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吧,老相公的样子很沉静,并不像惯常见到的死人模样,除了没有呼吸,他就像个沉睡不醒的人,面容恬静,嘴角甚至还挂着丝丝笑容。

仿佛在做什么好梦,欢喜得他睡梦中都忍不住笑起来。

面对这样悄然睡去的老人,就是被崔家人拽来的太医,刚一打眼也误以为老人家只是睡熟了。

当太医搭上老相公的手腕,细细的把了一会儿脉,接着又从药箱里拿出一根羽毛放在老相公的鼻端,见确定没有任何浮动后,这才沉痛的摇摇头,略带歉意的说道:“好叫相公知道,老相公已经去了。”

说完这话,太医又觉得不忍,补了一句,“还请相公节哀,老相公去得很是安详,不是病痛、不是意外,他、他是在睡梦中安然而去的……”

无病而终呀,真心说,老相公能这样死去是一种幸福,大家看到他的面容,甚至还能猜想到,老相公临去前,定还做着非常美妙的梦,所以。他才会含笑睡去。

阿耶真的去了!

几个大字仿佛重锤砸上崔泽的心头,他的眼前一黑,身子摇晃了下,险些扑到在榻上。

身边的崔彦伯见状,忙一把扶住老父,望着崔泽斑白的头发,他不由的叹息:唉,他的父亲年纪也不小了。真担心他老人家承受不了丧父之痛呀。

崔守义坐在榻边,神情木然,只有一双昏黄的老眼中滚出泪水,他哆嗦着嘴唇。喃喃道:“阿姊去了,阿兄也去了,接下来就是我了……阿姊、阿兄,你们慢行一步,我、我随后就到……”

众人见崔守义说的不祥,心下担忧,尤其是崔海、崔宜伯等父子几个,更是直接搀住老人家的胳膊,连声呼唤:“阿耶、阿耶。您醒醒呀!”

一边说着,崔宜伯几兄弟一边把崔守义搀出老相公的寝室,又把那位以为完事儿的太医揪了来诊脉。

崔泽经过最初的伤痛后,渐渐回过神儿来,老眼中噙着两泡泪,鼻音极重的吩咐道:“阿耶去了,照例要上折子回禀圣人……令。崔家出仕的子弟都要丁忧,你们、你们写好请辞的折子……”

老相公虽已致仕,但他是从宰相位上退下来的,品级放在那里,如今他去了,按照惯例崔泽需要跟朝廷报备下,毕竟,老相公的谥号。还需要圣人或者礼部拟定。

而且圣人体恤臣下、颇念旧情,如果他的身体允许,没准儿还会亲来吊唁。

“是,谨遵命!”

一干子侄纷纷带着哭腔应诺。

正事交代完,接下来的便是进行丧礼的程序。

第一步,自然是‘复’。

虽然太医已经确诊老相公去了。但按照古礼,老相公的亲近子侄还要进行‘招魂’。

崔泽伸手摸了把脸上肆意流淌的泪水,抱起老相公的一件衣袍,行至榻前,面向博陵方向,举起衣袍大声呼唤父亲的名讳。

接连喊了好几声,崔泽的嗓子已经嘶哑。

这边,崔彦伯拿着一束棉丝放在老相公的鼻端,仔细看着那棉丝是否有飘动。

确定无飘动后,崔家子侄、和门外守着的女眷们才放声痛哭。

第二步,便是‘幠殓’。

崔泽将‘复’用过的衣袍给老相公穿上,崔彦伯则取了一方干净的帕子覆在老相公的脸上。

接着便是‘书铭’,即在堂前西阶树一旗幡,上面写着老相公的姓氏名讳,好叫四周的人知道是谁亡故了。

另一边,崔润领着几个子侄开始给亲戚故旧写讣告,然后安排人手去一一报丧。

老相公去的虽仓促,但崔家是有规矩的人家,在堆成山的家规中,就有关于婚丧嫁娶的详细规定,而崔家的奴婢们也是办老了差事的,尤其是几年前刚办了老夫人的丧事,如今再办起老相公的丧事,大家并不慌乱。

主人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古礼,奴婢们也井然有序的四下里忙活,崔家上下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哀伤,却不显忙乱。

老相公死后不过两个时辰,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崔家的丧事。

太极宫也知道了,看着崔泽亲手写的奏折,圣人很是感慨,唉,当年的老臣子又少了一个。

手微微有些哆嗦,圣人还是亲笔给崔守仁拟定了谥号:“文忠”,这也是一个极好的美谥,仅次于“文忠”。

由此可以看出,圣人对崔守仁还是比较看重的,崔守仁虽不是他的藩邸旧臣,但却是正直忠贞的能臣,所以他好不吝啬的给出了‘文忠’两字。

本来,圣人还想亲自去崔家看看,毕竟崔守仁、崔泽父子皆是相公,对朝廷忠诚、对皇家亲近,他去吊唁,也是一种姿态。

只可惜,圣人的身子愈发不好了,如今能勉强看奏折已经很不易了,若是再去丧家,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哀痛至极,但身处那样的氛围,对身体也不好。

皇后和太子都不赞同,纷纷苦劝不已。

没办法,圣人只好让太子代他去。

另外,关于崔家子侄丁忧的奏请,圣人也都一一批准,还又赏赐了一大笔银钱权作‘赙赗’。

下午的时候,太子亲至,当堂宣读了圣人给崔守仁的谥号,且很是真诚的安慰崔泽。劝他‘节哀’。

崔泽一听父亲的谥号是个极好的美谥,当下心里一松,老泪纵横的为父谢恩,然后又哽咽的谢了太子。

太子在灵堂上扫了一眼,唔,崔家不愧是京中第一世家呀,双相崔家这一支虽不是嫡支,但崔守仁父子两代为相。门生故吏遍天下,今日不过是‘初终’,却来了这么多吊唁的权贵、世家和朝臣。

最后,太子的目光落在了崔幼伯身上。恰巧与他的视线碰了个正着。

太子不着痕迹的眨了眨眼,右手成拳抵在唇下轻咳一声。

崔幼伯会意,微微颔首回应。

太子便起身告辞了。

崔泽作势亲自相送,太子却一脸诚恳的说,“孤是来吊唁的,并不敢惊扰老相公的亡魂,相公请留步。”

崔幼伯凑了上来,冲着崔泽行了一礼,道:“伯父。儿去送殿下吧。”

崔泽眸光闪烁了下,旋即点头,“好,切莫慢待了殿下!”

说罢,崔泽长长一偮,恭送太子。

崔幼伯跟在太子身后半步远,恭敬的送他出门。

太子一边跟前来吊唁的熟人点头示意。一边低声问崔幼伯:“肃纯,尊祖父仙去,依律你要丁忧一年。只是不知,你是留京还是返乡守孝?!”

当年崔老夫人逝去的时候,崔幼伯可是携一家妻小齐刷刷奔赴洛阳,足足守够了三年半的孝呢。若不是太子写信召他回京,他没准儿还要在洛阳的草堂窝上一段时间。

如今太子正是用人的当儿,崔幼伯又表现得极出色。他真心不想让这个干将回洛阳去守什么孝。

崔幼伯一怔,很快便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其实知道祖父离世的消息后,他悲恸的同时也在思索以后的事儿该怎么做。

丁忧是肯定的,他虽已过继出去了,但即便按照堂房侄孙儿。他也要为老相公守孝。更不用说老相公对他诸多疼爱,单单为了这份祖孙情谊,他也要尽为人儿孙的本分。

再说了,在古代,孝字大如天,两年前他为老夫人守孝,赚足了好名声,就是他的政敌也要赞他一句‘纯孝’。如今嫡亲祖父去了,他怎能不依礼守孝?他可不想自己好容易赚来的名声有丝毫的瑕疵。

守孝一年是肯定的了,但在哪儿守是个问题。若严格按照古礼,崔幼伯当然该随着大部队回洛阳,在祖坟旁建草庐、静心守孝。

但、但现在他的仕途正好,他已经成功踏入了东宫的核心层,让他这时离京,且一走就是一年多,崔幼伯还真担心这段时间里会有什么变数。

想了想,崔幼伯低声道:“依礼,臣该回洛阳,但京中琐事繁多,积微学院开学在即,臣、臣一时也走不开。臣想着,再与长辈商量一二,如无意外,臣还是想留在京城。”

一听这话,太子松了口气,他满意的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送走了太子,崔幼伯又回到前堂守灵。

在崔家上下的努力下,老相公的丧礼庄重、肃穆,奴婢们迎来送往的也极稳妥。

但,很快便有人打破了这份肃穆、宁静。

“呜呜~~阿耶,阿耶,您怎么忽然就去了,也不等等儿……”

一声凄厉的哭喊由远及近,只听得堂内的崔泽、崔润眉头紧锁。

而跪坐的后面的萧南等女眷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有记性好的已经记起了声音的主人——

“崔清,他、他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想大闹灵堂?!”

ps:一更,谢谢星空月2亲的打赏,谢谢kissking、晴之芽、无我两忘等亲的小粉红,谢谢邀月青旋亲的评价票,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第215章 又丁忧

崔清对老相公的感情很复杂,敬畏有之、孺慕有之,但更多的则是恨。

没错,崔清非常憎恨他的生身父亲,他恨老相公心狠,当年只因为崔守贞那个老虔婆的一句话,便生生打死了他的生母,还将犹在稚龄的他赶出崔家,让他自生自灭。

好吧,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毕竟老相公并没有真的撒手不管,还是给崔清指了个偏僻州郡的小田庄,派了能干老练的妈妈、奴婢伺候他,另外还写信给当地的郡守,让府君好好看顾崔清。

但,这些在崔清看来都不够,他明明可以在繁华的京城过着豪奢的世家子生活,如今却窝在一个穷乡僻壤里,守着七八十顷大的小破庄子过日子。身边虽有奴婢,可、可他们不是来伺候自己的,更像是监视自己。

这让年幼的崔清很是愤懑,尤其是那两个妈妈,一有时间便在耳边絮叨,什么崔家家规,什么老夫人、老相公也是为你好,什么董姨娘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活该被打死……不拉不拉,只听得崔清心中的恨意更浓。

不过,那时的崔清已经七岁了,他不但能记许多事,而且还学会了隐藏心事,更懂得了隐忍。

是以,当妈妈们絮絮叨叨的说那些话的时候,他每每都露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有时还会违心的附和两句,直说‘妈妈所言甚是’。

两位妈妈见小主人这么‘懂事’,都松了口气,时间久了,对崔清的看管也就懈怠下来。给京里写信的时候,也会说些‘崔清小郎君很懂事、很听话,跟那个黑心肝的董姨娘不是一路货’之类的话。

京里的管家接到汇报,总结一番后。便详细回禀了老相公。

老相公毕竟不是心狠之人,虎毒不食子呀,更何况他?

董姨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意图毒害主母,的确罪该万死。但她的出发点却是为了崔清,而崔清自出生后便养在生母跟前,就算不知道,老夫人和老相公也能猜到,平日里董姨娘给崔清灌输了多少‘不良思想’。

所以,不管崔清有没有怨恨嫡母、嫡兄。两位大BOSS都不允许他留在京城,让他有机会危害崔泽兄弟。

考虑到这些,老相公才将崔清流放到了里京城数千里的偏远州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彻底放弃这个儿子了,那终归是他的骨肉,且也没有犯什么错,总不能因为其母有错,就株连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辜稚童吧。

所以。当老相公听说崔清并没有心生怨恨,且很乖巧的待在庄子里读书、很安分的过日子后,他也终于放心了,大笔一挥,又拨给崔清两百顷良田,还亲自写信给崔清找了位当地的名师做先生。

但。老相公怎么都没想到,他印象中那个天真懂事的小儿子,竟然、竟然心思如此之深。连两个积老的妈妈都骗了过去。最后,更是拿着崔家给他的田庄和财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