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瑶期从任家出来的时候,像她刚醒过来的那一次一样再一次回头打量了一眼任家这座所谓的祖宅,她的表情没有半点留恋,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松快。

她想,这一次走出了这个家门。除了逢年过节无法避免的时候,她能不回来就不会再回来了。

李氏今日似乎也很高兴,自从嫁到任家来,除了最开始的那一两年她已经很少出门了,最长一次离开任家还是那一次陪着任瑶华住到庄子上的那一次,这次能去云阳城,别的不说,自少离着献王府更近了,尽管依着李氏的性情就算住得近她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往娘家跑,但是离着自己的娘家近。会让她更为安心些。

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坐了一辆马车,一路上任瑶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少说话。就连香芹在一旁要吓唬苹果给她讲鬼故事任瑶华都没有管她。

车程走过一半的时候,任瑶期笑问道:“三姐,这一路你都在想什么呢?”

在一旁耍宝的香芹见主子们说话终于坐到一旁安静下来,老实了。

任瑶华看了任瑶期一眼,毫不避讳地淡声道:“没什么。只是在想曾家那位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任瑶期闻言皱眉:“总之不是好人。”

任瑶华闻言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突然笑了:“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没有一个是好人了?这位曾公子你都还没有看见过。”

任瑶期想起来,从韩云谦到丘韫再到曾潽,只要是任瑶华的议亲对象,她好像都没有赞成的。其实她也想要问问,任瑶华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了。怎么就不能遇见一个好的。

“我之前不是与你说过吗?曾奎在京中有些不好的传言,只是他才初来燕北,那些谣言没有传出来罢了。我并不是因为他相貌丑陋才对他厌恶的。”任瑶期耐心解释道。

任瑶华若有所思:“所以我才会想他是个怎么样的人。曾家又为何会突然向我提亲,论理我也只是看见过他一次而已,并且当时在场的并不止我一个人。如果照你所说,只是因为我没有太过关注他的相貌的话,这个原因也太令人啼笑皆非了。”任瑶华顿了顿。“我瞧着祖父的意思,似乎并不是很反对结这门亲。”

任瑶期想。既然他们已经从任家出来了,那么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她也不会让任瑶华听从任家的摆布嫁去曾家,大不了到时候鱼死网破。只是这话任瑶期没有当着任瑶华的面说出来,因为这话旁人听着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因为出门的时候还算,所以任家的马车抵达云阳城是时候还不到午时。

任时敏在买下这座三进的宅子后,将院子的布局亲自规整了一番,知道任三老爷的挑剔是出了名的,管事在休整院子的时候也做得一丝不苟,所以任瑶期等人进去之后看到的院子已经是焕然一新了。

宅子有三进,任时敏夫妇带着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住在第二进,任时敏和李氏住第二进的正房,任瑶期住依旧住西厢,任瑶华住东厢。

任瑶英被安排在了第三进的小西厢,任益鸿则住到了外院第一进的偏院里。

除了任瑶英之外,其他人对周嬷嬷做出的住处安排都很满意。

任瑶英住的第三进虽然也是厢房,但是比起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每人各占三间的东西厢,任瑶英住的后西厢只有两间,且第三进除了她一个主子之外,还住了些有头脸的管事婆子和丫鬟。

晚上去给李氏请安的时候,任瑶英委婉地表示自己愿意让出后西厢,和任瑶华或者任瑶期住到一起。

周嬷嬷皱眉道:“九小姐,您愿意挤着住委屈您自己,三小姐和五小姐未必愿意。我们三小姐和五小姐都各自需要一间书房和一间待客用的小厅,您是庶女按规矩在用度上要减半,不过奴婢想着还是给您安排了两间房。这里是云阳城,不是白鹤镇,既然来了,我们就要顾忌着三老爷的脸面把一些规矩给拾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云阳城里注重规矩的人家笑话。九小姐,您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任瑶英闻言脸色白了白,她看了任时敏一眼,可是任时敏并没有对周嬷嬷的话表示出什么不悦,任瑶华和任瑶期更是坐在一旁说话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任瑶英这下明白了,这里是云阳城,她姨娘没有来,也没有祖父祖母来压着李氏,这里是李氏母女的天下,就连周嬷嬷这么一个下贱的奴才都可以出言侮辱她。

任瑶英觉得很难堪,不由得红了眼眶,可是在这里她受了委屈也没有人将她当一回事。对任瑶英而言,能来云阳城的喜悦,在这一刻已经被打击得半点不剩下了,因为她明白,李氏若是想要啊作践她这个庶女,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任瑶英不由得想,若是姨娘的脸还没有受伤那该有多好。有祖母护着,姨娘必定能代替李氏来云阳城,这里就是她们的地盘了。

从正房里请安出来之后,任瑶英叫住了要去外院的任益鸿。任瑶英忘记了她姨娘对她的嘱咐不要让任益鸿牵扯到内院的事情,她红着眼睛委屈地道:“哥,娘不在,以后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人相依为命了,我们一定要相互帮村才是。”

任益鸿皱眉,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还有父亲母亲三姐五姐在吗?怎么就是相依为命了?”

周嬷嬷没有亏待任益鸿,毕竟任三老爷只有任益鸿一个儿子,虽然只是庶出,周嬷嬷给他安排的住处和用度都是好的,他在外头住着的偏院地方也不小,还有小书房和会客用的小厅,所以他体会不到任瑶英的委屈和悲愤。

任瑶英被他的话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看了看周围才小声骂道:“你个呆子!三姐五姐都是正房太太养的,我们两个是妾生的!她们是一伙,我们才是一伙!”

任益鸿眉头皱的更紧:“这是哪里听来的话?让父亲听见了可会骂你不懂礼数。母亲她并未亏待过我们。”

在任益鸿受过的教育里,对嫡母要尊敬恭敬,不能口出恶言,不然就是不孝。何况李氏这个嫡母虽然并没有对他有过太多管教,但是也当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任瑶英冷笑道:“她是没有亏待你,所以你忘了我们的亲娘。可是她亏待了我!”说完这一句,任瑶英就跺脚走了。

任益鸿看了看突然发飙跑走了的妹妹的背影,摇了摇头,小声叹道:“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对内院的事情向来不过问的任益鸿也不管任瑶英,自己回外院温习功课去了,任时敏要去云阳书院任教,他也会去云阳书院读书,这也是任时敏带他来云阳城的原因,不过相比较那些云阳书院的天之骄子,任益鸿现在如果不下些功夫,去了书院也只能垫底给任时敏丢人。

第292章往来(粉红720+)

按照燕北的规矩,搬迁新居第二日会摆酒席请一些亲朋好友来新居,也算是给新居添一些人气。

不过任家并未分家,任时敏这一房严格来说也不算是乔迁之喜,所以任时敏也没有吩咐李氏办酒的事情。倒是云阳书院的一些与任时敏相熟的先生得到消息,派家人送了一些吃食或者小礼过来。

李氏便提议让任时敏请云阳书院的友人过来,在外院摆几桌。任时敏想了想,便同意了,书院的那些先生与任时敏也算是志趣相投,这样的应酬任三老爷并不反感。

任瑶期看在眼里,心里是高兴的。他们这一房现在需要一些与任家无关的人际往来,这样就算是有一日他们与任家翻脸,也不至于处在众叛亲离的尴尬局面中。

任瑶期还与李氏和任瑶华商量,等过些日子家里都安排好了要找个由头请任时敏在书院的那些友人的妻女来家中,以后也好相互来往。

李氏也是受过世家教育的,当然也明白对于刚进入云阳书院资历还尚浅的任时敏而言,这些内院妇人们之间的交往对他而言是有益无害的,所以李氏很愉快地应下了,甚至还提早与姐妹两人商量起了到时候要用到的菜式,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对李氏来说,自己当家做主请客,还是她嫁人之后的头一遭。

不过,李氏母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们的帖子还没有送出,徐山长的夫人欧阳氏的帖子就先送了过来。

徐夫人邀请李氏母女一起去白龙寺拜佛听禅顺便吃斋菜,徐夫人也不止邀请了她们母女,还有几位同在云阳书院任教的先生的妻女。

徐夫人此举算是见她们瞌睡就给递了枕头的行为,十分善意和体贴。任瑶期正苦恼着什么帮助李氏和别的夫人们交际往来,接到帖子之后不由得大喜。

有徐夫人牵线。李氏要走进云阳书院的夫人们中的小圈子里就容易多了。

于是任瑶期立即让李氏给徐夫人那边回了消息,说她们一定去。

到了与徐夫人她们约定好了的日子,李氏早早的就起来装扮,她到不是想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相反她的穿着很低调朴素,不过李氏自己很注重这次出门,所以花了些心思,让自己看起来既素雅又不会丢了任时敏的脸面。

任瑶期和任瑶华去正房找李氏的时候看到她的穿戴也都点了点头。

临出门的时候任瑶英的丫鬟跑过来说九小姐有些不舒服。今日不跟她们一起去白龙寺了。

李氏知道这个庶女小心思多,她也不指望与她母女相谐,只希望她乖巧一些不惹事就满足了。虽然任瑶英这话一听就是找借口不想去,李氏也没有说什么。让喜儿过去看看,问了问需不需要请大夫进来给任瑶英瞧瞧,也不勉强她出门。

任瑶英不去。并没有影响到李氏母女出门的心情。见时候差不多了,李氏就带着任瑶期和任瑶华姐妹两人出门去了。

李氏她们走了后不久,躺在床上装病的任瑶英就起身了,她吩咐自己的丫鬟道:“你去周家与周小姐说一声,让她派车来接我出门。”

那丫鬟是后来跟了任瑶英的,被方姨娘用银钱笼络住了,对她还算忠心。得到吩咐和赏钱之后立即出门去了。

任瑶英冷笑道:“我才不跟着你们出去当摆设!”

之后周家果然派了马车来接人了,因为周家说是奉了周太太的命令来接任瑶英去周府与周小姐会面,还说周太太与方姨娘的娘家嫂子是手帕交,并且周家已经派了人去白龙寺和李氏交代过了,所以李氏留下来的管事也不好拦着周家的人,任瑶英将自己好好打扮了一番就坐了周家的马车出门去了。

李氏她们与徐夫人约好了在城门外汇合,任家的马车出了云阳城的城门果然看到了好几辆马车,她们并没有迟到,但是已经有两位太太先到了。

先到的柳太太和陈太太,她们的年纪都和李氏差不多大,在云阳书院的太太们当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了,柳太太带了自己的次女柳梦涵,她的长女已经在去年就出嫁了。陈太太则带了长女陈之意和一个刚刚三岁的小儿子。

柳太太和陈太太看到李氏态度都很友好,主动过来打了招呼,她们平日里应该也是温柔和善好相处的人。刘梦涵和陈之意的年纪都与任瑶期差不多大,也都是温顺婉约的性情。

因为各自的夫婿都在云阳书院任教,李氏和刘太太,陈太太很快就聊到了一处。三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说话轻言细语,举手投足也很温婉,所以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

这个时候任瑶期又不得不感谢徐夫人的体贴,有了与李氏性情相近的柳太太和陈太太,李氏以后要进入这个圈子里去就更加容易了。很多时候,人际间的交往都需要一个先递出橄榄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