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好不安的。”

她这话一出,绮罗轩的人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倒是柔君十分欢喜,拍手笑道:“我就知道县主表姐最大方不过了!”还立刻就凑近了方桌,“母亲,如今我总算能挑了吧?四姐姐方才已经挑过了!我保证,绝不会挑她喜欢的花色!”

姜大太太嗔了她一眼:“也不怕县主见了笑话。”却没有阻止。柔君便欢欢喜喜地挑起料子来。青云留意到,她没有挑那匹乳白色绣花的丝罗,也没挑水墨花的和玉色的,倒是挑中了那匹雨过天青,这么看来,那几匹料子是婉君挑中了的?说起来,它们旁边放的料子,倒是正好搭配得上的。

姜大太太也真是的,女儿都挑过料子了,连搭配方案都出来了,又请她挑做什么?还说要献到宫里,若有这个心,怎么不把好料子先挑出来?难道打算把女儿挑剩下的献给太后不成?虽然太后不在乎这些,但也没这个道理,还不如不献呢。

青云坐在一旁吃茶。与姜大太太对坐着说话,寒暄几句,见婉君姐妹都忙着挑料子,或与绮罗轩的人商讨要如何做衣裳,便问姜大太太:“听说您接了五舅母过来住着,今儿怎么不见?”

姜大太太笑道:“五弟妹大约是在路上累着了,一直在屋里歇着呢。县主若想见她,我就叫人请了她来?”

青云想了想:“不必了,还是我去瞧她吧。有件事,我想要请示她一下。”

姜大太太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原本还以为她会顺水推舟说“下回再见”的,不由得怔了一怔,还未说什么。便听得丫头来报:“五太太收拾了行李,说要回龚家去呢,命人套车。管家已经拦住了。”姜大太太顿时大吃一惊。

青云讶然,瞧了瞧婉君姐妹,她们也都呆住了。似乎有些无拙。她皱了皱眉头,问姜大太太:“这是怎么了?您跟五舅母吵架了不成?”

姜大太太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是她误会了,我这就劝她去,县主慢坐。”便匆匆带着丫头去了。

她没说让青云一起去,青云不好跟上,看了看婉君与柔君姐妹。心下一动,笑道:“四表妹继续挑料子,我跟五表妹说说话。”便拉了柔君到里间去。问:“大舅母到底跟五舅母怎么了?”

婉君人比较细心,不好套话,但柔君却心思简单些,她早有意要讨好青云,为喜欢的哥哥牵线。又不觉得这种事有什么好瞒的,便捂嘴笑说:“其实也没什么。母亲见融君姐姐年纪大了,还未定下婚事,想为她保个媒,说一门好亲。五婶婶却恼了,说她是融君姐姐的养母,融君姐姐的婚事,理当由她做主才是。昨儿闹了个不欢而散,母亲本来还想着,等我们姐妹挑好了衣裳料子,就给融君姐姐也做两套,到时候送去五婶婶那儿,再赔个不是。五婶婶见我们家有心,兴许就不恼了。谁知她老人家气性这般大,前儿才搬回来,今儿就要走了。”

青云皱皱眉:“五舅母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你母亲给融君说了什么亲事?惹得她这样生气。”

“当然是好亲事啦!”柔君睁大了双眼,“是户部侍郎的侄儿,他父亲是个五品的郎中,官位虽低些,但他本人已经中了举人,听说长相也很端正,又有些才学,品行是信得过的,只是先前因故误了婚期,拖到如今及冠了还未成婚,一旦说定,年内就要过门了。县主表姐,我与你说实话,这门亲事,原是给我四姐姐看的,若不是她已经说定了别家,我年纪又还小,还未必能便宜了旁支的姐妹呢。融君姐姐虽有五婶婶做主,生父却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没有我母亲从中牵线,哪里攀得上这等好人家?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没处找去,五婶婶竟还要生气!”

她话中隐隐透露出对融君的轻视,青云暗道怪不得姜五太太听了会恼,但这门亲事若真如她所说,倒还不坏,姜五太太真的是因为长房这边有轻视融君的意思,就白白放弃了这门好亲吗?

青云总觉得这里头还有内情。

她又问:“你四姐已经说定了人家?是谁呀?”

说起这事儿,柔君就兴奋起来:“是徐阁老的嫡长孙!今年春闱高中二甲第四,是全京城公认的少年才子呢!他刚刚考完庶吉士,听闻也是名列前矛,年未及弱冠便入了翰林院,在本朝可算是凤毛麟角的俊杰了!”又捂嘴笑道:“母亲今儿特地叫了绮罗轩的人来,就是要给四姐姐做新衣裳,预备月底徐家老太太过寿时相看的。我不过是顺带罢了。”当然,徐家寿宴,必然有不少贵妇人光临,兴许她也会被哪位太太奶奶看上,说给自家的好儿子呢。

青云心想,姜大太太说给融君的那门亲事,听着固然是好,跟婉君这桩婚事一比,就有些不够看了,怪不得她看不上,不肯将女儿许给这位侍郎的侄儿呢。其实她如果真有心要为融君婚事出力,也犯不着把曾经向她女儿提亲又被拒绝的人家介绍给融君,堂姐妹间背景家世相差太大,只怕男方也不会乐意,到头来,难堪的是融君。

倒是阁老家的这门婚事,颇有深意。徐阁老是先帝留下来的三朝元老,对皇帝很是忠心,但年纪太大,在朝廷中已经做不了几年了,只是他儿子才能平庸,唯有两个嫡孙比较出色,总算不至于后继无人。可是以他的年纪,恐怕已经没法在朝中护着孙子们太久了。若能给孙子娶个太后的侄女为妻,日后也算有了倚仗。

至于姜家,盘算的则要更多些。姜家是后族,也是世家,名声是够响的,说出去也能唬人,但从先帝朝时开始,就因为是后族的缘故,一直未能出高官,家族中最高的不过是三品,而且只有一人,还是不掌实权的太常寺卿,其余人等,多数是在地方上任职,在朝中势力很单薄,也因为这样,他们对长房嫡长子的科考才会格外用心,就盼着能出一位翰林。如今皇帝是正经的姜家外孙,姜家想要再往上踏一步两步,也是人之常情。徐家在朝野间门生故旧众多,若能与徐阁老成为姻亲,姜家今后在朝中就有了人脉,想要再提拔族人入中枢,就容易多了。

但这种思路,跟皇帝的想法显然是相反的。皇帝跟先帝都是一个主意,不希望姜家站得太高,权势太大,以免重演当年罗家之事。

青云心想,她还是跟皇帝弟弟打个招呼的好。姜家与徐家这门亲事虽说已经定下,但还未相看,还有可能存在变数。如果皇帝不希望姜家得此助力,那就该早想办法。

她看了看柔君,心中暗叹,脸上却笑道:“这样的好事,我要跟太后说一声才行,兴许太后听了欢喜,会赏婉君妹妹几样首饰呢。”柔君听了大喜:“那就更好了,妹妹先多谢姐姐的好意!”

青云笑着拉她出了外间,与婉君说了一会儿衣裳料子的话,柔君还明示暗示地请她去花园玩耍,她没答应,不等柔君再劝,姜大太太便回来了,脸上还有些悻悻的。青云心中一动,笑问:“怎么不见五舅母?”姜大太太勉强笑了笑:“她坚持要去龚家住,说是不习惯我们家的屋子,我也不好多劝,只得由得她去了。”

青云不动声色,陪她们说了一会儿话,便告辞回家去了。

她派人去打听那位侍郎侄儿的情形,既然姜五太太会为这门亲事生这么大的气,兴许他有些不妥之处。

消息还未打听回来,杏儿便过来报说:“县主,尺璧来了。”

青云怔了怔:“她来做什么?”尺璧离开都有大半年了,一直没有消息,她都快把这人给忘了呢。

杏儿抿了抿嘴:“她说,她的婚事没成,周家背信弃义,想要请县主为她做主呢!”

第七十二章碰壁

青云听得眉头大皱:“你可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当初明明是她说跟周仕元两情相悦,连定情信物都交换了,我才想着成全他们,给她一个自由身的。怎么半年过去,她又说婚事不成了?又不是要嫁给周仕元做嫡妻,周家怎么还要反悔?”

当年事情闹出来的时候,周家可不是这样的态度。

杏儿小声道:“奴婢方才私下问了尺璧,她说得不清不楚的,但听起来,似乎是周家去年发过话,要先给周侍卫娶了正妻,再说纳妾的事,否则将来不好说亲。尺璧家里是答应了的,说好了一年后再提。如今周家少奶奶进门已有数月,听闻也怀上了身子,却将陪嫁来的一个丫头开了脸,放在屋里,反而没提要接尺璧进门的话。尺璧家里听说后,找上周家问了,周家人却说,议定了是少奶奶过门一年后,再抬尺璧进门的,时候还没到呢,尺璧急什么?言谈间都在怪她脸皮厚,不知羞,似乎有反悔的意思。尺璧就怕了,找上县主,想求您做主呢!”

青云听得不耐烦:“这种事,我有什么好做主的?是她答应了周家让正妻先进门,又答应了周家一年后纳她做妾,周家还没明白说出要反悔,她找我做什么?应该找周仕元才对!跟她相好的是周仕元,不是我!再说了,现在人还未过门,如果周仕元真反悔了,这男人就是嫁不得的,她及时脱身,也算是走运了,怎么反而想不明白,还要糊里糊涂地往坑里跳呢?”

杏儿缩了缩脖子,声量更小了些:“县主,她要嫁进周家的事。已经传遍了,如果这时候变卦,日后要如何见人?她心里也是怕……”

青云眉头皱得更紧了:“这种事怎么传遍的?我不是嘱咐过,不要太过张扬吗?!”虽然她借此事在京中传播流言,好将齐郡王妃传播的清江王与关蕴菁之间的“绯闻”压下去,但尺璧和周仕元都是当事人,万一流言里指明道姓说是他们,未免有熟人上门相问,问得多了,就容易露馅。因此青云早早说明,这种事不光彩,最好少在人前提及。就算有人猜到流言里的主角,他们也不要公然承认,反正时间到了,周家派顶轿子抬了尺璧进门做妾就好。

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没照她的想法进行。

杏儿少不得解释了一番。这半年里。青云多数时间都待在宫里或是京城的小宅中,回庄园里住的日子不多,大部分时候都用来处理庄中事务,因此一些小道消息就没关注。

尺璧自打知道周仕元答应纳自己为妾后,回到家中就一直欢喜得不行,他家人虽然嫌她做的事不光彩。但能嫁进官宦人家做妾,也是福气,亲朋好友来问她为什么忽然丢了差事回家时。他们也没瞒着,便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加上尺璧本人在亲戚邻居之中从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处,很快庄园周围的所有佃户就知道了她要高嫁的消息。

然而,青云这个地主对曾经的贴身大丫头的亲事似乎有些冷淡,赏下来给尺璧做嫁妆的衣料首饰都只是平平。相比于年底出嫁的梅儿,嫁妆简直可以用简薄来形容。尺璧家里本不富裕。若是筹备一份村姑的陪嫁,那自然没问题,可要入得了官宦人家的眼,就万万做不到了,因此一家子都在指望青云的赏赐呢。青云没表示,他家的人脸上未免难堪。佃户们看在眼里,不忿他家先前的得意嚣张,也有些闲话出来,说尺璧不知羞耻,明明做了错事,被主人家撵出来了,她还得意洋洋地四处炫耀,说要嫁进官宦人家做姨娘,云云。

尺璧的家族在庄中也算是大户,一向体面惯了的,见她惹了非议,脸上也不好看,她的祖父就发了话,让她父亲这一支分家出来,搬到镇上去,离了闲言碎语了事。正因如此,青云回庄园时,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了。同时,也因为她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