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低估陈京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颇有成效!

德水教育局对公众公布了教育改革一揽子计划和方案。

这其中,对德水一中的改变尤其大。

为了继续保持德水一中的竞争优势,德水一中固有的好的办校方式和方法全都保留了下来,而对于一中存在的腐化风气,则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和打压。

在这些问题上,陈京亲自做了批示,要求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对积极主动认错的老师和干部,要给予宽大处理。另外,对有问题的个人,要注意保护其隐私,不能够让老师们的心身和名誉受到伤害。

另外,对一中的工资制度,陈京批准其采用绩效工资制度,除了国家财政拨款的这一部分雷打不动以外,学校通过其他方面所得的收入,主要应该用于教学和老师福利。全县要优先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公务员和其他企事业单位,要在全县树立起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教育改革,对于现任教育局局长柳青来说,这是他难得的将功赎罪的机会。

所以,他非常的上心,全区大中小学,柳青几乎每天都深入到一线走访。

最近教育动了大手术,稳定全县教职员工的心,让大家安心在工作上,这个工作他亲自在做。

而他做的最卓有成效的工作,便是制定了一套德水区各中小学老师公开招聘筛选机制。新机制规定,任何一名新晋德水区的老师,其工作调动,都必须走严格的考察程序。

通过严格考察程序的老师,需要由教育局主管领导,校方主要领导签字,最后,重点中小学老师调入,还需要送区委,由区委副书记陈京签字方可调入。

柳青公布的这个老师公开选拔招聘机制,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教师进城走关系、走后门的渠道。以前老师调进城,一个主要领导说法,基本都管用,现在必须要走严格程序,由多方领导同意,方可批准。

而重点中小学老师的进入,还需要由陈京亲自把关。

除了大力推行这个机制意外,柳青针对目前教育体制中存在若干不合理的机制体制,提出了改革。而改革的目的,旨在提高老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彻底改变过去某些学校老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状,就一定要改变固有的僵化的、落后的体制机制。

陈京对德水教育破冰,柳青在后面善后,全区教育秩序因为这次严肃的整肃,而变得焕然一新。

普通老百姓,区人大、区政协多次深入到教育一线调查,反馈的信息都是积极的,大家普遍认为,这一次区委主导的教育整肃工作,是富有成效,是大有收获的。

……“务实做事,低调做人!”这句话是马步平的名言。

陈京到德水以后,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八字方针,通过这个八字方针,陈京踏踏实实的工作,经过了快半年的煎熬,终于一步步的渡过难关了!

在德水站稳脚跟,陈京在区委的威望也渐渐的树立了起来。

至少,在区委内部,区委办主任甄巩,几个副主任和几个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见识到陈京的手段和厉害了,对陈京的态度,相比以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尤其是督查室主任成森,他对陈京甚为敬服,在很多时候督查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积极主动的向陈京汇报,希望陈京能够给他指示。

陈京有了威信,说话就管用了,说话有了份量,很多事情他就可以贯彻意志了。

但是,陈京心中很清楚,目前这个状态,自己的工作还远远做得不够。德水作为德高市发展最靠前的区,也是最老牌的区,其政治生态,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陈京可没有因为稍微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他最近更加小心谨慎,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陈京做事条理很清楚,该是他负责的工作,他勇于承担责任。不该是他的工作,他积极向上汇报,尤其是人事问题,陈京鲜少做主,大部分的问题,他都积极商量刘积仁,让刘积仁来做批示。

对于陈京的说到做到,刘积仁也感到非常惊讶。

如是以前,陈京处处“谦让”,刘积仁可以理解是陈京没有威望,不敢做主。现在,陈京在德水渐渐的有了威望,正是要进一步有作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陈京依旧如此“谦让”,这是怎么回事?

刘积仁当了半辈子的官,深知为官之人对权力的欲望。

陈京年纪轻轻,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就甘心这样长期将自己手中的权利拱手送给别人?

对陈京,刘积仁是经历了相当的心路历程的。

从最开始的不屑,到渐渐的警惕,到吃惊,到隐忧,到现在的疑惑。

不夸张的说,为了陈京,刘积仁是用了心思的。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陈京在德水很有作为,搞得影响很大,在市一级层面上,有人对刘积仁是多次提醒,让他不要放任陈京坐大,那样以后会很麻烦。

刘积仁对这样的劝说,不会不慎重考虑,刘积仁不会不懂陈京是谁的人。

整个德高市,大家都在围绕着伍大鸣的特色德高、旅游德高的八字方针再转,唯有德水坚定不移的走自己商业中心和商品中心的路子,这在德高已经成为了异类。

伍大鸣对德水是忍到了极致,这一点从他对德水的态度可以看出来。

伍大鸣上任德高市市委书记一年多接近两年,他竟然从来没有视察过德水,至少是跟德水相关的工作,在市里面出头的都是覃飞华。

刘积仁不愿意见伍大鸣,伍大鸣似乎更不愿意见他,两人就这样,一年上头碰不了几面,彼此都保持对对方的警惕和孤立,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奇怪的相处方式。

但是对陈京,刘积仁没办法动手。

陈京把握的点很好,他一来就盯住了教育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刘积仁非常想办,但一直没办的问题。

长期在一个地方做干部做久了,行为做事难免就束手束脚,刘积仁甚至教育系统中间牵扯到的关系太广,太复杂。如果是他亲自出面去处理这一块工作,说不定还真拉不下那个脸面。

陈京意识到了这一点,果断出手处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帮刘积仁解决燃眉之急,他哪里能够压制陈京?

而陈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才华,短短几个月,德水教育系统变化翻天覆地,整个社会反响非常的热烈,德水区委和区政府的威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这件事情上,陈京是有功之臣。

对刘积仁来说,他担任书记最核心的就是要求奖罚分明,陈京有功,他能够当面打压?

如果他那样做,他刘积仁以后如何在班子中继续保持威信?

而偏偏,陈京性格沉稳得很,有了整肃教育系统的功劳,却一点不贪功,不张扬,做事还是原来那个节奏,这让刘积仁想找陈京的岔子,也没地方找。

刘积仁感到很棘手,而他从省城那边收到的消息,对方对刘积仁的叮嘱又截然不同,对方很清楚的叮嘱刘积仁,对陈京这个人要“敬而远之,为我所用。”

这八个字听起来有些不搭调,但是刘积仁仔细体会,还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味道。

这八个字至少有一层意思是要求刘积仁不要轻易得罪陈京的,要不然为什么要敬而远之?

而为我所用就更好理解了。

陈京到德水,是个特殊的存在,既然刘积仁赶不走陈京,也没办法打压陈京,那唯有把陈京的作用发挥出来,给他一定的发挥空间,让他尽情的施展才华,为整个德水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

这个八字方针,是目前刘积仁和陈京相处唯一可用的方针,这让刘积仁意识到,也许自己和陈京的相处,彼此之间,都得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心态才成!

从内心说,刘积仁有刘积仁的难处。

在德水,他虽然是掌控整个局面,但不意味着德水就是以他一个说了算。

这么多年,他一直强调团结,为什么老要强调这一点,这至少说明,在德水班子内部,除了陈京以外,也并不都是铁板一块。

至少对聂光,刘积仁还缺乏有效办法。

聂光这个人,做事分寸把握得极好,凡是政府负责的工作,他认真负责,寸土必争。而凡是党委的工作,他拱手想让刘积仁,从来不争半年功劳。

尤其是德水区委和区政府并不在一个院子办公,这样的情况,似乎更加让聂光有了划地为界的心思。

这是刘积仁感到很恼火,有无奈的事情。刘积仁对德水的要求是掌控,如果掌控不了政府的作为,如果控制不了政府的做法,这哪里还有掌控?

但是,刘积仁如果手伸太长,一次两次没有什么,次数多了,聂光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冷不丁的反击,很多时候是相当犀利的!

第三百八十章掌控全局?

政治是对人耐性极限的挑战。

陈京常常咀嚼这句话,心中便会想到很多人和事。

陈京最早进入公务员队伍,那个时候气势非常盛,心气很高,一心想着要大干一场,要有大作为。

但是,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中,陈京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大部分公务员也都只能在庸碌中生活,为了工资围绕这柴米油盐生活,所谓的理想和抱负,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的消磨殆尽。

在那个时候,陈京心中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当他看到很多人满腹才华,依旧怀才不遇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明白,原来这就是政治。

在这场盛宴中,只有心智极度坚定,性格非常坚韧,意志经得住长时间考验的人,才能是最后的赢家。

很多人起初满是憧憬,但是一朝挫败便再无斗志。而有的人则是温水煮蛙,渐渐的在生活中忘掉了自己的梦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那种人,是没有机会的。

陈京亲眼见证过,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一朝机会来临,御风化龙,青云直上。有多少人知道,那些人光鲜的背后,又是多少年的沉淀与忍耐?陈京是知道这一些的。

陈京自己的感悟,他起初参加工作的三年,毫无作为,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途,那样的日子浑浑噩噩,备受煎熬,可以说是难受到了极点!

幸好,陈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幸好,陈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否则,他如何能够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时机?

这就是政治,政治的摔打和磨砺,磨出来的是心性,只有心性成熟,才有可能一朝化龙,否则,永远都只会是庸庸碌碌,平凡一生。

现在,陈京在德水,在主持过教育系统整肃之后,陈京又再一次让自己沉寂了下来。

这种沉寂的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清楚,自己必须忍耐,必须要像猎人一样有耐心,因为陈京不认为自己能够驾驭目前德水的局面。既然驾驭不了,就不要贸然冒险,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

陈京主持一中改革是一个成功,但也是一个教训,事后看来,陈京低估了王海生的能量和影响力了。如果不是他关键时候放手一搏,而时机又把握得当,而且沾了一点点运气的话,极有可能要坏事,那样的话,陈京的德水任职,就是彻底的失败了。

陈京没有时间去沾沾自喜自己的才华,他在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莽撞和冒险,这也是他选择沉寂低调的原因。

他能够感受出来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上次常委会开会,区长聂光凑到他面前细细跟他交流教育系统的问题。

聂光颇为惭愧的道:“陈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