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秘术-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呆嘿嘿傻笑,“这位道爷说话骗人,这么多珠宝哪里能捡得到哦。”
    对啊,张铁嘴低下头仔细看了看珠宝说,这些珠宝虽好,只是来历不明,怎能充作赌资?莫要给老夫赢了来,又被别人认出,当作贼犯抓了进去。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天乙道人迟疑了一下,冲着我和张铁嘴说:“灵宝三奇和你们新茅山不打不相识,新茅山道术高强,对我们又有救命之恩,我们师兄弟很知你们的情。这些珠宝实是我们从那百棺之地取来,不义之财,人人见之有份,倒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
    百棺之地?我奇道,这不是那如兰和尚修行之地吗?
    地丙道人笑道,对啊,正是那鬼和尚修炼鬼掩天罗的地方。师父当年带我等去拜会那鬼和尚的师门,一个照面,就被我们师兄弟看出了珠宝所在,从此兄弟们手头一紧,就到那里自行拿出,这不是捡来的么?哈哈哈。”
    我和张铁嘴还未说话,阿呆在一旁拍手笑道:“那地方果真好玩,快告诉我们去捡珠宝呀!”
    天乙道人心机深沉,他见师弟已经说出百棺地是珠宝所在,自己再不说出位置似乎有刻意隐瞒之嫌,显得太不够朋友,于是向我和张铁嘴拱了拱手道:
    “棺者官也,百棺地就是百官之地。公侯将相哪里最多?自然是咱们的首都北京了。这百棺地就是明清的高官埋葬之所,就在京城的东南之郊。”
第九十六章 迷惘之看坟人往事(上)
早晨,第一缕阳光撒到亭子间,张铁嘴他们早早起来和我告别,他们要结伴赶路到北京去。昨天晚上我想了很多,大老王和干瘦老板一死一伤,原因都因我而起,如果我不执意去看那蛇化鸟,他们也不会知道朱老板的煤矿即将塌方,后来也就不会招致丧亡之灾。道家讲“天道承负、因果报应”,既然是我种下的孽因,为何由他们来承负孽果呢?当夜大汗淋漓,辗转反侧,无法心静见性,张铁嘴无可奈何,前念不过;后念已生,修道之人最忌出现心魔,执迷心魔而不悟,焉能成道?魔由心生须自消,只好把我一个人留下。
其实,我不愿到北京去见文小姐和那个女婴也是个中原因。世事倥偬恍惚,正所谓“浮名浮利事如风,漂来漂去有何功”,见了她们徒增烦恼,只怕更生魔障。以前总以为自己求仁得仁,事在人为,历尽坎坷终成大道,谁知道行事往往事与愿违,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竭尽人力,却终究归于天命,难道真如桀然禅师所言,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随缘任运才是真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你以为随缘任运,真的是那么容易做到吗?”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
回过头来,一个衣衫破烂的老者正在晨光下向我微笑,他站在排水沟边的草丛里,犹如一个虚幻的影像。
“一夜无眠,老哥肚中饥饿,不知道老弟能否请顿饭吃?
出门在外,礼数为先,我向老者拱了拱手。“老哥刚才的话大有深意,不知道能否赐教?”
“老哥不过一看坟人,哪里有什么赐教?”老者呵呵大笑“你们在我这亭子里休息一夜,请顿饭不算过分吧?”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远处渐渐有三两成群的农民走来,那是春耕的人们。这里的人没有早起耕作的习惯,守着高粱小米,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就已心满意足,臃弱懒散,得过且过,就连这看坟人也是偷工减料,晚上就溜之大吉,不坚守本职岗位。
这里的饭店虽不象干瘦老板的窝棚饭店那样简陋,但桌椅餐具也是油腻腻的,让人一看就没有食欲,一个服务员懒洋洋地送来两大碗小米粥,我不想吃,把两碗粥都推到老者的面前。
“真香啊”,老头咕噜咕噜地喝完粥,意犹未尽,又用舌头沿着碗边舔了一圈,我感觉恶心,连忙把眼光投向别处。
老者吃完饭,用衣袖擦擦嘴,伸了个懒腰“真困!一宿未睡,神仙也打盹,且到不雨亭睡上一觉,年轻人你去不去?”
我摇了摇头。干瘦老板不知道怎么样了。我正要到他地窝棚饭店去看一看。至于今后究竟去向何处。我和张铁嘴还没有商定。两个人求师访道。到最后都有点心灰意冷。仙道可修。只是名师难求。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守着算命摊子。或许还会少走弯路。不用经受那么多地磨难。
“你已斩得三尸。只是未做到心死神活。不能忘情世间而已。”老者冲着我笑道“年轻人不知心中有何迷惘。竟至元神涣散却浑然不觉?”
这几句话正是天书记载中无遮无碍、万象通明地极高境界。这一个其貌不扬地老者如何得知?
我悚然而惊。自己心神不定、迷惘苦闷之际。这老者地几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莫非真地有传说中地仙人点化?抬头细看老者。衣衫朽烂。满面灰垢。哪里有三患不至地仙风道骨?
“这不雨亭地名字很雅致啊。不会是你想出来地吧?”坐在灵宝三奇遗弃地小木桌上。我望着躺在地上地看坟老人。
“虽然雅致。只是名不副实。昨晚不是下了大雨么?这亭子也没挡住。你睡地地方就被淋湿了一片。”
看坟老人并不起身,在地上睁开眼睛冲我笑道:“你这年轻人有趣啊,道家经典不通,偏能修成元神离体,定是另有一番奇遇。这不雨亭取自易经《小畜》卦:密云不雨,自我西郊,阳气上升,被阴气所阻,所以天有密云,西郊为西风,自然不会落雨。你不懂卦理,偏偏牵强附会,着实可笑,哈哈。”
看坟老人笑得两声,再也沉睡不醒。我心中有事,正要离开这不雨亭,一转头间,却看见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在坟堆里出没,双目一交,那东西似乎露出惊慌之色,转眼消失不见。
我心中大奇,这个毛茸茸的动物似乎是个猴子,但什么样的猴子能够直立行走?似乎山西这地方也不会有野生的猴类。看着看坟老人还在熟睡,我从亭子间飞身跃出,直奔向那只遍体生毛的动物消失处。
这个家族的墓地非常大,大概是大家庭出现了分支的原因,整个林地实际上被分成了好几块小的林地,从外面看不清楚,在里面却界垒分明,阳间的血缘远近必然反映到阴间。正值清明刚过,几个林地祭祀的物品都不一样,只是这些先人早已魂飞湮灭,根本享受不了这些祭奠,祭品的有无好坏,与阴间其实无关。正如一首诗所说“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写尽了阳间对阴间的虚伪冷漠,对阴间的祭奠与其说是对死者的哀思,毋宁说是活者为自己寻求慰藉,甚或有些祭奠的本质就是作秀。
那只动物消失的地方非常显眼,因为那是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和哪块林地都靠不上边。坟墓的山向位置(一般来说,坟墓的山向就是死者的头部)立着一块小小的石碑,字迹似乎很少。我凑上去一看,不觉哑然失笑,只见石碑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可惜”。
第九十七章 迷惘之看坟人往事(中)
    这座坟墓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洞口,奇怪的动物犹如凭空消失一般。我向四周张望了一下,由于夜里刚下过雨的缘故,地面上长满了绿草,坟茔上结满青色藤萝,满目青翠欲滴,向远处放眼看去,一座坟墓连着一座坟墓,绵延无际,简直数不清楚。,这片大墓地的中间是一片高大的橒树林,不时有飞鸟从里面飞出,在坟地上方盘旋纷飞。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竟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墓地?
    身边传来鞋面拖曳杂草的声音,我回头望去,看坟老人正慢吞吞地向我走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黑布盖在头上,对着这座坟墓拜了几拜,又用双手捧了几把湿土,添在坟头上,苍老的脸上满是虔诚之色。
    “清明刚过,你怎么再次祭拜?”我有点奇怪。
    “祭拜为心,何分清明?我要是心血来潮,一天都祭拜他七八次。”看坟老人直起身,怀疑地看着我,“这里几百座坟墓,你为何一眼看中这座?”
    我有些哭笑不得。想辩解一下,又疑心刚才的动物不过是自己的幻觉,从这老者的反应上看,似乎这座坟墓和他关系甚为密切,坟墓里面有异物出没太不吉利,自然不能妄说,当下岔开话题,对坟地的风水赞不绝口。
    “该处墓穴选址极当,得水藏风,明堂宽平,真有降龙伏虎之势,第一手堪舆师真是高人啊。”
    “福地只在方寸间,阴德既厚,自有神鬼归向”看门老人不以为然;“我见富贵人家坟,葬时后辈都贫贱,风水之道,不独形势理气,还与修德有关。”
    我点头称是,不修阴德,纵然觅得好风水又有何用?远有楚平王被伍子胥掘墓鞭尸,近有慈禧老佛爷东陵遇盗,都是他娘的不修阴德。书上记载,恶顽凶恶之人,纵葬福地,终成游棺,可见天理昭彰,早晚受到报应,我国祖传风水学,大有科学道理。”
    看坟老人见我赞同他的话,却是连连摇头。“老弟所言虽对,不过是世俗之见而已。殊不知风水有大小之分,天上星移斗转,地面朝代更迭,对应的都是大风水。世上葬经无数,讲的是寻龙点穴,偏重的是阴阳双宅,却不知大风水才是真正绝学。祖坟葬地虽好,一旦大势改变,祸福立换,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世传风水之学,实乃雕虫小技。”
    “大风水观星观天地,小风水望形望山河。以前的风水大师观天象识风水,可通谶纬之学,有名的《推背图》、《烧饼歌》就是关于国运兴衰的图谶书,他们的作者并非从经卦上推算,实是从观望大风水中得知。”
    “对了。你读过《《推背图》、《烧饼歌》吗?”:wàp.①⑹k.cn
    我摇摇头。我和张铁嘴算命看相。间或给人看风水。闲暇里自学点天书。哪有时间和心情看这类闲书?当然封建迷信地书籍并不是不看。主要是看这些书对我们地本职工作有无帮助。学以致用。急学先用。那些国运兴衰地预言书对我们算命看相有何屁用?还不如看几个鬼故事对我们地帮助大。
    “说了半天原来是对牛谈琴。”看门老人见我摇头。大不高兴。一脸悻悻然。
    “我看你已修成了元神离体啊。只是不通占星。不识大风水。只怕难有大成。不过修道之人。能如你这般已是很难得了。想不到如今还有年轻人愿意求真悟道。当真难得啊难得。不过我看你地气质。并非什么道士。倒像个不通世务地孩子。呵呵。”
    “嘿嘿。我看你也不是道士。怎么术法好像很高深啊。小县城里竟有你这样地高级术士。乍看外形。我还以为是个要饭花子。看来也是看走了眼啊。不知道能否赐教一下占星和观大风水之术?”
    看门老人苦笑。不经过人世历练。怎能体会占星和大风水之微妙?他自己多年以看坟为业。与外界隔绝。对世间地星象分野、风水变幻早已不再关心。已经做不到“立言于前、有征于后”地精准。
    “只是以有生之年,做有德之事而已,于个人修道悟真,术法是否精准早已不放在心上。以前机缘巧遇,有幸知晓风水之学的精髓,也曾觅得真正的大风水所在。你知道这不雨亭下面是什么去处?正是大风水的生气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