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策-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高市不是一个工业市,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由于德高一带河流多,土地肥沃,另外,灌溉便利,所以德高发展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一直以来,德高都有楚江粮仓之称。

所以,农业是德高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马步平领会伍大鸣的意图很快,他上任这才多久的功夫,能够在修梅整出这样的阵仗,能够搞好班子团结,大家一起摸索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之路,这是很了不起的。

恰恰在伍大鸣最需要树标杆的时候,马步平将一切工作都做到位了!

而伍大鸣的果断和策略也是非常清晰的,目前德高几个区县,他就先将德高作为标杆树起来,而且市委花大力支持!

在这某种程度上,也在让其他区县的人都看明白,紧跟伍大鸣步伐的人,将会得到多大的支持!这对伍大鸣掌控德高,分化拉拢各派力量,是有相当积极的影响的。

……市委,陈京埋头在电脑上打文件,办公桌被人轻轻的敲响。

他抬头,立刻站了起来,道:“刘市长!”

常务副市长刘明明笑眯眯的看着陈京,他啧啧的感叹道:“楚江才子啊,果然名不虚传。今早我进办公室看报纸,就看到三楚晨报你署名的文章,《农村合作新思路,特色农业当先锋》,文章写得好啊!

尤其是理论功底扎实,把农村合作社,特色农业说得很简单明了,大家一看就能够知道农业合作和特色农业的好处。

而这篇文章能够在省知名报纸的显眼位置发布,可以肯定,这篇文章全省都能看到,甚至中原几个省都能看到。这对我们宣传德高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面对刘明明突如其来的夸奖,陈京连连谦虚,说这文章写出来后,多位领导润色过,不能算是他个人的文章。

陈京这话倒没心口雌黄,他写文章本来就是伍大鸣布置的任务。文章写出来后,伍大鸣亲自删改过,最后定稿发陈京的名!

伍大鸣让以个人名义发,其实也是提高文章的真实性。现在政绩工程搞得太厉害了,在老百姓心目中,报纸和媒体报道的东西十有九虚,他们本来就不太信任。如果这类带有明显褒奖意义的文章发出去是以什么单位的名义,在信任方面必定是要打折扣的。

三楚晨报不是一般的报纸,在这样的报纸上,发表如此有深度的理论文章,陈京心中是很忐忑的。

尤其是文章本来是发布在第三版,后来胡悦很给面子,直接把文章放在第二版头条的位置,这个位置正处在理论文章的黄金位置。这也势必要增加文章的影响力。

“刘市长,您稍等一下,我进去看看情况!”陈京冲办公室努嘴道。

周青刚刚进伍大鸣办公室不久,刘明明来了总不能让他干杵着,人家可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天也是日理万机的人,哪里有多少闲余时候等待?

本来,对刘明明来说,他是可以直奔伍大鸣办公室去的。

陈京怎么敢拦他?

但是刘明明的情况不同,他一直和伍大鸣保持的关系很暧昧。照说,他应该要支持伍大鸣,但是偏偏不是这样,在很多问题上,刘明明的立场很让人不可捉摸!

而伍大鸣对付刘明明的手段也非常高超。刘明明作为常务副市长,分管财政工作。

伍大鸣作为市委书记,在花钱方面,他是频频表态!市委书记表态了,下面的人自然要跑上来要钱,这一来,立马就造成市财政工作很有难度。

刘明明万般无赖,他不得不向伍大鸣每个月汇报工作,尤其是汇报财政工作,至少要让伍大鸣心中有底,市里面究竟只有多少可支配的钱了。

刘明明有汇报,在态度上面就是进步,伍大鸣对这种进步是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有奖励的!

刘明明下面一直没有提拔起来的一个副县长,伍大鸣打电话到组织部,让组织部安排将此人调整为县常委,这对刘明明来说,他是非常感激的。

伍大鸣有这样的手段在前,陈京在后面自然要配合好,不能够露怯!

就在陈京要推伍大鸣办公室门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开了,周青出现在门口。陈京忙侧身道:“秘书长!”

周青淡淡的笑了笑,他一眼看见刘明明,冲刘明明点头道:“刘市长,太抱歉了!刚才一点事和书记讨论扯手了,耽搁您的宝贵时间了!”

刘明明摆手道:“耽搁我的时间就算了,耽搁书记的时间就要不得了!书记才是真正日理万机的人!”

周青哈哈一笑,不说话了,而是扭头对向陈京:“小陈,书记刚才跟我夸你了!说你能够干事,他本以为临江阁的事情会很棘手,但是,这事他让你去调查情况,很快你就将情况向他汇报清楚了!

你汇报的内容不仅及时而且准确,你呀,你呀,还真是深藏不露,早知如此,我就不用操那瞎心了,害得我找尽了关系!”

陈京直愣愣说不出话来,连唰一下变红。

陈京的本质工作,是给伍大鸣担任好秘书,至于其他诸如调查临江阁这类情况的事儿,那都应该是秘书长应该要做的事情。陈京现在等于是把周青的事儿做了,周青心中能没有疙瘩吗?

周青的话说得很诚挚,但是陈京听在耳中,却是非常的心惊,他不明白,为什么伍大鸣会向周青说这些,那不是挑矛盾吗?

一旁的刘明明听到周青和陈京的对话,脸上露出了笑容,道:“小陈不错,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我看你跟书记当秘书也当不了多久!你迟早是要下去的,下去独挡一面,那才真是我们德高的骄傲!”

刘明明哈哈一笑,走过去推开伍大鸣办公室的大门,慢慢踱步进去,陈京轻轻的过去将门带上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内部火药味!

市委抽调精干笔杆子组织材料小组,专门组织写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相关材料。

市委全体工作人员开会,正副秘书长,各科室负责人,秘书科的所有秘书等等聚集一堂,秘书长周青主持会议。

周青首先强调这次组织材料小组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他讲伍书记为中心的市委,提出的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相关联的特色经济的概念,这在整个楚江来说,是很有创新精神的理论提法。

对外界和对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如何把特色经济的概念说透彻、说清楚,如何能够让各级党委政府接受这个理论,并受益与这个理论,这都需要市委材料小组认真的搞好这些材料。

市委出来的文章,那一定要过得硬,代表着全市的标杆和水平,所以,材料小组的工作,担子很重!

周青这个开场白表过以后,在会场上立刻就引起了骚动,能进市委机构的人,都是从各区县挑选的精英,耍笔杆子都是本职工作。

只是市委门户深,内部论资排辈厉害,一般的大材料,只有少数老笔杆子有机会碰。有些特别重要的材料,甚至是秘书长亲自操刀完成的。

当官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能够当上秘书长的领导,其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就是不同,写出来的东西高度也不同,一般的小秘书就达不到那个高度。所以,领导重要的讲话稿,都是秘书长亲自把关的,秘书科的很多秘书,只能够弄一些边角料。

正因为如此,周青召开要成立材料小组的会议,大家情绪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大家都看到了机会。

副秘书长满延波阴测测的笑,发言道:“材料小组,这是个精干的小团队。我看可以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我们市委笔杆子多,但是水平高,又能够活跃于各报刊杂志的笔杆子可并不多。

像陈京主任这样年纪轻轻,就能够写出大文章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我看,陈主任是不是可以把肩上的担子在加一些,这个材料小组,由陈主任牵头?”

陈京一听这话,淡淡的笑了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满延波说这话,等于就把陈京推到了最前面。陈京年纪轻轻,现在为市委第一秘,这就够让人眼红了,如果再由他牵头搞材料小组,这不是要让他在市委办很难做人吗?

陈京进市委办的时候,其实就刻意的注意了这些,一些主要的大的材料,陈京都找周青,政研室主任陈集科是个老笔杆子,周青一般会安排他负责弄大材料。

陈集科这个人有股子傲气,对自己弄的东西很有信心,陈京对他的材料动过,他都能看出端倪。

有一次,市工商联会议书记的讲话稿,这是个大材料,陈集科的材料到陈京手中,陈京考虑到伍大鸣的个性和脾气,便对材料稍微动了一下。为了以示对陈集科的尊重,陈京拿着材料向他征求意见。

陈集科讲:“陈秘书,材料这个东西啊,谁好谁不好,这都是没有定论的。关键是要看领导喜欢什么材料,摸不清这一点,怎么抓笔杆子整材料?”

他又讲:“陈秘书,我这年岁大了,年轻人的思维我是撵不上了。过了今年,我就准备提出退下去,先想办法把我这腰和脊椎搞好。我们这些老头子啊,要服老,老窝在一线,自己累得吃不消,又挡了年轻人的机会,这又是何苦呢?”

陈京听了这话,他便把稿子原封不动的送到了伍大鸣那里!

伍大鸣看了那个东西,就向周青反馈,语气有些激烈:“我早就强调了,讲话稿不要搞那么多理论性的东西,怎么就听不明白?说话就是以事实为根据,讲实际的东西,讲大家关心的东西。放空炮的讲话稿能不能少一些?”

周青黑着脸把那个稿子送给陈集科,狠狠的说了他一顿。

陈集科这时才想起陈京的修改意见,他才明白,陈京能当上书记秘书不是浪得虚名的,还是有几把刷子,万万不能小视的。

经历了那件事,他本身危机感就强了,他就是靠耍笔杆子吃饭的人,如果笔杆子耍不动了,谁还让他占那个位子?

所以,后面的很多材料,他有些拿不准的甚至主动找陈京商量,整的东西也是越来越贴合伍大鸣的胃口,两人之间配合倒是颇为默契了!

满副秘书长的话说出来,陈集科自然懂意思,他文人耿直的脾气便又犯了,道:

“我们今天召开会议说到材料的问题,我们说的材料是以什么为基础的?说得直白点,我们的材料是要紧扣领导的精神走的,所以,我们搞的这些就要有准绳,就要有标杆!

陈京主任的《农村合作新思路,特色农业当先锋》,就是准绳和标杆之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我知道有些人对我这个说法有异议,有异议没问题,你也可以写一篇材料出来来做标杆和准绳,对这样的优质材料,我们是最需要的!”

陈集科这话说出口,满延波的脸色就黑了。

陈集科是损人不带脏字,在暗讽满延波文字水平不行,整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陈集科和满延波的矛盾,以前就有。满延波看不惯陈集科的臭脾气,经常当着别人说他是臭老九,是孔乙己。满延波当时用这个策略,也是初当副秘书长笼络人心的需要。

客观的来说,在市委因为有陈集科这样的老笔杆子存在,的确是挡了很多人的机会。

满延波当上副秘书长以后,标新立异,把方克波需要的材料发给秘书科其他秘书来共同参详,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这一来自然得到了一帮人拥护,他也趁这个机会,在市委建立了一定的威信。

但是这么多年的市委潜规则,又岂能是说改就改的?满延波这个标新立异在短时间内是取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