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云路-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我见过你的,就是那天在县城里,我没看见你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撞了你一把。”

少年似乎也十分吃惊,盯着她发了三四秒钟的呆,才笑说:“我也记起来了,当时竟没认出来!”

王掌柜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小曹大夫,你跟青姐儿是亲戚,却没见过她?”

“小时候见过一回,那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呢。”被人称作小曹大夫的少年笑得一脸亲和,“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哪里还认得出来?看来她也不认得我了”

王掌柜释然了,哈哈笑道:“青姐儿大病过一场,以前的事忘了许多,不记得你也是正常的。你多给她讲讲家乡的事,她兴许能想起来呢!”

小曹大夫怔了怔:“忘了……以前的事?”

青云见王掌柜先泄了自己的底,只得老实说:“这是大半年前的事儿了,当时我父母去世了,我太伤心,就生了病,听人说发了几天热,醒来就把前事都忘了。因此……我是真不认得你,你是我什么亲戚?”

小曹大夫不知为何,双眼只是盯着她看,沉默着不说话。

青云心中疑惑,就改问另一件事:“你一个月前已经到这里了?找到我花了不少时间吧?你怎会知道我在清河?”

小曹大夫仍旧沉默着,这时候门口有客人来了,王掌柜便道:“你们先坐下说话,我去招呼客人,失陪了。青姐儿,你自己倒茶啊。”匆匆迎了出去。

青云就自行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见小曹大夫仍盯着自己看,不由得奇怪:“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不……没什么。”小曹大夫似乎有些沮丧,低头也抿了口茶,“我没想到……你会忘了以前的事。”

“哦……”青云眨眨眼,“不要紧,你告诉我就好了。你是我什么亲戚呀?是我爹那边的,还是我娘那边的?说起来,我家乡到底在哪里?”

小曹大夫笑了笑,又低头抿了口茶,眼神闪了闪,才放下杯子,淡淡地说:“其实我只是你家远亲,你父亲的族人听说我要往清河来,就托我帮着打听你一家消息。我原本只知道你父母可能到了清河,可能是随流民们一起来的,至于别的,就不清楚了。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打听到你父母曾与这里的王掌柜同行,然后从王掌柜处听说了你父母已经亡故的事。我原本还以为……能从你这里知道更多的事。”

他把手伸进袖内,掏出一样东西来:“你看这个,这是你母亲家的人交给我的,原本是一对,你母亲有一支,听说是常年戴着的,你可认得?”

青云一看,原来是只银凤簪,她好象听马大婶提过,姜青姐的母亲有这么一支簪子,便接了过来细看。

簪子做工十分精细,小小的银凤不过一寸大小,却连身上的羽毛都清晰可见。凤口垂下的珍珠,颗颗浑圆,最下方的红宝石果然如马大婶说的,象血一样红。

青云心想:这支簪子一定很贵重吧?而且绝不是一般工匠能做得出来的。

簪身上好象刻着什么东西,她摸到上面有些凹凸不平,拿到眼前细看,认出那是两个小字:碧罗。

第八章疑点

更新时间2013…3…423:19:31字数:4454

碧罗?这是什么意思?

青云抬头问小曹大夫:“这里刻着‘碧罗’两个字,是人名吗?”

小曹大夫犹豫了一下:“我不太清楚,也许是人名,但也有可能是簪子的名字。”

青云再仔细查看了簪子一番,摇摇头:“不可能,‘碧’是绿色的意思,但这簪子是白银打的,唯一有颜色的是颗红宝石坠角。它有可能叫‘红罗’,却不可能叫‘碧罗’。”

“也有可能……”小曹大夫想了想,“你记不记得你父母是否提过有什么人叫这个名字呢?这是个女子名。”

青云哪里知道?只能再次摇头:“我完全不记得了。”随手想要将簪子递还给对方,忽然顿住:“慢着……小曹大夫,你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的吗?你刚才说,是从我母亲家的人手里拿到的。你应该知道这簪子的主人是谁吧?”

小曹大夫伸过来接簪子的手顿了一顿,才若无其事地继续动作:“这个么……虽然我知道给我簪子的人是谁,但女眷的名字,我怎么好问呢?”

这倒也是,现在毕竟是古代,女性的名字是不会随便告诉人的,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家庭。

小曹大夫又补充道:“不过,我虽然不知道这支簪子的主人叫什么名字,却听说过……令堂的闺名是红绡,红色的红,绡巾的绡。”他盯着青云看,“你对这名字有印象么?”

“红绡”吗?倒跟“碧罗”是一对。

青云摇摇头:“我不记得了,不过这簪子若是一对的,一个刻着碧罗,一个刻着红绡,不是正好对上吗?我娘的名字是红绡?”她有些好奇,“她姓什么?”

“姓魏。”小曹大夫又犹豫了一下,“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么?不记得令堂姓甚名谁,那令尊呢?”

“这个我知道。”青云从手边的篮子里取出户籍证明与路引,“你瞧,这上头写着的,我的父亲姓姜名锋,只是上头没有提我娘的名字。”据钱老大夫推测,她父母的路引和身份文书可能是随身带着的,随他们一起被埋在山泥底下了,至于为何青姐儿的文书上头只写了父亲的姓名却没写母亲的,那就不清楚了。

小曹大夫盯着那几张薄薄的纸,慢慢伸手接了过来,然后看了半晌,没吭一声。

青云觉得奇怪:“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她马上想到一个可能,“你摆了乌龙吗?找错了人?我其实不是你要找的亲戚?!”

“不……不是的。”小曹大夫深吸一口气,挤出一个微笑,“就是他,姜锋,字凌范,我要找的就是姜凌范。”他又看了手里的文书一眼,“若说先前还有疑虑,看到这份证明,我也可以确定了。”

青云心里不知是感到遗憾还是松了口气,扯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哦……那真是太好了……”她又再次问起那个老问题:“你到底是我什么亲戚?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小曹大夫似乎有些迟疑,但还是回答了她的话:“你叫我曹大哥就好,我们两家……其实只能算是远亲,若真论起来,可能有些复杂。”

青云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顺从地叫一声“曹大哥”,又问:“你全名是什么呀?”

小曹大夫轻描淡写地道:“曹玦明,玉玦的玦,明亮的明。”一说完就马上压低了声量凑近青云:“姜家妹妹,我原本没想到你父母会不幸身亡,你也大病一场丧失了记忆,这件事有些不妙,你瞧,家里人已多年没见你了,若没有你父母作证,如何知道你就是他们的女儿呢?所以……也许这对你来说有些艰难,但你能不能试着回想一下过去的事?可以用来证明你身份的,比如说……你父母从前去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有哪些来往密切的朋友?诸如此类的……”

青云听得直皱眉:“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有什么地方露馅了吗?她感到自己的后背冒出了冷汗。

“不……只是以防万一。”曹玦明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来,“你是个好孩子,只是不幸失去了父母,我希望能帮助你顺利回到亲人身边去。所以,如果你能……”

“我爹是不是很有钱?”青云忽然有了个想法。

曹玦明大概没料到她会冒出这句话来:“什么?”

青云自认为看过不少宅斗文,而曹玦明的态度也太奇怪了些,她确信自己的身体是属于姜青姐的,谁也不能说她是冒充,那么他主动找上门来,却又要求她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件事就有些不寻常了。无论如何,她处于下风,得抢占先机。

于是她索性开门见山:“我爹是不是很有钱?他就算在逃荒路上,也能坐得起马车,我娘还能天天戴首饰。他们一定不穷。那他们在老家是不是有些田产房产什么的,别人——也许就是家里人,眼红这些财产,如果我不是他们的女儿的话,这些财产就归他们所有了,是不是?所以你才叫我证明自己的身份,你明知道我什么都忘记了,除了这些文书什么都拿不出来。”

“不不不!”曹玦明深吸一口气,神情有些哭笑不得,“我不是这个意思。姜家在河阳是有名的世家望族,家财万贯,绝不会做这种事。况且……据我所知,这些世家大族对女儿都有安排,不过是一副嫁妆罢了,公中自有银钱拨出,无论你父亲是否有大笔财产留下,都……不会归你所有。”

该死的古代继承法!

青云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双手一摊:“既然是这样,你问我这么多做什么?老实说,我完全不记得自己都有些什么亲戚,现在的日子也过得挺好,要是姜家不想认我,我也懒得搭理他们,无论我父亲留下了什么,都由得他们去!”

“你冷静一点!”现在轮到曹玦明冒汗了,“我只是以防万一……”

“没什么好万一的!”青云站起身,“一般人家在失去儿子媳妇后,对于生了大病的孙女,就是这样的态度吗?先叫孩子证明自己的身份,否则就不认了?我管他认不认!”转身就要走人。

曹玦明连忙起身追上去拦下她:“姜家妹妹,你别生气,都是我的错,是我没说清楚。”

“青姐儿,怎么了?”王掌柜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装满热茶水的瓷壶:“小曹大夫欺负你了?”虽然他对这少年印象不错,但一想到有这个可能,他还是恶狠狠地瞪了后者一眼。

曹玦明一时哑然,反而是青云笑了笑:“没事,王叔,你忙吧。”

王掌柜狐疑地盯着曹玦明,慢慢走开去给一桌新来的客人上茶,一边说着欢迎的话,一边还时不时转过头来看。

曹玦明忽然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些,姜凌范的女儿也比他预计的聪明,虽然失去了记忆,但该有的警惕一点不少,他只能改变策略。

他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姜家妹妹,是我疏忽了,你既然已经忘了过去的事,想必也忘了令尊的身世。我们寻个安静的地方吧,我与你细细说来。”

青云挑了挑眉,难不成姜青姐的父亲还有什么神秘的来历?

她带曹玦明转到角落的长桌,这里一般是不待客的,专用来放置杂物,只有在客人多得坐不下的时候,才会用起来,跟其他桌椅都有一点距离,只要说话别太大声,旁人就难以轻易听见。

曹玦明心中有些失望,他本来是想让青云带他到后堂或是寻个清静的客房的,不过小女孩显然很机警,为了弥补自己刚刚犯下的过错,他也没有出言反对。

就在这张长桌边,曹玦明给青云讲述了一个狗血而励志的故事。

姜青姐的父亲姜锋,字凌范,是河阳望族姜家旁支的子弟,有一个同胞哥哥。在兄弟俩年纪还小的时候,他们的父亲以犯七出为名,休了他们的母亲,这让他们兄弟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尤其是在不久之后,他们的父亲就扶正了二房庶母,而那位庶母又很快生下了一个儿子。

虽然对于姜氏一族而言,他们父亲的做法不合规矩,有违族规,但对他们兄弟的遭遇并没做什么干预。他们这一房受到全族人的鄙视,是连身为受害者的两兄弟在内的。于是,他们在家里要受继母和弟弟的排挤,在外头还要被族人非议,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做哥哥的无奈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听从父母之命,娶了个小户人家的女儿,然后就分家搬出去了,只得了一份微薄的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