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陈京能够准确说出他的身份,这还是说明陈京下过功夫的,当然,韩凯也一直对陈京表示关注。

市长李清香突然要到白石镇,陈京只好歉意的向朱小天表示遗憾,实际上朱小天的事儿陈京也是爱莫能助,更是无话可说。陈局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定的邻角,调查组这一次调查已经带来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了,陈京希望他们立刻结束调查返回。

朱小天走后,陈京给刘曲风打电话,然后又给白石镇齐茂林打电话让他安排接待,他特意叮嘱齐茂林,饭菜要搞得好一些,档次要上去,要有海鲜。

陈京对市里的一众领导都有研究。

市长李清香是岭南政坛著名的女强人,据说其在京城有很深的关系。

而李市长这个人很讲究吃喝饮食,是个美食家,尤其爱海鲜,曾经有人为此还专门写举报信,说她生活奢侈,吃一顿饭耗费巨大。

自然这样的举报信组织上没有反馈,李市长这种级别的干部,她又不是铺张浪费,但就吃得好一点,组织能把她如何?

今天是陈京第一次和李清香接触,陈京来海山之前,海山政坛李清香和黄宏远两人为争书记的位子,就狠是较劲了一番。

这一番争斗,最后黄宏远微弱胜出,作为失败者,李清香也只能出任市长一位。

但是李清香在海山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干部,她手下能人众多,比之黄宏远丝毫不逊色。

另外,作为女干部,她终究还有一些男同志没有的优势,现在组织上特别注意培养女干部,李清香已经被中央定位了重点培养的对象,而这一点黄宏远比她都还有距离。

对于公选干部的事情,黄宏远和李清香之间是有分歧的,陈京上位是黄宏远一手推动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陈京应该要算是黄宏远一系的人马。

当然,目前陈京也还没有完全倒向黄宏远那边去,毕竟他作为外来者,身份太特殊,要说成长为地地道道的黄系人马,估计可能性也不大,而这也凸显了陈京位置的尴尬。

陈京和刘曲风到白石镇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清香市长的车队。

在镇政府大院里面,清香市长和陈京见面,她年龄五十不到,个子不似一般南方人那样矮小,有一米六五的样子。

她穿着高跟鞋,个头更显攀升。

没有传统女性的那种柔弱,清香市长给人的感觉很直爽、很果断,她和陈京握手,道:“小陈,早就想过邻角看看,你到邻角来把各项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很了不起啊。在我面前夸你的人可不少!”

陈京忙谦虚道:“市长太夸我了,我现在各项工作都还在熟悉中,在慢慢的进入状态。”

李清香便道:“年轻稳重不错,邻角在你手上肯定会大放光彩。”她用手指了指一旁的齐茂林,道:“白石是一个好地方,我们海山只有一个白石,要保护好,要利用好,要开发好!”

齐茂林遇到市长,也许是相差级别太多的原因,他相当拘谨,忙道:“市长,我们也正在向这方面努力,目前已经在规划中了!”

李清香性格直爽,一挥手道:“行了,今天我们就看看白石镇的好山水!”

清香市长的考察坐一辆考斯特,第三排的位置是属于她的,一直都是她一个人坐。

但是陈京上车后,她拍拍自己身边的位子道:“小陈这边来坐,你是一方父母官,今天到你的地盘上,你得好好的给我当导游!”

陈京只得坐过去,两人并排而坐,清香市长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第六百六十四章一个圈套?

蒙蒙细雨,李国伟冒雨出海。

李国伟在海边长大,从小对海就有很深的感情,而乘船出海游玩,也是他一大爱好。

他在南港市有个企业家老板,此人和他有相同爱好,两人接触了几次就引为了知己,这个朋友便借了他一艘小游艇,李国伟一有闲暇就乘游艇出去玩儿。

蒙蒙的雨天,出海的船很少,李国伟却喜欢在这样的天气出去。

因为在这样的天气,海的腥味儿最浓,而他天生就喜欢嗅这种味道。

今天和他一起出海的是府办主任于文硕,于文硕岭北人,山里长大的客家人,没见过几次海,以前在海上玩过,但那都是海岸边上,像今天这样有浪的天气出来,他还是第一次。

刚开始他还觉得有些新奇刺激,但是很快他便晕船然后呕吐,几个小时下来,人就受不了了,只敢在舱里面待着,不敢出来透气。

李国伟在甲板上兜了一会儿风,头发被海雾和雨雾淋湿他丝毫不顾,他用海钓钓起几条半米长的大鱼,扔给随行过来的料理师道:“切点鱼片,我们来个全鱼宴,现在马上返航,到港口的时候,咱刚好可以喝一杯!”

李国伟矮矮的个子,但气度十足,他背着双手进入船舱微微的蹙眉道:“怎么了?老于,你行不行啊?”

于文硕脸色发白,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区长,早知这样我就不来了,自己受罪还坏了您的兴致……”

李国伟摆摆手道:“那也不是,我刚才看了看风,估摸着可能有台风登陆,这个时候返航安全!”

他坐进仓里面,伸手给于文硕头顶命门、太阳、玉枕等几个穴位按摩了一下,于文硕晃晃脑袋道:“没想到区长还有这个手艺,现在我感觉舒服多了!”

李国伟淡淡的笑了笑,眼神望着外面的海浪,道:“老于啊,我可是海边长大的人,我家世代都是渔民,我年轻的时候也靠打鱼为生,对付海上晕船总还有点办法的!”

于文硕没在说话。

李国伟的底细他知道,李国伟就是打鱼出身的,他从小家庭清贫,父亲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外出打鱼遇上台风后丧命,李国伟自那时候就撑起来了一家的生活。

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初沿海的人都纷纷下海经商,在那一拨冲击下,从政的门槛变得非常低。

李国伟当时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在村里面干上了干部了,后来乡里缺干部,他就顶替了上去,然后一直走到今天……于文硕很聪明的避开了关于李国伟过往的话题,他顿了顿,道:“区长,今天清香市长过咱邻角了!”

李国伟愣了愣,皱了皱眉头道:“是去哪里?是去白石镇吗?”

于文硕笑道:“区长神机妙算,清香市长去了白石镇考察,陈京书记全程陪同。看来现在白石镇成了一块香馍馍了!”

李国伟一本正经的道:“不止是白石镇,我们整个邻角都在变化,都在受人关注!陈京书记不愧是年轻有为的干部,思维很活跃,水平很高,很善于搞眼球经济,最近咱们区委组织搞的那个大讨论就很成功,很有社会影响力啊!”

于文硕盯着李国伟看,从李国伟脸上他看不到丝毫幸灾乐祸的味道,他心中暗凛,对李国伟的城府又多了一分认识。

白石镇绝对就是一个圈套,那个地方栽的官员不在少数。

说起来,就包括郑亦然在内,恐怕都是栽在了白石镇上面。

整个海山市,也就白石镇那一块区域有山有水,岭南人信风水,海山的老人都把白石山当成了整个海山的“风眼”所在,这样一个地方,谁都想拿起来做点文章。

可是风水宝地,眼红的人自然就多,有人想拿来搞开发,可立马就招致各方面的反对。

而有人想在白石镇搞特色旅游,也很快就引出了各种利益纠葛,然后就有各种内幕消息往外曝出,最后又是偃旗息鼓。

郑亦然倒是下了决心要有所作为,可是他的决心是下了,但是位子很快就换了,这也让白石镇那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敏感之地。

李国伟早不出海,晚不出海,偏偏今天出海。

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最近李国伟正在接受纪委调查,他心情不佳,其实于文硕明白,李国伟肯定是早就知道李清香今天要去白石镇。

李国伟是想在白石镇让陈京吃苦头呢!

“李区长,鱼片切好了,要不要尝尝?”料理师在舱口冲里面嚷嚷。

李国伟站起身来冲于文硕道:“走,文硕,咱们去尝尝鱼片……”

他临走的时候,看了看座舱里的挂钟,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白石镇的事儿,只是一个开始啊…………陈京陪同李清香视察白石镇,这一路他倒是十分熟悉。

最近他自驾车到这一带转悠比较多,他越在这白石山上转,越觉得这个位置很好,完全可以好好规划一番,作为度假村来规划。

陈京思考邻角的发展,白石镇自然也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而今天李清香过来白石镇,对这里也表示出了足够的兴趣。

她的观念是白石镇要发展,首先就要依托有利的资源吸引投资,任何地方的发展,吸引投资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白石镇应该要大胆的吸引投资……市长出行,虽然人员繁多,市长说的话自然也是被人认真记录的,陈京因为对李清香了解不多,所以在白石镇的问题上,他也是谨言慎行,既没对李清香的话表示支持,又没有反对。

李清香还有一句话陈京认为值得琢磨,李清香说白石镇作为邻角区的一部分,其发展应该要服务于邻角发展的大局。

李清香说这句话,陈京马上想到既然如此,邻角作为海山市的一部分,是不是邻角的发展也要服务于海山的大局?

陈京能够领悟到李清香可能要表达的是后面的意思,但是这些话不能说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在原则问题上,陈京是很坚持的,邻角究竟怎么走,他有自己的规划。

下班回家,陈京像往常一样又驾车在海山到处转悠。

今天他想去的地方是蓝河区,绕着蓝河区转悠一会儿,看看整个海山经济数一数二的大区的风情。

说句实在话,陈京一点都不羡慕蓝河。

经济上蓝河是大区,但是驾车到蓝河转悠,似乎就进了迷宫一般,农民房、厂房、工棚、电线杆子各种各样的东西乱七八糟,有些地方整个就是贫民窟似的,根本难以找到方向。

整个蓝河的建设是没有规划的,整个蓝河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粗犷的。

陈京驾车到蓝河的当口,恰好赶上了下班的高峰,从各厂房里面走出来的,穿着各式各样厂服的人挤满了街道的空间,有时候一间很不起眼的工厂,从里面走出来的可能就有上千人。

如此多的人聚集,高密度的劳动、高密度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说已经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营到了极致,整个蓝河区哪里还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发展空间?

但饶是如此,蓝河区依旧进入不了全国十强县,这其中的缘由是很引人深思的。

另外,蓝河区的主河流蓝河,本来是非常美的一条河,陈京在海山州志上看到了关于蓝河的记载:“蓝河之水,碧蓝如云,其味甘冽,其气芬芳……”

现在的蓝河已经变成了黑漆漆的一条河,里面的水散发出下水道一般的恶臭,臭不可言,臭不可耐,尤其是太阳高照的时候,蓝河水蒸气所带起来的气味儿,让人作呕,难以忍受。

蓝河发展了,也付出代价了,现在邻角也要发展,但是还需要付出这么多代价吗?

陈京思考着这些问题,驾车返回,直奔向那家叫做“棕榈”的苗圃。

苗圃的位置处于蓝河和望江的中间,两个区快接壤的那一段,目前还没有被开发,而马路两旁广袤的地区有很多鱼塘、苗圃和菜地。

陈京也是偶尔发现这家叫“棕榈”的苗圃的,棕榈树是南方典型树种,苗圃以这种树命名,凸显了南国的特色。

而吸引陈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