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传-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大尺码的木料啊?”李世民一听,也愣住了:“这个,嘿,对呀!”原来那时给皇帝盖宝殿要九九八十一间大,木料得够尺寸,要那样长大的柁、檩、柱,北方难得,得到南方采办去。李世民说:“哎听,这事容找想想。”他转了转眼珠,忽然计上心头,噗哧一笑:“爹爹、兄弟们,这木料有了!”李渊一听,啊?心想这小子的主意怎么这么多呀!并问:“世民哪,这木料哪儿有啊?”下面李世民说出了木料的所在,这才引出了一段风尘三侠的故事,下回交代。
  第七十回 风尘三侠初识英主 江湖二士略显奇才
  上回书说到李渊一家正为修建晋阳宫的木料发愁,李世民说木料有了,李渊问他在哪里。李世民说:“跟爹爹回话,咱们太原西门里有座天雷寺,那是汉朝皇帝降旨修建的。这座古庙有五层大殿,都和皇帝宫殿的尺码一样。后面有藏经楼,周围有许多跨院,所用木料甚多。我常同天雷寺当家的明德长老一起下棋,彼此热识。我想可以同长老商量一下,把这座庙先拆掉,暂借木料一用。容到来年,再派人到南方采办上等木料,为他们重盖天雷寺。您看可行不?”李渊一听,哈哈大笑:“你们听见了没有?不怪我背后常夸世民,凡是我为难之事,他都能给我想出办法来。这叫做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儿啊,你估量一下,这老和尚能够让咱们拆庙吗?”“爹爹,这您就放心吧,我去了。说罢李世民由家走出来,遘奔西门里天雷寺而去。
  这时候,天雷寺内正好来了三位超凡脱俗之人。谁呀?能是前文书“闹花灯”里表过的“风尘三侠”。这三侠一个叫李靖,字表药师,一个叫张仲坚,绰号虬髯公,还有一个是张仲坚的妹妹张出尘,绰号红拂女。张氏兄妹是从海外来到中原内地的,他们的祖上在前朝也是中原人,因受奸佞陷害,这才逃离中国,移居异域。这个张仲坚相貌很奇特,头似蛟龙之首,眼如沧海之珠,面如紫肝,须眉火红。满脸的红胡子都打着卷,用手往外一撕挺老长,一松手吐噜噜又蜷屈回去。因此人称虬髯公。别看他相貌外拙,却是一个内秀之人。治国安邦之策,用兵布阵之法,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域的他都深深通晓。各式各样兵器,马上步下功夫,蹿纵跳跃,陆地飞腾,他无一不会。此人是侠心义胆,自己深受离乱之苦,听说哪国的君昏臣暗,老百姓遭准,都深切同情,想方设法要闯到那里,帮助百姓脱离水火。如今他听说在他故国祖居之地出了个昏君杨广,还有个大奸臣越王杨素,净干些祸国殃民之事,老百姓死于沟壑的不计其数,就带了他的妹妹出尘潜入内地,到了河东太原郡榆次县灵石镇。在那里有一个他在海外结织的经商的朋友.兄妹二人就在他这朋友家落了脚。虬髯公让他妹妹出尘到京师长安探听虚实,对机会他要把越王杨素杀掉,先给老百姓出口气,自己在河东一带到处访查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想要结成生死之交,共举反隋大业。他想,凭我的才能逐鹿中原,干它二三十年,一定能扫除妖孽,赢得天下。我要当了皇上,就要施展我的雄才大略,把中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妹妹张出尘到了长安,设法混入越王府,当上了一名歌伎。越王杨素每当在大厅见客,总要让几十名美女在两旁陪伴着,其中有一个手执扎红色马尾拂尘的,那就是张出尘,故而人称她为红拂女。过了一段时日,红拂女把奸贼杨素的行动坐卧,府里的明路暗道,已经摸请了十之八九。这一天,杨索正在大厅上观看歌舞,一曲唱罢,忽听门吏来报:“启禀王爷,上柱国韩擒虎老将军推荐入府供职的李靖李公子前来拜见。”杨素坐在软榻上拖着长腔说道:“叫他进来吧!”原来这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年纪刚二十出头,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文武才略超群。他对杨广、杨素之流的倒行逆施很是不满,常常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为国效力。”韩摘虎把他荐到越王府,明着是帮助杨素做事,暗地里是让他监视杨素的所作所为。这时候王府家人领着李靖进了大厅。站在歌舞班里的红拂女一看,这位公子头戴鹅黄色的公子巾,身穿湖绿色的大氅,上绣团花朵朵,面如美玉,目似朗星,相貌堂堂,眉宇间有一股咄咄逼人的英锐之气,自己不觉心中一动。李靖抢步上前,腿往下屈:“老王爷在上,学生李靖这厢……”下面“有礼”二字还没有说出,一看杨素叉着腿坐在软榻上,头也不抬,又马上挺起身来,拱手说道:“老王爷,现在天下烟尘四起,英雄并出,您是朝廷重臣,必须时刻把收罗人才放在心上,不应当这样叉着腿见人!”旁边红拂女看在眼里,这书生实在是举止不凡,向来杨素就是这样叉着腿见客,多少王公显宦、文官武将来了都是奴颜律膝。没有一个象他这样有骨气,不觉对他暗暗倾慕。杨素见李靖顶撞自己,刚要发作,转念一想,他敢于对我这样讲话,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我倒要考问考问他。想到这里,他敛衣站起,对李靖说道:“老夫礼貌不周,多有得罪,公子来到我府,不知有何良策献上,请坐下叙谈。”二人落坐。杨素原本是带兵打仗的元帅,问起李靖经世之学,用兵之法;什么三坟五典、孙子兵法、太公六韬、黄石三略等等,李靖无不对答如流。杨素大为惊奇,马上派他做王府主薄,委以重任。这主簿负责管理府里的文书薄籍、档案账目,是个非常机要的职位。那红拂女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子,她十分留意李靖的言谈举止,时间一长,可就看出破绽来了。别看李靖受到杨素器重,谈笑自若,可他跟杨素不是一个心哪!!她心中暗想,李靖是个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之人,他来王府,一定也是别有所图。若得此人相助,我们兄妹的大事何愁不成呢!
  单说这一天,乃是正月十五灯节,又是越王杨素的生日。天下各处官员都不敢不派人到京城给越王送寿礼。白天,王府里接收寿礼,李靖管记账,忙了一天。傍晚,他的亲娘舅韩擒虎请他过府饮宴。到了上柱国府,酒宴之间,他私下对韩擒虎说:“舅舅,您让我监视越王,据我这些日子观察,晋王和越王、丞相彼此勾结,有谋朝篡位之意,他们又各怀鬼胎。今天在王府里收寿礼把我气坏了,王府之内尽是贪赃刁钻之徒,各地官员多是趋炎附势之辈。我看这大隋朝不能长治久安了。对机会我要离开王府,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一展鲲鹏之志。”韩摘虎说:“侄儿有此大志,我当然很高兴,不过你要多加小心。”李靖回到王府,见这里静能悄俏的。因为长安城里通宵大放花灯,人们都看灯去了。他进了卧房,搭着方才酒喝多了一点,倒头便睡了。
  天交五鼓,李靖在自己房中刚刚睡醒,忽听外边啪啪,有人低声叩门。他急忙穿衣下地,把门打开,看见门外站着一个人,披着紫色大氅,戴着宽檐帽,肩上用木杖挑着一个口袋。他问道“你是什么人?”这人轻声细语说:“公子要问,我就是府内那个手执红拂尘的歌女,我叫张出尘。”李靖见她女扮男装,知道必有缘由,便让她进屋来。红拂女进了屋,脱去大氅和帽子,露出了里面花团锦簇的彩衣。李靖定睛一看,这个女子也就十八九岁,不施胭粉,不著环佩,美丽出自天然,脸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风,眉似春山带雨,眼如秋水含情,眉蹙目转,满室生辉。红拂女上前万福,说道:“妾身冒昧来访,望公子恕罪。”李靖问:“不知姑娘何事来此?”红拂女说:“公子,我在王府见过多少人才,可没有一全比得上您的。我观察您多日,知道您胸藏冲天之志,正伺机铆奸报国。找们俩人可谓志同道合,我和我哥哥从海外回到中原,就为的是杀掉昏君杨广和杨素这般奸贼,为民除害。我哥哥正在河东募集群雄。如蒙公子不弃,我愿委身相就,随公子一起逃离王府,直奔河东,与我哥哥共图反隋大计,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李靖被这突如其来之事惊呆了,想不到越王府内竞有这样一个侠心义胆、美如天仙的奇女子!心想真能够与她结伴,又得到他哥哥帮助,壮志得酬,我愿足矣!李靖是王府主薄,知道一切内情,料定决不是杨素派美女试探于他,想了一想,说道:“姑娘之言,正合我意。我在主府心怀韬晦之计,以屈求伸,如今已被姑娘识破,我愿网你一起前往河东。趁天色微明,你我赶快逃走吧!”当下李靖收拾细软,红拂女又穿好男装,打点停当,俩人一同出走。王府守门家人和李靖很熟,以为他早起带了童儿出外办事,不需细间,就放了出去。等到次日发现二人失踪,已经追之不及了。这就是前文书“南阳关”中讲昌平王邱瑞上朝路过越王府时听说的所谓李靖拐走歌伎红拂女的事情。
  书要简短,李靖和红拂女出了王府,先到市上买了两匹骏马,二人扬鞭催马,往东北方向飞驰而去。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人们都当他俩是一对夫妻,实际上他俩只有夫妻之名,尚无夫妻之实。他们是英雄爱侠女,惺惺惜惺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非止一日,俩人终子来到了河东太原郡愉次县灵石镇。见到了虬髯公,红拂女把李靖李药师的来历向哥哥一介绍,虬髯公那份儿高兴劲儿就甭提啦!三人落坐,饮酒谈心你说话合我的心,我说话中你的意,说什么事都说到一块儿去了。大家都已听到从京城来的传闻,说越王杨素和承相宇文化及帮助杨广弑父鸩兄,篡了天子之位,忠孝王伍建章上殿痛骂昏君已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如今杨素又奉旨强征天下民工建造东都洛阳。说到这里,虬髯公详细地问了问越王杨素的性格癖好,起居习惯以及越王府的庭院设置、围墙道路等等一切情形。听罢,他哈哈一笑,说:“妹妹,还有李公子,你们二位在此等候一时,我即刻遘奔长安城,去要老奸贼杨素的脑袋去。”李靖和红拂女齐声说:“兄长要多加小心。”第二天,虬髯公就骑上快马奔京师去了。在前文书“群雄会”中曾经说过,靠山王杨林从金堤关败下阵来,回到京师,到了越王府,家人告诉他府里出了天大的祸事:那一天晚上越王安歇之后,第二天清早发现王爷的人头不翼而飞!杨林放声痛哭三弟杨素,派人四下辑拿凶手,遍寻不得,只好留作悬案。这割走杨素首级的不是别人,正是虬髯公。虬髯公那一天夜里三更过后偷偷翻墙跳入越王府,摸进杨素的卧室,痛快淋漓地干了此事。他把人头上的血擦了擦,又空了空,用个油布包袱裹好,提着包袱跳出墙外。天一亮,他就骑马奔灵石镇去了。李靖和红拂女在这里等了他约摸个把月,这天见他提溜个包袱回来,知道大功告成,三个人暗地里找块荒坡把杨素的人头给埋了。他们的房东、虬髯公的那位朋友也知道了这件大快人心的事,暗自拍手称赞,对他们三人倍加敬重。
  有一天,虬髯公对妹妹和李靖说:“现在普天之下贪官污吏横行,唯有这太原一隅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听说这位太原候李渊任侠好客,爱民如子,我们何不到太原城里看个究竟。太原西门里天雷寺有个明德长老,去年他游方至此,我俩交上了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李靖和红拂女都乐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