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那时她确实很凄惨,夫君刚刚咽气,夫家的那些狗屁长辈就力逼着她过继个嗣子,虽然那嗣子看着还不错,但武五娘并不想当一辈子寡妇呀。

但,似她这种情况,既无亲生儿女,又不肯过继嗣子,还想把夫君留下的财产带走,根本就不可能。

幸而她听说鄯州的土皇帝与自家娘家有些亲戚关系,便扯着郭别驾这张虎皮做了大旗,硬是从夫家族人那儿争回了三分之一的财产。

不过经由她这么一闹,她在兰州是待不下去了,便带着自己的嫁妆和那三分之一的家产准备回京。

谁想半路竟遇到了劫匪。那些悍匪不但劫财还害命,若不是武五娘的护卫得力,她绝活不到今日。

命是保住了,但身上的财物被劫掠一空,除了身上戴着的几件首饰,和贴身荷包放着的几张飞钱,武五娘几乎是身无分文。

没有钱,又被悍匪吓破了胆。武五娘临时决定不回京了,转道去湟水投奔‘郭舅父’。

护卫和丫鬟们为了保护她,都被匪人杀掉了,是以。武五娘一个人走走停停的赶到了湟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什么都不便利的古代,一个娇生惯养的弱女子孤身上路,几百里走下来,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待武五娘抵达湟水的时候,虽不至衣衫褴褛,但也好不到哪里,消瘦了好几圈的脸上没有半分血色,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说话的声音都嘶哑了许多。

若不是她拿出贴身藏着的首饰证明自己的身份,郭家的门房都有可能把她当难民或是乞索婆子轰出去!

而面前这个小丫鬟亲眼目睹了武五娘的狼狈,所以,两人相处的时候,每每武五娘摆出‘贵妇’的谱儿时,小丫鬟都会拿这事儿讽刺、敲打她。

那时武五娘基于自己是寄人篱下,对小丫鬟的‘嚣张’。心中怨恨却不敢表露,只默默的忍受下来。

如今呢,她救了崔幼伯的命,又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自认为两人重拾旧情,相信用不了多久,她便能嫁入崔氏。

到那时,她定会把那些欺侮过、看不起她的人统统都踩到脚底下!

首当其冲的便是这该死的阿琴!

小丫鬟。也就是阿琴,年纪虽小,但能被郭别驾派来服侍武五娘,并让她跟着入刺史府,想来也不是个一般人。

阿琴很机灵,且极会看眼色。听了武五娘的怒斥,她也回过味儿来了——啧啧,这还没嫁给崔郎君,武氏竟摆起了主母的款儿,全然忘了,她能有今日是托了谁的福!

想到这一层,阿琴愈发觉得,她今日敲打的没错,再让武五娘恣意下去,没准儿就会忘了她的‘任务’。

暗自点点头,阿琴犹嫌稚嫩的小脸上露出鄙夷之色,凉凉的说:“我放肆?哼,我看放肆的另有其人吧。”

“你~~”

武五娘正欲训斥,阿琴截过话头,继续道:“我知道,你又重新过上了金尊玉贵的生活,正在兴头上,满心都想着如何回京、如何继续富贵尊荣……当然这也没错,但是——”

尾音拖得长长的,目光灼灼的盯着武五娘,阿琴冷声道:“还请娘子记住自己是怎么来到刺史府的。”

说罢,她轻笑两声,笑声中难掩嘲讽,刻意压低声音,低不可闻的提醒着:“你最好聪明些,郎君能把你弄到刺史府,自然也有的是法子把你赶出去,且还能让你身、败、名、裂!”

武五娘激灵灵打了个寒战,想起郭别驾的狠辣手段,又想到某些事实,后背不禁生出一层密密的冷汗。

天呀,她、她竟然险些犯了大错。

得意忘形呀,这些日子她真是过得太舒服了,居然失了警惕心,不该、真是太不该了。

武五娘是个识时务的,之前她能忍受小丫鬟的嘲讽,此刻为了打消阿琴以及她身后的郭别驾的疑心,她也能放下身段。

只见她五官扭曲了下,旋即咧开一抹不自然的笑,低声道:“阿琴妹妹说的是,今儿是我错了。不过,阿琴妹妹请放心,舅父交代我的事儿,我从不敢忘记。但现在崔郎对我仍有戒心,而我也终究只是‘客人’,并不是他的知心人,所以,那件事,仍需要时间。”

阿琴挑了挑眉,看到武五娘屈服,心里暗爽到无以复加,脸上却仍是一派冰冷,点点头,道:“嗯,这件事确实不好做,否则别驾也不会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做准备……不过,‘不好做’和‘不想做’可是两回事儿,还请娘子多多上心。”

一边说着,阿琴一边重新捉起拳头。轻轻的帮武五娘捶着腿。

表面看着是小丫鬟在服侍主子,其实呢:“婢子倒是没什么,就是别驾哪里……呵呵,咱们别驾是行伍出身,性子烈如火,且耐心有限,一月两月能等,但时间久了~~”

剩下的话阿琴没有明说。但其中隐藏的威胁却让武五娘再次打了个寒战。

看来,那件事必须加紧了,否则她非但不能荣归京城,反而会落得惨死异乡的下场。

用力点了点头。武五娘表示她一定会努力。

主仆两个谈话的声音极小,就是在门外廊庑下服侍的粗婢都没有听到。

但她们想不到的是,就在她们窃窃私语的时候,头上的屋顶上,正趴着一个精壮的男子,他掀开几片瓦,耳朵紧紧的贴下去,集中全部注意力,将她们的谈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傍晚。崔幼伯下衙回来,满身风尘仆仆,一脸疲惫倦怠。

时值初春,正是百姓进行春耕的时节。

去年鄯州三个县被贺鲁祸害得不行,许多良田都被践踏、焚烧,尤其是湟水,城郊一大片的田地都成了焦土。想把它养肥了着实需要时间。

为此,崔幼伯特意跟圣人上书,请求减免鄯州今明两年的赋税。

圣人那边呢,刚刚得了崔幼伯递上去的关于‘神奇火器’的密折,正高兴着,见崔幼伯好容易提了个请求,且还在情理之中,他也乐得做‘仁君’。便大笔一挥,爽快的准了崔幼伯的折子。

饶是如此,鄯州想彻底恢复过来,仍需全州上下一起努力数载。

正好,萧南托李荣送来的土豆,崔幼伯已经在自己的职分田里试种成功。实验结果也正如萧南说的那般,产量极高、且不挑田地,食用价值也很高。

崔幼伯很高兴,当下便命令司农,让他组织农户们学习,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土豆。

因为有具体的实例,且崔幼伯在鄯州的威信极高,所以农户们对于这个外形奇怪的陌生作物,还是很积极的配合。

选地、育苗(其实是等着土豆茎块儿发芽)、下种,全家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除了土豆,主要的粮食作物还是不能少的。另外,除了湟水一地,其它两个县的水源问题,也需要解决。

去年贺鲁退兵后,崔幼伯便计划在其它两县挖水渠,将湟水河的水引过去。

只是工程有点儿大,那时又刚刚击退了突厥人,时机不太好,崔幼伯只是命司工带领一干河工去湟水河两岸考查地形,选择好适合挖沟的河段。

经过去年一年的准备,今年开春,崔幼伯正式决定通河挖渠,彻底解决鄯州境内的水源问题。

不过,通河之事,还需等春耕之后,到那时才有充足的劳役。

除此之外,崔幼伯也相信,再过一二十天,他便能把州府衙门的‘麻烦’彻底解决。

回到刺史府,崔幼伯先去换了身家常的广袖长袍,拖着个小木屐,溜溜达达的来到书房。

刚坐下没有多久,一个身着玄色胡服的男子便闪了进来,“郎君,那人确实有问题!”

崔幼伯放下茶盏,低声道:“哦,你都听到了什么?”

男子凑到崔幼伯的耳边,将方才听到的事儿小声的说了出来。

听完汇报,崔幼伯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只是心情有些阴郁,倒不是为了武五娘,而是——

倘或事情的真相果如他猜想的一般,那、那就太残忍、太特么的天怒人怨了!

ps:抱歉抱歉,更新晚了,明天某萨一定会努力早更、多更。谢谢潋滟红水、春风袭人、虚幻梦汐等亲的小粉红,谢谢素素儿、女娲传人等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34章 你方唱罢

崔幼伯沉吟片刻,问:“阿大,‘那件事’到底为何?你可曾探听清楚?”

他知道武五娘想方设法混到自己身边,定是有所图谋,且十有八九与郭别驾有关。

但具体图谋什么,他却一无所知。

不过,按照他的猜想,武五娘、哦不,应该是郭别驾的图谋不小,否则,郭某也不会费了这么的心血去导演那样一场闹剧。

唔,到底是什么呢?崔幼伯自武五娘入住刺史府第一日起,便开始在心中默默计较。各种靠谱的、不靠谱的猜测,纷纷出笼,最后又都被他一一否决。

崔幼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如今,终于有了点儿眉目,他恨不得立时解惑。

玄衣男子,也就是崔幼伯的贴身护卫阿大,冷硬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尴尬,低声道:“郎君恕罪,属下无能,竟、竟未能探查清楚。”

说罢,又解释似的加了一句:“那两人都非常小心,平时极少谈及这个话题。今日若不是武氏得意忘了形,小丫鬟意图敲打,属下、属下连这些话都探听不到呢。”

崔幼伯挑眉,“哦?得意忘形?”

旋即他就明白过来,唇边露出一抹微嘲,喃喃道:“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呵呵,得意忘形?这很好呀——”

声音越说越轻,到最后,就是站在崔幼伯近侧、耳力极强的阿大都没有听到。

就在阿大纳闷郎君嘀咕了些什么的时候,耳边忽然想起崔幼伯的声音,“阿大,这次你做得很好,这些日子你辛苦了,这样吧,今日是阿尔‘当值’,客舍那边你就不用管了,先回去休息下吧。”

阿大闻言。躬身一礼,“是,多谢郎君体恤!”

崔幼伯微笑的摆摆手,打发阿大下去。

待阿大出去后,崔幼伯坐在案后沉思了片刻,然后挽起宽大的袍袖,拿起墨锭开始研磨。

哧、哧哧~

墨锭与砚台缓缓摩擦着,发出细微的响声。崔幼伯定定的看着那渐渐变浓的墨汁,静静的整理着思路。

待研好了墨,他的思路也顺了,提笔开始给家里写信。

最近一段日子。他与家中的信件往来非常多,其中有萧南亲笔的家书,有几个孩子的涂鸦以及笔迹稚嫩的请安信,除此之外,长生还时不时的发来一些课业上的问题,向崔幼伯请教。

另外,已经渐渐长大的小少年,还有许多生活中的困惑,这种问题。萧南这个做母亲的也无法解答,就是回答了,也未必能答到长生的心坎里。

萧南非常明白父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因为男人和女人在看待问题上本来就存在差异,就是她活了三辈子,也没能真正猜透男人的心思。

所以,萧南便建议长生。不管生活或是学习中遇到了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跟父母请教,她解决不了的,就写信给崔幼伯。

萧南此举,端得是一箭数雕的妙计:

一来,可以让长生健康、顺利的成长,不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二来,能够拉近父子间的关系。长生是嫡长子,承继大部分的家业是肯定的,但萧南也不敢保证,以后崔幼伯会不会有其它的庶子、会不会偏宠与那个孩子。

倘或真有那么一天,崔幼伯与长生之间的感情越深厚,崔幼伯行事的时候就会越有顾忌。而长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