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工业强国-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科尔多利的表现很自然,而且从车祸到现在时间也不算太长,因此道格没有起疑心,与科尔多利在大厅里喝着酒,聊着当年海湾战争时候的事情。

九点三十分,科尔多利借口上厕所,趁着经过科尔多利身后的时候,出其不意地掏出手枪顶在了他的头上。

与此同时,由于坐在监视器前的道格手下被科尔多利喊到大厅喝酒,因此救援小组的人成功潜伏到了房子的四周,从窗户和前后门冲了进来,打了道格等人一个措手不及,干净利落地控制了局势。

道格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科尔多利会背叛他,随后意识到科尔多利的车祸肯定是一个阴谋,要不然科尔多利也不会在车祸后协助救援小组的人对付他。

随后,救援小组的人在地下室里成功地解救出了皇甫依婷,皇甫依婷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只不过受了一些惊吓,见到冲进来的救援小组的人感到有些紧张。

由于救援小组的人及时救出了皇甫依婷,不仅使得皇甫毅顺利完成了收购任务,而且也避免了一个重大损失,使得那笔十亿美元的赎金没有汇到道格提供的那个账户。

否则的话那笔钱可就要打了水漂了,只要十亿美元一到账,绝对会被道尔的同伙立刻分批转帐到其他银行的账户,由于涉及到各国的法律和银行的规矩,到时候九天集团想追都追不回来。

救援小组的人在成功救出皇甫依婷后就消失了,谁也不知道那些人去了那里,更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是赵东升精心准备的一个杀手锏,专门用来应对他不方便出面的情况。

而道格等人则交给了皇甫家的人,由皇甫家的人进行审问和调查,以找出幕后黑手。

赵东升的航班到达波士顿机场的时候,提前一天赶到波士顿的国内航空制造企业的两大上级单位――航空工业集团南方总公司和航空工业集团北方总公司的董事长、以及驻美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等人前来机场接机。

1998年,国务院对央企进行了大调整,不仅把央企改组成了集团公司,成立了董事会,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把一些超大型垄断央企拆分。

调整后,央企的最高级别为副部级,而且副部级的央企不到60家,其他的央企都是司局级。

在那些拆分的央企中就包括航空工业总公司,被拆分为了航空工业集团南方总公司和航空工业集团北方总公司,国内南方的航空制造企业归南方总公司管辖,北方的航空制造企业归北方总公司管辖。

其中,在国内的航空制造企业中,巴飞是一个特例,由于巴飞被华威集团并购,所以它既不属于南方总公司,也不属于北方总公司,而是华威集团下面的企业。

无论是南方总公司还是北方总公司现在都对巴飞“垂涎欲滴”,巴飞不仅成功研制出了大飞机,可以与波音和空客相抗衡,而且在战斗机的研制领域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既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四代战斗机g11和g12,也有能在航母上起降的舰载机g15。

俗话说的好,一花齐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巴飞的实力已经远超国内其他航空制造企业,因此为了带动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巴飞已经逐步与国内几大航空制造企业在大飞机和战斗机等领域进行合作,是国内航空制造业的中流砥柱。

航空工业集团南方总公司的董事长是赵东升的老熟人,原航空工业总公司办公厅主任梁佑,当年华威集团之所以能成功收购巴飞,梁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两人的私交非常好。

由于这次国际展销会是国资局成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重大国际展会,因此国资局非常重视,故而让经验丰富的赵东升来坐镇,希望能使得国内航空制造业尽快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希望g13战机能一炮而红,在本次展览会上取得好成绩。

晚上,华威集团在波士顿的威荣生物药业公司的老总蒋家耀在酒店设宴给赵东升接风洗尘,梁佑等人悉数参加。

威荣生物药业公司是华威集团下属的最大规模的生物医药类企业,也是国际上有名的生物药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在波士顿,在欧洲和国内各设有一家分公司,不仅生产普通的药物,也研制很多特效药。

蒋家耀是医学博士,1990年的时候赵东升在美国找到了他,当时他三十五岁,在一家国际生物医药公司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赵东升与他谈了半个小时,然后蒋家耀从那家国际生物医药公司辞职,开始筹备威荣生物药业公司,两年后,也就是1992年成立了威荣生物药业公司。

经过十年的发展,威荣生物药业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生物医药类公司,员工数万名,产品远销全球。

作为国内在波士顿的最大企业,蒋家耀自然要尽地主之谊,热情招待这次来参加国际航空展览会的上级领导。

梁佑等人来到波士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蒋家耀的陪同下参观了威荣生物药业公司,像华盛银行一样,威荣生物药业公司也在准备在华尔街的上市事宜,并且被不少投资者看好。

难怪古少杰要将华威集团比喻为商界的巨无霸,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华威集团以电子领域产品为基础,已经成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赵东升在华威集团的主导地位无法被取代的原因,华威集团现在的发展形势非常好,被京城的领导们给予了厚望,如果因为赵东升的调离而使得华威集团的发展势头受挫,那么这个责任是谁也无法承担的。

因此,就算赵东升主动辞职,他的这个辞职报告上级也不会批准的,现在华威集团上上下下完全就是一群傲气十足的“骄兵悍将”,先不说赵东升离开后谁来接任董事长的职务,首先就没办法镇住华威集团的场子。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赵东升能出人意料地成为中央委员,并且担任新成立的国资局副局长的原因,华威集团在国内的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晚宴结束后,巴飞的总经理苏坤去了赵东升在酒店的套房,向他汇报了巴飞在这次国际航空展览会的准备情况,尤其是g13的宣传。

苏坤领着巴飞的人提前一个多星期到的波士顿,开始为国际航空展览会的事务做准备工作,在媒体上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宣传,非常高调地宣传g13的性能,波士顿的街头能看见不少g13的海报,已经与不少国家的人与苏坤进行了接触。

按照巴飞的介绍,g13是一款四代战机,虽然综合性能比不上同类型的四代半战机――美国的f16和俄罗斯的米格29,但是它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势,一个是采用了性能强大的电子舱,另外一个就是配备了先进的导弹,因此在空战的时候并不吃亏。

如此一来,在卖出g13的同时也顺带地把导弹卖了出去,增加了不少导弹的潜在客户。

最重要的一点是,g13有着f16战机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售价仅为f16的三分之二,这对不少国家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力。

明天,当国际航空展览会开始后,世界各国的客户就能实地考察g13的确切性能,为此巴飞已经配备了不少翻译并且印刷了多国语言的宣传资料,考虑得非常到位。

第四百六十五章G13的战略意义

在目前与巴飞接触的国家中,购买意向最为强烈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东的石油富国哈兰克王国,另外一个是非洲的军事强国之一的塔米尼克共和国。

近些年来,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都与邻国的关系紧张,为了保持对对手的军事压制,尤其是空中力量的压制,这两个国家都准备换代空军战机,在现代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中,制空权至关重要。

在这次国际航空展览会上,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是各国参展商的主要客户对象,因为这两个国家不仅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与邻国的关系不好,而且它们都非常富有,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战斗机。

哈兰克王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塔米尼克共和国的矿石蕴藏含量是非洲最优厚的,这些天然资源每年给这两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金雄厚。

而巴飞的的g13战斗机这次参加展览会的有三种机型,一种是适应绝大多数地区的通用机型,另外两种是特殊机型,一个机型适应沙漠作战,另外一个机型适应非洲的炎热气候。

说实话,巴飞这两个g13的特殊机型就是专门为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量身打造的,作为“过来人”,赵东升早就知道这两个国家会与周边发生军事冲突,故而早就在巴飞做了安排。

刚开始时,巴飞负责g13的研究团队对赵东升的这个安排十分不解,在他们看来这两种特殊机型很难卖出去,不如通用机型的市场前景大。

如今看来赵东升可谓目光深远,因为吸引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的正是这两款特殊机型,既适应了该国的环境需要,性能也非常优越,完全符合两国的采购要求。

与东亚和欧美国家不同,由于受到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限制,中东地区和非洲的空军现在还在使用三代战机,甚至二代战机。

因此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没有必要追求像f16、米格29和法国的阵风这样的四代半战斗机,价格昂贵不说,而且后勤维护繁重,这种越精密的战机维护起来就越麻烦。

打个比方,出动f16和米格29这样的四代半战斗机去对付还在使用三代战机乃至二代战机的对手,有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太过大材小用,代价昂贵。

所以,g13战机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有它的话足够应对中东和非洲的军事冲突。

通常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战斗机的销售一般包括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承包商直供本国空军,刨去了研制费用,价格最便宜。

第二种是常规外销模式,里面要分摊研制费用和承包商的额外利润,价格居中。

第三种是外销加全寿命维护保障服务,主要是针对一些技术落后,没法自己维护空军装备的国家,这个模式的价格是最贵的。

考虑到哈兰克王国和塔米尼克共和国没有能力保障后勤服务,因此巴飞对这两款特殊机型采用的是第三种销售模式,外销加全寿命维护保障服务,不过采取了力度很大的优惠措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卖点。

“董事长,咱们真要把g13的生产线让出去?”向赵东升汇报完了这次国际航空展览会的准备情况后,苏坤试探性地问道。

g13战机外销型的售价为每架三千万美元,其中的利润达到了两千万美元,如果要由巴飞生产的话,那么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可是赵东升却决定把g13战机的生产线分给航空工业集团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下面的航空制造企业,与两家公司合作生产g13,共享其中的利润。

“不要在意一些坛坛罐罐,巴飞再强也不过只是一家企业,只有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实力整体提升了,那么国家的航空制造业才会提升。”

赵东升清楚苏坤舍不得g13上的利润被分薄,于是笑着说道,“巴飞现在要专注大飞机和五代战机的研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的领域,因此要学会取舍。”

其实,赵东升最想告诉苏坤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巴飞现在的风头已经够大了,为了避免引起“公愤”,必须在利益上做出妥协。

苏坤闻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