠时代起武力统一就是北方的既定国策,只是因为财政上的原因始终无法实现而已,段铁民自然也不例外,他促成直鄂合作,实际也是为了南征大业。

柳镜晓这时候倒想起了一件事,当初王斌城和奉系谈判的时候,孙挺羽最后说过:“告诉段总理一声,如若南征战事一开,奉军免费出一师之兵,不需中央出一丝一毫便可即时开拔……”

如果奉系想想转移直鄂双方的压力,肯定是支持北军南征,而有了这催化剂,恐怕段铁民心里只想在自己手里达成南北一统的局面,南征的意愿恐怕会更加炽烈吧。

熊曦下面的话倒让柳镜晓吃了一惊:“总统的意思是先谈判,如果谈判不成再南征也不迟,等段总理可等不了那么久,因为他有借赵云的意思?”

因此他立即问道:“这赵云是?是哪位?”

熊曦说道:“公开的说法是曹明曹巡阅使,可实际大家都有数,段总理是标准的军校出身,哪里看得起小贩出身的曹巡阅使,他心里的理想人选就是陈云杰陈副使了,听说段总理想让曹明当南征总司令,陈云杰副之,等打下南方之后,让曹明当两广巡阅使,陈云杰当广东督军……”

接着他说了一通段铁民拟定的人事安排,柳镜晓脑子甚活,明白了武汉前线,直鄂双方处于对峙,却为何能保持不战不和的局面。

双方表面在打电文报,可实际上却是在暗里谈判,等双方谈成了,那时候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陈云杰说不定会联合鄂军在自己背后插上一刀。

曹明虽然是直系的首脑,可人心难测,眼下直军被堵在鄂南,无法回返直隶老家,如果转身和鄂军交战,近京都是鄂系的部队,直军部队只有两支,一支是冯大总统带到北京“防匪”的一师一旅,另一支则镇守保定大名的直军部队,但是直军援鄂,留守老家的部队几乎是在唱空城计,所以开战的话,直军难有胜算。

可是段铁民许以厚利,让直军替他的南征打头阵,对他而言那是最好不过,而对于曹明来说,也不失是件美事。

柳镜晓不由锁紧了眉头,说道:“段总理对我有什么看法……”

熊曦想了很久,才说道:“恐怕印象很不好……我听丁秘书长说了,总理对师长在廊坊反对中央非常有意见,几次想派兵平定,只是需要直鄂合作的局面,所以才没派兵……”

熊曦继续说道:“师长,你退出四川,拒任四川查办使之职……这其中的经过,我不清楚……可是,对于总理来说,那就是大大的不敬了……”

接着他又分析了一通,他说道:“在段总理看来,他是北方军人的领袖,你就是再大的错处,终究属于北军一脉……你的地盘就是北军的地盘,你的实力就是北军的实力……只有师长在四川一日,北军就在川中有一颗旗子,他又收买了四川军官系的军人,随时准备统领大军入川……可是师长退出四川,这刚刚与总理的心理相反……师长又送还了川军俘虏枪枝,在段总理眼里这又是一桩重罪,在他眼中,师长的本钱是北方军人的本钱,不得他的命令而擅自资敌……这不是目无总理吗?”

熊曦的分析丝丝入扣,柳镜晓听得很仔细,等他讲完,柳镜晓倒是报以轻快的笑容:“现在想来,总理是对我恨之入骨,必想借我的人头来立威了,只是我现在手头有点兵,所以才不敢发威罢了……”

熊曦连忙拍柳镜晓的马屁:“师长高明……师长高明……”

柳镜晓又是轻轻一笑,说道:“那以你来看,这如何善后是好?”

熊曦赶紧站起来,往后退了两步,向柳镜晓一鞠躬道:“师长,熊曦愿为师长解忧……”

柳镜晓眯眯一笑,说道:“熊秘书,你代我到北京走一趟,替我在总理面前疏通疏通……”

徐震小胖子找柳镜晓谈的事情也是和生意有关,原来他有些高利润的物资想到四川去,只是长江上游一样需要有人照应照应,想请柳镜晓帮个小忙,到时候报酬从优。

柳镜晓也是爱财如命的君子,两个人一拍即合,当即达成协定,只是柳镜晓带了家眷,徐震不能带他陷身于秦楼楚馆之中,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这几天,柳镜晓陪着夫人逛街购物,还帮小尼姑买了五块七角钱的檀香,让小尼姑是十分感动。

剩下的时间就去拜会新上任的鄂方要人,可惜徐又铮不在武汉,只有新任督军吴新光接见了柳镜晓,吴对柳镜晓的来访还是相当热情的,还拔了一批汉阳兵工厂的军火给他,让柳镜晓拍着胸膛说道:“绝对服从吴督命令!”

只是这位吴督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副不堪大用的模样,能做上督军位置,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他是段铁民的内弟,是为贵戚,非战将也,这是柳镜晓的看法。

这几天湖北全省相安无事,就连电文战都没打,倒是湖南方面因为援鄂失败,爆发了内战。

这天,柳镜晓正在旅馆陪着夫人说话,突然有人闯了进来,细一看,原来正是他派往北京走内线的熊曦,他手里挥舞着一封信,信角下露出了一个末一笔写得特别长而有力的民字,柳镜晓猛着站起身一说:“你带来段总理的亲笔信吗?”

欲得而甘心的总理怎么会写亲笔信给他,熊曦的内线又是怎么走的通,此中自有一段经过。

第12章 湖南问题2

原来有一个国务院跑新闻的新闻记者陈唐绍,因为口齿伶俐,挂了个国务院参议的虚衔,他和段铁民十分相近,时常进出国务院。

熊曦在北京时就发现了这条内线,和他缠得很紧。到了北京之后,熊曦不动声色,和陈唐绍照常来往,只是不说来由,等到第三天,唐绍无意中向他说了一项消息:现时府院失和,段总理也是忧形于色,很想和院方搞好关系,但一时苦于无从下手。熊曦乘机讲明了来历,许了重利,向他献了一个密计。

唐绍便跑去见段总理说:“总理这几日愁眉不展,莫不是为了府院失和的事情?”

段瞪了他一眼,问道:“你怎么会知道?”,但又坐下来垂头丧气地说:“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这南征的大业马上就要开始了……哎!”

唐绍趁机向段献计道:“府里有爱用自己人的习惯,相国不是不知道的呀!多用几个直系的人,意见不是容易接近了吗?”

“我用直系的干部不是用得很多了吗?”段铁民一连举出几个直系军官的名字,结果陈绍唐都摇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这几个人的地位太低了……”

段想了半响,终于想出一个人来,不禁恨恨地说:“就是柳镜晓还没用过!”

他不称柳师长或镜晓,而直称其名,就含着此人可杀不可赦的敌意。这也难怪,柳镜晓虽然是鄂系的干部,现在却跑到直系一方去整天和鄂系跳对台戏,现在又出卖了北方的利益,柳镜晓诚是段总理眼中的千秋罪人。

陈绍唐装作十分吃惊的样子说:“这个人吗?太坏了,实在太坏了!总理还是另想一个吧”他口中却又象自对自说道:“总理想仿效封雍齿的故事吗?办法诚然是好办法,可惜柳镜晓此人实在太不可用了!”

刚愎的段完全落入落入他的迷魂阵,当真是熊曦的锦囊妙计,假手于陈唐绍而行之。第二天,段决定派亲笔信迎接柳镜晓入京面商要事,熊曦又钻了门路,由一个柳镜晓的代表摇身变作了段的代表。

接着,中央政府正式发表柳镜晓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兼鄂西镇守使兼共和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这两个职务都是由陈云杰私授,一直得不到中央政府的确认,现下中央政府给柳镜晓发电,用的称呼还是“柳镜晓!”

段铁民这其中也有让柳镜晓戴罪立功的意思,现下他驻兵宜昌,到时候段总理发兵四川,柳镜晓就是他的先锋官。

不过柳镜晓的正式军衔还是一个上校而已,以上校军衔而出任“总司令”、“镇守使”的职务,这也是共和以来的一个怪象,倒不是段总理小气,实际是柳镜晓到北京的那一天,发表他为将军府将军,同时超格晋升中将,至于柳镜晓的将军封号,外面的消息灵通人士都说是:“恒威将军!”

莫说是柳镜晓成了段铁民的先锋官,就连陈云杰也成了人家的先锋官,“代理湖北督军”南耀萧接下了鄂南镇守使的职务,虽然曹正使和陈副使的位置还没动,可这鄂南的地盘就算是归了直军。

大伙儿都看到湖南方面大打内战,北军大有机会趁虚而入。

当然了,让人家做一条能叫的狗,也是需要扔几块肉骨头的,段总理宣布南征直军改编为一师三旅,入鄂后收编的一师一旅也全部承认番号,鄂南直军由当地供给军饷,不足部分由国库补足。

同时允许在保定大名留守的直军部队整编为三个独立旅,也就是直军在何定大名的部队进行了一次大扩充,实力膨胀了好几倍。

等双方达成协议,段铁民公开声明:“直督决不易人”,曹明得了这个允诺,就准备乘车南下,一直在背后威胁武汉的王斌城旅也准备向南移动,只等曹明一到,王斌便兵移鄂南。

柳镜晓和完颜玉琢却没机会和这位义兄见上一面,他们在武汉呆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现下也是回宜昌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