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外,如今却都被拉到你家的棚子里去,用在你家的地里,你等于是平白得了好些牛马,只是出些草料钱罢了,哪里吃了亏?居然还在这里卖乖!”

青云笑道:“我也没说那些牲畜是我的,不过是帮人养罢了,他们自个儿要拉走也无妨,但不是为我干的活,草料就得他们自备,严格来说也没人吃亏,若想拉了牲畜在别人的地头上干活,却牵回来叫我养活,那就行不通了。我可不是面慈心软的小地主,真有刁民要占我的便宜,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无论是附近镇上,还是应天府,哪里召来的差役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庄中佃户众多,青云早就示意李进宝从中选择出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专门负责调解、劝说的工作,如果真有佃户或雇工偷奸耍滑,自有人去责备他们,实在调解不过来,才去求助官府。只要在舆论上站住了脚,她才不怕有哪个极品跑外头去胡说八道败坏她的名声呢。

几年下来,佃户与雇工们心里也是有数的,她这个地主既好说话,又不刻薄,田租是附近最低一等的,对底下人体恤,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庄里的田地都是上等良田,还能免赋税,庄中更有蒙学,免费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在这里干活,只要年景过得去,一年下来不但衣食无忧,还能有点节余,两年下来,就能供得一两个孩子识字学手艺,三五年过去,新屋也能盖两间。万一实在困难得过不了日子,东家还设有救济金救济粮。如果这还不满足,他们自己都觉得过分了,闹将开来,自家亲戚乡邻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青云心中很是感激先帝将这块土地赐给了他,大概因为曾是先帝私产的关系,所有佃农都是经过挑选的,基本上都是老实纯朴之人,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着实让她省了许多工夫。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人家里头。居然能养出一个尺璧,也算是基因突变了。

马车驶过田野,进入庄中房屋密集出,停了下来。姜融君扶着丫环下车,才发现这里房舍一应都是青瓦白墙,衬着周围的绿树红花,真是又清雅又好看。但她再仔细留意,就发现房屋咋一看上去平实无奇,实际上细节处却做工精巧之极,用料也都是上等。瞧着不象是个田庄里的房舍,反而象是达官贵人的园林中所谓的“农舍”。她不由得回头笑话青云:“你还谦称说这里是田舍之家,邀我来享一享田园之乐。你瞧那大门处门槛用的木料,再瞧屋檐下的雕花,还要说这种话,我就要啐你了!你也不过才归宗几年,在城外寻个清静的住地就罢了。何必这样奢靡?”

青云苦笑:“你既知道我的为人,也该猜到我不是那样的人。这是宫里赐下来的庄子,我接手的时候就是这样了。至于前头主人是谁,我不说,你也别问。”

姜融君有些吃惊,却是闭了嘴。李进宝带着娘子梅儿早已在门前等候多时了。见青云走近,都齐齐下拜。青云免了他们的礼,让梅儿带着姜融君先进门去挑选房屋。自己却留了李进宝下来。

待其他人离开了前厅,李进宝才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禀道:“照县主的吩咐,把东边山脚下那处竹舍给打扫干净了,备有被褥、柴火、食水与蔬菜米粮。从人一概拉走,并在竹舍方园百尺之内清场。不许庄中人接近,靠近大道那边,也有人把守,以防有人误闯。”

青云点点头。那处竹舍本是她为了种竹子吃笋以及制作竹制品,特地种了一大片竹林后,特地建了来预备夏天乘凉用的,地方不大,只有两三间屋子,结构也十分简单,本不是为了让人长住的,但用来给石明伦歇脚,却足够了,哪怕他再多带几个随从,也不怕无瓦遮头,至于他们是否住得舒服,她就管不着了。他们又不是来度假的,还有公务要忙,何必讲究吃穿?

李进宝又道:“后山马场附近的荷花池,今年荷花已开了不少,县主若有兴致,随时可以过去赏花。池子边上有两间雅舍,已经打扫干净,可用作茶室,也可以纳凉。小的已嘱咐下去,不许人靠近相扰,县主不必担心会有人冲撞了姜姑娘。”

这一处屋子,却是青云预备了见曹玦明用的。本来她还打算收拾出一处院子来给他住,他却不肯,说是怕外人知道了会说她闲话,就吩咐人在附近镇子上另赁了一处小院。青云明白他的顾虑,也能感觉到他是为了自己着想,也就依了,此刻心里正暗暗欣喜呢。据说曹玦明是日夜兼程赶回来的,把同行的两位堂兄折腾得不轻,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安抚住他们,却丝毫不觉得后悔,才到家就派了半夏来给她报信。

青云觉得,无论如何也要跟他见一面,问问他以后的打算。他既然打算在京城用功读书备考,待到乡试前才走,那这几个月的安排就十分重要了,务必要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最充足的准备才行。

青云赞许了李进宝几句,却见他面露尴尬,欲言又止,不由得疑惑:“有什么为难的事吗?有话只管说。”

李进宝吞吞吐吐地道:“尺璧姑娘……近来时常上门苦求,想要回县主身边当差,言道过去是她糊涂,犯了错,如今已经知道错了,只要能回来侍候县主,哪怕是洒扫浆洗上的粗活,她也心甘情愿。小的虽劝过她几回,但她似乎是铁了心,她祖父也帮着说好话,小的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青云皱起眉头。怎么又是尺璧?

“你叫她死了这个心吧!”青云斩钉截铁地道,“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如果我心软叫她回来,别人看了,是不是会觉得犯了大错也没什么,只要求一求就能获得原谅呢?那以后我就真没有清静日子过了。尺璧祖父那儿,你也正经替我说一句话,尺璧年纪不小了,该给她寻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本地寻不着,就到远一些的村镇去,如果实在不甘心嫁给平民百姓,想要攀高枝儿,我也不拦着,但她休想再借我的势!”

第九十一章利诱

尺璧听完李进宝的转述,心中虽失望无比,却仍不肯死心:“县主一定还在气头上,李总管,你就让我进去见县主一面吧!我是真心想要向县主赔罪的!”说完了还用上美人计,眨着一双美目,楚楚可怜地看着李进宝:“只求李总管看在往日情份上,帮我一帮!”

李进宝却没有被她迷惑,反而暗暗打了个冷战,想起从前尺璧对自己不屑一顾,处处嫌弃自己的身份,如今却也有对着自己卑躬屈膝的时候。只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痴迷于尺璧的傻瓜了,他现在有了妻子,夫妻恩爱,生活和美,若他轻易被尺璧这么粗糙的美人计打动,如何有脸面去见妻子?他断然拒绝了尺璧的请求:“县主已经有了决定,姑娘若是真有心悔改,就不必再打扰县主的清静了,只要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别再象过去那般糊涂,县主知道了,也会觉得欣慰的。”

说完这些话,他朝尺璧的祖父拱拱手,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尺璧心急地一路叫着他的名字,想要冲进门去,却被门房死死拦在门槛外。那门房还面带嘲讽地说:“当初姑娘攀上了高枝儿,四处炫耀打县主的脸时,怎么不见姑娘想起要向县主赔罪的事儿?如今高枝儿攀不上了,就知道回来求人了?真当贵人没有脾气么?赶紧走吧,你在这里多待一会儿,都要脏了我们家的地!”

尺璧气得七窍生烟,从前她还是庄园内院头号大丫环时,门房里当差的小人物于她不过是蝼蚁,如今居然连蝼蚁也敢瞧不起人了,等她重夺风光的时候,看她怎么报复这些有眼无珠的家伙!

她的祖父却没她那么厚脸皮,今日会陪她前来。已经是极限了,见她不依不饶,连连用拐杖跺地,气道:“我早说了不该来,你偏要来,如今怎样?我老头子在这庄里几十年的老脸都被你丢尽了!你叔伯和兄弟姐妹们都怨我偏心,我也没脸去怪他们。县主都发话了,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就象县主说的,托人在外地寻一门好亲事。找殷实点的人家,你照样吃香喝辣,也没什么不好的。你还折腾个什么劲儿?难不成真要一家人都被你折腾得没好日子过。你才满意么?!”

尺璧不忿地道:“祖父这话说得糊涂,我怎么害家里人了?我嫁得好,家里不也能沾光么?一家子老小,男男女女几十口人,只有我一个从小儿就离了父母。到庄里做丫头侍候人,得的月钱拿回家,养活了这么多弟妹们,如今你们生计好了,就嫌弃我了,要把我抛到一边。那可不成!”

她祖父被她这话气得脸色发白:“你怎么有脸说这样的话?!你是家里头一个孙女,从小儿就是千娇万宠的,只因家里穷。吃穿都不好,难得有机会进庄里做活,住大屋、穿绸衣,既不朝打暮骂,又能吃好穿好。跟着识字、学本事,主人家从不过来。你每日能做什么活?就跟大户人家小姐似的,娇养了这么大。换了县主做主人,也从不刻薄,月钱和打赏反而比往年更丰厚了。你家里的弟妹们,谁不是自小干农活,谁有你过得舒服?他们说亲事,都是说的农家孩子,只有你,吵着闹着非要嫁个大户,我们也都依了。家里人有哪里对不起你?被你连累得丢尽了脸面,还要挨你的骂!我这张老脸如今也赔尽了,你再想做什么,也别找家里人帮忙。横竖你一家四口已分家出去了,你自回去攀你的高枝儿吧!”说着就生气地骂骂咧咧着转身拄着拐杖走了。

尺璧见老祖父帮不上忙,也不在乎,由得老人独自回家去了,幸好有其他佃户经过瞧见,赶过来扶了老人一把。她只是在侧门前继续敲门,苦苦哀求,终于有护卫听不下去,过来赶人,她才不甘不愿地离开了。

尺璧心里不明白,一直很好说话的县主今儿怎么铁石心肠起来?她不知道青云从石明朗与周仕元两人处听说了当年齐王府花园事件的真相,对她就生了厌恶,只觉得身边人里居然有个贪慕虚荣上赶着要给人做妾还未进门就打算踩正室的丫头,十分生气,无论她是否真心悔改,也不愿再见她了。尺璧不甘心嫁给平头百姓,一定要嫁进官宦人家去,那是她的志向,青云尊重他人的选择,却不愿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尺璧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一见院子里与母亲对坐的婆子,脸色就变了。她迅速直起腰杆,板着脸走过去:“你还来做什么?我不会跟行事鬼祟的人说话。”又教训母亲:“娘,这婆子偷偷窥视咱们家,也不知跟了多少天,分明是不怀好意,你还请她进门做什么?!”

她母亲瞪她一眼:“这位蓝嬷嬷要给你介绍一个差事,也是大户人家的活,县主那边既然不成事了,何妨试一试这边?”方才家里的老爷子已经派了晚辈过来捎话,说是以后再也不帮尺璧的忙了。几个侄儿方才还埋怨呢,他们也有女儿到了年纪,可以选进庄里当差了,如果因为尺璧的事,惹恼了县主,害得他们的女儿丢了这样好的机会,岂不是糟糕至极?尺璧的母亲刚刚得了婆家接济的米粮,可不希望跟他们再闹矛盾了。

尺璧听说这蓝嬷嬷要给她介绍大户人家的差事,稍稍有了些兴趣,便在板凳上坐了下来,斜睨对方一眼:“当真?不知是哪户人家?”

她母亲起身去续茶水,蓝嬷嬷却端着一副大户人家体面婆子的架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尺璧一番,高傲地道:“姑娘听说是县主跟前侍候过的,但我们家门第非同一般,若姑娘不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