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然山野间-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主力。再挑两个,也就够了。其他人都好说,只是袁宝柱家的妻女要跟着上山,那袁宝珠自然不能单独留下。陆朝阳就去商量着赵宝儿。
赵宝儿认为这山上的工程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自己也不能成日看着,索性后期就由袁宝柱负责了,让他们一家人都先搬上山去。
当然,这些人的工钱都提了一半。
袁宝柱夫妻都是实在的人,去年年终有拿到了年终奖,现在更是死心塌地的给赵家办事儿。这一点,赵宝儿又去找赵牧商量了,赵牧也认为,这一家人都非常妥当。
基本上,陆朝阳要搬上山,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只除了林氏那一关还没过。
林氏一听说这样的事情,就懵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女儿是要独自搬上山去的。可是这山上的建设已经开始了,驴都已经上了坡,再改也是不大可能的。陆朝阳在她跟前儿小心翼翼的说了两句,就没敢再说话了。相反,都是由赵牧去劝。
林氏那叫一个郁闷啊,逮着赵牧也絮絮叨叨的,直道:“……当初咱们刚成全那会儿,就是先让朝阳独自住在这儿的,我现在想想,还过意不去。现在咋又要她一个人先过去哪?那还是在山上哪,赶回来吃顿热乎饭,都赶不回来的……”
赵牧无奈地道:“现在和从前也不一样了,这袁宝柱媳妇不是跟着去了?就让她们在那儿开伙得了。”
林氏道:“袁宝柱家的那是去干活的,还有力气倒腾一顿饭菜啊?看她们养猪的时候,累都快累死了,回家就恨不得趴下了,要不是黄婆婆烧好了水,她是连洗都不想洗,就想睡了哪。”
一边絮叨着,不免又有些埋怨,这家里有宅子有地的,何必折腾这许多的呢?好生生的日子不会过。这大姑娘啊,过两年就要出嫁了,在娘家的福气也没享,还累死累活的。以后出嫁去了婆家,伺候婆婆不得更苦啊?
这时候,黄婆婆端了红糖水上来给林氏,听了,就笑道:“太太,咱们大小姐那可跟别的姑娘不大一样。咱们大小姐可是有志气的。您要是真拘着她在家里,她才会觉得不自在哪。我看这藏冬的时候闲着没事儿干,大小姐倒不大高兴似的。这正月里一过去,开始忙活了,就高兴了。”
说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黄婆婆说话永远是那么得体,贴心,林氏平心而论,也知道女儿就是这个秉性。也想清楚了这肯定是女儿自己的主意,再唠叨丈夫也没有用。可是私心里却还是非常不放心,叹了一口气。
黄婆婆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太太,您要是实在不放心,不如就让我老婆子跟着上山去照顾大小姐吧?横竖小少爷现在也不小了,自己会走也认得人了。太太您的身子也已经妥当了,再卖个旁人伺候,一时半会儿不顺手,也没啥大事儿。太太,您说呢?”
林氏有多疼陆朝阳,没有谁是瞧不出来的。如果真要她选,她当然会先把自己的事儿放一放,顾着陆朝阳放在第一位。何况她也觉得自己并不需要人伺候。黄婆婆呆在她身边时间也不短了,深得她爱重。把这样一位老人放在陆朝阳身边,她几乎就放了一半的心。
可是……
“婆婆您的年纪也不小了,真要到山上去,那日子我怕婆婆您……”
黄婆婆笑道:“瞧太太您说的,大小姐都去得,我一个老婆子还去不得啊?何况大小姐又心疼人,总不能赶着我去扫猪棚吧。只不过是做做饭,平时浆洗浆洗衣衫,在哪儿不是做呢?”
赵牧也道:“朝阳是个有分寸的,当然不会叫黄婆婆吃苦头。”
林氏叹道:“罢了,你们都想好了,我再说啥,也没用了。”
心里却还是难免有些怅然。
NO。225:搬上山
说通了林氏那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赵家收购猪崽难,是在意料之中,但是陆朝阳并不担心会减少收益,或者是被人分一杯羹。赵家养猪是已经成系统性的,最早的那段艰难时期有陆展瑜跟着,比较轻松的度过了。可是村子里这些人可没有这么一个懂行的兽医在边上。
应该说,对于猪的了解,陆朝阳在附近这一代敢称第二,约莫也没有人称第一了。纵然利润惊人,可是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等养猪业真的在附近一带兴旺起来,也不是短期内的事情。
陆陆续续的收购了一百来头猪崽子,陆朝阳就果断不再收猪崽了。而是又收了十头母猪。现在家里地方不算大,要养这么多猪,造成密集,也怕到时候会出问题。而等到山上的场地建好了,母猪下崽,就可以转移过去。
新的一年里,赵牧依然管着县里的铺子,陆朝阳管着猪棚,赵宝儿管着鱼塘和莲池。陆玉梅虽然有身孕,但是也能帮得上一把手。林氏除了带孩子,也慢慢的在学着管理一大家子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手下工人的月钱,平时的生活问题等等。
就是这样,那是必须要再买人了。不然真的忙不过来。
所以在三月上,赵牧让陆元宝家又去找相熟的牙侩,陆陆续续买了几口人回来。除了有专门做饭做粗活的,还有帮着林氏管家的,专门在陆玉梅跟前儿伺候的丫鬟。男人们的事物由女人们带着人打理,并没有增添他们贴身的人。陆朝阳身边有黄婆婆和大丫。是最最得力的,也没有添丫鬟。只是赵宝儿身边跟了一个小厮,帮着收拾账本之类的,平时也跑腿传话。
赵家人本来就是庄户人家出身。自己能干的活儿,自然也全都自己干了,也还没有堕落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何况现在还在奋斗期。背上也还背着债务,根本就不到享受的时候。
因为人力充足,赵宝儿很快就带着人把山上的围墙,猪棚搭好了。住屋是连成一片的石头房子,最简单的那种,暂时还没有动工建楼。这也是陆朝阳的打算,能尽快住进去就是最好。
虽说已经做好了林氏的思想工作。可是真的等到那一天,林氏又非常的伤感,给陆朝阳收拾东西的时候,也在一个人默默的淌着眼泪。
陆朝阳坐在一边,只好轻声安慰她。道:“娘,那还不就是咱们自己家里啊,我又没有出嫁。想我了,一句话,我就奔回来了,柳东村又不远。”
林氏吸了吸鼻子,道:“就胡说。你养猪那么吃累,娘都是瞧着的,哪儿能动不动就让你跑?”
说着。就收拾着她的衣裳鞋袜,和平时惯用的东西,一边道:“你的首饰啥的娘就不给你收拾过去了,反正你在那山上也用不上。不过女孩子家,平时讲究些,手上。脸上还是得急着抹点油膏,免得小小年纪就粗糙了,老了。脚上也别忘了裹布,你的脚已经不小了,再这么下去,就该跟个男孩子差不多了。”
脚上裹布,并不是要她裹小脚的意思。只是平时出去走动,女孩子们在脚上裹上一层纱布,能防止脚丫子变得粗糙。也能稍微抑制一下脚的生长。就跟在现代,有些妈妈永远给女儿买正好顶着大脚趾头的鞋子,绝不会买长一码,哪怕会硌着脚。这样女孩子的脚才不会一直长大。
不过陆朝阳平时都是做粗活儿的,林氏盯着她还注意一些,真上了山,到了夏天,天气热的时候,脚上还缠着布做活儿,那还让不让人活了?因此,她嘴上虽然答应着,林氏却也看得出来她心里不在意的。
也只好暗暗地叹一声。也知道这个女儿打小自己就管不了,啥时候都有自己的主张。这样的脾气,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只盼着以后嫁了人不要吃亏才好。
母女俩说着话,赵宝儿就进来了,一边道:“娘,东西少给她收拾一些,山上的屋子小,真要安置起来也麻烦。缺啥,说一声我们就给她带过去了。”
林氏忙答应了一声,心里却更加不是滋味了。
陆朝阳就瞪了赵宝儿一眼。
后来还是黄婆婆安慰了林氏一晚上,林氏的情绪才慢慢平伏下来。
黄婆婆道:“有我老婆子跟着,一日三餐肯定让大小姐吃饱,也吃好。平时的点心啥的绝不会拉下,该穿衣服了,该裹脚,该擦油膏,我都会在一边儿提醒着神儿。若是太累了,我也会上前去劝一劝。大小姐还给我老婆子几分老脸哪,不会真就不当成一回事儿的。太太啊,您也别老是操心了,免得大小姐去了那边儿,还要担心您呢。”
林氏听了,也怕陆朝阳担心,便点点头。纵然心里苦涩,可是第二天去送陆朝阳出门,面上也不露了。
陆朝阳这趟走得非常匆忙,一大早就带着陆兰英她们几个过去,先把她们自己的衣物等随身物体拉了过去,也来不及收拾,就招呼着人打扫猪棚。
这里建好的猪棚总共有四十六个,而且都是很宽的场地,还带着露天的运动场——谁让这座山那么大呢!平时引水,略高一点的地方就能直接用竹管子引下泉水来清洗,倒比原来也更方便了。包括排污的管道,赵宝儿都已经设计好,找人做好了。
背面还有好几亩专门开出来的地,用来种肥田萝卜等物,专门供应猪食。至于猪草,也已经找到收的渠道。
几个妇娘子,和几个女孩子,弯腰驼背苦哈哈的忙了大半个上午,总算是把四十个猪棚都打扫出来了。赵宝儿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把猪给运过来了。
要把猪运上山,显然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为这个,赵宝儿还专门找人开了一条平坦一些的山路。但是这些就不归陆朝阳管了。
等着猪被安置上山来,陆朝阳她们几个全都累得一脸是汗,伸手一擦就是黑漆漆的也顾不得了,都就地坐在泉水边,吃着黄婆婆拿来的馒头卷着肉和大蒜吃。
吃完了,猪棚那边还没有安置好。陆朝阳就留下大丫和二丫,以及一个叫小芳的姑娘看着,几个人就先回去收拾自己住的狗窝。
炕到是打好了,就是屋子和原来的不能比,也简陋了些。陆朝阳和陆兰英商量了,两人还住'·—]在一块——不图别的,就图两个人一块收拾屋子,顺手就收拾了,比一个人省力。就算是她们俩的房间,也是铺了一张炕,几乎就放不下其他东西了。赵宝儿还特地让人送了一张梳妆台上来。衣柜就没法放了,也懒得收拾,就直接放在抬上来的大箱子里。
打扫完卫生,又铺好炕头,基本上就是一副能将就的样子,也让人收拾到下午。
陆朝阳就去把黄婆婆叫了来,笑道:“晚上做一桌子好吃的,我们好好吃一顿,明天才有力气干活。”
黄婆婆当然知道她这是想做酒的意思,就笑着称不用下山去买菜,自己来的时候带了不少食材。
正说着,迎面走来了满脸乌七嘛黑的赵宝儿,他还在用袖子擦头上的汗,一边道:“猪棚都安置好了,按你说的,一个猪棚只放十头猪。地方大,很富余。还空了老大半。”
陆朝阳笑道:“咱们家的母猪好些都要下崽了,马上就填满了。”
赵宝儿点点头。
黄婆婆连忙让她他进屋打水洗脸,并坐下来吃了点东西。赵宝儿挂念着家里,也不能久坐。但是也有些担心陆朝阳,四处看了一下,见到处都安置的很妥当,也就不多说了,只是叮嘱陆朝阳自己要注意,平时白天夜里都要警醒些。
“虽然有狗,可是你自己也不能就真的放下心了。”
陆朝阳连连点头,亲自送了赵宝儿出去。送到铁门的地方,赵宝儿就让她回去了。
晚上去看过猪圈,这刚上山的人出来聚了一次餐,陆朝阳说了几句话,算是鼓舞了一下士气。也把今后的配给制度,和当差制度,都决定好了。
猪圈自然还是女人们管,一个人管五个猪圈。除去陆朝阳,八个人,也就是四十个猪圈。还有几个空猪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