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脸上化了淡妆,穿着黑色的高跟皮鞋,手上拿着一个蓝色的小本,气质优雅高贵,那种知性的魅力让人心折。

在讨论开始之前,陈京需要和她单独交流十分钟。

乔青莲要叮嘱陈京一些关于节目的注意事项。

陈京是嘉宾,需要和乔青莲有很好的互动,这样作为一台电视节目来说,才会录制得很精彩。

乔青莲满含微笑的上下打量陈京,道:“陈书记,您今天穿得真精神,和前两天大为不一样啊!”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乔主持,今天上电视我当然需要刻意的注意形象,也是配合你的工作嘛!”

“谢谢,谢谢!”乔青莲真诚的道,他话锋一转,道:

“对了,陈书记,我刚才好像看到你和李书记一同过来的,怎么?你们刚才有交流?”

陈京道:“凑巧在电梯碰见而已,时间很短,没有交流!”

乔青莲眨眨眼睛,不好再问,因为陈京的话把她想问的问题全封死了。

她终于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和自己同岁的老根不是等闲之辈,人家是县委书记,见过大场面。

应付媒体的经验很丰富,在聚光灯下的经验也很丰富,她这样一想,才猛然发现自己要叮嘱的那些话,也许一切都是多余的。

一念及此,她微微笑笑道:“陈书记,喝一杯咖啡吧!稍后的讨论也许会很激烈,您先定定神!”

乔青莲亲自给陈京冲了一杯咖啡,陈京点头称谢,端起来喝了一口。

他忽然问:“乔主持,今天的讨论受关注多吧?作为媒体来说,你们这一次是大有噱头了!”

乔青莲优雅的一笑,道:“我期待今天的讨论会很精彩!这样不枉费我们的心思和努力!”

陈京用手敲了敲桌子,抬手看了看腕表。

还有二十分钟时间讨论开始,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参加一场秀。

不就是一场秀吗?在电视台讨论,然后有主持人渲染,媒体的鼓动,最后会剪辑成节目播放出去。

这就是秀场啊!

陈京摘掉眼镜擦了擦,作为长期担任一把手的领导。

陈京自然对宣传工作不陌生。

在宣传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制造影响,需要把政府的决策想法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表达出去,让广大老百姓知道,甚至让他们参与。

宣传工作不止是曲高和寡的呐喊,更多的还需要互动,需要形势多样、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手段。

现在的政治不再是严肃政治。

因为政治需要服务的目标是老百姓,老百姓需要的是贴近他们生活,让他们敢兴趣的东西。

所以,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适应目前的社会环境,适应这个时代。

黄海的这个论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陈京想想不是因为讨论的问题多么高不可攀,而是因为黄海电视台的参与,这样的论坛就是将政治平民化,将政治公开化,将政治通俗化。

在这一刻,陈京甚至认为是在娱乐化。

不管手段如果,有人关注,社会上大家都乐意为这一档论坛捧场。

这就说明论坛组织很成功。

陈京一直认为,改革深化,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解放的深化,党员干部当权派思想不改过来,怎么能够有深化的改革?

陈京忽然意识到,这一方面黄海也许走在了前面,作为共和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黄海是很值得去琢磨研究的!

第八百一十九章激烈交锋!

黄海电视台三号演播厅可以容纳超过五百人。

今天的演播厅座无虚席。

演播厅第一排坐着这次论坛的所有参与者,他们一人前面都有一个话筒。

今年四十个区县委书记到齐,并且论坛的专家学者等等全都到了现场。

从今天演播厅的气势来看,比前两天人还要多得多,有些媒体和听众没有位置坐,就站在走廊上。

陈京坐在嘉宾席。

嘉宾席和主持人相对而坐,两张沙发中间是一个很是时尚的玻璃茶几。

今天与会的大部分人对陈京都不陌生,但是他们有许多人都只通过电视媒体或者平面媒体认识了陈京。

今天现场见面,陈京的年轻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如果不是陈京举手投足的那份气度在,单从面容看,他还真就像是个孩子。

和之前所有人预料的一样,今天的讨论很激烈。

在陈京简短阐述了大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后,接下来的讨论问题便是存出不穷。

前一个小时,大家期盼已久的陈京和李克波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出现。

因为所有的人提问都很踊跃。

有要求陈京释疑的,有对陈京提出质疑的。

基本上一个发言过后,立马就有人按发言按钮要求发言。

而陈京一个人面对接憧而来的问题,场面异常的热烈。

甚至有好几次主持人乔青莲想插话都插不进去。

参加论坛的四十位书记,他们大多数可不管外面的八卦。

他们这次参加论坛都是带着使命和责任而来,目的很明确,如何搞好本地区经济建设,如果为本地区的发展走出一条路子,这是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陈京提出的大区建设的思路,恰好契合了创新思维这一点,所以很多人都感兴趣。

大家都想问清楚陈京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陈京实践早于理论。

他主政邻角的时候,最早的规划都是暗合了大区建设的思路。

他的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包括整个家具链条整个产业链的打造等等,陈京脑子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副邻角未来发展的蓝图出来。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邻角必须依托本身的优势来搞发展。

邻角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邻角要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人居环境,要足够繁华,要对高素质的人、高端的企业有吸引力。

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什么竞争?

一是人才竞争,二是资本竞争。

现在很多城市都把吸引人才和吸纳资本入驻当成了头等工作来抓。

那为什么邻角就不能有城市的意识?邻角处于岭南三角的核心地带,毗邻南港特区和澳门,而且邻角还有美丽的白石山,文化底蕴很足。

邻角完全也可以比照一个市的规划来发展,这便是陈京据此提出大区建设理论的依据。

因为感兴趣的人多,场面极其活跃,陈京也是有问必答,很坦诚坦率的给大家交流。

主持人乔青莲甚至觉得陈京有做主持人的天赋。

陈京的回答很到位,很真诚,有些问题他没办法回答,他便坦诚的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有些问题他执政的邻角还处理得不太好,他也如实的回答,说工作没有做好,目前没有这方面实际经验可以交流。

陈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次强调,邻角目前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的,大量的工作要做。

但是邻角是大区建设的践行者,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如果有兄弟区县原因去邻角走走看看,他代表邻角表示欢迎。

不得不说,陈京很到位的谈话让大家对其好感大增。

他的诚恳和坦率,不时的让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今天可能是电视台的刻意安排。

武周县县委书记李克波坐的位置比较显眼。

他正对着陈京的方向,坐在所有人的中心位置。

由于现场气氛很热烈,他也没有搀和按提问器,他一直在冷眼旁观。

这几天由于自由行动受到了限制,他窝在酒店没事就琢磨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理论。

他仔细自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还是觉得陈京的一些想法很不错,颇有道理。

但是,他提出质疑在前,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的个性中就没有退缩认输的因子。

所以他卯足了劲儿在找陈京的弱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苏北有不少人在为他支招。

甚至苏北省委第一秘左帅都专门写了一篇理论水平极高的文章来驳斥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的理论。

李克波今天是有备而来,信心十足。

终于,场面先前的热潮渐渐的退却了,李克波觉得时机已到,伸手第一次按下了要求发言的按钮。

乔青莲很快看到了他的动作,忙抬手指向李克波,盈盈的道:

“李书记有话要说!”

李克波用手扳了扳话筒,他这个动作招来一片闪光灯的照顾。

他微微皱眉,定了定神,道:“请记者朋友们少拍一些照片,或者是少用闪光灯,保持会场的严肃性!”

他双目如电,回头扫视身后的媒体席位,威严十足,“李金刚”的风范果然非同凡响。

他扭过头来,道:“陈京书记,我刚才听了你的大区理论。现在我提出几点质疑。我的第一个质疑是如果大区建设理论成立,我们乡镇是不是有大乡建设?

我们县成为了市,乡镇成了县,那我们的城市哪里去?

另外,大区建设过于强调投资,我认为目前你们邻角搞的大区建设之所以有一些成效,其中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比例很重。”

他顿了顿,伸出一只手来在空中摇摆,继续道:“做最好的城市规划,修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建设最漂亮的房子,最时尚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一个小县城,步步都向城市看齐。

我认为这一股风如果刮向全国,后果是灾难性的……”

李克波讲话很有气势,也极具条理。

他提的问题和其他人提的都不一样,他是直接的质疑,对陈京的理论和实践全面的质疑,或者说是否定。

备受关注的李陈之战,李金刚终于开出了犀利的第一炮。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陈京。

先前陈京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但是那些问题只是开胃菜,没有极端尖锐的问题出现。

毕竟那些提问者重心都放在自己的区县的发展上面。

他们参加论坛是吸精华弃糟粕,主要是要把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吸收进去,变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没有这种专门质疑性的问题,而且更没有上升到理论质疑的高度。

面对李克波的提问,陈京不慌不忙的道:

“李书记,这几个问题我一一回答。

首先我认为修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做最好的城市规划,建最漂亮的房子,我认为不光邻角需要,任何地方都需要。

我们政府的终极职能是什么?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样子来做!

首先修路的问题,我想问在座的四十位书记,有哪个书记不在谋修路?现在的时代,交通的便捷,就意味着信息的畅通。

“要致富先修路!”

没有交通优势,一个地区怎么发展?所以修路的问题,我认为高标准是正确的,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城市规划和漂亮房子的问题!

我们毗邻南港特区和澳门,我们的合作是和特区和港澳的合作,毫不夸张的说,从邻角再往南跨一步,就是和世界接轨!我们的棚户区,老房子,脏乱的城市建设是没办法和世界接轨的。

所以,城市规划搞好,房子建设漂亮,我认为是越高标准越好!

我们经济发展有两架马车,一是投资,另外是内需。

我们政府的投资在城市基础建设上,这是投资。而我们建漂亮的房子,打造家具之都,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鼓励社会资本在做,我认为这应该算是一种另外形势的内需拉动。

邻角的经济发展正处在这两驾马车的轨道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