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梁父子两个纷纷起身,找到各自的位置落座。

“……咦?”

王梁抬起头,习惯性的打量四周,却惊讶的发现,祖父身侧还坐着一个老人,这人、这人竟是他们这一支的老族长。

老族长的年纪和王家主差不多,都已年过七十。在这个平均寿命五十左右的年代,七十岁绝对称得上高寿了。

老族长年纪虽大,但精神却极好,一双利目烁烁有光,王梁也不敢直视,草草扫了一眼,便垂下头,极力表现得正常些,心里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天呀,不过是他的长子成亲,王家的老族长竟然也亲自来了,据王梁所知,老人家已经近十年没有出席过子侄晚辈的昏礼了。今日,老族长亲至,且极有可能为儿子主持仪式,这是何等的荣耀。

意识到这一点,王梁激动得不能自已。感觉到自己在王家的地位有所提升是一回事儿,但忽然成为全家、乃至全族关注的焦点,则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不不,不能说是感受。应该说是震撼,王梁觉得,今天是他这辈子最荣耀、最骄傲的一天。

王家主看到孙儿的反应,微微一笑,道:“还不来拜见族长?!”

王梁忙给儿子使了个眼色,父子两人又齐齐起身,跪拜行礼,“儿请伯祖父/曾祖安!”

老族长捻着几乎全白的胡须,笑着说道:“无须多礼。”

摆手让王梁父子起来,老族长习惯性的先给王大郎训了话。无非是让他敬爱新妇、夫妻和睦,努力上进,不要丢了王家子的脸面。更不要让祖先蒙羞之类的话。

王大郎垂手肃立,喏喏称是。

训完话,老族长示意两人坐下。

待王梁重新入座后,老族长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听说。你入了弘文馆?参与编订新的谱系?”

提到这事儿,王梁心中翻腾的骄傲与激动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了几分,他尴尬的挪了挪身子,点头道:“是!”

说起自己的差事,别人不知道。王梁却是心知肚明。为了荐他入仕,崔家表弟着实为难了一番。

因为王梁此人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说得好听些,叫学识扎实、善谱学;说得难听些。就是死读书、一身世家酸腐习气的书呆子。

除了谱系,王梁真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特长。

崔幼伯想了好久,才猛然想起,自几年前修订氏族志后,市面上貌似还没有发行新的谱系。比如那些因氏族志而荣升世家的人家。他们家的谱牒尚未汇编成册发行天下。

于是,崔幼伯便跟太子提议。该修订新的谱系了,正巧,将作监有了印刷局,只要编订好,立时可以颁行全国。

太子一听,深觉有理,要知道,他们李家可是氏族志中名列第一的鼎甲著姓,作为一个被世家鄙视的胡虏暴发户,太子和圣人一样,极力压制世家的同时,也希望自家成为天下人仰慕的一等世家。

恩恩,没错,重新修订谱系,要让天下所有的世家都要背诵他李家的谱牒和家族史。

用力一拍案几,太子当下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既然决定修订谱系了,那么接下来便是人选问题,崔幼伯很自然的把王家表兄推了出来。

太子对崔幼伯非常信任,也相信他的眼光,于是也没见王梁,直接给他一个八品的官儿,让他入弘文馆编订新谱系。

这些王梁并不知道,王家人也不知道,反正外人只知道一件事,王家这个看似最没用的郎君,经由外家举荐做了官,而且貌似前程很不错的样子。

至少王家的人很高兴,老族长也很欣慰的看着王梁,点头道:“嗯,阿梁不错,如今的官职虽小,但却是东宫属官,以后的前程也错不了。”

王梁讪讪的笑了笑,不做回答。

老族长又问道:“对了,还有一事,我听说崔家的那个崔玉郎在家中开了个学院,你家的小郎也去那里上学了?!”

王梁一怔,他摸不清老族长是高兴还是不喜,不安的看了老人家一眼,结果,他只看到了一张沟壑纵横的老脸,脸上除了褶子,他什么表情都没看到。

稍稍迟疑了下,王梁点头道:“好叫伯祖父知道,确有此事。儿听闻崔表弟请了国子监的前博士宋昱来做先生,儿素仰慕宋博士的学识、人品,再兼之崔表弟也不是外人,儿、儿便把小郎送了过去。”

老族长轻晒一声,道:“呵呵,崔家的积微学院哪里只有一个宋昱呀,难道你没听说,崔玉郎亲去洛阳邙山,请了三位天下名士回来做先生?”

王梁还真不知道,这些日子他忙着差事,回家又忙着跟老婆商量儿子的婚事,根本没时间八卦。

听了这话,他好奇的问道:“儿真不知道呢,不知是哪三位名士?”

老族长伸出三个手指,一一数道:“齐通齐行之,魏贤魏博文,还有周家的那个周孟良,全都是扬名三十余年的高人雅士。”

老族长每说出一个名字,王梁的神情就呆上一呆,最后,他有些失态的往前倾了倾身子,急急的问道:“什么?魏贤魏老先生也来了?他也是来积微学院当先生的?”

不是吧,这位老先生可是他的偶像呀,曾经有一段时间,王梁也想像魏贤一样开学讲课,做个名扬四海的名师。只可惜,家族不支持,他老婆也不支持(蒋氏不是不支持,而是太了解丈夫了,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老师滴),他正好作罢。

如今听闻偶像来了,还可能成为他儿子的老师,他如何不激动、不兴奋?

如果不是还有官职在身,王梁真想也跑到崔家去附学,父子同堂上课会不会丢人,他真心不在乎呀。

老族长点点头,似是没看到王梁的失态,“没错,今日大郎成婚,想必崔家也会来参加昏礼,阿梁不妨去问问。”

王梁连连点头,不必长辈提醒,他也会找崔幼伯问个清楚,只待昏礼结束后,他要第一时间去崔家围观偶像。

老族长见王梁只顾着欢喜,根本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眉头不由得一皱,随即又想到,现在王家唯一能跟崔家说得上话的也就是王梁了,还真不好得罪他。

无声的叹了口气,老族长直接道明来意:“咱们王家亦有几位适龄小郎,也该启蒙入学……王家虽有家学,但学里的先生终究不如那三位名士……所以,阿梁,你、你能不能跟崔玉郎商量一下,在王家的适龄子侄中挑几个去积微学院上学?!”

王梁愣了愣,他没听错吧,老族长竟然是来求他办事的?哈哈,这不是在做梦吧,他居然还有这么一天?

高兴过后,王梁的理智终于回笼,他用力掐了把大腿,将唇边的笑意隐去,沉声道:“伯祖父有吩咐,儿谨遵命。不过,此事能不能成,还要看肃纯的意思。”

老族长很理解,他表示:“你只要把意思传达到,能成最好,就算不成,家族也会记你一份功劳。”

王梁太欢乐了,不过他还是故作淡然的表示,能为家族效力,他很高兴、深觉荣耀。

……

王梁这边高兴得快抽过去了,崔幼伯那边却很忙碌。

“郎君,今日又接到了四份请帖!”

门房的小厮很尽职的将收到的帖子呈给主人,说话的时候,语气很是自豪,特意加重了‘又’字的读音。

崔幼伯接过请帖逐一翻看了一番,唇边也忍不住露出笑意。

用朝食时,他嘴角都挂着笑,只看得萧南纳罕不已:这厮又想什么好事儿了?这么高兴?

吃完早饭,小夫妻换好外出服,准备去王家赴宴。

“郎君,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

萧南看崔幼伯的唇角始终保持上扬的弧度,实在忍不住了,便问了一句。

崔幼伯右手成拳拢在唇上,轻咳一声,道:“呵呵,没什么,晨起收到几封请帖。”

萧南挑眉,几张请帖就高兴成这样?拜托,现在是婚庆旺季呀,崔家姻亲故旧满京城,只喝喜酒,就能从月初喝到下个月月底。收几份请帖怎么了,还用得着这么开心?

崔幼伯看出萧南眼中的‘鄙夷’,忙收住笑容,从袖袋里抽出几张大红洒金的帖子递给萧南,“娘子,你看看!”

萧南接过请帖,挨个儿打开看了看,“咦?这是三戟崔家的?还有虞秘监的?咦,这、这是褚中书令的,天哪~~~”

难怪崔幼伯会这么高兴,这几位都是京城数得上的人物,却都给一个晚辈下请帖,这是何等的荣耀?

ps:不该睡午觉的,某萨再次睡过了头,更新晚了,抱歉抱歉!

第201章 名士效应(三)

高兴归高兴,崔幼伯还是颇有自知之明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给他下请帖,绝不是为了他崔肃纯,而是为了住在崔家的三位名士。

饶是如此,崔幼伯还是很自豪,因为那三位名士住在崔家,且未来十年也只会留在崔家,三位名士越受人敬重、推崇,他们崔家能得到的也就越多。

而他的积微学院也将走出崔家,成为京城乃至全天下最有名的私家学府。

直到此刻,崔幼伯才深刻体会到老相公给了他怎样一份厚礼,这种看不到、摸不到,且短期内可能没有太大效果的人脉经营,对他和整个荣寿堂至关重要。他有信心,用不了三五年,这三位名士和积微学院的巨大威力便能发挥出来。

届时,他也好,他的几个孩子也罢,都将受益终身。

不过,崔幼伯还是小瞧了三位名士的影响力,但很快他就知道了。

却说崔家小夫妇带着一双儿女来到王家,刚下了马车,便有伶俐的小厮跑过来迎接。

紧接着,得到消息的蒋氏,叫上继母,婆媳两个亲自迎到中庭——人家萧南的品级放在那里,就是王梁的继母对崔家无好感,也不敢慢待萧南。

王梁也得到消息,领着刚刚祭拜完祖先的王大郎一起来迎接。

王梁对崔幼伯这个表弟很亲近,上来就抓住表弟的双臂,连道‘肃纯费心了’,拉着他便去花厅用茶。

灵犀和长生都还小,所以跟在母亲的身边,两只小的别看年纪小,见过的市面却不小,似王家这样的喜宴,在他们两姐弟看来。还真是小CASE。

两只小的神态从容、举止优雅的跟着母亲身后,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扬着标准的微笑。

说实话,这种过于标准的笑容若是个大人做来定是极优雅的,但放在两只小肉包子的脸上,怎么看怎么觉得可爱。

蒋氏看了稀罕不已,拉着两只的小肉爪爪就不松手了,嘴里直说‘还是弟妇会教孩子’,‘崔家的子女果然出色’等等之类的话。

就是王梁的继母也不得不承认,崔家这对小姐弟确实出色,不愧是鼎甲世家崔氏、萧氏的子孙。

王家娶长孙媳妇。与王家交好的姻亲、故旧全都赶来喝喜酒。

作为王大郎的嫡亲姑姑,王氏和唐谦也带着儿女前来参加昏礼。

对于萧南,王氏是从心底里感激。在某种意义上说,萧南是她们母子的救命恩人。

如果不是萧南出手,此时她的宝贝儿子已经落在薛氏的手里,薛氏虽不会把孙子弄死或者弄残,但以她的水平。绝对能把好好的孩子养成个废物。

而那孩子却是王氏最大的希望,她宁肯死也不愿让儿子被薛氏揉搓、更不愿儿子被养成个无用的纨绔。

“弟妇,您也来啦!”

王氏领着儿子躬身一礼,柔声道:“几日不见,弟妇的气色愈发好了。”

萧南微微颔首权作还礼,笑道:“表姐的气色才是真的好了呢。这是表姐的大郎吧。呵呵,好个聪慧伶俐的小玉郎。”

萧南这话不是客套,王氏的儿子唐棣长得真心不坏。五六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