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王珂的话,李二同志和房玄龄他们一样,也都沉默了,在李二同志的心目中,他还是有着和房玄龄他们同样的想法,毕竟它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思维方式也有这共通的地方,只不过李二同志考虑的要比房玄龄他们多得多,房玄龄他们只想到读书人的感受,而李二同志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家的江山更加的稳固,如何能够更加的强大。

对于人才,李二同志是不会嫌多的,哪怕就是一个在他们眼里最低贱的商贾之人,只要能对他李家的天下有好处,也是一样可以接受的。

只是在李二同志的内心深处,传统的“士者至上”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不管怎么说,李二同志还是想要注意一下这些读书人的感受的。

李二同志思绪良久,才抬起头来望向王珂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李二同志的话一出口,王珂就知道李二同志心里有些许的犹豫,李二同志现在是既想保持读书人的颜面,又不想让王珂这样的“先进意识”流于形式,他希望能找到一条中庸的路线,既不得罪天下的士子,又能让李家的江山能够更快的强大起来,当然也能让自己开疆拓土的意愿能够早一天实现。

王珂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必须得打消李二同志这样的念头,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读书人看不起这些经商和做工的手艺人,当然也就不屑去做这样的事,不会做这些事还谈何讲起要从这些人里选派出来教授这些技艺呢,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嘛!

王珂语气坚决的说道:“皇上,这个事没有办法折中的。其实小臣早已和皇上说过这个问题,对于大唐来说,缺了任何一种人都是不能有序运转的,所有的阶层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没有了商人,天下的商品就不能流通,没有的工匠,就没有一切的日常用品供我们使用,没有了农民,那连吃的都没有了,就更谈不上别的了。”

王珂把“士农工商”里除了士,别的都说了一遍,独独就没有提到士,这也是王珂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对于这个时代的所谓士,王珂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的,这个时代的士族,就从来没有想过别的人群,只知道成天的矫情,王珂完全就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

对于王珂的这番话,屋里的人都听出来了,王珂话里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说士什么也不会创造,却呆在社会的顶层,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他们想不明白,王珂也身为这个阶层的一员,怎么就和他们有着这么大的区别。

李二同志算是被王珂这话给说住了,刚才话一出口,李二同志也马上就想到了,这事就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的,这些所谓的读书人除了会识字,没事的时候吟上两手诗赋,别的还真的是不会,让在这些人里找上几个出来教授技艺,那是真的找不到的,只要自己一首肯王珂的提议,就务必得按照王珂所想的那样,什么科目就得去找什么方面的能人来教授了,这是绝对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李二同志停了一下才对着王珂又问道:“就按小子你所说的那样,要找各行各业的人来教授,可是这些人也不识字的,如何讲授呢?”

李二同志一问这话,还真的把王珂给问住了,这个问题王珂可是一点也没有想过。

在后世,所有人都是要上学的,不管读到什么程度,这日常所用到的字还是能认识的,起码来说一般的读写还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读书可以说是一个奢侈的东西,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家里是没有这个能力来供养一个读书人的,对他们来说,最急迫的就是要干活,把肚子给填饱了,哪里会任由一个什么也不干,一天只知道抱着书看,在家里白吃的人呀。

看到王珂默不作声,李二同志也有些急了,刚才王珂慷慨激昂的说了这么久,可是现在自己就这么问了一句,王珂马上就不说话了,要是真的要办起这个学院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王珂还没有想出该如何应对李二同志的这个问题的时候,倒是杜如晦站起来替王珂解围了:“皇上,这个问题就好办了,学院里每科学习的方向不同,那就没有必要都统一的要求他们都全部学习,完全可以按照他们所学习的东西,来分门别类的进行划分,学习经史的,以魏王殿下编纂的集注为主,根据他们的自愿,可以去学习一些一技之长,以便于以后到地方上做官的时候,也能对民生更加的熟悉。”

“而学习各种技能的,完全可以由教授的人进行口口相传,朝廷派人进行笔录,作为以后的教程,这些人兼顾着也可以识字,在学成以后,从中挑选出一些优秀的人员来,用于对新入学的进行传授,这样一来,所做的笔录也就可以成为今后学习的依据,这教授的人员也都已经识字了,这虽然时间有些长了,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还请皇上思量!”

王珂听到杜如晦的话,忍不住击掌叫好,这完全可以说得上是老谋深算了,既解决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又为将来做了准备,自己实在是不及万一呀。

今天这事自己千算万算,还是有问题没有考虑周全,这不得不说是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不够造成的,虽然自己来自后世,有着比这些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但真的是要临时想出办法来的时候,自己还是差得远呢,这也是自己要时刻记住,要认真学习的地方了。

第三二四章 两面兼顾

对于杜如晦的主意,在屋里的所有人都听得出来,杜如晦对于王珂所说的不说完全赞同,起码也是大部分同意的,现在出的这个主意,明显的就已经是在为王珂的想法做补充了,也是间接的回答了李二同志刚才提出的疑问。

对于从来都是和杜如晦同进退的房玄龄来说,杜如晦此话一出口,房玄龄就听懂了杜如晦的意思,杜如晦无疑已经是被王珂的话给说服了,自己心里虽然对于王珂的说服还不是全部同意,但也感觉找不出理由来反驳王珂,倒感觉王珂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虽然有些话在自己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要想驳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李二同志现在是只要有应对的方法就行了,对于他来说,这所有的人现在也只是在操作此事的方法上有分歧,但对于这件事情,大家的本意还是希望做好的,这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只要能把一件统一起来,相信这事就能够圆满的进行了,不过李二同志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表一个态的话,要想真正的做到意见统一,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李二同志假咳两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才说道:“现在看来,也只能是按王家小子所说的那样来做了,不过杜卿说的也很好,这样就把王家小子的提议给补充具体了,朕以为就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吧,实施中有什么问题了,我们再来商议就是了。众卿以为如何?”

李二同志这一表态,王珂的心一下就放了下来,这表明自己的提议是全盘给通过了,只不过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李二同志把杜如晦的意见给补充进来了而已,对于这个意见,王珂还是赞同的,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而杜如晦现在也算是对王珂的提议持同意的态度,李二同志要这样安排也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的,何况自己刚才的查漏补缺也得到了李二同志的认可,现在也算是执行的提议的一部分了,当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了。

倒是房玄龄心里不怎么舒服,对于王珂的提议,他是赞同的,但是王珂要使用工匠来进行讲授,就算是现在李二同志同意了,房玄龄心里也是不大乐意的,但是现在李二同志发话了,自己在这里唱反调也是没有多大用的,房玄龄打好主意,等下去以后,找找长孙无忌,好好商议一下该怎么来说服李二同志,只要能找出理由来,李二同志就算是发了上谕,这中书省也是可以驳回的,更何况这个学院是由魏王李泰来主持,说不定李泰也不会同意这样做,自己还可以把此事告诉李泰,看看李泰是个什么意见嘛。

想到了这些,房玄龄也不再吭声,坐在那里听着李二同志展望这个学院办起来以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多少多少的人才出现,管理上就会有多么大的变化,大唐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繁荣,听着听着,房玄龄也不知不觉的被李二同志描绘的前景给陶醉了,心里也开始想象到那个时候,整个大唐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

王珂坐在椅子上,心里想着李二同志什么时候能说完了,自己也好赶紧的回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着多逍遥啊,只要自己感觉舒服,想怎么坐都行,还有茶可以喝,哪像这里,坐得坐直了,说话说得口干舌燥的,李二同志不发善心给点水喝,还只能是干看着李二同志有一口没一口的品茶,这也太不人道了。

可是李二同志今天兴致也高,坐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就是没有说完的样子,这实在是让王珂心里有些烦了,可是脸上还得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不能让李二同志看出自己的不耐烦来。

好容易看到李二同志有停下来的迹象,王珂心里正高兴呢,就看到杨公公轻手轻脚的走到李二同志的身边,伏在李二同志耳边叽叽咕咕的说了几句,李二同志大手一挥说道:“那就让他们进来吧,站在外面做什么呀,这里的事情也已经说完了,就让他们进来说说吧,也让这里的几位爱卿也听听吧。”

对于李二同志这话,在座的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现在在御书房外有人候着,却不愿意进来,杨公公对李二同志说了什么,李二同志却浑然不在意,要这站在外面的人现在就进来说话,这些人到底是谁,却是听不出个原委来。

杨公公走出去,不一会就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王珂定眼一看,却是三总部的几个老杀才,王珂有点明白了,这几个老杀才听说房玄龄他们在里面,肯定还在为刚才自己和房玄龄他们来之前说的话呕气呢,于是就站在外面不进来,想等到房玄龄他们走后再来和李二同志说事,可是现在李二同志却不管这么多,硬要他们进来,这老杀才们一个个的脸上布满严霜估计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李靖进来看到王珂依然坐在他原来的椅子上,也就是属于他们军方这一边,脸上的神情才稍稍的缓和了一点,向着李二同志行礼后,却没有一个人说话,都是闷声不响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二同志看着奇怪,这平时这些人进来也不是这样啊,有什么事情都是快人快语的,有什么就马上说出来了,今天这事怎么就和平日里不一样呢?

李二同志忍不住向着李靖问道:“李卿有什么事就说呀,今天怎么进来就坐在那里不吭声呀,难道是有什么事要和朕说,看到房卿他们在此不好说吗?”

李二同志刚问完这话,房玄龄和杜如晦就站起来,向着李二同志个行礼后,房玄龄开口说道:“皇上,臣等的事情也向皇上禀报完了,李将军他们有事要奏,还请皇上允许臣等就先退下吧。”

房玄龄是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的,这几个老杀才一定是听了李靖回去以后的说辞,商量了什么办法来找李二同志来了,只是碍于自己和杜如晦在此,还不太好意思说出来呢,他们是想等到自己和杜如晦走了以后再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