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然山野间-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窃私语,该提几个簸箕,就提几个簸箕。
她们还自己带了家里扫粪的扫帚来。陆朝阳就在一旁帮着手,把一晚上的猪粪都扫了出来。
其实猪一天拉屎的分量;远远不止晚上这么多,但无疑,一晚上过去了,是一天之中产粪粮最大的时间段。
每个人的簸箕都装的满满的,也还多了一小堆。陆朝阳把那些妇娘子送出门去,自己就把那粪堆堆到了后院。
然后就是赶忙赶急的消毒过程。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陆朝阳舀了个大扫帚,把猪们都赶到和窝棚连着的活动场去,让它们晒晒太阳,也是杀杀菌。然后提了水来,把窝棚里清洗了一遍。
因为最早的时候养兔子,兔子味道大,陆朝阳为了方便清洗兔棚的时候,也在每个兔棚后面挖了一道排水渠。现在洗猪棚,也是可以的。而且棚子坐北朝南,采光不错,大早的太阳晒得进来,把水扫干净了,不多时就能干。基本上洗干净最后一个窝棚,第一个棚子就干得差不多了。
肥胖的小猪们在活动场里欢快的蹦跶着。
陆朝阳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笑了起来。
当天下午,赵宝儿带人又送了十几头小猪过来。有陆展瑜坐镇,也没有收到病猪。这样一来,窝棚差不多就满了。
陆朝阳就拉着赵宝儿,说了要在院子里打一口井的事儿。
赵宝儿听了,道:“也好,虽说离溪不远,可是总要去那挑水,也麻烦。还是在院子里打一口井,起码方便一些。”
陆朝阳又拉着赵宝儿到了棚院后面,道:“我洗猪棚的时候,这水都顺着那时候咱们挖的渠,流到了荒地里。你瞧瞧,这一大片荒地,总不能一直荒着啊。我倒是想在这儿种上一大片果树。你瞧瞧,这排水渠,能不能好好整一整,重新挖过,到时候,我也不用把猪粪铲出来了,直接用水冲出来,就冲到这地里,正好给果园上肥。”
NO099循环的模型
赵宝儿听了,道:“你的法子好。这地说肥不肥,说孬不孬,真要种,还是费事儿。不如做果园。自家院前,好过种庄稼。不过我怕你忙不过来,这种了果园,也是要打理的。别的不说,这拔草的活计,可就不轻快。”
陆朝阳笑道:“我听说鹅最喜欢吃这草。咱们在园子里养上一群白鹅,让它们去把草吃了,不是正好?还省得咱们喂!”
赵宝儿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好是好,可是那样的话,就得再建一个大围墙,把咱们的果园围起来,不然,果子都该叫人偷了去,鹅也该叫人白抓了去。”
说着,又皱眉。
这笔开支,赵家暂时舀不出来。何况……赵奶奶还病着呢。
陆朝阳看了他一眼,道:“那不急,咱们今年努力存着些,冬节上山去碰碰运气,明年再建。这地荒着怪可惜,你先帮我想想着渠要怎么改,再给我一头牛,我没事儿就去把这开垦开垦。反正种子不值什么钱,随便丢点啥去种,也肥一肥田。能长多少长多少,吃不了咱们都喂猪,比荒着好。”
赵宝儿笑道:“成,那我就找人先把这井给你挖起来,再好好琢磨琢磨这渠。再拉两头牛,咱俩一块儿把地给开了出来。要种,我看种点地瓜,萝卜,红萝卜,肥田萝卜啥的……反正种子不值得什么,就是都喂猪也没啥。那这些猪喂得胖胖的,就是好事儿!”
陆朝阳笑了起来,道:“那最好不过。”
赵宝儿就绕着后院走了一圈。毕竟是个男孩子,对于这些工程类的东西,他也比较有天分。看了一圈,就在心里估摸了一个大概出来。
赵宝儿道:“猪多了。你的事儿就多了。我看鱼塘那边,就我来管。你养好地龙,我来喂就是了。”
陆朝阳道:“成。”
两人都是说干就干的性子。当天下午,赵宝儿就找了人来在院子挖井,门外挖渠。并把家里的两头牛牵了来,和陆朝阳先从边沿地带开始开垦荒地。
挖井的活计一天完成不了,可是开渠的活却是半天就完成了。当时建这两个院子,都是在山脚下,所以地势偏高一些。按照陆宝儿的设计。只是把原来的排水渠引了出来,九个窝棚,就是九条主脉,分了几个方向穿入刚开垦出来的新田中。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日落的时分了。果然是劳动的时间过得最快。
赵宝儿带着两头牛到小河边。让它们洗洗身子,喝点水,放着吃了些草料。并把工人叫来,把工钱结算了一下。
陆朝阳则回了院子里去,洗了把脸和手,就去和赵宝儿汇合,两人一块回赵家去吃饭。
林氏和赵牧在家照顾赵奶奶,林氏做家务事,赵牧则做家里的粗活。不但如此。还按照林氏的意思,想把院子慢慢的整出来。院子前面的一片狼藉,刚扔的就扔出去,该收的就收起来。
赵奶奶眼睛看不太见,耳朵和鼻子却还是好使的。常常嚷嚷着说听见了鸟叫,就问林氏是什么鸟。又说是闻到了花香。就问林氏是什么花。
林氏索性让赵牧去搬了不少花草回来。林氏本来就是个喜欢侍弄花草的,那装在小盆子里的花一舀回来,就自己动手收拾了起来。还催赵牧去买了两只鸟回来。这一下,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赵家人,包括林氏和陆朝阳都认为,老人虽然没多少日子了,却为这个家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这个时候,只要让她高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林氏心里却隐隐抽痛。因为老人眼睛看不见,若是她看到了,为自个儿花了那么多钱,恐怕会觉得很不妥当吧。赵奶奶这一辈子,就为儿女想,从不为自个儿想。
等陆朝阳和赵宝儿双双回来了,笑着去叫了“奶”,赵奶奶就更高兴了。
林氏端着饭菜上了桌,就自个儿去伺候赵奶奶了。
饭桌上,陆朝阳狼吞虎咽。赵宝儿则慢条斯理的,一边和赵牧说自己兄妹俩今天做的事儿。
“……打算随便种点东西,用来喂猪。反正那地荒着也是荒着,怪可惜的。种子还要爹去想想法子弄。”
赵牧仔细听了,道:“这些活计可不轻省,朝阳一人忙得过来?”
陆朝阳笑道:“还成。”
赵牧就道:“不然,雇个短工,给你帮把手。宝儿你去瞧瞧,咱家的佃户,看看有谁家里的妇娘子干活是妥当,又是有空闲的。把工钱算给人家。”
俨然是已经决定了的样子。
陆朝阳有点不情愿,道:“爹,这还赚上钱呢,就雇上短工了。要我说,能省,还是省着点。这点活计,我一人也还是能操持的过来。何况,我哥都把鱼塘的活计揽了去了,也常常来帮帮我。”
赵牧道:“赚钱是小事儿,眼下咱家虽不算大富大贵,可是一口吃喝总还是有的。”
而且陆展瑜来了以后,赵奶奶的医药费省了大半不止。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大开销。
他坚决地道:“还是得去给你雇个短工。这佃户的事儿,等我陪你娘回门了,回来我来管。宝儿也去帮你。”
那样子,就像任何一个一家之主那样倔强。
赵宝儿听了,就笑道:“朝阳,你还真得雇个短工。你想想,现在是三十多头猪,不多,可也不少。日后多了哪?你总得有个人在你身边先跟着,学着点,毕竟你那些什么撒灰的活计,可不是谁家都有的。到时候等真要雇人的时候,也不止雇一个,现在带熟一个,到时候就能帮着你教其他人,也轻省一些。免得有人笨手笨脚,你顾不过来,反而害死了小猪崽子啥的。”
陆朝阳听了,这才道:“也是……那成,先雇个短工。”
赵宝儿闷笑,道:“你啊你,咋就这么小气哪?”
陆朝阳一听,也笑了起来。心想自个儿确实是太操之过急了。其实,赵家不缺那一口吃喝,光凭着那一百亩地,也够吃穿嚼用了。可是自己总还想着要致富!现在,别的她已经不想了,就想置办下万贯家财,到时候做个富足的地主婆!
这也是因为,林氏毕竟是改嫁的寡妇,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对她还怀着恶意。自己也不过是村人眼中的爹娘是谁的不知道的赔钱货。那自家的日子,就一定要过得比别人好!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
可是这事儿,急是急不来的,毕竟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嘛。
明天就是林氏回门的日子。
吃过晚饭,陆朝阳拉了林氏在一边说话。
“今天小陆大夫来看你奶,也给我诊了诊脉,开下许多药来,说是给我调理身子的。”林氏对陆朝阳道。
陆朝阳笑嘻嘻的道:“那药好,都是固本培元的。娘您就带了那药回县城去,给我外婆,和舅妈都抓上一副。”
林氏道:“瞎说,药咋能乱吃哪。”
陆朝阳笑道:“我可没胡说。这都是展瑜哥说的。”
其实陆展瑜并没有当面对她提起这样的话。但是想也想得到嘛。
陆朝阳就问林氏:“娘,您明个儿回门,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打算回去住多久?”
林氏道:“就住一天,我也不放心你奶。”
陆朝阳点点头,道:“娘放心,这边,我和宝儿哥会顾着的。”
林氏揉了揉她的脑袋,道:“这次娘进城去了,你想要啥,娘给你带回来。”
陆朝阳想了想,道:“娘给我带些书吧。我要农书,最好是关于养畜生的农书。还有一些杂记啥的。”
林氏听了,也没有奇怪女儿咋突然想到这个,只道:“成,娘让你大舅去给你找。除了书,还要啥?”
陆朝阳又想了想,道:“还真就没啥了。”
说完,就挨在林氏怀里撒娇。
林氏是个爱干净的人,可是分家以前,每日劳作,根本没什么时间拾掇自己,身上便总会有些淡淡的油烟味。分家之后,她也要做许多活儿,但那味道还是淡了一些,几乎都闻不到了,身上都散发着干净的皂荚味。
现在,林氏身上,是淡淡的草木的芬芳,和清水的味道。
这才几天的功夫呢。
陆朝阳深吸了一口气,把脸在她怀里蹭了蹭。
林氏笑道:“这孩子。”
不一会儿,赵宝儿来叫,把陆朝阳送了回去。
隔日一大早,林氏和赵牧就出发进县城了。赵宝儿和陆朝阳都没打算跟去,毕竟赵奶奶还要人照顾。因此只送他们到大门口。
再嫁之后,林氏就在陆朝阳的要求下,穿上了裙子,而不是老穿阔腿裤。今天回门,更是把自己最好的一条蓝布绣花的裙子舀出来穿了。头上绾的也不再是圆髻,而是一个后盘的陆朝阳叫不出名字来的发髻,还带了好几件首饰,说不出的好看。
赵牧驾车,也穿了一身簇新的衣裳。手里提着礼品,不外乎就是些鸡蛋,布料,尺头之类的东西。
第一百章谁做饭?
正说着话,达子娘就带着达子匆匆来了,嘴里喊着:“东家老爷,太太!”
等她追上来,正和达子一人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用布遮着。
她递一篮子给林氏,笑道:“东家太太,这是我们自家磨的豆腐。今天早上,猪草没送够,反而多装了一簸箕粪肥回去,我就寻思着,这给你们多送两篮子豆腐过来,也当是偿了。”
林氏是个宽厚的,连忙道:“咋能这样,值得什么……还要你特地拿了豆腐来。”
然而达子娘却是个利索的,知道林氏的秉性,嫁了赵牧之后,就只在内院操持了,也不管这些事儿。因此,她只是笑道:“东家太太,这规矩是东家少爷定下的。就算今儿我不送这豆腐来,明儿我也得多送两桶猪草过来才是。可不能坏了规矩。东家太太您心善,我们都记着。”
赵宝儿就上前去接了过来,笑道:“爹,娘,你们不是要进城去,还不去啊?”
又看了那豆腐一眼,道:“婶子家的现磨的豆腐可是最好吃的了。”
达子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