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捎去也不迟,时间多些,你也能做得仔细点。”

明鸾不以为意:“只是做件袄,又不绣花,又不掐牙,两天时间足够了。以后你送东西回来时,我再做好的给你。”

朱翰之脸上掩不住的欢喜,心里暗暗舀定主意,今年冬天就不脱这件小袄了,要一直穿到明年暮春时节为止!

章寂在旁听着不是滋味,忍不住插嘴道:“瞧你们说得这般热闹,北平那是什么地儿?冬天里大雪都能下了三尺厚,一件小袄顶什么?”又劝朱翰之,“即便要避,也不用现在就往北平去,不妨往旁的地方逛一圈,等春暖花开了再北上不迟。我听你四表叔说,当初刚到北平时,你害了冻疮,脚上都快烂了。这病最容易复发,可别叫你再受那罪!”

朱翰之忙道:“不妨事的,我得了个好方子,已是痊愈了。这种时候我不好四处乱跑,外头还有逆党未被清除干净呢。北平还算安全,若是换了别处,皇上也要担心的。”

明鸾便说:“北平是比南京冷多了,但那里不是有温泉吗?在小汤山,不知现在是个什么情形。你干脆派个人过去瞧一瞧,要是荒地的话,干脆趁便宜买一大片下来,修个避寒的温泉庄子,冬天就在那里度假了。有了温泉,种些花草瓜菜什么的,你就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吃了,多好呀!”

章寂听得惊奇:“三丫头,你怎么知道北平有温泉?”朱翰之笑说:“这事儿倒是真的,我也听人说起过,前头蒙古人还在时,就有达官贵人上那里泡温泉治病,不过如今已经荒废了,也没几个人去。既然三表妹这么说,我就试着买些地回来,横竖便宜得很,若真的修个温泉庄子,那可是难得的享受!”

明鸾听着也觉得高兴。她将来要是嫁给了朱翰之,就算去北平住,也有个泡温泉的地方了,心里不由得有些痒痒的,想到自己要是也能买一小片地,也有泉眼的,给祖父泡一泡也好。这念头一起,她就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她看了看章寂,再看看朱翰之,踌躇了下,心一横,道:“我觉得……现在北平住的人还不是很多,地价也便宜,要不要趁现在多买些房屋田地下来?等以后迁都时,咱们就占大便宜了。”

“迁都?!”章寂大惊失色,“三丫头,你在胡说些什么?!”

朱翰之却又是另一种表情:“这事儿是机密,我从未对人提起,你怎么知道的?”

第六十四章迁都

见到章寂与朱翰之的反应这么大,明鸾迟疑了一下:“这个……我也是猜的……”

章寂沉了脸,低声斥道:“这种事也是能瞎猜的?!若你说不出个道理来,我就要罚你了!别以为素日祖父总是宠着你,你就能无法无天地胡说八道!”

明鸾缩了缩脖子,觉得有些委屈。她都有好几年没受过章寂如此严厉的斥责了,可她又不是随口乱说的,历史上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后,不就迁过都吗?虽然现在的燕王是他儿子,但处境、做法都挺象的,未必就没这种念头。她是为了章家日后的利益着想,才大着胆子说出这件事来,想着无论如何,章寂与朱翰之都是她最信任的人,不会有什么危险,没想到她还没把话说清楚,就先挨了骂,祖父也不听听她这么说的用意就骂人了……

朱翰之见明鸾挨了骂,也顾不得保密,连忙插嘴道:“姨祖父别生气,这事儿……三表妹也不是胡说的,从前在北平时,燕王府里的幕僚就提过,燕王叔也颇有几分意动,只是迁都事关重大,因此就没在外头提起。”

章寂脸色发白地瞪着朱翰之,什么话也没说。虽然朱翰之的语气轻描淡写,但他心里却清楚。如果燕王对皇位果真有图谋,那皇帝是绝对抵挡不住的,皇位迟早要换人做。既然燕王早有心迁都,他对这件事儿就绝不会只是几分意动而已,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现实。

章寂抿了抿嘴,没去看朱翰之,只盯着孙女的双眼:“你说,若不是有人告诉你迁都的事,你又是如何猜出来的?!你有什么依据?!”

明鸾不服气地道:“依据自然是有的。首先,燕王大军奉了皇上的命令打入京城时,皇宫起火,虽然不知道是谁放的,但大军入宫后可没怎么热心救火。以至于皇宫损毁严重。皇帝登基前,都只能住在小偏殿里。现在他都登基几个月了。又立了皇后,封了妃子,还只修缮了几个宫殿。那么多人挤在一处。如果是要继续以南京为都城。为什么连皇宫也不修呢?想必是觉得迟早要迁都的,没必要费那冤枉钱了吧?”

章寂板着脸道:“你知道什么?皇上说了,他初登基,朝中百废待兴。有银子也该用在更要紧的地方,他在宫中并不是没有地方住。住得也还算舒适,也就不必大兴土木了。这是皇上仁德爱民之处,怎能说他是想着要迁都呢?”

“好吧,那咱们就说别的。”明鸾道,“这皇宫当年建的时候,花了多少时间?现在烧了大半,要原址重建,就得先把废墟清理了,再盖新的,又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银钱?若是……”她颇有深意地看了祖父一眼,“若是皇上在位期间,风平浪静,国库也渐渐富裕起来,让人慢慢修宫殿,确实迟早有修完的一天,可是……如果中途发生什么意外呢?跟原址重建皇宫相比,另找地方修一座全新的,要省事得多,当然如果原本就有大片建筑群做底子的话,修起来就更轻松了。”

章寂脸色一变,他明白孙女的意思了。如果在未来几年内,燕王取皇帝而代之,坐上了皇位,与其劳民伤财地重修南京皇宫,倒不如在北平燕王府那一大片地的基础上修建新宫殿,更别说燕王府本身就是元代时的皇宫所在,位置、风水,都是正合适的。而且北平正是燕王的地盘,他定都在那里,做事远比在南京时更得心应手。

明鸾瞧着祖父的神色,知道他已有几分信了,忙又问朱翰之:“我听说燕王、舅公和大伯父他们带兵把蒙古人打回去了,那蒙古人还会再打回来吗?”

朱翰之马上就理解了她的用意,笑道:“十年之内,他们是休想恢复元气了,但十年后却难说。虽然大军进袭是不可能的,但小打小闹却保不齐。北方边境大城不多,有些小城小镇或是小村子遇上蒙古人,半点抵抗之力都没有,每年总要叫蒙古人抢走不少粮食财物,也要死上许多人。我在燕王府时就听人提过,因为燕王镇藩在外,离京城远,朝中又时常有人猜忌于他,让他行事多有不便,即使有意铲除这些害民之匪,也是有心无力,生怕朝中大臣会参他妄动兵事,因此多年来都苦恼不已。”

明鸾忙道:“就算朝中无人猜忌他,他要出兵打蒙古人,也要先问过皇上的意思吧?记得从前在德庆时,你就跟我提过,他要趁着发兵南下之前先赶紧把蒙古人收拾了,断了后顾之忧,但担心建文帝和冯家一伙人会用这个理由发难,所以就耍了点花招,让奏折多耽搁些日子才到建文帝手里。虽然建文帝一向看他不顺眼,但这想必也是规矩了,藩王在外要动刀兵,肯定要先得到皇命允许才行。万一蒙古人发兵南下,从北平到南京,两千多里地,起码要隔几天朝廷才能收到消息,哪里还来得及?若是定都在北平,别的不说,消息也能灵通些,蒙古人想要搞事,就没那么容易了,朝廷随时都能发兵灭了他丫的!”

朱翰之抿嘴掩住笑意,点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南京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也有它的好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迁走的。”

“这个我知道。”明鸾道,“就算要迁都,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解决的,大不了两边都是都城,皇帝视具体情况而决定在哪边住好了。这边离凤阳近,要祭祖什么的,自然还是回来南京方便,夏天热的时候就去北平避暑,冬天北平冷了,就回南京避寒,衙门也可以两边都设,公文档案什么的统统一式两份。我记得不是有个京杭大运河吗?重新修一下,两边来往就更方便了。”

“胡说八道!”章寂再斥孙女,“事情哪有这么容易?无论是修建新皇宫、迁都还是修运河,都是劳师动众的大事,你以为象你两片嘴皮子一碰说句话这么简单么?!”斥完了,他心下细细一想。心情更失落了。不提孙女说的理由,样样都有道理,只看朱翰之的态度,就知道燕王一但登基,迁都之事至少有六成的可能会发生。既如此。他又何必再自欺欺人?

明鸾见他的脸色不好。不由得生出些不安:“祖父,您别生气。我……我并不是有意说这些让您难过的,只是想着……咱们家被抄家后,虽然皇上把庄子财物赐还了。但那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东西都没了下落,咱们家是大不如前了。若是真的会迁都,那提前做些准备,也是为了家中子孙日后的生活。退一万步说,就算迁都这事儿是子虚乌有。咱们也不亏什么,地还在那里呢,总是能用的……”

章寂抬头看着孙女,勉强笑了笑:“看来你最近跟你母亲学管家,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才这点年纪,就已经懂得操心家里以后的生计了。你说得有理,咱们家的财物产业,赐还的不过是明面上的一部分,别说明面上有一小半是得不回来了,还有那台面下的产业呢。如今我们家也不过就是节俭度日罢了,眼下还没什么,等你两个弟弟长大了,要读书科举,为官作宦,娶妻生子,还有你几个叔伯们在朝中为官经营,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届时即便不是寅吃卯粮,也必然会相形见绌的。你懂得为日后着想,这很好。”

话虽如此,但章寂的心情却显然不大好。明鸾看着有些害怕,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朱翰之只得再安抚老人几句,章寂却直接开口送客:“今日我老头子精神不佳,怠慢侯爷了。你若是近日就打算离京,离开前可千万要再来一趟。”

朱翰之忙答应了,又瞥了明鸾一眼。明鸾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便自告奋勇去送客。

出了正院,朱翰之就叹了口气:“三表妹,你方才要是没说出那件事就好了。”

明鸾却道:“就是要趁你在这里,才把这件事说出来。祖父心里早就知道了,却只是装作不知,又放不下那一位,这样纠结着,有什么好处?我就算有心要劝他躲开,他也未必会答应。可他要是不答应,难道我还能逼了他走?你那叔叔太厉害了,手里又有人有权,我就怕祖父一时糊涂,得罪了他,要连累全家人。流放几年,我可是吃够苦了,绝对不想再尝一次!也许祖父一时间接受不了,但他迟早会想明白的。”

朱翰之默默听着,最后微微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也发现了。姨祖父早知道那件事,却犹豫不决,万一他哪天跑进宫对皇上说点什么,那乐子可闹大发了。你今日行事虽有些鲁莽,但细细一想,也未尝不是个好法子。”

明鸾眼巴巴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觉得我太狠心?老实说,就算你点头我也认了。”

朱翰之却笑了:“胡说什么?若你这样也叫狠心,我又算什么?我可是连亲哥哥都……”顿了顿,没再说下去。

明鸾笑道:“这样看来,你我都是能狠下心的,这样也好,起码没那么容易吃亏。”

朱翰之听得眉开眼笑,又道:“其实你若真的有置地的想法,也可以跟我说的。我横竖要去北平住上几年,悄悄儿替你办了,谁也不惊动,岂不更好?今日姨祖父心乱了,日后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