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侦探路 作者:孟广刚-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我那苦命的儿子,在他临走前的那两天,真是太让人揪心啦!每当医生
来到他面前,他就抓住医生的手说:“阿姨,救救我吧!……阿姨救救我吧!求
求你了,阿姨!”

    “叔叔,叔叔,救救我吧,你别走,别走……”他抓住医生不肯撒手。他不
停地,喃喃地呼唤着!求救着!每个医生都眼含泪水劝慰着他:“没事,会好的
……”离开小孟骁的病房回到办公室医生才把泪水流出来。

    当病房的陈主任来看孟骁时,孟骁抓住她的手不肯松开:“主任阿姨,给我
想想办法吧,救救我吧,我不行啦,我受不了啦,我的五脏六腑都要出来啦!”
陈主任说:“阿姨给你想办法……”医生们不忍看着小孟骁痛苦的死去,找到我
提出要给他用冬眠灵,想让他不再去承受痛苦和折磨,安静的离开人世。对此建
议我和孟骁的妈妈都坚决反对。

    在孟骁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仍不放弃对儿子的“救治”,仍然每天跑一趟新
药特药商店,问有没有抗癌新药,梦想着治疗癌症的新药从国外或者什么地方飞
来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小孟骁不时的抬起紧握的双拳,他半嗤着咬紧的牙关,恨
恨的质问苍天,天那,为什么?天那!为什么?为什么?

    小孟骁死不瞑目,因为在他心中有一幅美好的蓝图。看看他的日记,他的书
架和他准备好的书包,你就知道他在不能吃饭,不能睡觉,仅靠输液吸氧的情况
下,是如何熬过了四十个日日夜夜,惊人的毅力是来自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顽强与生命抗争着,他不想死去,然而他的生命已到了最后时刻。

    那时,主治医生高燕最后一次走进孟骁的病房,一进病房小孟骁再次的向她
求救:“高姨,救救我,你救救我,你别走,我受不了啦!高姨!……”高医生
流着泪说:“高姨不走……”随后,她用听诊器给孟骁听了一听,并和小孟骁的
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孟骁病逝的最后一天,他发疯似地拔掉了好不容易扎上的滴流。下午,孟骁
病情极其稳定,情绪稳定,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回光返照吧!他对妈妈说:
“妈妈我错了,再把滴流扎上吧,我能挺住,再把吕阿姨找来吧(指护士长),
我能配合好,我能挺住。”结果护士长连扎了十多次,也没有扎进去。孟骁说:
“吕阿姨,你扎吧,我不怕疼。”

    孟骁临死前,滴流扎不了啦,只好请来外科医生,切开静脉,结果血管都已
经坏死了。

    11月23日是小孟骁生命的最后一天,中午刚刚被抢救过来的小孟骁看到我在
流泪,就对我说:“爸呀,你别哭了,我能好……”他吃力的对我微笑着……

    这天下午他说的话最多,他撒娇的朝我和他妈妈叫:“爸咪,妈咪”,“爸
咪,妈咪,我是不是你们最听话的孩子?”我回答说:“你是天下最听话的好孩
子……”听到我的肯定,他满足的微笑着。他对守护他的舅舅说:“舅啊,等我
病好了,你教我学日语。”然后,他又找他叔叔说话,而此时舅舅和叔叔已经控
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就在这样的诀别时刻,小孟骁还不忘记关心我这个爸爸,他说:“爸呀,这
段时间你太累了,你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吧……”可我知道他并不愿意我离开
他的身边,我又怎么能离开我的宝贝儿子呢?

    当天晚上,孟骁的状况仍然很好,睡觉前他要求刷牙,并提出一直陪伴他的
姑姑、叔叔、舅舅们都不要走。他对亲人们说:“也许,过了今天,明天就再也
看不到你们了。”在场的亲人们都禁不住失声痛哭。孟骁却懂事的说:“你们都
别哭了,你们看,我在笑呢,出院后爸爸给我买来电子假肢我还要上学呢!”

    也许整个下午孩子说的话太多、太多,也许十个月来病痛把他折磨得太累、
太累,他抓住我的手说:“爸爸,我困了,我睡一会儿可以吗?”我给他铺垫好,
让他靠在我的怀里躺下。他躺下后又稍抬起头对我说:“爸呀,我睡啦。爸呀,
我睡啦行不行?”我说:“睡吧,儿子!”孟骁躺下了,他一只手拉着我,一只
手拉着妈妈,嘴里轻轻地念叨着:“我是你们的好孩子,你们别走,别走……”

    就这样,他在不断的低语中,依偎在我的怀里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1989年11月25日清晨,那是一个令人心碎、令人肠断、令人刻骨铭心的场面。
按照小孟骁生前的遗愿,在我们家长和亲人的陪伴下,灵车载着他的遗体,来到
了宁山路小学,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告别。校长、老师和许多班级的同学们,
在校门口摆放着用一朵朵纯净素洁的小白花组成的大花圈,等待着他们亲切的称
为“智慧星”的好同学小孟骁最后一次来到他们中间。

    灵车缓缓地驶来,慢慢的停下,然后是震颤人心的灵车鸣笛声,它在告慰静
卧在灵车里的孟骁,已经来到了你心中的圣地。

    当我抱着孟骁的遗像,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下灵车时,校长、老师和同学们
一齐拥上来,整个校园骤然响起了一片哭声:“孟骁啊,孟骁,你怎么走了?”
“孟骁呀,你不该走啊!我们想你呀!”“孟骁啊,孟骁,我们永远爱你!……”
悲痛的哭泣夹杂着一声声稚气的呼唤,撕扯得人心碎裂。孟骁班级的同学,把孟
骁的遗像抱到学校准备好的送灵大客车上,客车徐徐开动。同学们打开一扇扇车
窗,把孟骁的遗像举到窗外,让他从各个角度再望一眼学校。每当将遗像举出窗
口一次,孩子们就哭喊:“孟骁,再看一眼学校吧!”

    遗愿深深,别情绵绵。

    灵车徐徐开动,渐渐远行,带走了我的希望,也带走了我的心……

    (注:省教委、团市委领导在小孟骁住院期间,前往医院看望并慰问了病中
的小孟骁。《沈阳日报》、《辽宁日报》、《小学生报》、《读者文摘》等报刊
报道了小孟骁的感人事迹,他与病魔抗争顽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
的反响。)

                后记

    当我将为此书收笔的时候,并不是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快乐,反之,心中仍有
一种沉重的感觉。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历程写出
来?除了通过本书能够为读者搭建一个认识中国私人侦探的平台外,我想可能还
会有更深层的原因和理由吧!

    早在1998年底,“美国远东经济评论”一位女记者来沈采访我,采访结束那
天,她又通过翻译邀请我在她下榻的新世界大酒店就餐。席间我们用不同的语言
沟通各自的成长历程,将来的发展目标,在友好的谈话气氛中我流露了写书的想
法,不想无意的谈话写入了她的采访文章中,此文又经上海译报翻译转载,写书
的事便成了后来许多传媒采访时的访谈内容之一,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将此想法
付诸实施,可写一本书对我来说谈何容易,文学水平有限不说,可我既想亲自动
笔又要力求完美,这可是难上加难啦!由于探案工作烦忙,写的时间远远不如撂
的时间长,因此这一写就是四、五年的时间,有些想一睹此书风采的朋友们都等
烦了。今天,我终于能松口气把《我的侦探路》奉献给关注此书的朋友和广大的
读者们了……

    完成了《我的侦探路》是不是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还不
敢说,成功背后深藏着的苦涩,今天也许算不了什么了;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
是那么多曾经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如果说我算一个成功者,我的功劳
应该属于他们而不属于我。在此最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我创办侦探所之初,得
到了区委书记邹本泉,市人大副主任李剑云等领导的支持,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
我在中国创办私人侦探机构的夙愿才会得以实现。在此我要郑重的感谢他们。我
还要感谢我的老领导沈阳市检察院的张福礼检察长,是在他的关心支持下,我开
辟的侦探事业才得以发展下去。

    没有重金厚礼相答谢,我只能以此书作为对关心并支持我创办侦探所的领导
们的一种回报。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侦探路,没有他们的支持就
没有我事业上的成功。

    我更应该以此书去缅怀已故的市人大副主任李剑云先生。李剑云先生是我国
公安司法工作的专家,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任东北革命根据地时期通化市公安局局长,是我党“二八平暴”的指挥者,他
建国后一直从事公安、检察工作直至担任沈阳市人大副主任。剑云先生生前对我
和我的侦探所如慈父般关心呵护。在我的创业之初先生就带着我拜访了公、检、
法的三个主要领导人,先生希望他们从法律政策上对我予以指导,在业务工作的
开展上予以支持。无论是遇到了艰难险阻,还是举步维艰的时刻,先生总会出现
在我的面前,鼓励支持着我。至今我仍记得先生亲自带我到市长家做客的情形。
他对我说:我年事已高,我把这些领导介绍给你以便你今后在工作需要之时自行
联络。他无时不关心克顿侦探所的发展状况,他一旦能抽出时间,就会来侦探所
看一看,问一问发展情况。在他病重期间,他仍不忘对我的关心,他嘱咐我,无
论多么险阻,都应将侦探路坚持下去,听说我要写书,总结我的侦探生涯,他主
动要为我的书作序,只可惜此书未成,他已仙逝……

    当我完成此书的时候,又传来了克顿侦探所老侦探张国泰辞世的噩耗,本书
中《老侦探智斗“阿庆嫂”》、《车祸背后的冤屈》等案例中,他的角色在我的
脑海里更鲜活了,但愿此书能捎去对他神魂的一丝慰藉。

    张国泰同志是老公安出身,在克顿侦探所应算元老,但我对他的要求仍然是
严格的,记得每次我都会把艰巨的探案任务交给他,并责令他说:“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他马上一个立正回答我:“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如同在戏中对台
词。在背后他常对年青侦探说:宁给好汉牵马追蹬,不给人懒汉当祖宗,咱们就
是冲着老板干的。他探案成功后的豪饮,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在调查案件
中的智慧和经验留给了后来人。

    复杂的社会荆棘中每一条路都是人们自己开辟的;我为我的侦探路而欣慰,
我为我的侦探路而自豪。

    我的克顿侦探所时至今日探案愈千起之多,当然其中还有很多更典型、更精
彩,甚至鲜为人知的案件应该奉献给关注中国私人侦探事业的人们,奉献给喜欢
当代福尔摩斯的读者。可是,由于私人侦探守密的原则,也是由于一些典型案例,
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和案件中人物的特殊性,它需要一个历史的沉淀过程。

    本书中除人生轨迹外,讲述的仅仅是一些成功案例,也就是说只有过五关斩
六将,没谈走麦城。其实私人侦探的探案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许多委托人、
委托单位都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求助我们,失败案件是再所难免的。探案中的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