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说得倒轻巧!”关蕴菁板着脸站起身,“皇帝还没收回旨意呢,焉知严俏如是不是真的不能当清江王妃了?想来太后与小皇帝对清江王也未必是真心,兴许不会顾忌他的脸面,硬是让他接受了这个名节有损的王妃,也未可知。”

齐郡王妃没好气地道:“近支宗室娶正妻,若真是这么随意的话。我又何必为你进清江王府之事劳心劳力?!严家丫头名节已经受损,这辈子都不可能嫁入宗室了,若是她运气好一些。大概就是在娘家做一辈子老姑娘吧,若不然,光是这世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她!”

关蕴菁闭嘴不说话了,但神情显然十分不悦。

她虽然有齐郡王妃养女的名号,又有个书香门第、世宦人家的身份背景。但那都是经不起细查的,就因为这一点,齐郡王妃从来没指望过能把她嫁给清江王为正妃,生怕宗人府调查家世族谱时,会把真相查出来。但若关蕴菁只是给清江王做个侧妃,就没那么多讲究了。等将来生了子嗣,再想法子把正妃解决了,然后鼓动宫里看在清江王长子的份上。将侧妃扶正,事情就解决了。退一万步说,若是无法说服宫中下旨,让关蕴菁扶正,那也不要紧。等到清江王登上皇位。正室又死了,关蕴菁再以他长子生母的身份入主中宫。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清江王和他的正妃必须配合。清江王那边,齐郡王妃有把握能拿捏住他,那接下来只需要选择一个好控制的清江王妃就行了。当初太后在勋贵世家里头挑人时,齐郡王妃就使了心计,把那些家族真正有背景、有势力的姑娘都排除出去了,又从只有家世虚名却没有实际权势影响力的旧勋贵中挑选了两、三家有适龄千金的,正寻思着要推荐到太后跟前呢。谁知她还没开口,太后就把挑人的范围转移到中等官宦人家中去,打了她个措手不及。等她从那些中等官宦人家里挑中两、三家最有可能入选的,还安插了人手进人家宅子里,尚未来得及做些什么,太后就已经选中严家姑娘了。

齐郡王妃为了自家儿子娶媳妇的事,原也对京城里的适龄闺秀做过一番调查,因此她对严家姑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姑娘相貌、学识、教养、人品都是上上之选,性子又是外柔内刚的那种,平日行事颇有主见,只可惜家世差一些。她父亲严大人是京城周边小镇上的大户子弟,全家族中官位最高的就是他了,虽也有几个族人出仕,在地方上也是望族,京中人说起,也都道是名门,但跟那些真正的世家高门相比,就显得有些不够看。齐郡王妃一心要为儿子寻个有力的外家,当然瞧不上严家姑娘,几乎是第一轮挑选时就把人给剔出去了,万万没想到太后反而会看中对方。

她甚至怀疑,太后给清江王挑选这么一个王妃,大概就是看在严家没法为清江王提供什么助力的份上。

不过对齐郡王府与罗家而已,严家姑娘绝不是一个好的清江王妃人选,因为她有主见,不容易糊弄。自打赐婚的圣旨下来后,齐郡王妃就想法子在严家安插了几个人手,谁知几乎全都被严俏如给挑出来了,卖的卖,撵去庄子的撵去庄子,仅剩的一个,还是走了严家太太陪房婆子的门路,才勉强留了下来,却是在车马棚做粗活的,完全没法接触到内院。若不是齐郡王妃设法将严家母女引出了家宅,这个人就等于是个废棋。由此可见严家姑娘是个厉害人,一旦成为了清江王妃,她未必会接受关蕴菁入府,更别说让后者赶在她之前怀孕生子了

不过严家姑娘再厉害,也还是个小姑娘,在齐郡王妃的算计下,已经出了局。她日后会有什么结果,齐郡王妃是一点都不关心,只是看见关蕴菁脸色不好看,便问:“你还有什么不足的?事情都照我们预想的进行了。”

关蕴菁冷笑了声:“严俏如是当不了清江王妃了,可迟早会有别人能当上的!若不是表姑母三番四次行事不慎,引得宫里起了疑心。您早就把我荐入清江王府了,怎会象如今这般,即便解决了一百个会成为清江王妃的女子,我也到不了清江王的身边。更何况,清江王身边那个通房丫头有了身孕,过不了几个月就能生了!到时候这清江王长子的名头可归了旁人!”

齐郡王妃闻言脸色一沉:“我好歹也是你的长辈,又一心要将你送上皇后宝座,你这样阴阳怪气地与我说话,是什么意思?!”

关蕴菁抿了抿嘴,低下头去。说话的语气柔顺了许多:“蕴菁不敢,只是……瞧着形势越来越糟,心里着急罢了。您忘了?若不是我提前给卢侧妃下了药。王爷把她送出城去休养了,兴许太后早就将我赐婚给她的儿子了呢!可见事情未必能随我们的心意进行的,您总说那个通房不会生下孩子,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清江园半点动静都没有。叫我如何不着急?”

“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齐郡王妃冷笑了声,“我说那孩子生不下来,就铁定生不下来!若连个小小的通房我都对付不了,我还做哪门子王妃呀?!”

此时的宫中,青云与太后刚刚迎来了回转的清江王。后者方才是到刑部转了一圈,亲自检查严家和京兆尹送来的护卫尸体以及“山贼”留在现场的兵器残箭去了。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并且第一时间报告了皇帝,现在是回来禀报太后的。

他非常肯定地对太后与青云说:“那些人不是山贼,至少。跟常在京城附近流窜的山贼没什么关系,我觉得应该是罗家死士假扮的。”

“罗家死士?!”青云吃了一惊,马上想到了严家姑娘的身份,“他们是想刺杀严家姑娘,破坏大皇兄的亲事吗?为什么?赐婚的旨意都下来几个月了!”

太后也问:“你确认是他们做的么?有证据?”

清江王点点头:“是。那些兵器上头虽没有印记,但他们用的箭却是特别打造的。照着罗家从前养私兵时铸造兵器的习惯,比一般的箭多了条血槽,箭羽也比较短。这种箭的杀伤力比一般的箭要强些,速度也快些,但若非经过特别训练的士兵,是很难把这种箭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的。我问过当时在场的严家护卫,据他们说,那箭从很远的地方射来,他们完全看不清楚射箭的是什么人,只远远瞧见人影,但那箭的力道很强,隔着近百步的距离,还能洞穿马车厢的厚壁板,绝不是一般山贼能做到的。”

青云眨了眨眼:“就这一点?”

“光这一点就足够了。”清江王淡淡一笑,“罗家训练私兵,自有他们的秘法,是不外传的。我也不清楚其中细节,只是见多了这样训练出来的私兵,对他们的本事和惯用的武器就了解得多些。还有,严家的护卫说,听见那些贼人互相叫唤彼此,什么丁老二、朱四哥的,一般人直接就怀疑到蓝胡子头上了。他们平日常在京城百里外的江边出没,一向习惯抢劫官商富户,可说是恶名昭著。严家遇劫还不满一日,蓝胡子是祸首的谣言已经传遍京城,若说不是有心人为之,我不是信的。但我却恰好知道,蓝胡子只在江那边做案,因为他不识水性,甚至可以说怕水,因此从不过江,更不会到京城来作案。”

青云听得惊叹不已:“大皇兄您居然连这种事都知道?!”

清江王脸色忽然变了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还要多谢妹妹,其实我是找牛辅仁打听的,他是你手下得用的人,不是么?京城周边的三教九流,他都熟悉,这都是道上流传的。”

青云忽然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尴尬,多半是担心会因此而被太后与皇帝猜疑吧?忙笑着扯开话题道:“那牛辅仁确实很能干,不过大皇兄若真要谢,也不该谢我,原是姜家的融君把他推荐给我的。他还是融君身边那位老嬷嬷的干儿子呢!”

太后笑说:“原来如此,我记得你以前提过的。说来融君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等她进了京,你一定要带她进宫给我瞧瞧。虽然她父母亲人都去世了,但只要有我在,姜氏族里就没人敢欺负她!我还要给她寻一门好亲事,确保她下半辈子安安稳稳的!”

姜融君让楚郡王染上了“天花”,以至后者病后身体虚弱,多少促进了后者彻底退出皇储之位的争夺战。虽然太后并不讨厌楚郡王,但对融君的决意还是很有好感的,更别说她还是当初救下女儿青云的姜锋的亲侄女,父母家人都是因为这件事而惨遭杀害的。太后早有心要补偿姜融君一番。

此时姜融君还因为路途偶感风寒,滞留在进京路上,同行的龚乐林一家与军中后起之秀石明伦,也还未到达京城。

话题一时间被带歪了,不过太后却仍旧牢记着重点,又再度问起了严家姑娘遇劫之事:“如今看来,若是罗家死士对严家下手,目的就一定是为了破坏震云的婚事了,可这又是为什么呢?是齐郡王妃在背后指使的?她还不死心,还想要将那个叫关蕴菁的女子嫁给震云你?”

清江王垂下头:“儿臣不知道齐王婶为什么还不肯死心。儿臣是绝不会娶那种女子为妃的。她也没有那个资格。”

关于这一点,青云有些想法:“其实关蕴菁一直都是冲着大皇兄的侧妃来的吧?她哪里有资格做正妃?可如果只是这样,谁做正妃又有什么区别?严家姑娘哪里碍着她了?她和齐郡王妃要图谋的,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对了,大皇兄,如果她们为了一个侧妃之位,就要对正妃的候选人下手的话,你最好多派点人保护翠雯比较好,要知道,她可是怀了你的孩子呢!”

清江王顿时肃然:“多谢妹妹提醒,我知道了。”

太后有些生气地道:“蒋氏到底在想什么?都罚她禁足、抄书了,没想到她出不了门,还能继续搅风搅雨!还有那关蕴菁,千日防贼太麻烦了,索性再寻个人选,把她嫁过去吧,看她还敢打你的主意!”

青云却说:“齐郡王妃和关蕴菁的执念这么深,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来。您先前不是曾经打算过,把关蕴菁许给齐王叔的次子,好让齐郡王妃与卢侧妃斗的吗?没想到关蕴菁名声太臭,赐婚给侄子好象显得不够厚道,卢侧妃又病了,她的儿子陪她出城去休养,这件事就完全没了后文。我有些怀疑,这会不会也是齐郡王妃和关蕴菁故意造成的?如果是这样,就算您把关蕴菁赐婚给别人,她们也会想法子摆脱的,反而害了无关的人。”

太后咬牙冷哼一声:“这有何难?寻个品行不堪又碍皇上眼的人,把她赐过去就得了,她们若能把这人给除了,皇帝反而还要奖赏她呢!”

第五十三章匹配

太后足足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找到了这个人选。

当年湘王叛乱,他一家大小自然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过出嫁了的女儿却没受到太大的牵连,因为没有迹象证明她曾经参与了父亲的阴谋。本朝宗室向来有传统,除非是参与了谋逆,否则宗室女不会因为父兄的行为而受牵连,哪怕是爵位上要受点影响,未出嫁的,仍会在出嫁时得到与她爵位封号相当的嫁妆;已出嫁的,在夫家的地位也不会有所改变。

湘王府的这位郡主,早已出嫁几年了,夫家是个侯府,老勋贵,在朝中没什么实权,丈夫是嫡次子,其父兄都任着闲职,却因为有些能力,都指望着能光耀门楣,为家族再创辉煌。与湘王府的联姻,本来也是冲着这一点来的,因此求娶时诚意十足,娶到手后,这位仪宾也对郡主一心一意,情深款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