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珂想了想问道:“还请几位伯父告诉小侄,对刚才房伯父所说的办法,皇上和别的大人是什么态度。还有就是,这每年在正常使用后,铜还能剩下多少?”

长孙无忌想了想才说道:“铜每年可以产六十万斤左右,在正常的使用后,每年可以节余的大概是不到五万斤了。”

王珂点点头,心里想到,这确实是不多,再经过提炼,估计连三万斤也不会有了,如果用这点铜去做火器,那产量就不会高,根本就做不了多少出来。

王珂想完又问道:“那别的大人是什么意见呢?”

长孙无忌本想回答了铜产量这个问题,就不用说这个问题了,谁知王珂不依不饶的又问了出来。

长孙无忌无奈地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杜如晦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是王珂都反复问起了,再说了,现在是自己来找王珂的,这事情不说清楚了,也无法让王珂了解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长孙无忌不愿意说,说不得自己就得站出来了。

杜如晦咳了两下,清了清嗓子说道:“贤侄,现在是这样的,朝里的大人们,因皇上已经答应了,原来都反对的大人,现在也都不吭声了,只是在心里还是反对,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

杜如晦是人精呀,现在已经很多人,都因为李二同志同意了,现在都统统闭上了口,再加上他们对朝廷里,铜的产量和用量也不是十分清楚,也就没有继续反对,但也不是说在心里还是反对的。

对于这点,王珂来到唐朝也一年多了,已经是很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对李二同志做出的决定,是不会去反对的,哪怕是在心里,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意见。

现在杜如晦说他们现在只能在心里反对,也只是他说说而已,无非就是要加重自己说得事情的份量罢了,而且他所说的人也必定是指的文官。

王珂故意又问道:“那武官们是什么态度?”

这下杜如晦也有些难张口了,隔了一会才说道:“那帮老杀才,在三殿下和柴绍一递上折子后,就一直在叫好,说什么这种火炮真制造出来了,那么打仗的时候就能所向无敌了。就是因为他们这样鼓动,皇上才答应得这样痛快的。”

杜如晦本来在王珂问的时候,还想说军方也不是很同意的,可是考虑到王珂和军方的关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不过在说出来后,又接着说道:“这帮老杀才,不过就是只知道打仗的事,对朝政都是一窍不通,他们哪里知道这铜的珍贵呀。”

王珂微微一笑,他听出了杜如晦话里的意思,也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可他还有一点不明白的,于是又问道:“还请几位伯父坦言相告,现在皇上同意了,这圣旨下了没有呢?”

这话王珂是望着长孙无忌问的,因为他知道,这个活是长孙无忌的。

长孙无忌这次没有迟疑,马上说道:“还没有,由于我们的反对,皇上现在也没有开始的那么坚决,只是说让明天早朝的时候再下旨。老夫和房、杜两位大人急着上贤侄这里来,这旨都还没有拟呢。”

这长孙无忌也学会了杜如晦说话的技巧,把李二同志让他拟旨,明天发下去,说成是李二同志也有些犹豫,所以才要明天才发。

其实王珂在长孙无忌说完后就明白了,这无非是因为今天晚了,已经没有时间发了,才推到了明天。这从他们来王珂这里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来。再说了,现在王硅也没有回家,就说明李二同志现在必定还有事在商议,就更没有时间来等着长孙无忌把圣旨拟好了。

王珂心里暗笑,这几个死老头还真把自己当作什么也不懂的傻兵了。

也不点破,王珂又继续说道:“几位伯父,老实说,小侄对这事真的是无能为力,再说了,皇上都已经让拟旨了,这还能怎么办。真要是要想出什么办法来,也是几位伯父的事,小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王珂现在是咬死了说自己没办法。本来也是,他现在说起来是大唐的高官,可是真论起来,也不过就是守卫京城的一支守备部队里,一名普通军官而已,对于朝政,他是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的。何况连李二同志都说过,他在右卫军里,也只是挂个名,并没有实质的工作,现在这三个死老头要他出面去说,他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他知道,自己也是没法去说的,就是自己厚着脸皮去和李二同志说,李二同志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吧自己给打回来的。

什么话?这个火炮是他让弄的,现在开始有点成绩了,可以多制造了,自己却跑去让别急着做,这叫什么事啊。

要再加上一句,你也是军队里的军官,怎么不为军队打仗的是考虑,那自己就更没有话说了。而且要是让那帮老杀才知道了,还不把自己的皮给剥下来呀。

这种事,王珂是坚决不会做的!

三个死老头见王珂死活都不答应,也有些急了。

他们虽然现在很反对把铜大量的用于制造火炮,但他们也知道,一旦李二同志决定了,也是他们没有办法拒绝的,到最后也只能是按李二同志的意思执行。现在,他们把最后的希望都落到了王珂的身上,无非就是因为这个火炮是王珂牵的头,如果他愿意去和李二同志说说,说不定这事还能有个挽回的余地。

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朝廷的休养生息比对外征战要重要得多,朝廷的税收,百姓的生计,都是他们要考虑的。那帮老杀才一天就知道打打杀杀,不会也不知道要关心这些,当然不会去想这铜都用于火炮制造以后,对国民生计又多大的影响。而李二同志也是一个马上皇帝,对战争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站在他的立场,开疆拓土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对来自武官的意见时异常的重视。

王珂明白这三方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想法,站的角度也不一样,自己要是一旦卷进去了,一个弄不好,就会是里外不是人,把谁都得罪了,到那个时候,自己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三人见王珂绝不松口,感到自己今天过来没有一点用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久坐无益,几人互相看了看,站起身来想王珂告辞。

王珂见三人脸上都是一股失望的神情,心里还是一软,冲着三人说道:“这事小侄实在是没有办法。不过还请几位伯父放心,小侄今天晚上再想想,看能不能找出一个皆大欢喜的办法来。”

三人默默地望了一眼王珂,都知道王珂这是在安慰自己,礼节性地向王珂拱拱手,再向南平和兰陵行礼后,离开了王珂家。

第一零七章 双赢(1)

王珂今天是头一次随着王硅一起去早朝,他昨天想了一晚上,才想出了一个办法,但是他也拿不准,他这个办法会不会行得通,于是决定,一早就和王硅一起进宫去,他要先把自己的想法和长孙无忌他们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在路上,王硅就很好奇,他可是从没有看见过王珂这么早就起来过,而且起来还是为了和自己一同去上早朝。

王珂简单地把昨天那三个人来找自己的事说了一遍,王硅也是唏嘘不已,他昨天是在场的,对这事他知道得很清楚,心里虽说也感觉不妥,可是李二同志一发话,自己就没有再想什么了。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三位朝廷重臣,会在散朝以后,跑到自己家去找自己的儿子,看来他们是决对不会对这事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主张。

王硅不由自主地感叹道:“三位大人都是我朝的忠臣啊,为了朝廷的事不计荣辱,实在是我等的楷模呀。”

王珂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要不是冲着他们这一点,孩儿也不会一晚上不睡,还这么早就爬起来,和爹一起去上朝了。”

王硅用眼睛斜了斜王珂,问道:“这么说,珂儿时相到办法了?”

王珂点点头回答道:“孩儿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过孩儿也不知道能不能行,所以要在早朝开始前先和三位伯父商量一下,再作定夺。”

王硅听王珂说他自己现在还拿不稳这个办法能不能行得通,本想问问是什么办法的话,也就没有吐出口来,坐在旁边没有再说了。

王珂一边开着车,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要是能行得通就好了,那可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了。”

“双赢?什么意思?”王硅听见从王珂嘴里突然冒出一个新名词来,忍不住问道。

王珂连忙回答道:“哦,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想出一个法子或者是制定一项措施,使当事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都能从中赢得利益,有时候也叫作共赢。”

王硅嘴里念着这两个字,不住的点头。

两父子刚到宫门外,就看见长孙无忌的轿子正要进入宫门,王珂赶紧提了一档速,赶到长孙无忌的轿后,头伸出车外叫住长孙无忌的随从。轿夫落轿后,长孙无忌从轿里钻出来,王珂父子赶紧下车去,来到长孙无忌的面前。

王珂行礼后说道:“伯父,不知房伯父和杜伯父到《》了没有,小侄有话要和几位伯父商量。”

王硅转头对王珂说道:“珂儿,为父先进去了,你和几位大人说完就随几位大人一起进去就是了。”

王硅在和长孙无忌擦身而过时,悄悄对长孙无忌说道:“就是昨天那事。”说完对着长孙无忌拱拱手就进了宫门。

长孙无忌听王硅说是昨天那事,立刻就明白是王珂想到了什么法子,虽然他很想让王珂马上就对他说说,但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急迫心情,叫过自己的随从,让他进宫里去看看,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不是已经进去了。

吩咐完随从,长孙无忌才对王珂说道:“贤侄呀,你就和老夫在这里等一下吧,要是房大人和杜大人还没来,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们,等他们都到了,你就赶紧把你想好的法子说出来。老夫怕皇上一上朝,就问起这事,那个时候可就没时间说了。”

王珂刚才开车时还没有感觉,这一放松下来,就感到睡意涌了上来,不觉打了个哈欠,听得长孙无忌这样一说,忙用手挡住嘴,连连点头。

长孙无忌看在眼里,不禁问道:“贤侄昨天晚上睡得很晚吗?”

王珂又是一个哈欠过后才说道:“不是很晚,而是根本就没睡。小侄为这事想了一个晚上,早上又要和爹一起过来,怕一睡就起不来了,所以眼睛都没敢闭一下。”

长孙无忌向着王珂一躬到底,嘴里说道:“贤侄为我等之事,彻夜未眠,实在是让老夫感动。老夫在此先行谢过,待事情解决以后,老夫再安排时间为贤侄赔罪。”

王珂忙扶起长孙无忌说道:“伯父不用如此,小侄也是为了朝廷。政事和军事都很重要,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小侄不是为了帮谁,而是为了我朝的强盛。伯《》父不必谢我,这也是小侄为人臣应该做的。”

王珂如此说,一个是不愿把自己和这帮文官搅在一起搅得过紧,最主要的,他还是想着以后自己是要为推李恪上位出力的,这个长孙无忌不管怎么说,也是当今太子的亲舅舅,在以后的日子里,说不得就有翻脸的时候,现在要是和他过于的亲近,以后做起事来,难免就会有些缩手缩脚的。现在先吧关系撇清楚,以后施展拳脚的时候也会少一些顾虑。

俩人正你来我往地酸着,就看见房玄龄和杜如晦跟着长孙无忌的随从,从宫门里匆匆走了出来。

长孙无忌拱手笑道:“二位大人来得好早,要知道二位大人早来了,老夫和王贤侄也不会在这里等着,让二位大人走这一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