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就算进了东暖阁,也不是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陈氏借助帐幔的遮挡藏住身形,明鸾就直接站到博古罩后面往外看了。

那冯兆南倒还算礼数周全,正正经经地向常氏行了个军礼,便笑道:“小章将军的事,夫人不必担心,兆南已经听兄长提过了,原是一场误会。虽说有闯宫的嫌疑,却算不上什么大罪,只要大理寺问清楚了,自然就会放回来了。”

明鸾立刻听到身边的陈氏松了口气。常氏却不为所动,只是直直盯着冯兆南:“既然小儿并未犯下滔天大罪,冯将军为何要带人包围侯府?”

冯兆南笑道:“夫人千万别误会,实因东宫起火,京城军民人心动荡,为防有宵小之辈为非作歹,几位相爷已下令禁军在城中戒严,又听说府上侯爷不在家,小章将军又出了点岔子,怕有不长眼的冲撞了夫人,便特地命末将带兵前来,护卫府上安全。只要京城安定下来,末将的人马上就走,夫人不必担心。”

常氏冷冷一笑:“若只是这样,又为何命兵士闯进府门?!我们家正堂上挂的是先帝御笔,如受冲撞,等同欺君,冯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误会,误会。”冯兆南笑得十分亲切,“下面的士兵都是粗人,能知道什么规矩?我听说后已经教训过了,决不会有人胆敢再犯,还请夫人原谅则个。”

常氏不知他所言是真是假,沈氏迅速低头对她耳语两句,她便开口对冯兆南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多多约束手下士兵,我们侯府女眷众多,孩子也多,若有个闪失,怕是皇上那里也不好交待。”

“这是自然。”冯兆南言笑晏晏地大打包票,眼看着气氛渐渐缓和下来,他便开始陪着常氏聊了几句家常。

听了他们的话,明鸾才知道,原来这冯家是越王妃的娘家人,跟章家也算是拐着弯的亲戚,冯家的长女就是临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而冯家四少爷更是娶了章二奶奶宫氏的娘家妹子小宫氏为妻。怪不得陈氏会说,章家从来没有参与过皇子之争,敢情跟两边都有姻亲关系呀?可惜了,如果没有沈氏跟章四爷密救太孙的事,章家或许还能逃过这一劫,现在?明鸾只能向天祈求越王一伙人千万别发现沈氏和章四爷做的勾当。

正屋里的场面还算融洽,经过冯兆南的说笑安抚,常氏的脸色已经好了许多,她试着探问丈夫几时能回来,毕竟与小儿子不同,南乡侯压根儿就没犯什么错。冯兆南非常爽快地回答说,只要大理寺查明真相,马上就会放人。

这跟没回答有什么区别呢?明鸾在心中腹诽,谁都知道大理寺查明真相就会放人,问题是他们几时才会查明真相?又会查出什么真相?万一查出的“真相”是章家有罪,那怎么办?!

这个冯兆南该不会是想暗示、威胁些什么吧?

“母亲!母亲!不得了了!”远处传来女子哭喊声,听着象是二奶奶宫氏的声音。常氏与沈氏、陈氏都听得脸色一变,沈氏飞快地迎了出去,只见宫氏头发散乱,哭着喊着跑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同样狼狈的玉翟、青雀姐妹俩。

沈氏忙问:“二弟妹,你这是怎么了?”

宫氏扑过来哭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官兵,忽然就闯进了内院,到处搜寻,把东西丢得乱七八糟不说,还把骥哥儿押走了。大嫂子,这究竟是怎么了?!就算老四真的犯了大罪,也不能把我们家的孩子给捉走啊!他们怎么不去搜四弟妹的院子?!”

“二弟妹!”沈氏连忙喝住宫氏,愤怒地进屋质问冯兆南:“冯将军这是什么意思?!你只说要派兵护卫我们侯府,怎么还派人擅闯内院抓人?!我侄儿不过是个孩子,又犯了什么罪,要被你们锁拿?!”

冯兆南仍旧是满面堆笑:“世子夫人别误会,一定是底下人弄错了,我去去就来,去去就来。”便起身走了。沈氏忙扶了宫氏进屋,后者一见常氏坐在上头,又哭诉上了。

常氏脸色苍白,虚弱地看向沈氏:“他方才……是故意说那些话,想稳住我们吗?他要带走骥哥儿做什么?!”马上又想起另一件事,“快……快叫人去外院看看老三有没有事!还有龙哥儿他们,叫人把孩子们都带过来,别叫他们受了惊吓!”

沈氏同样脸色苍白地去了,常氏看了看随宫氏前来的两个孙女,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个孙子:“虎哥儿呢?你怎么没把他带过来?”

宫氏哭声一窒,又接着哭道:“他被他姨娘抱回屋去了,方才兵荒马乱的,媳妇儿好不容易才把两个女孩儿带出来了,一时间没顾得上他们……”

“糊涂!”常氏黑了脸,“他虽不是你生的,也是老二的骨肉,官兵入府,他一个小娃娃不知会怕成什么样呢!赶紧叫人把他抱过来,顺便把他姨娘叫上。那些士兵都是粗人,若有个好歹,老二脸上也无光!”

宫氏抽泣着,讪讪地去了,不一会儿家里的孩子都被带了过来,连同丫头奶娘们一道被安置在东暖阁里,接着章四奶奶也到了。明鸾草草扫了一眼,发现只有文龙元凤兄妹不在,知道他们还未回来。

这边众人慌乱,还未安置妥当,冯兆南又进来了,这回他脸上的笑容减了两分,身后带跟着两个士兵,押着文骥。宫氏一见儿子便哭着要扑上去,两个士兵倒是没怎么为难,马上就把人放了。

冯兆南对此视若无睹,只是盯着常氏问:“方才听底下人回报,说府上少了一位少爷,一位小姐,不知是去了哪里?”

常氏愕然,沈氏连忙道:“是小儿和小女,因他们姑爷爷临国公受了脚伤,我便让他们带着礼物去探望了,他们才走了不久,想必过一会儿才能回来。”

冯兆南挑挑眉:“是么?末将倒是不曾听说临国公受了伤,不知少爷与小姐是走哪条路去的?坐的是车是轿?又有几个人跟着?都是什么人?”

沈氏看着他淡淡地道:“临国公府离此不过里许,自然是走的大道。他们是坐车去的,小孩子家,在这时节出门万一被冲撞了可不好。跟车的都是家里的老人,一个是我的奶娘,另外还有两个婆子和一个车夫。冯将军若是不信,尽可到门外问人,或是到临国公府去打听。”

冯兆南又笑了:“问是自然要问的,那我就不打搅了,告辞。”向常氏行了个礼,便迅速带人离开。

他们一走,宫氏方敢问儿子:“他们对你做什么了?没有伤着吧?”文骥摇摇头:“他们只是将我押到前院去,叫了个小太监来看,就把我放了。只是我那几个使唤小厮通通都被他们叫了去,查了又查,有两个还被带走了。母亲,我听他们的口风,似乎是想找什么人,还是个男孩子,年岁跟我差不多大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这话一出,别人尤可,沈氏的脸色就变了,明鸾在暖阁里也是大惊失色。

常氏不知内情,只是问沈氏:“你怎么叫文龙和元凤到石家去了?”

沈氏定了定神:“媳妇儿只是想着,若父亲与四叔真的……请姑老爷帮着疏通,或许还有些用。家里乱糟糟的,二叔要在外头操持,三叔要坐镇家中,也没别人能用了,文龙年纪不小,正好让他去。姑老爷素来疼两个孩子,或许会心软。”

常氏叹了口气:“你想得周到,只是……冯家到底想要干什么啊?!”

干什么?自然是要找人啊!明鸾在角落里欲哭无泪,心想太孙假死的事实多半是被敌人知道了。

冯兆南离开了,但他带来的兵却紧紧把守住了侯府各处出入口,没多久,章二爷也在几个官兵的监视下回到了家,一问起家里的情形,除了长房的一对儿女,所有人通通都被困在府中。

而长房的文龙与元凤,则直至天黑也没回来,甚至,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没回来。

第九章无计

更新时间2012…3…918:39:18字数:4398

文龙与元凤的迟迟未归导致了形势的急转直下。冯兆南下令官兵进驻南乡侯府,所有章家家眷都被软禁在正院正房内,家下人等另行关押,禁止任何闲杂人等进出侯府。

第二天,他又派了个小兵给常氏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经过连夜审讯后,大理寺用了刑,终于拿到了章家四爷章启的最新供状,指他之所以会闯入乾清宫,并不是为了救驾,而是因为早就得到了太子起兵谋反事败的消息,见东宫起火,便赶到乾清宫意图救出在御前侍疾的吴王。

吴王本人已经因为畏罪而在宫中服毒自尽了,这桩案子的内情还未能确认下来。由于章启当日确实是轮值的宫门守将,事情发生的时间正在他轮值期内,乾清宫也离他负责的宫门不远,他救吴王究竟只是单纯地想将表弟带离火场,还是打算偷渡吴王出宫以图谋反,那就看大理寺的人查得如何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常氏端坐在正位上,手微微发抖。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那小兵:“冯将军连日在我南乡侯府中搜查,不知是要找些什么东西?”

那小兵却道:“将军说,夫人想必心里清楚,又何必多此一问?”说罢也不多言,转身就走。

常氏眼前一黑,几乎要晕倒过去,沈氏、陈氏慌忙上前看视,前者还连声叫唤丫头把药拿来。常氏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便痛哭出声:“太子与吴王都没了……这是作了什么孽啊!”

沈氏与陈氏都忍不住掉了眼泪,纷纷安慰婆母,宫氏却害怕地说:“母亲,如今太子和吴王都薨了,皇上又病重,侯爷还在牢里,四叔又犯了这样的大罪,我们家该如何是好?他们究竟是在找什么人?若是母亲知道,就告诉他们吧,保住全家性命要紧!”

常氏哽咽道:“我哪里知道他们要找的是谁?我连启儿为什么会被卷进这种事都不知道!他虽跟吴王亲近些,平日却从来不管朝廷上的事,只是老老实实当差罢了,如何能在牢里说出这样的话来?!”

沈氏却是心中有数的,虽然章启并未暴露太孙未死的事实,但若越王一派的人继续用刑,难保他不会屈服。而且,就因为章启说出了吴王的事,以至于吴王被逼自尽,使得太子一派少了一个助力,她心中对小叔又添了几分怨言。想了想,她谨慎地开口:“四叔会不会是受不住刑,才会顺着他们的话胡乱招供了?他在家中一向受宠,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

常氏摇摇头:“不会的,我生的孩子我心里清楚,他性子倔强,认死理,只要拿定了主意,便是在皇上面前也不会让步,又怎会由得他人摆布?我就怕……怕他死不肯招认,那些人便胡乱编出一份供状来交差,那他一定是吃了大苦头了!”说罢又哭了。

沈氏心中存疑,但也承认有这个可能性,不管事情真相如何,有了这份供状,章启已经没法救了,眼下只能先保住其他人。

她试图从把守正院的兵丁那里打听外头的消息,或是请他们帮忙传信,无奈这些兵丁都是接受过严令的,没人敢搭理她。她狠了狠心,便派出身边一个相貌美丽出众的亲信丫环,向把守后屋的一名士兵使了美人计,磨缠了两日,方才拿到一个重要的情报。

冯兆南带人来围困南乡侯府,并且搜寻府内人等,是为了寻找一个或两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年,是宫里逃出来的,但不是太监,极有可能是在常氏夫人生辰当天进府,也有可能已经跟着章文龙、章元凤离开了。经过他们的调查,章家兄妹出府时确实只坐了一辆马车,跟车的也只有一个车夫、一个体面的婆子,还有两个跟后押车的婆子。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