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衙内-第18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俊这个出乎意料的表态,令得魏宁生大喜过望。
    魏宁生本就有意加大对江中市的支持力度,却又担心其他城市的负责干部起“攀比之心”。毕竟他和辛德元的关系,大家均是心知肚明。如今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哪个城市不需要省里的大力援助啊?单单加大对江中市的支持力度,不免要授人以柄。
    但现在柳俊明白表态,那就不一样了。说到底,省政府只是执行了柳书记的指示而已。
    “书记这个指示很英明,我马上就回去部署一下,请辛德元和刘勇兵来省里,和他们搞一个初步的方案出来,再向书记汇报。”
    魏宁生很客气地说道,位置摆得很端正了。
    所谓刘勇兵,乃是江中市市长。
    柳俊微笑说道:“省长,要不这样吧,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江中走走,看看工业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再召开一个主要干部座谈会,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样更加能够集思广益,对于我们做决策是有帮助的。”
    魏宁生不由一怔。
    柳俊如此安排,实在是太周到了。仅仅只是省委书记的口头指示,魏宁生落实之后,依旧免不了被其他城市的负责干部质疑。现在柳俊亲自去江中市实地考察,现场做出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再“怀疑”他魏宁生厚此薄彼。
    “如果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魏宁生由衷地说道。
    ……
    夜已经很深了。
    江中市市委招待所凤凰宾馆一号套房,依旧灯火通明。
    辛德元和刘勇兵坐在柳俊对面,还是有些许紧张。
    尽管这已经不是柳俊第一次视察江中市了。
    柳俊担任d省省委书记将近一年时间,仍然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经常会去下边走走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此番来江中市考察,是第三次。
    今天一大早,省委一二号首长便联袂而来,江中市上上下下进行了紧急布置。当然,所谓布置是接待事宜。昨晚上,魏省长就打来电话,明白说了,不要弄虚作假,要让柳书记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柳书记此番前来视察江中市,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辛德元和刘勇兵粉饰太平,不免要坏了大事。
    这个也要算是一种悄然的变化。
    以前各地市干部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凡是领导视察,一定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到领导眼前。但是柳俊莅任之后,这种情形正在改变。原因很简单,在柳俊面前粉饰太平,往往会费力不讨好。因为你不知道柳书记到底是什么时候到的,或许柳俊在召见地市负责人的时候,他已经在这个城市转悠一大圈了,对某些“阴暗的角落”了如指掌。如果城市的领导干部说假话,柳书记很可能亲自充当“向导”,带领大家实地去看看。
    就在前两个月,西部某市就有过这种“遭遇”,面对着一大片低矮的“贫民区”,所有华丽的辞藻均失去了作用。市委书记和市长没办法自圆其说。
    而接下来的结果,便是该市市委书记成了第一个被交流的在职市委书记。
    大家也因此意识到,在柳书记面前说假话,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柳俊不止一次告诫过干部们,不怕说真话。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不隐瞒,敢于面对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
    当然这样的话,d省的干部们听得多了。不但听得多,自己说得也多。
    “实事求是”,本就是党校的校训。
    地市区县主要领导干部,有谁没有去党校就读过?
    只是真正把这话听进去了的干部,就没有几个了。当一个讲假话、套话、空话的大环境逐渐形成之后,讲真话的干部,只会越来越少。
    然而柳书记不一样。d省的干部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凡是当面向柳俊汇报过的干部,更是体会深刻。只要你讲真话,哪怕情况很糟糕,柳书记脸上还是会带着笑容。一旦讲假话了,情况马上就变得不一样,往往柳书记会蹙起眉头,随口纠正你汇报中的一些不实情况。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自己所领导地市或者说部门的情况,省委书记比你更清楚!
    所以今天,柳俊和魏宁生,在江中市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走访的几个工业区,有一小半的企业已经停产,甚至个别企业的老板不知去向,卷款潜逃了,围在工厂门口讨要欠薪的员工达数百人之多。
    这样的情形,搁在以往,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省委书记和省长的眼前。
    而柳书记考察的一个大型台资鞋厂,据说全盛时期有四个分厂,一万多工人,眼下订单锐减,只剩下两个分厂还在开工生产,工人也减少了将近一半。
    眼下,这个就是江中市真实的情况。
    尽管依照省长的吩咐,将最真实的一面,摆到了柳书记面前,辛德元和刘勇兵自也不能“洋洋自得”,心里忐忑不安,完全可以理解。   
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格局高下
    “德元同志,勇兵同志,你们先谈谈看,目前这个局势,怎么应对?”
    柳俊端起一杯黄澄澄的茶水,喝了一口,微笑问道。
    泡功夫茶是个很不错的“工具”,可以瞬间将上下级的距离拉近,创造比较轻松的谈话气氛。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桌面上摆着茶具,辛德元和刘勇兵也不敢随便去碰。直到柳俊亲自动手,准备泡茶,这二位才回过神来,刘勇兵抢在头里,主动从柳俊手里接过了茶具。
    刘勇兵是土生土长的江中人,年岁较之辛德元还要略长,五十三四岁的样子。
    辛德元便和刘勇兵对视了一眼,说道:“柳书记,自从去年国家开始调整外贸政策,江中的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合资和外资独资的企业,略好一点。但是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变得不乐观,今年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国外市场进一步萎缩,订单持续减少,很多工业区都变得比较萧条了……就像您和魏省长今天看到的情形一样……”
    看得出来,辛德元还是有点紧张。
    魏宁生昨晚已经跟他把话讲得比较透,告诉他,柳书记此来,就是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要他把胆子放大些,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提要求。魏宁生担心辛德元“畏畏缩缩”的,错过了大好时机。此番考察江中市,可是柳俊自己提出来的。辛德元要是讲客气,过了这村只怕就没这店了。
    不过辛德元依旧不大好拿。
    传闻中,宁生省长似乎与柳书记不是那么“和睦”,两个人私下里还掰过腕子。作为魏宁生的嫡系亲信,辛德元心中不能没有一点疙瘩。虽然宁生省长将话说得明白,万一柳俊要不是那么个意思呢?搞不好连宁生省长都不一定拿得准柳书记的真实想法,被“忽悠”也是有可能的。
    这不,前不久省公安厅还在江中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扫黄行动。
    据说,黄振安厅长已经明白向柳书记靠拢了。
    难道这不也是代表着一种态度?
    辛德元这么想着,说话就有点吞吞吐吐的,不时去瞥魏宁生的脸色。
    对于下面干部的心思,柳俊很清楚,也不点破,只是微笑倾听。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学会倾听是第一步!
    多听多看多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来的指示才能切合实际,才能让手下心悦诚服。
    魏宁生的脸色略略有点阴沉,显然对辛德元的迟钝不是那么满意了。说起来,辛德元的层级毕竟是低了些,眼界不太广阔,还在以基层干部的心态去分析柳俊的“意图”。到了柳俊这个层级的干部,心中所想,就连魏宁生有时都不是很拿得准,又岂是辛德元可以随便揣测的?
    万一引起柳俊不高兴,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见了魏宁生不悦的脸色,辛德元吓了一跳,不敢再“东张西望”了,专注地望向柳俊,说道:“柳书记,其实早在两年前,省政府和魏省长就已经有指示,让我们进行经济转型的工作。这两年,我们都在进行这个工作。但是江中市的各类外贸出口型企业实在太多了,转型工作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资金不敷分配,市里很难支助所有的企业转型。尤其现在欧美市场更加疲软,就进一步加大了这个转型的难度……所以,我们很盼望省里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柳俊微笑问道:“德元同志需要省里给你们多大的支持呢?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柳俊此言一出,不要说辛德元和刘勇兵,就算是魏宁生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所谓省里的支持,更多是一种政策上的倾斜,当然资金也会给一些。但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如此众多嗷嗷待哺的企业,省里给的资金再多,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听柳俊的意思,是想要知道一个准确的数额了!
    这个如何好说?
    又或者,难道辛德元提出了条件,柳俊便能够满足?
    “这个……柳书记,我和勇兵同志,还有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反复商量过。如果单纯靠财政拨款去支持企业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江中市的干部就是几年不吃不喝,也办不到。我们的意见,是成立一个扶持基金,主要用于支助,扶持那些最有潜力的企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今后这些企业就会成为我们江中市的骨干企业,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他们就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带动全市经济再一次高速发展。因此,这个基金不能太小,我们计划建一个百亿的基金,市里自筹五十个亿,盼望省里也能拨三十个亿到五十个亿,就比较好办事了。”
    辛德元咬咬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无论五十亿还是一百亿,在别的省市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数额,但在d省,在江中市,这个数目不大,辛德元也不算狮子大开口。
    柳俊听了这个话,没有急于回答,只是脸上的笑容已经隐敛而去,双眉微微蹙了起来。
    柳书记这么一蹙眉,其余三人立即便心下忐忑。
    “德元同志,还有其他要求吗?”
    稍顷,柳俊问道。
    辛德元忙即答道:“这个,柳书记,我们暂时没有别的要求……”
    柳俊又笑了,淡然说道:“德元同志,你的胃口不大嘛。五十个亿。嗯,我可以在这里代表宁生省长答应你们,拨给你们五十个亿。但是,这就够了吗?一百亿的基金,能够扶持多少企业?相比之下,又有多少企业是得不到扶持的?”
    听起来,柳书记这是在提出批评了。
    辛德元刘勇兵马上紧张起来,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勇兵同志,对于德元同志的意见,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柳俊转向市长刘勇兵,问道。
    刘勇兵忙即摇了摇头,说道:“柳书记,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根据官场惯例,就算刘勇兵有要补充的意见,这个时候也已经不好说了,柳俊都已经批评辛德元了嘛。刘勇兵一补充,不是打辛德元的脸吗?
    柳俊点点头,缓缓说道:“德元同志,勇兵同志,这是一个思路的问题。你们的思路,还是带着一定的局限,眼界不够宽广。”
    辛德元和刘勇兵连声称是,心里头暗暗舒了口气。
    听起来,柳书记还是一个探讨的意思。
    “成立这个基金很有必要,一百亿的规模也不算大。但是,这个基金的作用太单纯了。不能靠纯粹的投入资金来支持企业转型。关键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