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敞候在门前,远远看到兄长与女儿走回来,便飞快地奔回堂屋向老父报信,又再次跑出门口相迎:“二哥平安回来就好,家里人都担心得不行,先前有人来报信说你平安无事,全家都松了口气。父亲还说明儿要去庙里酬神呢!”慰问完了兄长,又瞪女儿:“早说了叫你一有消息就回来报信的,你却只顾着自己贪玩,叫家里提心吊胆了半日!”

明鸾笑眯眯地道:“父亲责备得是,都是女儿的错。”

章敞被她一噎,竟接不上话了,章放轻咳一声:“路途遥远,我怕她年纪小,一个人回来不妥,才叫她与我同行的。”明鸾诧异地看他一眼,没有吭声。章敞一脸讪讪地:“是吗……”院里传来章寂的声音:“都挤在门口做什么?快进来吧,该吃饭了。老二给我说说今天的事。”

章放应声进去了,章敞又想跟女儿说些什么,正犹豫着,明鸾便冲章敞笑笑:“父亲,我瞧母亲去啦?”不等他点头就走了,只留下章敞一人在原地发呆。

晚饭的时候,家里人听完章放说起今日的惊险经历,都感叹不已。

宫氏倒是面露得色:“相公今日算是立大功了吧?柳同知与万千户都看着呢,以后谁还敢小瞧了你?那姚百户算什么?原本也不过跟我们似的,只是个小兵,只因有个好妹子,给前任知州大人做了小妾,就鸡犬升天做上了百户。如今知州已经换人做了,他没了靠山,又没本事,给相公提鞋都不配,早该让贤了!”

章放听得眉头直皱:“你瞎说些什么呢?给我住嘴吧!”

“我才不是瞎说呢!”宫氏不服气地道,“今儿发生的事情都传开了,连镇上的人都在说,姚百户是个妒贤嫉能的,又差一点害柳同知身陷险址,这百户的位子是坐不稳了,正好相公立了功,咱们家又与柳同知相熟,还不轮到你升么?”

章放的脸色更难看了:“这都是哪里传的谣言?你还嫌我麻烦不够多?非要给我再惹点事回来?!”姚百户今日确实犯了错,但当时万千户是在场的,后者虽粗心,但要追究姚百户的错,少不得要将他也卷进去,事情闹出来了,哪里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但宫氏不知道现场的情形,哪里懂得这些鸾鸾绕绕,顿时委屈不已:“怎么就是我惹事了?外头人都这么说……”

“好了!”章寂大喝,“都少说两句吧,还吃不吃饭了?!”

章放与宫氏夫妻都讪讪地闭了嘴,章寂面色阴沉地吃完半碗饭,重重放下碗便起身出了院门,本打算象平时那样,在村子里溜达一圈消消食,顺便散散心的,却瞧见一个人戴着斗笠,站在前方的大树底下远远地望着自家的大门,又将目光转向了自己。他心中疑惑,正要上前去问那人是谁,那人却转身离开了,迅速消失在夜色当中。

“奇怪。”章寂心想,“这人的身影怎么有些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第二十二章岔道

“你说的是真的?!”沈儒平几乎掩饰不住脸上的惊诧之色“他们家居然还能攀上州同知?!胡四海,你可别胡说八道,章家与我们一样,都是流放的犯人,谁不知道我们三家得罪的是当今皇上?怎么可能还会有做官的愿意跟他们交好?!”

胡四海神色间有些不悦,但还是耐下性子柔声道:“千真万确,咱家在德庆城与九市镇两个地方都待了好几日,把事情都打听清楚了,章家与德庆州同柳信文交好,还是三年前刚到德庆时的事,听说是在路上遇见了正好南下上任的柳信文,不知怎的就投了缘。柳信文在过去三年里,逢年过节都会派人给章老侯爷送礼问安,章家人进城也曾多次前往柳家拜访,章家人在自家后园种了十几亩菜,大多是卖给了柳家。”

沈儒平眼中闪过一丝懊悔,如果柳信文是在南下途中与章家人相遇,才结下了交情,那他当年本该坚持与章家同行才是,他怎么就犯了糊涂?居然听信大姐所言,推迟行程,足足比章家晚了四个月到达。

而到了广州后,又是大姐一力坚持,他才会选择了远离章家的东莞,结果,他们沈家在东莞一日不如一日,章家却在德庆攀上了五品的官,不但吃穿不愁,还不用担心会被人欺负。都是一样的身份,境遇却是天差地别,怎不叫人扼腕?

沈儒平咬着牙道:“就算跟一两个官交好,也不算什么。那柳信文不过是区区一个州同,顶多也就是偶尔照应一下章家人,不让别人欺负他们而已,对章家人的身份际遇却是无能为力的。他家仍旧是充军的流放犯,在军户所里做最低等的小兵,比起我们,也是日子过得略宽裕些罢了。且不说这个了,你快跟我讲讲可见到章家老爷子了?他对太孙的事怎么说?可愿意接我们过去?”

胡四海却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盯着他道:“沈大爷,章家人已经不是最低等的小兵了,咱家离开九市的前一天,章二爷刚刚收到千户所发下的任令,提拔他为九市百户所的两名总旗之一。听说连德庆千户所的千户都对他的箭术赞不绝口声称他是全所最好的箭术高手之一呢,众人皆称他前途无量。”

沈儒平听了,一口气几乎提不上来:“总旗?!”

按大明军制,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百户所下设两名总旗,十名小旗,其中五十人为一总旗十人为一小旗。对于未落魄前的沈章李三家而已,总旗只不过是个低等军官,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但对如今的沈章李三家来说,能成为总旗就已经意味着扬眉吐气了。东莞千户所辖下的梁百户只不过比总旗高一等而已,就能仗势逼得李家将嫡出的女儿嫁与他为妾。李家的嫡女,那是什么身份?当初悼仁太子仍在时,她甚至一度名列太孙妃候选人名册,差点成为未来的国母,可如今却只能沦落为一名低等军官的小妾!倘若沈家能出一个总旗,还怕所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为难么?

沈儒平的心无法平静下来:“这怎么可能?就因为章家攀上了一个州同知?!那柳信文是傻子么?章家老二是什么货色?说他文武双全,不过是看他老子娘面上抬举罢了当年皇家游猎时半天都打不着一只野兔的家伙,居然还有人说他是箭术高手?真是笑话!”

胡四海慢条斯理地道:“沈大爷这话就说错了,三年下来章二爷的箭术还真是练得不错,咱家跟好几个卫所的士兵打听过了,连其他百户所的人都承认他箭法不差,可见他已是今非昔比了。而且,他这回得升总旗,虽说是柳信文有意提携,但其实他本来就已经做了一年小旗,成绩斐然,因而无人对他的升迁有异议。”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相比章家脚踏实地从低做起,老老实实练本事,沈李两家只知道找捷径,不是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就是攀附他人为己谋利,会落到今日这个地步,还真不能说全是别人害的。

沈儒平哪里肯信?三家同辈人里头,除了大姐夫章敬是早早出仕,被长辈视为最出挑的一人之外,其他都不过是纨绔罢了,也就只有他,不但书读得好,又谦逊知礼,人皆言有乃父风范,迟早要进翰林院,封官拜相的。在他看来,大姐夫章敬虽然官做得大,却只是武夫一流,要论小一辈里头的中流砥柱,还要数他沈儒平。虽然如今三家都落魄了,他还成了残疾,但真金不会变成黄铜,黄铜也不会变成真金,要他相信章放出类拔萃,他更愿意相信那是章家使了手段换来的!

沈儒平不愿再听胡四海说章放的风光,急急扯回了正题:“章家老二是总旗也好,小兵也罢,与我们何干?你还是快把章老爷子的意思告诉我吧,他知道太孙的下落后,有什么想法?没有变卦吧?愿不愿意把我们接过去?!”

胡四海慢慢地道:“咱家先前说了这许多话,就是想劝沈大爷一句,不要因为着急离了此地,便急着将如此大事告知章家人。他家如今与官府的关系越是密切,他家日子过得越是安稳,对太孙的风险便越大。因为谁也不能担保,章家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家的富贵出卖太孙。因此,咱家并未找上章老爷子,告鼬实话,而是先回来与太孙商议了再说。”

沈儒平一听就急了:“什么?你没告诉他?那不是白跑一趟了吗?!太孙年纪还小,你跟他能商议些什么啊?章家不会出卖太孙的,这事儿解决得越快越好,你可知道我们家如今在东莞是什么处境?再不走,你的太孙也未必能得保平安!”

胡四海瞥了他一眼:“依咱家看,如今李家已经将女儿送与梁百户为妾了,便等于有了个靠山,只要沈家不与李家闹翻,太孙便暂时可保安宁。沈家若是无力供养太孙,可以让咱家接他过去好生照料,彼此都能轻松些。可沈大爷你如此着急,实在叫人不解。”

沈儒平一窒,深吸一口气,避口不谈让胡四海接人,按捺住怒气对他道:“能将梁百户当作靠山的是李家,不是沈家!如今李家已经有疏远之意了,不早些离开,难不成你还指望李家能说动梁百户替我们联络北边的燕郡王与常家兄弟?这不是安不安宁的事,虽说有你时不时贴补银子,我每月也有俸禄,但那点钱够做什么?太孙一日滞留此地,便要受一日的苦楚。你若是为他着想,就该设法尽快将他送去章家那边,若是不能送过去,至少也要让章家人知道这件事,好叫他们想法子给北边的大姐夫传信!”

胡四海低头想了想:“章家大爷迟早会派人来看妻子的,留在此处,虽然日子清苦些,却无甚风险。但若将秘密告知章家人,一旦事泄,太孙焉有活路?在去德庆前,咱家也不敢做此想,只是看到章家人的情形,实在放不下心。”他回想起那日在市集听到九市民众的议论,又在章家门外听见章二奶奶的言辞。如今的章家人,似乎对功名利禄相当热衷,他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原来那天傍晚章寂在家门口遇见的神秘人,就是胡四海。他前往德庆,在暗中观察、打探章家人的情形,已经有数日了。

沈儒平却对他的顾虑不以为然:“有什么可怕的?章家人不会出卖太孙的,就算他们不顾太孙是悼仁太子唯一的血脉,也要为自家骨肉着想。若他们敢告密,我就跟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大姐指使的,所有决定都是大姐的主意,他们要告发沈家,大姐绝对无法置身事外。若大姐成了首犯,那大姐夫能脱身么?两个外甥能脱身么?那可是他们章家的长子嫡孙!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胡四海有些诧异地看着沈儒平:“可这么一来,章大奶奶就……”

“大姐既是沈家的女儿,理当为沈家出力,况且我又不曾说谎,当初救下太孙,让太孙顶替我儿子的身份,全都是她出的主意,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胡四海心中暗叹,没有再坚持:“若果真如此,章家人应该会投鼠忌器,倒也是个法子。”

沈儒平闻言忙道:“那你赶紧再过去一趟……”

“咱家已经没有盘缠了。”胡四海摊摊手,“这一次去德庆,已经把咱家几年的积蓄都花光了,想要再存够盘缠,至少要等几个月,要不沈大爷替咱家想想法子?”

沈儒平哑然,家里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早就被卫所里的人搜刮去了,他连买米的钱都要靠老婆卖针线活挣来呢。

最后他只能说:“我会想法子的,你先回去,三天后再来。”

送走了胡四海,沈儒平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