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官差愣了愣,苦笑着说:“这位姑娘。不是我不去找郎中,实在是没人敢来呀!大家都怕天花呢!”

青云又大声嚷:“从锦城回京探亲的一位乔大人,他过江了没有?他随行的人里就有大夫,你去问问看!”

那官差听说是官员身边的人,竟连连摆手:“姑娘。这是要送命的差使,我们可不敢招惹别的官。你们等着吧,我再去问问,兴许有路过的游方郎中愿意看在赏钱份上过来瞧一瞧。”

青云快要吐血了,游方郎中?还是看在赏钱的份上才来的?这种人信得过吗?她还是更加信任曹玦明的医术。不过她心中也有些犹豫,正如这官差所言。天花太危险了,曹玦明即使知道,又是否愿意来呢?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天花。她只从书本或影视节目上知道这种传染病的可怕之处,其实内心并不十分畏惧它,也许是她的想法太过乐观了,天花在这个年代,威力不亚于**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果换了是她处在曹玦明的位置上,明知道有个**重症患者在船上。自己还会主动往船上送吗?

她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那位官差大哥倒是个实诚人,说了会去找别人,还真让他找到一个。那人是个四五十岁的游方郎中,打着个“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布幌子,背着个大大的药葫芦,摇着个铜铃,留着山羊胡子,还真带点儿仙风道骨的意思。他不慌不忙地在官差大哥的陪伴下来到滩涂地,然后施施然地与后者告别,独个儿上了船,往甲板上一站,就抚了抚胡子,很有高人范儿地说一句:“病人在何处呀?”

老侍卫与两名绣带亲卫都对他是否有真本事抱着怀疑态度,没有应声,石明朗倒是高高兴兴地迎了上去:“大夫您请这边走,我们世……公子爷在船尾呢,只要您能治好公子爷的病,诊金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那游方郎中不紧不慢地“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走向船尾的马车处,忽然犹豫了一下。一名绣带亲卫掀起了车帘子,小声对车中人道:“世子爷,大夫来了。”楚王世子轻轻应了一声,半睁开了眼,转头望出来。

谁知那游方郎中本来是一脸高人样儿,刚一看见楚王世子的脸,就立刻唬了一跳:“怎么这样大了?这么大的人还出花儿?”

青云听出不对劲儿:“大夫,谁告诉你病人是出花儿了?他这是出天花了!你到底会不会治啊?”

“天花?!”那游方郎中顿时吓了个半死,“我不知道啊……不是出花儿么?会过人的……”一个亲卫一把揪住他衣领:“我不管你之前听到的是出花还是天花,总之你上了船,就得给我们爷治病!若是不会治,趁早给我滚!”

“会治……会治……”游方郎中忙不迭道,“我见过人出花儿,也见过人出天花,真的,真的……”话虽如此,但他看到楚王世子脸上那几个小水疱时,还是忍不住打起了摆子,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后者的腕上把脉,脑门上都冒出汗来了,那手指尖儿还没挨上楚王世子的手腕,最后还是一名绣带亲卫将握住他的手按上去,他才哭丧着脸般正经把起脉来。

才摸了一小会儿,这游方郎中就跳开了:“了不得,不中用了,趁早准备后事吧!”两名绣带亲卫顿时大怒:“少胡说!我们爷好着呢!不过是高烧不退罢了!”

“这会子只是高烧不退,等烧过一两天,这人就不成了,除非你们有法子让他退烧。”游方郎中趁众人发愣,慌慌张张地跑下船去,连鞋掉了一只也没顾上,上岸后还骂那官差:“怎么不早说清楚是天花病人?!”那官差哂道:“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是你没听清楚吧?”又要押着他到附近的无人小屋里沐浴更衣,顺便把他曾经带上船的东西烧了,原因是接触过天花病人。那游方郎中叫得如同杀猪般,但还是被硬扯着去了。

船上的人又再度陷入失望与绝望中。老侍卫握拳猛击大腿:“这样下去不行!哪怕是死,也要把消息想法子禀报皇上知道!”石明朗则建议:“不如跟那官差说了,直接请县令过来说话吧?咱们都是官身,随便一个人出面,只说是有军情上报,写个密折让本地县令送上京去。我听说过这儿的县令姓名,原也是个靠得住的。”老侍卫没有否决,反而开始思考起事情的可行性了。

楚王府的两名亲卫索性替楚王世子围上了连帽斗篷,其中一人去牵马,另一人拔刀:“杀也要杀过去!我就不信,区区几个官差,还能奈何得了我?当年我在西北杀敌的时候,一人就能干翻他二三十个!只要能护住世子,管他来的是官差还是什么人,我都一刀解决了!”

青云皱眉道:“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对着自己国家的百姓动刀子,也有脸说自己是军人?”

那亲卫冷声道:“他们敬你是贵人,才对你忍让三分,但在我们眼里,你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说什么大话?!我们在边疆杀敌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呢!”

青云冷笑:“这算是倚老卖老吗?你怎么不对着自己的主子说这话?难道他就上过边疆杀敌?无论我的身份是什么,道理就是道理。刚刚你们世子爷难道没说过不许你们擅自行动吗?也对,你们比他聪明多了,他不许你们干的事,只要你们觉得应该干,就算违反了他的意思,也要硬来,是不是?天大地大,都不如你们的忠心大!哪怕你们世子将来不得好死,错的也不是你们,而是天地了!”

“你……”那亲卫怒瞪青云,青云不甘示弱地反瞪回去,不但瞪,还大声叫楚王世子:“你要是清醒的,就管一管你手下的狗,别让他们乱吠!”

楚王世子睁开了一丝眼皮,瞥了瞥身边的亲卫,后者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眼圈都红了:“世子爷,您的病情不能再耽搁了呀!若您日后怪罪,属下不要这条命就是!”

青云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忽然听得石明朗大叫:“又来人了!”她忙跑到船头往岸上望去,这一望,就轮到她眼圈红了。

正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滩涂地走来的,不是曹玦明又是谁?

第五十七章牛痘

曹玦明沉默地收回手指,结束了对楚王世子的第一回把脉,什么话都没说。

青云尚未出言询问,两名楚王府的绣带亲卫就先耐不住性子开口了:“如何?世子的病情到底如何了?!”“到底是好是坏,你倒是说句话呀!”

曹玦明不紧不慢地闭眼想了想,才道:“虽然你们都说楚王世子是得了天花,但是……看脉相,倒更象是受了风寒,又延误了医治,以至于病情加重,已经有转成痨病的迹象了。情形确实不大妙,但天花的症候却不大明显。”

“你这是什么话?!”其中一名亲卫不忿地道,“若不是天花,我们世子脸上长的这些水疱又是什么?!风寒自是有的,世子一路追赶贵人南下,风尘仆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带的大衣裳又不够,天气又冷得太快,世子身体娇惯,实在受不住了,才会病倒,但这一切都是因为天花的缘故!”

青云见不得他冲曹玦明发火,离着三丈远便冷声骂回去:“现在谁才是大夫?你这么有能耐,你去给你们世子医治呀!曹大哥家世代行医,是出过太医的名门,他的医术比大部分医生都可靠多了。既然他说不象是天花,更象是风寒,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难道你就这么看不得自家世子好,宁可他得了天花,也不想他患的是容易医治的风寒?!”

那亲卫顿时无话可说,他的同伴便道:“贵人不必句句反驳回来,若世子果真只是风寒,并非天花,那自然是天大的幸事。怕就怕世子本是天花,只是这位小大夫年纪轻,见识浅。没看出来,以致于诊错了脉,开错了药,误了世子的病情,那可就大不妙了。我们不过是为世子担忧罢了。”

青云撇撇嘴,转向曹玦明时,态度倒是郑重了许多:“曹大哥,你确信真是风寒吗?天花跟风寒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曹玦明想了想,道:“实话说,我从前没有见过天花病人……”话还未说完。那绣带亲卫之一就忍不住嚷嚷了:“你没见过,还诊什么脉?赶紧滚回去,换个有本事的来!”青云怒而瞪他:“你才要滚呢!现在有个医术好的大夫肯来就不错了。人家冒着天大的风险前来救人,你还要挑三拣四!”那亲卫忿忿不平,被同伴好生劝了半日才消了气。

曹玦明冷淡地看了他们一眼,径自对青云继续道:“我从前确实没有见过天花病人,但从医书上见过记载。也知道天花病人的脉案大致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楚王世子的脉相,虽有几分症状,却远比医书上记载的要轻微。若说他得的真是天花,那倒有些象是将要痊愈时的脉相。不知他这病已经有几日了?都吃了些什么药?”

老侍卫回忆了一下,替王府亲卫回答:“世子感染病气是在九日之前。正式发作是在三日前的傍晚,当时晚来风急,世子在马上赶了大半天的路。吃过晚饭就开始觉得不适,没过多久就发起热来。本来世子就担心自己会染上天花,只是一直不见动静,心中尚存几分侥幸,这一发热。就觉得不妙,当即命我们想法子买辆马车。他乘车继续赶路,夜间也在车中坐卧起居,我们也不再到驿站或客店里住宿,直接在野地里过夜,以免传染他人。世子没有请大夫抓药,只把随身带的去毒丹与清安丸吃了几枚。”

曹玦明闻言沉吟:“这分明是才发作,没那么快到要痊愈的时候,怎会这样呢?”

老侍卫又命王府亲卫将药丸拿出来给曹玦明看,他接过去闻了闻,就知道是什么成分与效用了。

这两样药丸都是内造之物,各王公大臣之家是常备的,他从前在京城时也常见,家里还有方子,只是药名儿有些不同。这两样药,一样是清热解毒的,一样是治伤风感冒,前者倒罢了,后者还算对症,只是药力稍弱了些,因此楚王世子吃了以后,风寒压不住,仍旧发作出来,但又不至于危及性命。

曹玦明想了想,已经拟好了方子,当场写好了,便要送到岸上去,让人去抓:“先试试这个方子,看成效如何再说。”老侍卫接过来一看,却是愣住了:“这上头的药材有大半是治风寒用的,小曹大夫,这方子对天花管用么?”

“只能先试一试,管不管用还得看楚王世子服了药以后,病情有什么变化,才能断定。眼下他风寒过重,一日寒气未消,却是不好说他的天花到底如何的。”

“你这个庸医!”绣带亲卫一听曹玦明这话,又炸了。不过这回老侍卫态度强硬得多了,不但挡在头里,还厉声喝斥两人:“有勇无谋的莽夫!你们是不是要把世子的病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满意?!”其他御卫也劝他们:“小曹大夫昔日常在宫中行走,连皇上皇后也对他的医术多加赞赏,眼下除了他,哪里还有更好的大夫?等到你们从京城请来太医,都什么时候了?他既敢开方子,自然是心里有底的,嘴上说只是试试,不过是他为人谦逊罢了。”两人这才不说什么了。

本地官府派来的官差还算勤快,见曹玦明送了方子下去,马上就照着方子抓了两副药,连药罐、炉子、炭和熬药用的水都一并送来了。曹玦明见状苦笑,只好自己拿了东西到江边,草草垒了个灶,就地熬起来。

青云下了船走到他身边:“曹大哥,谢谢你能来。看到你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