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岁月鞭心-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就是到局子里关两天放出来,你又能怎么样,反正城市人讨厌农村人,在他们的眼里落不下好,要那么多好干什么?真不知为什么爱冲动的赵一丹,就因为这一件事,把事情想的这么极端。

总之,当场报复了那个胖子售票员,赵一丹的心情爽多了。心情好一点之后,他就想着,哎还是走正道吧!老母亲不是还盼着儿子能风风光光地回去,而且自己还曾许若要把母亲接回来。如果走了黑~道,让老母亲知道,肯定不会宽容他的。不过人间正道是沧桑,努力奋斗吧!他赵一丹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青史留名。

赵强劝弟弟:“出门在外要将小。俗话说将小将小天下走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你要学会忍气吞声,夹着尾吧做人。你如果得罪的人多被人弄死在这个地陌生的地方,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家里人更就不会知道。俗话说娃娃勤爱死人,不管到了哪个地方,你要好好干活,就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只要不被人欺辱,能活得平常顺心,多拿些工资就行了,不要跟人挣天夺地,我们不是哪号子人。

赵一丹心里说不出的生气,但是表面上又不能流路出来,因为怕哥哥担心。那时还不时兴打的,一般的招手停就是黄包车。赵一丹、赵强坐了一辆黄包车,到了橡胶厂5号楼建筑工地。下车之后,那个黄包车夫要了10元。赵一丹说:“不是一人一元,共计两元,怎么成了10元?”

“你是新来的吗,不知道吧!新来的都得交认路费。”赵一丹正要发作,赵强忙阻至他,私下说:“弟弟让钱吃亏,也不能让人吃亏。反正10元钱也不多。这家伙也是看准我们两个,吃定我们两人了,人家对这里熟,我们两个斗不过。钱没了可以挣回来,人吃了亏就不划算了。”

赵一丹付钱时,突然觉得这个黄包车夫怎么这么面熟。他灵光一闪,这不是初中同学段振军嘛!妈的怎么成了混混了啥。赵一丹一把抓住他说:“段振军,妈的**,你也学城里人宰老子啊。”

那个黄包车夫,盯着赵一丹的脸看了半天,表情很奇怪,突然丢下钱转身蹬着黄包车走了:“你认错人了,快走吧!看来是老乡,老子不要钱了。”

到了建筑工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六层高的楼房,外面简单地围了一层绿色的防护网,钢管架上的钢管头乱七八糟的露在外面。同现在的建筑工地相比,那是差别很大的。乱七八糟的。工地上到处是堆放着钢筋头,钢筋,折好的钢筋圈……通过打问人,终于找到了那信老乡。

一见面,这位老乡说,这就是他包工的建筑工地。他是包干钢筋工的。赵一丹和赵强本来想看一看工地上的施工场面,这位老乡忙把他们两人往工地外面临时租住的工棚里。正领着往出走时,结果被迎面赶来的一位高头大汗,戴着红色安监安全帽的一位安监员张口就骂了一顿:“干什么?背个包包在工地上乱转什么,眼睛瞎了,砖头掉下人砸着头怎么办?”

这个老乡忙说:“余工,他们刚来,不好意思。”那个余工忙改变了一下脸色说:“你没有安全意识?快把他们两个领出去,等戴上安全帽什么的再进来。”

这位老乡看了赵强一眼,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忙带他们二人往外走,边说:“这人就是这二求样。”赵强没有吭声,忙拉着赵一丹往出走。穿过一条大街来到一片苍蝇、蚊虫乱飞,脏水成滩的小巷子里的几间小矮房里。

刚一踏进工棚门,扑鼻而来的就是汗臭味、脚臭味、尿骚味、发霉味,等,让人一时气结。黑洞洞的工棚里,高底床上乱七八糟的堆满了破衣服、脏衣服、被子、枕头、脏袜子。床下堆满各式各样的破鞋,洗脸盆,刷牙罐,还有烟头,啤酒瓶,等等垃圾,总之狼籍满地。

赵一丹感到一阵头晕眼花。这位钢筋工包工头老乡,随便指着一张脏兮兮的空床板说:“一丹,你就睡这儿。快收拾一下,把铺盖铺上,再看看缺少什么,出去买一些。赵强你先帮你弟弟辅好床后,到我那儿来,晚上我们喝一场子。”

第067章 老乡难混

第067章老乡难混

望着老乡那装出来款样,赵强心里特别的别扭,但是现在求到人家头上了。为了弟弟,这人是必需求的。

弟考大学时,他赵强也盼,弟弟出门打工他也盼,到底他盼什么?心里也说不出来,对于这个弟弟,赵强总有些不安心。没有把他教育成人,他总过意不去,觉得自己与他的失败总脱不开干系。

所以为了赵一丹,赵强不知为什么,也多愁善感起来。看着这恶劣的环境,还比不上穷家里的那个土炕时,赵强的眼窝儿发红,泪花花不由地在眼睛里打转儿。赵强拿起笤帚扫了一下光床板上的土,顿时尘土满房子飞扬,空气呛人。光床板上没什么辅的,就拿出赵一丹来时背的一床被子,把它一面折起来辅好。

赵强抱怨道:“一丹,我让你少背书,多背一床褥子,你看这光板床你怎么睡啊?”赵一丹没有回声,只是把被子铺在床上,一面把宽出来的折好,然后把一包书放到床头上。习惯性地拍了拍一下身上的灰尘。

赵强也坐下来说:“弟弟,不要惜疼钱,还是出去先买一块网套当褥子辅吧,不然这样会渗坏身子骨的。”赵一丹什么话没有说,只是向四下看了看,便说“走”。

赵强知道弟弟心里不好受,便再没有多问,实际上,赵强的心里比赵一丹还要沉重。当看到工地上的这一切时,他真后悔和弟弟分家,心想就是跟他的那个贼婆娘再打一架,也不能分家,再供弟弟上一回学,或者让弟弟跟着自己学习裁缝活儿。但是事以至此,再无法挽回了。买好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后,兄弟二人百无聊奈地在工棚周围转来转去。

太阳掉到群楼之中时,工友们下班了。包工头老乡手里提着一匝啤酒,让橱房里的伙头军吵了两个菜,让赵强和他喝两盅。赵一丹跟着工友去了橱房里和工友们一起吃大锅饭。

第一次吃这样的大锅饭,赵一丹真有些难以下咽。土豆条炒大白菜加米饭一人一小盆。饥饿的工友们狼吞虎咽地吃,可是赵一丹看着碗里深红色如酱油样的菜汤,吸溜吸溜地大白菜就着米饭吃。

赵一丹吃着这样的饭,不由地喉头哽结,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眶里打转。他想起母亲给他做的那可口的饭食。

另一位老乡工友说:“吃求吧一丹,到了外面打工,还有什么要求的。这都是最好的饭菜了,你还没有吃过比这难吃的饭罢。有本事你就是别吃这碗饭,过过有钱人的生活。兄弟们也跟着你混?”

赵一丹闷着头,大口大口地吃完,到水笼头上冲了一下饭盆,往工棚走去。路过老乡包工头的房门时,看到包工头与赵强在房子里喝啤酒,就着炒菜吃。听到赵强用乞求和讨好的口气说:“你是我们村里最有本事的人,老家有什么困难都奔着你来。一丹从学校毕业,没干过这苦活儿,你多照顾。”

“没问题,我们是一个村的。喝。如果老家谁还没有出路,找不到好活儿,你就介绍到我这儿来。”包工头老乡醉意朦胧地近似炫耀地说。

赵一丹再不想听下去了,赌气地说:“有什么乞求人家的,我这是干苦力活,他这儿不要,别的地方也有人要。如果连抱砖,干粗活都没人要他,那他就是一事无成的人了。所以大可不必求人,他干这活儿,还是能行的。说不定那一天,我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包工头,倒过顾上他们给我干活。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你就等着瞧吧!”

由于赵强心情不太好也带了些醉意,醉醺醺地回到工棚里合衣和赵一丹挤在一张床上睡了。迷迷糊糊中赵强说:“一丹,哥对不住你,对不住你。爸死的早,哥没有尽到责任,你的路你自己走好。”

赵一丹听哥的梦话,不由地悄然泪下。赵一丹暗下决心,一定要混个人样儿出来。就这建工队,大字没识多少的老乡能混出个人样儿来,自己为何混不出来,他就不信。

第二天,天麻麻亮工友们就起了床。赵一丹就和工友们去干活。赵强不放心跟着去。到了建筑工地兄弟俩随工友登上六层楼高的楼顶时,工人们开始一天的忙碌了。赵一丹干的钢筋工,是小工活。起先跟着别的熟练工友绑绑钢筋什么的小活儿。

赵强呆了一阵子,赵一丹崔促道:“哥,你快走吧,这活儿我能干得了,即然出门了就得学会受苦。没啥的你不要牵挂,回去给妈说好听些。”

赵强还是有些不愿走的样子。赵一丹有些生气地说:“哥,你走吧,你这样呆在这儿不安全,影响人家干活儿。快走吧。”

赵强在转身的那瞬间,眼窝儿红红的,长叹一口气,慢慢地下楼去了。赵一丹也不由地鼻子一酸,心想:“哥就是这样的婆婆妈妈的样子,搞得自己都心情不太好。”

干了一上午,下午后,这位老乡包工头说:“一丹,别的工友反应你干活不行。看来给你的工资还得往下降。要不是你哥,我都不愿意收你,以后干活注意点儿。”

一上午的干活赵一丹对工序有些了解。工友中还有一位比赵一丹小两岁的小弟弟。赵强想,他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听说那位小工友的工资还要比赵一丹的高一两块,难道连他都比不上。

为了挣口气,赵一丹说:“我也不要你照顾,别人干什么,我就是干什么。这点活儿也难不倒我。”

下午上班之后,赵一丹就被老乡派到另一组重体力劳动组。这位老乡为了省钱从一楼向六楼用绳子吊装,28号粗,长20多米长的螺纹钢。每人新发了一双新手套。为了不让别人小看,赵一丹抢在前面,上楼吊钢筋。这么粗的一根钢筋,少说有50斤重。他们一口气吊装了10根,新发的手套,就开了四个洞,手心里都起了血泡。

赵一丹咬着牙都没有肯声,继续与工友吊装,大家休息自己也休息,大家干他也干,一下午共吊装了20多根这样粗的螺纹钢。干这活真是如驴口一样。

赵一丹的汗水如雨一样,为了擦汗衣衫的两个袖子都湿得能拧出水来,他的手心里血泡破了,血都粘在螺纹钢上,几个工友看见了说:“一丹不要称能,换后面吧。”赵一丹说:“不用的,苦力活,干干就习惯了。我念了几年书,都比不上兄弟干活能行了,我都惭愧的很。”

虽然,赵一丹干活很卖力,也能吃下苦,但是这位老乡还当着众工友的面批评过他两次。赵一丹真有些无地自容。钢筋活不是天天都有,有时候是干三四天,休一天,有时干两天,休半天,或干一天,连休三四天,有时候会加班加点地干两三天。

钢筋工与木工是配合密切的工种,这样干干停停,已过去了半个多月,赵一丹细算这样干下去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没啥意思。再着就是这么帮老乡,不但处得不亲,反而之间是是非非,还不如另谋一家大的建工队给他们干,这样学习的机会多,施展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也会加强,自己的成长空间就更大。

于其跟着这么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没多大出息的小老乡跑,还不如另找高人。不管是老乡包工头,还是陌生人包工头,如果都不能真心对待给他买命的这一帮穷哥儿们,他决对是一个干不大事业的人。

赵一丹对老乡包工活渐渐失去了希望,自己就是苦死苦活。他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