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岳独尊-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利,是缺一不可的前提条件,一个不给你留下选择余地的天堂,在本质上就是地狱。一个只有标准答案可供选择的世界,当然也是不打折扣的人间地狱,只不过听上去比较委婉罢了。

这次塑体重生的尝试,林旭拟定的长期目标很单纯,一定要变强,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走向,决不接受失败。纵是到头来面临着玉石俱焚的结局,那也是出于林旭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不是迫于无奈情势下的廉价殉葬品。

天地之威,诚是可畏。天地尚且难以抗拒的伟力,恐怕就不能用畏惧二字来加以形容。

生活在片界内部的人们难以想象,在这一方天地外面,时空乱流的极端恐怖。

当一股时空乱流吹过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类,或者是一块石头,在眨眼间就会被平均分割成数千等份,均匀散布在半径一光年的范围内永远飘荡下去。被割裂目标本身的软硬程度,跟它最后能否幸免下来完全无关。在遭遇时空乱流袭击之时,坚硬钻石和柔软的石墨没有本质区别,只有某种能量场提供保护,或是直白一点称之为“力场”,如此才能阻止惨剧发生。

力!宇宙间存在着多种多样不同的力,上至形成足以撕裂空间,扰乱时间的黑洞的庞大引力,下到负责将基本粒子捏合在一起成为物质的极微力,这些林林总总的力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无尽虚空的法则。

在浩瀚无边的无尽虚空中,天地间通行的法则一概失效。在这里,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唯一不变的只有力。处于无尽虚空的影响范围内,物质和能量的形态都不是恒定存在的,瞬息万变不是文学性的修辞手法而是标准的形容词。决定一切能量和物质如何存在和表现出来的先决条件就是力,一言以蔽之,力强者胜,力弱者败,无力者灭亡。一步跨出片界之外,等同于一只脚踏入鬼门关。

在浩瀚无边的无尽虚空中,随处都可能潜藏着未知的威胁,超出天地范围不必再受天道制约,同时基本安全也没了保障。

为此,林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锚定片界,避免被甩出到无尽虚空中永远迷失回不来。第二是构建一座庇护所,确保自己身在其中安全完成从神祇金身中抽取魂魄,再到注入到新躯体的全过程。

在此之前,林旭从未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临时起意在记忆中筛选了一遍,他拟订了几个预案。这项计划的成败如何,仍然视实际情况而定。

林旭一心忙着塑体重生,片界局势仍在风云变幻之中。乱世已然来临,哪怕失去了他这个幕后推手,大势还是遵照自身运行规律和惯性继续下去。

雄心勃勃的陈凉开始兵分两路攻打巴蜀,受到潮湿天气影响,以及蜀中崎岖地形制约了后勤补给,兴汉军推进不算太顺利。在北方各地,好不容易缓过劲来,铁勒人为了报复兴汉军的北伐行动,大汗思结祢度派出游骑再次对汉水以北的地区发动侵袭,不过这些活动都被依托城池和火器固守的兴汉军硬顶了回去。

近日,河东义军中突然冒起了一个名叫李铁枪的人物,他纠结一批乌合之众连续攻破多座州郡,随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吸收了大批青壮入伍,麾下已是号称百万之众。

在天下各路义军当中,李铁枪的风头之劲可谓一时无两,他也因此被洛阳朝廷定为头号打击目标。

江南一带的几支义军,先前保持着相对默契,打垮了那些继续尊奉大秦号令的州郡官府之后。也许纯粹是出于一山不容二虎的缘故,这些半盟友们开始彼此挤压摩擦,火药味也变得愈发浓重。

简而言之,整个片界都如同煮开了的一锅粥,中原地区陷于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在中土之外也一样是战火纷飞,没有什么地方是平安乐土。

驻扎在南荒边缘的秦军南方兵团派出北上的人马,在洞庭湖与兴汉军的会战中受到不明力量煽动,向兴汉军倒戈相向,士兵们捆起主将鲜于闵投降,此战他们输得是干净彻底。损失了这批有生力量之后,秦军在岭南和南荒地区的兵力立马捉襟见肘,土著部落随之活跃起来。虽然他们暂时还没有掀起新一轮。暴动,但可以肯定的是,那顶多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东方的情况如此混乱,片界西方也同样战得七荤八素。十字教神系再度出手,天使军团发起了代号“诸神黄昏”的战役,一举重创盘踞在片界西北角半岛上的阿萨神系。

随着己方信仰的神明一个接着一个地失去回应,本就在十字军的重压下苦苦支撑,西北半岛的维京人怕也撑不了多久了。

如果失去了维京人在西北方对十字军的牵制作用,实际军力逊于十字军的马穆鲁克人还能坚持多久,这同样值得深思。

遍地烽火,八方硝烟。不消说,一个千年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在缓慢形成中,好比大浪淘沙,若是熬得过去就是不怕火炼的金子,熬不过去那只能变成一文不值的沙砾。所谓天意如刀,不外如是。

056  卸磨

洛阳皇城元寿宫

一阵凄厉呼啸的北风吹过殿脊,本应是肃穆辉煌的殿宇此时在阴沉沉的乌云映衬下显得黯淡无光,那厚重得遮蔽了天光的云层似乎在预示着一场疾风暴雨即将来临。

坐在龙椅之上,秉烛批阅数量日趋减少的各地州郡奏章,秦八十五世忽然发觉下面好像有动静。等他坐直了身躯抬眼看过去,发现一身黑袍的公子胡亥正和国师普度慈航一道冷眼打量着自己。

见此情景,心中微微一动,秦八十五世似是有了不祥之感,他在冕服上擦拭了一下手心沁出的冷汗,接着强自镇定心绪,沉声说道:

“黑山道长!你这是何意?国师?”

这时候,阶下的黑山老妖胡亥,那干涩得好似锉刀摩擦铜器般的怪异笑声响起,说道:

“桀桀,本座炼制法宝欠缺一些真龙之血,那四海龙族实在不好惹,只好烦劳陛下替本座出出血了。”

闻听此言,秦八十五世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右手按住剑柄,高声呼喊道:

“护驾!护驾!来人哪!有刺客……”

声音仓皇地叫喊了几声,方寸大乱的秦八十五世此刻终于察觉到情况不对头了。遵照朝廷规制,皇帝身边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该有宦官伺候,况且殿外也有武士值守,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

到了这时,又听到黑山老妖冷笑起来,幽幽地说道:

“皇帝莫要鼓噪了,他们是听不见的,死人不会回答你。哦,哈哈哈哈……”

俗话说得好,烂船也有三斤钉。大秦帝国称霸片界千余年,历代帝王不仅搜罗了无数的奇珍异宝,记载着修炼法门的珍本典籍自然也不会短少。纵使受到天道和人道双重制约,皇帝本人无法修行,习武强身也勉强只能达到后天巅峰境界,不过用这些典籍培养的皇家死士仍然不失为拱卫皇权的最后一道闸门。然而,此时此刻皇帝的呼救没有得到半点回应,当秦八十五世冷静下来,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之险恶。

须知,国师普度慈航久在宫中走动,深悉宫廷内幕,只怕是业已施展了什么手段调开皇家死士。

自觉今日在劫难逃,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向秦八十五世袭来,他嘴唇微微颤抖着拔剑在手。所谓十步之内,人尽敌国。事到如今,皇帝已经指望不上大秦帝国的千军万马,他唯一能够信赖的只有多年不用已显生疏的剑术。

“哼哼!困兽犹斗。”

耳边只听得普度慈航那招牌式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随即,这位国师张口冲着皇帝吹了一口泛着荧光的墨绿色气息。

当即,秦八十五世的脸在一刹那间变成了黯然的灰色,身躯不由自主倒向后方。一瞬间被毒气熏倒,浑身上下肌肉僵硬得只剩下两只眼珠可以自如转动,不消说,秦八十五世皇帝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背叛的愤怒。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九五之尊,担纲天下大位,理应是身具天子龙气庇佑,万邪不侵的。可惜的是,随着大秦帝国的国势衰落,四方民怨沸腾,帝都咸阳丢失,骊山等祖陵崩决等一系列具有深远负面效应的事件相继发生,秦八十五身上的天子龙气被削弱到了若有若无的程度。在黑山老妖看来,当这位皇帝的利用价值逐渐被榨干之后,他身上仅余的一点剩余价值,无非是用血肉之躯为黑山老妖苦心炼制的魔道法宝增加一丝天子龙气而已。

如愿制服了秦八十五世,黑山老妖不紧不慢地走上前来,一阵阴笑说道:

“桀桀,你要乖一点,不疼的。”

“啊——”

翌日天明后,自洛阳元寿宫中传来一则爆炸新闻,秦八十五世皇帝驾崩。

死者已矣,这倒是挺干脆利落的,皇帝自己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了,闻讯赶来的朝臣们可就犯了难。现任皇帝死于非命,凶手来历不明,这事不管搁在何年何月都算不上好消息。何况在眼前这个风雨飘摇的当口,各地义军和北方的胡人都对洛阳虎视眈眈,原本根基不大稳当的洛阳朝廷,猝然碰见了这档子窝心事,分明是雪上加霜啊!

为了应对这个突发状况,三公九卿们闭门开会磋商,他们商讨的结论是不能公开皇帝的真实死因,对外宣传只说是患了急病暴毙而亡。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秦八十五世皇帝已经死透了,朝廷必须尽快推举下一任皇帝,否则国家机器运转就要面临失灵的危险。驾崩的秦八十五世皇帝即位还不满三年,咽气时他的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在他几十个活着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庶长子今年刚满十三岁,至于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才只有七岁而已。

现如今,到底该事急从权,由那位十三岁的庶出长子即位,还是继续严格遵照皇位继承的规矩由嫡长子即位呢?

说不得,关于这个牵涉了各方利益的重大问题,满朝公卿们唇枪舌剑地交锋起来,愣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群公卿大臣究竟在争夺些什么,在政治层面而言,功莫大于救驾,德莫高于拥立。无论跟最高统治者拉上前面任意哪一种关系,那都相当于领了一块免死金牌,而且还是有质量保证的。今后只要不是犯了原则性地大错,完全可以一辈子躺在功劳簿上吃饱喝足,还能荫及子孙后代。明知牵涉的利益是如此之巨大,满朝公卿们又焉能不争?不争的是白痴。

在一边冷眼旁观,见事态朝着无限扯皮的方向发展,素来寡言的太尉李奉贤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咳嗽了一声,插言说道:

“自古以来,君王后嗣皆要立嫡立长,而今先帝膝下诸皇子均未成人。既然如此,我等只能请皇太后出面监国,卿等可听得明白?”

在承袭自三代以来的封建宗法制度中,所谓嫡长子是专指皇后这位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他儿子是不够资格争的。既然诸位皇子都是未成年,无论最后是选谁即位,到头来都必须要由秦八十五世的皇后也就是未来的皇太后监国,那么大臣们唯独不立她的亲生儿子为继嗣之君,只怕这件事没法交代过去。

经过了李奉贤的言语点播,同样是老油条的群臣很快想通了这其中的道理,随即他们齐声附和说道:

“太尉所言在理,我等敬听吩咐。”

人所共知,大秦帝国眼下的状况是日薄西山,眼瞧着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夸张一点说,帝国剩下的日子需要掐着指头算也不为过。尽管如此,洛阳朝廷仍然控制着包括河南、淮北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