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工业强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夫什么时候看错过人,我觉得赵技术员是个干实事的人。”牛保国闻言微微一笑,对赵东升充满了期望。

吴雯的双目随即闪过一丝异样的神sè,不可否认,高大俊朗又是毕业燕大的赵东升给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你可真牛,竟然能做出那些部件。”赵东升回到宿舍的时侯,王建军正躺在床上看报纸,见他进来笑着冲他伸出了大拇指,赵东升在九车间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全厂,成为了职工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做成这件事情。

“瞎猫碰上死耗子,安全就是运气而已。”赵东升笑了笑,端着脸盆去水房洗漱,准备上床睡觉,养jīng蓄锐。

从明天开始赵东升就要忙起来了,他要从九车间踏出自己事业的第一步。

“真是怪事儿,厂里不是已经决定购买那条流水线的新机器,怎么现在又要请专家来修?”赵东升洗完后刚躺在床上,王建军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放下手里的报纸,饶有兴致地望着赵东升,“你们技术科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内幕,透露一点儿。”

“即使有事,你认为他们会让我知道?”赵东升懒洋洋地深了一个懒腰,随后闭上了眼睛睡觉,他现在就是技术科的一个闲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厂里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中去。

除了当事的几个人外,恐怕黄州机械厂没有人会想到,厂里耗费巨资从西德买来的那条流水线竟然会出了问题,而白克明和武魁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厮杀。

王建军见状自讨了一个没趣儿,再度看起报纸来,他对赵东升目前的处境很清楚。

“有没有兴趣到九车间?”片刻之后,赵东升闭着眼睛问道。

作为一名过来人,身居黑尔电子首席工程师的赵东升深谙御下之道,知道平衡的重要xìng。

可以预见的是,九车间在他的经营xìng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也会把九车间的控制权牢牢地抓在手里,成为他起步的家底,而要想执掌九车间,首先必须要过牛保国这一关。

牛保国在九车间拥有着很高的声望,九车间的那些干部都是他的人,以他马首是瞻,将来构成未来九车间的领导层。

九车间现在可谓百废俱兴,牛保国和那些干部们要依靠他,自然对他肯定是言听计从。

可是当九车间一旦崛起后,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双方的这种默契的合作关系绝对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转变,即使赵东升如愿取得了九车间的主导权,那么也必然受到牛保国等人的制约。

因此,赵东升现在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能顺利地执掌九车间的大权,他现在就要在九车间进行布局,引进王建军这样九车间以外的人,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这样一来的话,九车间的势力格局将会悄然改变,新旧两股力量将会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利于赵东升对九车间的掌控以及九车间的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九车间规模的rì益扩大,牛保国这些九车间的“老人”们也将划为赵东升的嫡系范围,他必须要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九车间?”王建军怎么会想到赵东升心里的盘算,他闻言怔了一下,随后放下了手里的报纸,冲着赵东升大声说道,“你千万可别被牛大嘴给忽悠了,九车间可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设备陈旧,每个月只能发基本工资,一点儿前途都没有,厂里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千万别往里面跳。”

牛保国外号牛大嘴,只要对九车间有利的事情,他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承诺,在厂里人看来做事十分不着边。

“虽然九车间现在的情况很艰难,不过他们有一个优点是别的车间不具备的。”赵东升闻言睁开了眼睛,笑着看向了王建军。

“什么优点?”王建军的双目流露出一丝狐疑的神sè,他可不认为九车间有什么好的。

“改革的决心!”赵东升微微一笑,沉声回答。

“改革?”王建军闻言摇了摇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那条西德的流水线已经把厂里给掏空了,哪里还有钱让九车间改革。就算是厂里有钱,那也得按资排辈,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轮下来,九车间的资历最浅,在厂领导里又没人,猴年马月才能轮到它。”

“既然厂里没钱,那么我们就不能光想着依靠厂里,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xìng,创造条件来克服摆在面前各种苦难和障碍。”赵东升将双手枕在脑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市场经济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国内的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技术落后,设备老旧,管理松散,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由于市场化经济体制刚刚起步,市场竞争还不激烈,还没有威胁到国内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还能以原来的模式运作,对市场经济的到来没有危机感,等再过几年市场化经济深入了,那么它们将遇到难以想象的苦难。”在王建军的注视下,赵东升侃侃而谈,“从长远来看,对企业进行改革是不可违逆的历史趋势,未来国内的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没有对企业进行改革前,大家可以说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我们提前进行了变革,那么就能抢先一步占领未来的市场。”

“没钱咋办事儿?”王建军觉得赵东升说的挺有道理的,可是这里面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资金,现在全国范围都缺钱,如果不是重点的国有大企业根本就无法申请到所需的资金。

拿黄州为例子,今年获得市里资金支持的只有黄州机械厂和黄州电子厂两家企业,都是在古连成的支持下引进了新设备,其他的国企只能排队等待机会,至于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那么只有自谋出路,自己想办法了。

“我们要因地制宜,按照九车间的状况来进行改变,对它现在的机床进行改造,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上九车间的资源,这样的话将大大减少所需要的资金,将资金控制在厂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赵东升对此早已经有了对策,笑着扭头望向了王建军,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选择录音机了。

“改造机床?”王建军闻言顿时就是怔住了,他在厂里这么多年了,自然知道对机床进行改造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有能力改造机床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无一不是厂里的宝贝疙瘩,被各个车间争相抢夺,与那些人相比赵东升的资历也太浅了点儿。

“我计算过了,有十万块钱的话就能完成九车间的改造以及对人员的相关培训。”赵东升将九车间准备生产录音机的事情告诉了王建军,微笑着说道。

“十万块?”王建军觉得赵东升简直就在开玩笑,先不说黄州机械厂引进一条流水线就花了两千多万,黄州电子厂单单买了几台进口机床就耗资数百万,他难以置信地望着赵东升,“你知不知道电子厂花多少钱买设备?”

第十六章疯狂的计划

“四百多万。”赵东升晚上喝酒的时候从牛保国那里了解到了这个信息,意味深长地笑道,“如果电子厂不是换了机床的话,我也不会将预算压到十万了。”

“你要那几台换下来的机床?”王建军闻言怔了怔,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赵东升的意思,试探xìng地问道。

赵东升伸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肯定了王建军的想法。

电子厂的厂长张坤是牛保国的中学同学,两人的关系非常好,电子厂换下来的那几台机床现在在仓库里放着,正在寻找着卖家,想卖出去换些资金,反正厂里已经用不上它们了,搁在仓库也是占地方,还不如卖了省事儿。

由于是淘汰下来的机器,再加上牛保国和张坤之间的关系,赵东升觉得应该可以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来得到那几台机床。

对电子厂来说那几台机床现在已经没用了,不过对赵东升而言它们可是宝贝,九车间缺少这些电子方面的机器,经过他的改造后必然会派上大用场。

“那材料的费用呢?”经过最初的惊愕后,王建军反应了过来,连声问道,虽然赵东升解决了机器和人员培训的钱,但是制造录音机所需要的原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现在还不需要考虑材料的费用,等机器改造完成后先生产一批样品,等有买家看上样品了,让他们先支付一笔定金,用那笔定金来购买所需的材料。”赵东升闻言,笑眯眯地回答。

“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王建军没想到赵东升能想出这样的方法,禁不住冲他伸出了大拇指,随后疑惑地问,“这定金的数额一定不小,他们肯出这么多钱吗?”

“首先纠正你一下,这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借鸡下蛋,借那些买家的钱暂时来周转。”赵东升冲着王建军摇了摇手指,胸有成竹地说道,“咱们可是国企,他们跟咱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要是那些样品卖不出去怎么办?”王建军仔细一想,事情还真的像赵东升说的那样,于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便意识到了一个关键xìng的问题,并不是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必须要有竞争力才行。

九车间以前从没有生产过家电产品,可谓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怎么看都无法比得过那些专业的家电厂家。

“真要是那样的话我准备辞职,承担所有的后果。”赵东升微微笑了一下,神态轻松地望着王建军,“说真的,我不认为我的这次改革会失败。”

“真是太疯狂了!”王建军先是一怔,随后感概地说道,他不知道赵东升哪里来的这些信心,竟然以前途去做赌注,要知道赵东升现在的职位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既轻松又能拿高工资。

“敢不敢跟我一起疯上一把,成功了咱们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失败了我扛着。”赵东升笑着看着王建军,向他发出了邀请。

“你都不怕,我怕什么?”王建军想都不想,一拍大腿,笑嘻嘻地望着赵东升,“看在咱俩是哥们的份儿上,要是成功了的话,你可得给我一个官儿当当,我们家还从没有出过一个干部呢!”

“你是我哥们,我当然要重用你了。”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提醒着王建军,“不过你可要想好了,要是加入的话工作关系可就要调入九车间,万一失败了只能跟着九车间的人一样拿基本工资了,比不上你现在的待遇。”

王建军在一车间工作,一车间是黄州机械厂待遇排名前三的车间,他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接近一百块,再加上其他的福利,比九车间真的是强的太多了。

“要是成功的话,那待遇肯定比现在好多了。”王建军伸手抓了抓脑袋,冲着赵东升笑道,所谓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如果他待在一车间的话,那么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工人,可是如果他加入了赵东升的改革,并且改革成功的话,那么将步入领导者的行列。

尤为重要的是,经过与赵东升的交谈后,王建军觉得赵东升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分析得头头是道,非常有道理,他对赵东升这个燕大的优秀毕业生很有信心。

再加上年轻人的血xìng,最终促使王建军下定了决心,打算跟着赵东升一起干。

多少年后,每当王建军回想起今天晚上的事情都会庆幸不已,因为他做出了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王建军对九车间的改造充满了好奇,赵东升和他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直到午夜才睡。

“电子厂的那几台机床对于九车间的改造至关重要,现在就是牛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