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君安”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明鸾却察觉到一丝不安,她拉了拉章寂的袖子:“为什么……叫他殿下?他究竟是什么人?”

章寂父子两人对望了一眼,都沉默下来。

一刻钟后,明鸾总算知道了这个“沈君安”的真名其实是朱文至,而“古月海”本名则是胡四海,他们一个是冤死的悼仁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当初建文帝与冯家在京中大肆搜捕的皇太孙,另一个则是悼仁太子与太子妃的亲信内监,奉命保护皇太孙出宫的。

明鸾脸色瞬息万变,再次看向朱文至的目光便带上了怨恨:“原来如此!你就是那个皇太孙!就因为你,我们家倒了大霉,祖母也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宫里!大伯娘就是为了护着你,才把我们全家人的性命置之不顾的吧?!”她忍不住想笑:“真没想到,她对你这么重视,为了你,甚至连亲侄儿都不管了?真正的沈君安真的病死了吗?如今又在哪里呢?恐怕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只能做个孤魂野鬼吧?”

“三丫头!”章寂皱了眉头斥道,“先前你不知道他身份便罢了,如今既知他是皇太孙,又怎可如此无礼?!”

明鸾鼻头一酸,红了眼圈:“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当初在彭泽的时候,二哥病重,全家人倾尽所有,也不够请大夫抓药的钱。大伯娘什么都拿不出来,因为之前在河滩上早就将身上的财物都给了路人,今日才知那路人原来是他!大伯娘对他可真好啊,带着他一路南下到东莞,又带着他来了德庆。

祖父是因为听说他与沈家人一道陷入困境,才把他们接过来的吗?可您有没有想过,要是被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帮了大忙的江千户和茂升元诸人会有什么下场?陈家会有什么下场?我们家又会有什么下场?!”

章寂板着脸道:“我自知亏欠亲家太多,本不该再连累他们。只是太孙的安危我却不能置之不理。你若要怪,就怪祖父吧。”

明鸾咬咬唇,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怨恨都强压下去:“那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接了人过来,还要如何?该不会……打算帮他打天下吧?”

章寂看向朱文至:“章家力有未逮,无力助太孙重返朝堂,能做的,也只有护得太孙平安,让太孙得享安康而已。所谓富贵荣华,皇图霸业,都是虚的。以悼仁太子性情,想必也更期盼子孙平安康泰。”

明鸾闻言微微松了口气,转头看章放也是赞同的神色,而朱文至则双眼微红:“姨祖父……”

胡四海忍不住插嘴道:“章老爷子,您能做的远不止于此。您可以给您长子送信,让他派人接太孙回去,也可以请他将太孙的下落告知燕郡王或是常家……”

章放猛地转头瞪他:“你以为我大哥是在区区几百里之外?那足足有上万里路!我们又不能亲自送信,你能担保那信在路上不会出差错?你能担保燕郡王或常家身边没有朝廷的奸细一太孙的行踪走漏了风声,朝廷派人来斩草除根,那就真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与其冒此大险,还不如让太孙安安稳稳地过清静日子!”

胡四海一步也不肯退让:“章二爷此言差矣!太孙殿下乃是悼仁太子嫡长子,先帝嫡长孙,曾上告宗庙下诏黎民,是名正言顺、正式册封的皇太孙!如今伪帝占据皇位,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正是该拨乱反正的时候。

章家处境虽不佳,但你家长子手握兵权,你家姻亲盘踞西北,你们还有门路向燕郡王求救为何什么都不愿意做呢?难不成你们是害怕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平安,便置大明基业于不顾?!”

不等章寂与章放回应,明鸾便先炸了:“难道我们就不能保住自己平安了?大明的基业怎么了?你家太孙流落在外几年也不见大明江山倒了。你没听见我二伯父刚才说什么了吗?路途遥远,谁都不知道信在路上会不会出意外,万一叫别人看见了呢?万一那燕郡王知道以后不但不来救人反而向朝廷告发呢?到时候你家太孙有危险了,你又怎么说?怪我们章家行事不慎?你倒是推得干净!”

胡四海闻言气急,转向章寂:“章老爷子,您孙女居然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您难道就不管了吗?!”

“我怎么就大逆不道了?!”明鸾冷笑道,“你们跟沈家在东莞这么多年了,也没逼他们做什么,如今我祖父冒险救了你们来你们倒摆出这副嘴脸了,谁欠了你们不成?!”她冲着朱文至道:“你说话啊,你是太孙,他是你的太监,他说的话都是你的意思吗?你很想当皇太孙?当皇帝?即使是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也仍旧这么想吗?!”

朱文至吓了一跳忙摆手道:“没有……我早就死了这个心,只是胡四海一直记得我母亲的遗愿……”

他的母亲不就是太子妃沈氏吗?原来也是姓沈的搞的鬼!

明鸾猛地转向胡四海:“你是想遵守太子妃的遗命?可连正主儿都死了心,你还这么热衷,究竟是为了什么?哦……我明白了,你曾经也是皇宫里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落到这种地方来,天天过穷日子,你很不满意吧?要是太孙能东山再起,你就风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所以你才这么急切!”

“你胡说八道……”胡四海脸都快气歪了,明鸾立刻将他的话头打断:“我胡说?我哪里胡说了?你敢说你没有这个心思?那要是他有朝一日恢复了尊贵身份,你是不是就能将荣华富贵抛开,安心做个小老百姓终老于山林呢?你要是敢对天发誓说到了那一日绝不会跟着太孙享福,我就向你道歉!”

胡四海哑然,急喘几口气,方才道:“我不与小孩子拌嘴!总之,富贵于我不过是过眼云烟,只要太孙殿下能回到京城重享尊荣,我便是舍了这条性命,也无所畏惧!”

章寂大声喝了声:“好了!都给我住嘴!”

明鸾与胡四海方才停下来,各自扭开头忿忿不平。

章寂清了清嗓子,也不理睬胡四海,迳自对朱文至道:“殿下,老臣看着你父亲长大,也看着你长大,无论你身份如何,对老臣来说,都是晚辈。老臣更希望你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而不希望你为了皇位与富贵冒大险。你仔细想想吧,若你真的放不下,再告诉老臣。老臣再为你想办法。”说罢回头叫过儿子与孙女:“我们回去吧。”

朱至追上一步:“姨祖父,您别误会,我真没有那个意思。胡四海他……他也是为我着想,只是……”

章寂摆了摆手,让他不必再说下去,迳自带着章放与明鸾离开了。明鸾出门后回头看了朱文至一眼,见他满脸落寞,胡四海要上前劝他什么,他都没有理会。她撇了撇嘴,暗哼一声:幸好这个皇太孙还不至于太糊涂。

走在山路上,章寂教训明鸾:“方才不该如此无礼,我知道你心里有怨,但他身份在这里,你无论如何也该敬他三分。”

明鸾不情不愿地应了,心里却十分排斥。那叫什么太孙,简直就是丧门星,看起来也软弱无能得可以,这样也想去夺嫡?哈!恐怕只有当炮灰的份!

一路无言,下了山回到家中,才进家门,他们三人便听到沈儒平的声音:“我大姐是你们章家长媳,是你长嫂,还为章家生下子嗣,有大功于章家。她病了,照顾她便是你们章家的职责,可你不但没好好照顾她,反而恶言恶语,气得她无法安心养病,还不许我这个娘家兄弟替她出头吗?!我不管,你们无论如何也要补偿我大姐受的委屈!”

明鸾听得脸色一沉,想起朱文至就是沈家人带来的,顿时生出迁怒之心,转头对章放道:“二伯父,咱们对人真是太客气了,结果反而纵容得某些人得寸进尺,还是给他们一点教训的好,免得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章放阴沉着脸,从牙齿里挤出一句话:“你说得对,我正有此意……”

第三十八章敲打

德庆新任千户江达生,是个很受士兵爱戴的将领。

他性情耿直而冷淡,不爱与人交际,也不爱当众上演亲和恤下的戏码。这点跟前任千户万大人很不一样。万千户作风粗放直率,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兴致来时会跟小兵们一道吃饭,闲得慌时会跟下级军官们到演武场切磋武艺,活动活动身子骨。江达生很少跟士兵们一起吃饭,据说他对饭菜有些讲究,酒量虽有,却喜欢独自一人自斟自饮,送酒的小菜绝对不是大家常见的猪头肉、鸡爪子和咸水花生,都是他那位爱宠兰姑娘亲自下厨整治的精致小菜。

因为他这些生活习惯,刚到德庆那几个月,还有士兵私底下笑话他是个公子哥儿,受不了苦。

但时间一长,大家就发现,他是个身手极好的人,无论弓马、刀枪、剑法……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熟悉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学过两手跌打推拿的本事,有手下的军官在教场不慎扭了脚,他当场就给治好了。论真本事,无论文还是武,显然都比万千户要优秀得多。

底层的士兵们对有真本事的上司还是很佩服的,虽然也有人质疑这么有本事的江千户居然被贬到德庆来,会不会是因为性子太直得罪了人?那以后还有前途吗?但大家还是渐渐生出了拥护之心。

江千户还有一个极受人欢迎的优点—ˉ—他对底层士兵的利益非常看重。早在刚来不久,他就给一大批大龄士兵解决了娶老婆难的问题,顺便也解决了一些出身偏远、无父兄可依的年轻军余人员的就业问题,过了年后,他又有了新主意:改善各地卫所士兵的生活待遇。

在没有仗可打的和平年代,地处偏远,军费有限,各地小卫所如果完全靠上头拨的钱粮过活,那迟早要喝西北风的,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捣弄些小产业,贴补贴补。屯田这是光明正大的自不用多说,有条件的也可以开果园什么的,但大部分都是开些店铺,有酒铺、船行、皮货铺子、杂货铺、粮店等等,花样繁多。但不是所有店铺都能有丰厚的收入,尤其在德庆这个并不繁华的地方,于是有些店铺还会有亏损。

江千户自开春起,就带着亲兵到德庆各地巡视。反正这时候正值农忙时节,千户所里的士兵都要回家务农,操练都停下来了。结果这一巡,各地小卫所就有福了。开了酒铺的,江千户会告诉你酿的酒有什么缺点,做的菜哪里不好,然后告诉你在哪个工序做改良,出来的结果就是每家铺子的出品都大有改进;开了粮店或其他卖货铺子的,他会告诉你外头大城镇各种货物的市价是多少,哪样亏了哪样赚了,如果你有意将一些外头紧销的货物运出去贩卖,他还能给你介绍可靠的中间商;开了果园、菜园的,若是出产的果菜在本地卖不出去,他也会给你引见信得过的商人,让你立刻就能清空所有库存,换来白花花沉甸甸的银子……总之,所有被他巡视过的卫所,都得了不少好处,而他要求的,也不过是让各卫所将收入多拿一点出来,改善底层军户的生活,多发点钱粮什么的。如今已经没有哪个士兵会说江千户不好了,顶多就是有些百户私底下会腹诽他管得太宽,但对他的种种宝贵建议还是十分欢迎而江千户在巡视了德庆境内大半卫所后,终于要到九市来了。

九市的百户所没什么大营生,只有一间粮店和一座猪场。粮店收入微薄,倒是那猪场出产不错,除了满足九市本地的猪肉需求,还卖到了周边的悦城、凤村、高良等地,今年春天,新上任的百户还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