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次他亲自到德高把事情都落实好了,可是等他转头回来,高伯康就接连变卦,表现出对改革是根本不屑一顾,这让陈京非常恼火!

“是书记觉得我们步子还是大了,他顾虑很多,担心我们的改革会不利于组织意图的实现!”王学平压低声音道,他心中很忐忑,已经做好的挨骂的准备了!

“行了,我知道了老王,这件事我们回头再说。现在我正在忙,改天我给你打电话说这事!”陈京道。

陈京挂了电话,沉吟了一下,又抓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一接通,陈京问道:“是小柳?你们区长还在省城没走?”

“这样吧,你安排一下,我晚上八点的样子过你们那边来……”

第五百七十五章陈处长很生气!

唐招招连续三次进省城,陈京都对其避而不见。

这让他心里很恐慌,他最担心就是陈京会放弃他,如果那样的话,他在德水的局面就会变得相当的困难。

唐招招现在能够在德水和高伯康抗衡,依靠的就是当初陈京留下的那一帮班底。

虽然,唐招招和王学平反目,这对他的实力影响极大,但是德水党政两条线能够保持基本平衡,高伯康把控大局是不错,但是他也不敢把手伸到政府这一边的工作上来,这让唐招招足以实现自保。

但是,如果陈京的态度转变,唐招招面临的局面就会出现大变。

王学平可是一直对陈京的原班人马都是虎视眈眈的,现在陈京和德水高伯康达成共识,把唐招招撂一边,王学平最近就活跃频繁,让唐招招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唐招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挽救和陈京的关系,所以他最近是三天两头的进省城,就是想见陈京一面。

在德水驻省城办事处,陈京到的时候,发现这里和平日大不一样,整幢房子内内外外是装点一新,在如此炎热的天气,唐招招一直就搓着手在外面来回踱步,他内心的焦躁和期盼溢于言表。

陈京到的时候,他一溜小跑过来,帮陈京拉开车门,脸上挂着有些不自然的笑,恭敬的道:“陈书记……”

陈京瞟了他一眼,首先看到的是挂在他脸上的汗珠。

还有,陈京发现,有好长时间没见唐招招,这人瘦了,也黑了,有了几分基层干部的样子。

“老唐,前段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是真抽不出时间来,你不要往心里去啊!”陈京下车和他握手道。

陈京说得颇为随意,唐招招脸上旋即笑开了花道:“陈书记您说哪里话?您日理万机这是谁都知道的,现在提起省委组织部,谁不知道您的大名?”

陈京摇头道:“哪有什么大名?我就是个劳碌命,领导有事情解决不了,就准想起我,所以一来二去,认识我的人倒是不少了。”

陈京和唐招招谈话,观察唐招招的神色,心中比较满意。

他冷落唐招招一段时间,实际上是他想让高伯康能够感受到他的诚意。

高伯康入主德水后,陈京从来也就没有在德水的问题上给高伯康掺沙子。

而这一次,陈京更是选择让唐招招受点委屈,希望高伯康能够真正投入搞改革,把德水的局面扭转过来。

同时陈京也想考验一下唐招招,如果唐招招这一点委屈都受不了,他这个区长还用得着当?还不如早点回家抱孩子呢!

现在看来,唐招招还没昏头,还是能够承受住一些压力的。

陈京的心思唐招招不懂,对他来说,今天陈京能够过来,他激动得不行。

下午陈京给办事处电话的时候,唐招招当即就下令搞大扫除,要把这次接待工作当成政治任务,务必要让领导满意。

而等陈京到的时候,这里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包房里面德高传统的柴火饭,各种德高传统的名菜一应俱全,可谓说是丰盛到了极点。

唐招招懂陈京的心思,陈京吃饭需要人多,唐招招便让办事处的主要人员都来作陪。

这样做,既显得陈京人很随和,又显得唐招招和陈京的关系非同一般。

一桌子一共五个人,四瓶茅台酒喝完,气氛相当的好。

酒喝酣处,唐招招不自然就提到了德水,他对陈京道:“陈书记,我实在是对不住您啊!您对我们德水的工作给予了厚望,但是我们实在是让您失望了……我们区里面有些同志思想僵化,嘴上嚷嚷着要改革,要进步。可是事到临头了,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一个人打退堂鼓还不行,还要影响其他人,甚至是逼迫其他人都要打退堂鼓,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叹息,让我们也无颜面对您!”

陈京淡淡的笑了笑,道:“老唐啊,关于你们这一次常委会的情况我知道了!的的确确是跟我们预先的规划差距很大,我上次去德水,和你们沟通的改革方向和步子,并不是像这样犹豫不前的。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好办法?”

唐招招愣了愣,他犹豫了半天,道:“陈书记,改革的事情我看不能够犹豫,要不直接让市组织部搞个督察组来监督我们改革!或者是德水比照张溪的办法,也从县领导的公选开始实施改革。

由市委统一来领导这次改革,改革的保障性更高,我相信效果肯定也会愈大。”

陈京皱了皱眉头,旋即又舒展开来。

他道:“老唐啊,你的这个想法听起来似乎是有些道理。但是仔细想想,我还嫌麻烦无趣。你们不就是试点吗?既然是试点,你们德水可以做,其他的区县就不可以做吗?

不要以为第一个吃螃蟹就一定局面被动,这些说法都是无用、无能的说法。”

陈京顿了顿,接续道:“关于德水试点的问题,我已经做了决定,准备撤销你们这个试点,我还真不信,没有了德屠夫,我们就要吃连毛的猪!”

陈京语气颇为气愤,说话的时候,他也喝了一点酒,算是酒气逼人。

他很快摆摆手道:“老唐,这个事儿你也不要求情,事实就是这样,不要以为试点就很吃亏。实际上对我们组织改革来说,这个试点是抢着有单位做,说出去你们还不信!”

陈京拿话封住了唐招招的嘴,让唐招招眉宇之间有些失望,可是心中却是有些兴奋。

陈京取消德水试点的资格,这就说明陈京对德水很失望、很恼火,而这正是唐招招想看到的。

现在的德水,他唐招招和高柏康之间的矛盾日益的浮出水面了,唐招招担心的就是陈京放弃他,现在陈京对高伯康不满,这不正就意味着他的机会来了吗?

当天晚上,陪陈京喝完酒,唐招招又提议要去唱歌泡脚。

陈京兴致好像也不错,对唐招招的提议没有反对。

两人一同聊天沟通到深夜,也许两人都喝了酒的缘故,两人谈了很多。

唐招招把陈京离开德水这么久所发生的大事向陈京几乎全部汇报了一遍,针对德水的发展和未来,唐招招也是频频向陈京请教。

唐招招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做好两个字“守成”!

按照唐招招的观点,德水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在前几任班子中都已经做好了定位了。

现任班子要做的就是要保持政策和方向的延续性,继续按照前几任班子留下了的路线和方向往前走,而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一味的创新求变。

以前陈京对唐招招的这个想法有些抵触,他认为唐招招太平庸,做事冲劲儿不足,不足以主持德水的大局。

但是今天,唐招招掏心掏肺的把他的想法一说,陈京却觉得唐招招做事还是比较稳重的。

唐招招看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现在每一任领导上任后都希望能够在某个地方的发展上留下自己的烙印。

这样的思想往往导致一些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对前任留下的工作不重视,有些很重要的工作,关乎民生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因为不重视,很多时候就成了半拉子工程,这种情况对地方发展影响很大。

就以德水为例,以前陈京在德水主持的几项惠民工程都被搁置,其中有个工作陈京比较有印象,那就是关于两条旧街道绿化带扩建和户外活动中心扩建的问题。

陈京当时提出旧城改造的思路,针对旧城居民区、老的居民社区的改造要靠拢现在的社会发展大势。

要注重老居民区、旧居民区人民的生活环境的改造,要扩建适当的绿化带,要增设户外活动中心或者广场,要投资公益性的健身设施等等。

但是据唐招招所说,这个工作就没落实下去,因为新班子调整后,高柏康提出要把财政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陈京提出的旧城改造的思路,不符合新领导对政绩工程的需求。

就在和唐招招吃饭后的第二天,省委组织部以部里的名义发布通知,宣布取消德高市德水区干部制度改革试点资格。

通知发出后,伴随的是省委组织部领导对德高市以及德水区相关人员的点名批评,德高班子中,组织部长郑康康都被点名批评。省委组织部发的这个通知,可以说在下面是引发了相当的轰动。

陈京又再一次让人见识到了他做事强势的一面,德水工作做得不到位,陈京沟通都没有,直接就取消他们的试点资格,而且公开批评,这样的力度是相当大的。

省委组织部的文件往下走,很快全省各路电话都往组织部打,尤其是德高的其他区县,都纷纷嚷嚷着要争所谓试点名额,陈京看到这一幕,心中既欣慰又感叹。

他欣慰是因为他所推动的改革,毕竟还是有人支持的,而感叹则是,在德水那边,陈京能给唐招招创造的条件都创造了,如果唐招招还翻不了身,这个人就真的不用在政坛上混下去了。

第五百七十六章未来岳丈!

京城,传统的四合院雅致幽深。

在这炎炎的夏日,院中的榆树上竟然有声声的蝉叫。

在现在全是钢筋水泥牢笼的京城,能够有这么一处雅致的四合院,这户人家肯定非富即贵。

然实际上,这处四合院就是方家老二方路坚的住处。

方路坚住在这个院子中,平常伺候花草和盆景,而他每遇到得意之物,常常就会把东西搬到父亲那边去,让方老将军欣赏,父子两人共同切磋。

像今天这样热的天气,院子里早就支起了遮阳网,方路坚则背着手在院子里转悠。

在院子很显眼的一座高台上,放着一盆很平实天然的兰花。

说平实天然,其实就是指这个盆儿做得并不专业,养兰人没有把兰花的精气神给养出来,没有梳理,没有给足肥料,甚至连这个盆儿,都是那么的让人狂抓,实在是暴殄天物。

酷热的天气,方路坚脸上脖子上全是汗,衣服都湿透了。

站在他旁边不远处,两个园林工人静静的候着,等待着他的指示。

“朱四,这盆草怎样?以你的眼力来看,这东西价值如何?”方路坚指了指兰花盆道。

被称为朱四的工人年龄四十多岁,皮肤黝黑,手臂肌肉结实,双手宽大粗糙,一看就是长期劳作的人。

而实际上,朱四是一名花工,据说其祖辈是在故宫花木房工作的,他的手艺也是一代代往下传过来的,而他尤其擅长养兰。

朱四憨憨的一笑,操着一口京片子道:“方总的确是好眼力,这珠兰花极其罕见,当属中原一带的千岩兰,所谓千岩并不是指品种,而是指成长环境!从品种论,此当是剑兰。

但是因为其长期在陡峭岩石上生长,可能历时千年,其品种发生独特的变异,就成了极其罕见的‘千岩兰’。”

方路坚皱皱眉头,道:“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